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道路、排水工程技术标

道路、排水工程技术标

第一章工程概述1、编制依据及执行标准:本施工组织设计依据阿盟交通设计有限公司工程内蒙古阿拉善盟巴彦浩特城市开发区市政道路第三标段(民族东街建设工程)道路建设工程设计图纸、招标文件及现行国家有关的工程法规、管理标准和有关技术标准而编制。

1.1、阿盟规划交通设计有限公司设计的民族东街建设工程污水、雨水、道路工程施工设计图及有关设计补充修改通知单。

1.2、工程施工图预算书。

1.3、《阿盟市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

1.4、招标文件、现场勘察记录、招标答疑纪要。

1.5、《城市道路路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44-91,《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GBJ92-96,《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技术规范》JTJ0732-2001,《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97,《室外硬聚氯乙烯给水管道工程设计规范》(CECS17-90)。

1.6、多年市政工程施工经验。

2、工程简况:民族东街建设工程:排水、道路工程位于内蒙古阿拉善盟巴彦浩特城市新城东区内,在构成巴彦浩特市城市总体道路交通体系的旧城、新区二大路网中,属于东城区路网中的重要交通主干道。

道路设计等级为大城市次干道,设计时速为30Km/h,路面为沥青砼高级路面。

我施工段为东环路K0+013至K1+710.822,全长11697.822m。

横断面布置为三块板形式,红线宽度40m,3m宽人行道+5m宽绿化带+14m 宽车行道+5m宽绿化带+3m宽人行道,配合污水、雨水管道施工。

2.1、污水工程:民族东街建设工程污水工程分为三段施工接入:其中K0+020-K0+490段接入会展二路接入段,K0+560-K0+960段接入军分区东路延伸段,K1+025-K1+500段接入贺兰山路规划污水管道中。

主管道采用D300钢筋混凝土管、支管采用道采用D300钢筋混凝土管。

管道基础采用10 cm黄砂基础,接口采用橡胶圈接口。

主要工程量见下表:2.2、雨水工程:民族东街建设工程雨水工程分为三段施工接入:其中K0+020-K0+490段接入会展二路接入段,K0+560-K0+960段接入军分区东路延伸段,K1+025-K1+500段接入贺兰山路规划雨水管道中。

主管道采用D400钢筋混凝土管、支管采用道采用D300钢筋混凝土管。

管道基础采用10 cm黄砂基础,接口采用橡胶圈接口。

主要工程量见下表:2.3、道路工程:民族东街施工起点为东环路K0+013,终点为K1+710.822,道路全长1710.822m,道路红线宽度40m,即:40m=(2*3m人行道+2*5m绿化带+2*5非机动车道+14m机动车道)。

人行道铺设素色砼道砖。

机动车道路面结构层59cm厚,自上而下为:3cm厚细粒式沥青砼,4cm厚中粒式沥青砼,16cm厚水泥稳定砂砾,16cm厚水泥、石灰稳定砂砾,20cm厚天然砂砾;人行道结构层11cm厚,自上而下为:8cm厚机制素色方砖,3cm厚水泥砂浆。

3、施工部署:3.1、工期管理目标:3.1.1、建设单位招标文件关于工期条款要求,2009年4月24日计划开工,2009年8月31日计划竣工,施工总工期为130日历天。

3.1.2、我公司计划施工总工期为:115天(2009/4/24—2009/8/16),其中:3.1.2.1、污水施工工期:40天(2009/5/16—2009/6/25)。

3.1.2.2、雨水施工工期:46天(2009/5/10—2009/6/25)。

3.1.2.3、道路施工工期:68天(2009/4/24—2009/5/10),(2009/6/25—2009/8/16)。

3.2、工程质量管理目标:3.2.1、工程质量目标:自治区优质奖。

3.2.2、我公司在总结多年的市政公路施工经验的基础上,在施工过程中将全面推行GB/T19000《质量管理与质量保证》系列标准,进行全面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TQC),贯彻执行《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并严格执行国家现行的质量标准、法规及地方质量文件,同时加强项目质量管理,规范管理工作程序,不断完善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制度,建立并保持一个健全的工程质量保证体系。

同时严格符合新版国家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和各专业验收规范规定,确保本工程质量目标实现。

3.2.3、在施工中所有工序均按有关施工规范及验收规范中的优良标准进行验收。

3.3、安全生产管理目标:3.3.1、争创安全文明示范工地。

3.3.2、本工程要求杜绝重大伤亡事故,安全事故频率控制在零以内。

3.3.3、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法》、《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确保达标创优。

4、施工执行技术:4.1、甲方提供的设计文件及现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

4.2、路基执行《城市道路路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44-91。

4.3、路面执行《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GBJ92-96。

4.4、路面基层执行《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

《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技术规范》JTJ0732-2001。

4.5、给水、排水施工依据《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97。

第二章施工准备1、技术准备:1.1、认真的熟悉、研究施工设计图纸和相关设计资料、技术资料、施工规范及验收规范,了解设计意图和各专业之间的关系,掌握设计图纸内容,认真进行图纸会审,解决图纸本身存在的问题。

1.2、收集所需要的各种技术资料,进行原始资料的调查分析,现场勘察和调查地质、水文、地下管道、电缆线路、地下障碍物等且进行复核测量。

1.3、做好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的学习、培训及试验开发,进行新技术施工或革新方案试验。

1.4、向施工队组、工人进行施工组织设计和技术交底,保证工程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施工组织设计、安全操作规程和施工验收规范等要求进行施工。

1.5、人员进场后,立即进行技术方面的准备工作,编制施工作业指导书。

由路面工程师主讲,机械工程师、试验工程师辅助,对路面工程施工的技术人员、机驾人员及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可持证上岗。

并由项目总工程师对其进行技术交底,确保各工种人员在技术及质量责任心等方面能满足工程施工需要。

2、物资准备:水泥、砂砾、碎石等原材料进场时由中心试验室对其进行检测,用作基层碎石料的颗粒组成范围应满足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表3.2.2所列3号级配范围内,试验室按照《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表9.2.2所列试验对用于底基层、基层的原材料进行检测。

对初步确定使用的底基层、基层混合料包括掺配后不用结合料稳定的材料,应进行《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表9.2.3所列的试验,试验室按照规范规定的检测频率及相应的检测项目进行检测(如砂砾、碎石级配试验,击实试验,相对密度,颗粒分析,水泥的标号、终凝时间等),经检验合格后才可以组织进场,在进场过程中试验室对原材料仍需按规范要求进行检测,如果在对原材料的检测过程中原材料质量出现较大波动时,将加大检测频率,以确保原材料的进场质量。

调查、确定预制构配件制品的加工单位。

污水、排水管道安装机具及道路施工机具的准备(见附录)。

3、劳动组织准备:3.1、确定拟建工程项目的项目经理部,合理组合拟建工程各部门人选。

3.2、调集精干的施工组,制定该工程的劳动力需要量计划,确定劳动力队伍。

3.3、集结施工力量,按照开工日期和劳动力需求量计划、同时组织劳动力进行安全、防火和文明施工等方面的教育,并安排好职工生活。

3.4、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

它是施工活动顺利进行的必要保证,其内容如下:3.4.1、工程质量检查与验收制度。

3.4.2、工程技术档案管理制度。

3.4.3、经济核算制度。

4、施工现场准备:4.1、做好施工场地的控制网测量。

4.2、协助甲方搞好“三通一平”,联系确定临时用水用电及临时设施场所。

4.3、做好施工现场的补充勘探,如进一步寻找枯井、古墓、底下管线、暗沟等。

4.4、建造临时设施,准备办公室、生活、居住及仓库等临时用房(见附录)。

4.5、安装、调试施工机具,对所有施工机具进行检查和试用行。

4.6、做好配件、制品及材料的储存和堆放。

4.7、及时提供所用料的申请计划。

4.8、为使工程顺利进行,不耽误工期,要根据具体预报的气象信息,作好施工安排,搞好雨季与风季的生产防护,专人负责已填筑路面及生产设施的防护,同是备足防风、防雨用品,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减少对施工影响。

4.9、设置消防、保安设施、建立消防、保安等组织机构和有关规章制度。

布置安排好消防、保安等措施。

5、施工的场外准备:5.1、材料的加工和订货。

5.2、制作安全标牌,宣传标语,走访施工工地沿线单位以确保工地保持良好的文明氛围。

第三章污水、雨水工程开槽施工1、施工条件:1.1、该工程施工地段为新建城区,工作面开阔,交通方便,现场干扰不多,对施工无较大影响。

1.2、该地区较干燥,施工土层土质为砂石土,地下水位在较深,污水、排水及路基施工不需采取降水措施。

1.3、施工、生活用电、用水可采用就近解决。

2、施工布置:依据施工设计,污水、雨水工程各分三段同时进行施工,为确保工程工期和道路施工工序的有序衔接,在成立工程项目部的基础上,下设六个施工组,即:管道安装组(1、2、3、4)、井室砌筑2组,配备精干人员由现场项目经理部统一指挥、协调。

3、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3.1、施工方法:由于该工程污水、雨水及道路工程属当年施工连续完成,依据施工设计,在道路新建段污水、雨水工程开工前需将弃土的部分清理外运。

后进行地下管道施工,具体施工流程为:3.2、施工技术措施:3.2.1、测量放样:施工前由甲方向我公司进行现场交桩,我公司依据甲方所交桩(点)测设临时水准点及控制桩。

每50米设1个临时水准点,临时水准点必须牢固,临时水准点闭合后方可使用。

临时水准点、管道轴线控制桩、高程桩先复核,经设计、监理部门复验后再使用,并经常校核。

本工程测量允许偏差为:3.2.1.1、水准测量高度闭合差:±20L mm,L为闭合线路的长度(km)。

3.2.1.2、导线测量方位角闭合差:±40N″,N为测站数。

3.2.1.3、导线测量相对闭合差:1/3000。

3.2.1.4、直接丈量测距两次较差:1/5000。

3.2.2、沟槽开挖:采用人工配合机械挖土、单面出土,推至沟槽北侧1米外,机械开挖到槽底,留20cm由人工清理修坡,严禁槽底超挖。

3.2.3、标高控制:施工时利用埋设坡度板控制管道中心线和管底高程。

每20米放一块坡度板(井位、节点处加设一块),坡度板应埋设牢固,不应高出地面,伸出沟槽边长度不小于30cm,板上钉管线中心钉高程板,用以控制标高及管线中心,井位、节点处坡度板标明井位、节点号。

3.2.4、管道敷设:柔性接口采用中心线法控制管道中心线,先用管径公差最小的管节相对连接,承口朝向水源方向,将管中心高程逐节调整正确,用8T或10T手拉葫芦缓慢均匀拉进,保持接口环向,接口间隙均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