社会学概论作业《社会学概论》作业一得分:_____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人要进行两种生产:一种是的生产;一种是的生产。
2.人类的社会与动物的社会的根本区别是。
3.孔德在提出这一名词时的基本想法,就是建立一门用研究社会的科学。
4.马克思的需求的和论点至关重要,它奠定了马克思关于工人阶级相对贫穷和绝对贫穷的理论。
5.马克思是从阐述了需要层次论;马斯洛则是从阐述了需要层次论。
6.社会交往是人们之间的、23直立行走3.孔德在哪部著作中第一次提出了“社会学”这个新名词。
()A.《社会学研究》B.《社会学原理》C.《实践哲学教程》D.《社会学方法的规则》5.文化是指( )A.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B.人类学到的科学知识C.人类遵循的行为规范D.人类创造的所有财富6.需要层次论是谁初次提出()A.弗洛伊德B.莱格C.米德D.马斯洛47.“镜中自我”是谁提出来的( )A.米德B.库利C.布卢默D.托马斯8.以下哪种活动属于社会交往。
()A.朋友谈心B.观众看电影C.顾客的摩肩接踵D.乘客之间前拥后挤9.“不同的社会成员或社会团体为了各自获得同一目标而进行的相互作用方式“指( )A.冲突B.竞争C.合作D.顺应10.符号相互作用论的开创者是( )A.库利B.林顿C.托马斯D.米德5三、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30分)1.社会2.社会学3.社会需要4.本能65.社会交往6.合作7.社会化78.个性9.内化10.民族性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24分)1.社会学的基本特征。
82.马克思主义的需要理论。
3.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
94.社会化对个性形成的影响。
五、论述题(每小题8分,共16分)1.社会学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
102.举例说明角色扮演及扮演过程。
《社会学概论》作业二得分:_____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在社会学中,通常按照群体成员之间互动的特点,把社会群体分为和。
2.初级群体一词是美国社会学家首先提出来的。
3.初级社会群体一般包括、和三种形式。
4.依据组织的严密程度可以将社会组织划分为和。
5.组织和环境之间的关系主要是。
6.社区一词由德国社会学家最先使用的。
7.根据人口与地域两个特征可以把社会划分为、、。
8.解放后我国城市发展的特点:、、。
9.社会分层的三个标准、、。
10.阶级的本质是。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与正式组织相比,初级社会群体的主要特征是()。
A.规模小B.人际关系密切C.存在长久D.综合性功能2.由父母及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是()。
A.核心家庭B.主干家庭C.联合家庭D.其他家庭3.社会组织与外部环境的关系是()。
A.交换关系B.索取关系C.对立关系D.奉献关系4.管理学家从人性的角度对以往管理模式进行分析,提出了“X理论”和“Y”理论。
()A.泰罗B.法约尔C.麦格雷戈D.梅奥5.中国城乡发展的理想目标为()A.城乡对立B.缩小城乡差别C.农村发展为城市D.城乡协调发展6.人文区位学的分析框架是由()提出的。
A.芝加哥学派B.纽约学派C.华盛顿学派D.哈佛大学学派7.结构功能主义的主要人物是()。
A.帕森斯B.斯宾塞C.库利D.丁伯根8.在许多发达国家,出现了大城市向小城镇或农村迁移的现象,这种现象被称为()。
A.过度城市化B.逆城市化C.效区化D.城乡融合9.提出社会分层三个标准的是哪个社会学家()。
A.迪尔凯姆B.帕森斯C.韦伯D.吴文藻10.我国消灭剥削阶级采取的政策是()。
A.肉体上消灭B.财产上全部没收C.让其自生自灭D.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政策三、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30分)1.社会群体2.家庭3.邻里4.社会组织5.社会组织结构6.社区7.城市化8.社会分化9.社会分层10.社会阶级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24分)1.社会群体的特征。
2.组织与环境的关系。
3.社区的构成要素。
4.社会分化与社会分工的关系。
五、论述题(每小题8分,共16分)1.目前我国城乡家庭功能的异同。
2.阶级划分与阶层划分的区别及阶级划分的意义。
《社会学概论》作业三得分:_____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本原的社会制度包括和。
2.制度的设备系统包括和。
3.社会控制的目的是使人们遵从。
4.道德是靠人们的、来促使人们自觉遵守社会的行为规范的。
5.宗教既靠约束教徒的运动,也靠来控制教徒的行为。
6.犯罪预防的措施有:、。
7.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经历了、、三个阶段。
8.失业有和两种存在形式。
9.社会福利提供的是和。
10.我国社会保障在城镇采取和。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整合作用是指()A.一个社会的整体作用B.将各部分合在一起C.各部分协调成为一个整体D.一个社会的稳定2.提出社会失范论的是()A.罗斯B.默顿C.迪尔凯姆D.韦伯3.手段——目标论认为人们的五种行为方式中,“只认同文化目标,但不遵从制度化手段,此为()A.逃避行为B.形式主义C.创新D.反叛4.通过表彰模范行为来弘扬正气的社会控制属于哪种类型。
()A.消极的控制B.外在控制C.积极的控制D.非正式控制5.什么问题正在成为世界性的问题,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
()A.人口问题B.失业问题C.环境问题D.贫穷问题6.我国基本国策是()A.加强精神文明建设B.计划生育C.缩小城乡差别D.扶贫7.在劳动或工作岗位上,劳动者不能充分发挥其能力,这是()A.就业B.失业C.显性失业D.不充分就业8.对贫求的定义更具有操作性和描述性的解释是()A.经济学定义B.政治学定义C.社会文化的定义D环境学定义9.社会保险是()A.社会救助B.社会保障的一项内容C.社会福利D.人身、人寿保险10.社会工作是指()A.推行和实现社会保障制度的工作B.本职工作以外为群众服务C.没有报酬的为群众服务的工作D国家组织的社会服务工作三、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30分)1.社会制度2.制度化优先3.社会控制4.社会秩序5.社会舆论6.群体意识7.就业8.社会保障9.社区组织10.乡村建设运动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24分)1.社会制度的构成要素。
2.社会控制的功能。
3.社会问题的成因。
4.社会保障的功能。
五、论述题(每小题8分,共16分)1.试述社会失范论。
2.我国反贫穷实践的成就及存在的问题。
《社会学概论》作业四得分:_____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人类要善于利用为人类的社会发展服务,要、、三种措施统一考虑。
2.邹衍认为历史的发展按的循环顺序进行的。
3.维科认为世界各民族都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
4.社会均衡论的主要代表是意大利社会学家和美国社会学家等。
5.社会流动按流动方向划分有、。
6.社会学家、未来学家托夫勒把目前的新技术、新材料的开发应用称为“”。
7.在研究现代化问题中有一个突出的机构。
8.未来社会学分为三个学派、、。
9. 年总理提出四个现代化,并指出四化的关键是实现科学技术现代化。
10.我国现代化战略的确定的依据是的需要。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本世纪40-50年代,西方社会学界盛行的社会变迁理论是()A.“生物有机体”说B.社会进化论C.社会均衡论D.“文化类型”说2.“社会是从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直线式发展”。
这是社会变迁哪种理论的观点。
()A.社会进化论B.历史循环论C.社会均衡论D.历史三阶段说3.“世界文化发展的历史总是像钟摆一样,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这是社会变迁哪种理论的说法。
()A.“文化类型”说B.“生物有机体”说C. 历史三阶段D.“社会和自然环境压力”说4.一位工厂的工程师调到大学里任讲师,这种流动称作()A.个人流动B.代内流动C.向上流动D.水平流动5.《第三次浪潮》一书的作者是()A.丁伯根B.托夫勒C.佩切伊D.贝尔6.不发达国家只有脱离与西方发达国家的联系才能摆脱不发达状态,这是哪一种现代化理论的观点。
()A.信息社会论B.社会趋同论C.依附理论D.后工业社会论7.社会趋同论最早是谁提出的()A.弗兰克B.丁伯根C.普雷毕什D.沃勒斯坦8.“后工业社会”论是由谁提出的()A.贝尔B.弗兰克C.奈斯比特D.达伦道夫9.()是指调查员同调查对象接触,通过有目的的谈话收集资料的方法。
A.访谈法 B.问卷法C.观察法D.文献法10.《进化的假说》是()的著作。
A.孔德B.斯宾塞C.迪尔凯姆D.韦伯三、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30分)1.社会变迁2.生活方式3.社会流动4.社会革命5.社会现代化6.全球发展理论7.“后工业社会”论8.罗马俱乐部9.社会调查研究10.研究假设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24分)1.社会变迁的原因。
2.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变迁理论。
3.社会现代化的特征。
4.我国现代化的战略选择。
五、论述题(每小题8分,共16分)1.社会流动类型及划分意义。
2.社会主义现代化与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