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导游工作中对旅游文学知识的运用

导游工作中对旅游文学知识的运用

导游工作中对旅游文学知识的运用
李志军
旅游活动不但是一种人类的物质活动,更重的是还是一种精神文化活动。

人们通过对自然美、人文美、社会美的亲身感受达到陶冶情操、愉悦精神这样一个目的。

要使旅游活动具有较高的智育功能,体现出一定的文化内涵,真正收到获取知识,增添美感,鉴赏能力这样的效果,很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应当充分地重视旅游文学在旅游活动中的作用,并且呢,能在导游讲解中运用好旅游文学知识。

一、旅游文学是我国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历史悠久,幅员辽阔,神州大地遍布着众多的名山大川、古迹圣地,旅游资源可以说是得天独厚,古往今来人们游历其间,触景生情有感而发,有的是题字书联,有的是吟诗赋词,有的撰文作记,名篇佳作是浩如烟海,千古流传、璀璨生辉。

这些丰富的、珍贵的文化遗产,是我国旅游资源当中特殊的,而且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郁达夫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江山还要文人捧。

我们都知道,以语言文字之美为山水景物来点睛述意,增添魅力,这是文学对于旅游的一种特殊贡献。

北宋诗人林和靖吟咏梅花的名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引得每年的初春,去南京的梅花山,无锡的梅园,苏州邓尉香雪海和杭州超山这江南四大赏梅胜地去探梅的游人如织。

作家朱自清那片写的有声有色的散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使得南京招牌旅游项目夜游秦淮河更有了一份诗情画意和人文气息。

湖南长沙的爱晚亭,原来叫红叶亭,因为唐代诗人杜牧的那首著名的《山行》,后来就改名为爱晚亭,这样就更加有知名度。

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又使得安徽滁州那本来并不起眼的醉翁亭身价陡增。

湖北武汉的黄鹤楼,湖南岳阳的岳阳楼,还有江西南昌的滕王阁等等,这些著名的楼阁都是由于文学的媒介而出名的。

无锡的惠山泉,被誉为“天下第二泉”北宋诗人苏东坡有这么两句名句: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

这两句诗无疑成了惠山泉现成的而且是经久不衰的广告语。

景以文名,景点因为诗文而闻名,文因景传,这些诗文由于景点而流传的更加广泛,山水景物一经文学的点染则名闻遐迩更加富有声誉而令人神往。

我们说山水景观和文学作品的结缘,这是我国旅游资源独树一帜的特色所在,很多的风景名胜由于同优秀的文学作品结合的紧密相得益彰就能够使人在游览的过程当中得以全方位和多角度的了解,从而就获得意味无穷的享受。

这里我们就以楹联作为例子来说明这一点:大家都知道,楹联就是对联,对联作为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文学形式,它短小精致、韵味隽永,一副好的楹联往往就像神来之笔,能够使景点凭增姿色,具有一种锦上添花的艺术效果。

我国各地佛教寺院弥勒的佛龛前常常有这么一副对联: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慈颜便笑笑天下可笑之人。

这幅对联表面上看好像是在描绘弥勒佛的外部神态,袒胸露腹,脸上堆满慈祥的笑容。

实际上是蕴含了与人为善和谐宽容的这样一种佛门教育。

游览杭州边上的中山公园,游客们来到西湖天下景这座亭子的前面,都会对亭子前的这幅楹联产生浓厚的兴趣:水水山山处处明明秀秀,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

经过导游的一番讲解这幅叠字回文联在游客认知行为过程当中所产生的效果常常是十分强烈的。

山东曲阜孔府的大门口有这样一副对联:与国咸休安富尊荣公府第,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

这副对联上联的“安富尊荣”的“富”字,头上少了一点,下联那个“文章道德”的“章”字最后一笔是出头的。

这两个字的意思是“富贵没有头,文章可通天”。

这幅对联就点明了孔子及其学说在中国历史文化场合中的深远影响和崇高地位。

慕名到云南的昆明大观楼去的不少游客与其说是去看那里的景色还不如说更是为了亲眼一睹清代孙髯所撰写的那副著名的180字海内第一长联: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

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

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

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苹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辜负: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这是上联,写景,下联是叙述曾经发生在云南大地上的一些著名的历史事件。

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

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

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

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这副对联非常有名,上联是写滇池四周美丽的景色,下联叙述了发生在云南大地上汉朝、唐朝、宋朝和元朝一些著名的历史实际,情景交融气势磅礴。

大观园长联的知名度已经远远超过了大观楼这个景点的本身,成为旅游景观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所以我们说楹联的妙处就在于它那言简意丰的文采,语言很简洁但是容量非常丰富,还有耐人寻味的滋趣以及与景观互为依存、融为一体的那种不可分割性。

同时也足以说明旅游文学是咱们中华民族一份不可多得的宝贵的文化遗产,是我国旅游资源当中不容忽视的精华成分。

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就来接着谈谈第二个问题。

二、导游讲解中对旅游文学知识的运用
我们都知道随着人们物质水平和精神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已经成为现代人重要的生活内容之一,并且从旅游的发展趋势来看。

越来越多的人已经不再满足于以前那种外出兜一圈,逛几个景点,拍几张照片,购买一些土特产,这样一种低层次的旅游方式了。

而是希望通过旅游能够攫取新知识,充实身心,提高认识,获得美感,也就是说是在追求一种具有文化含量,具有较高品质的这样一种活动。

著名的美学家蒋孔阳教授曾经指出:不能把旅游看成是单纯是游山玩水、寻欢作乐。

他其实是一种没有任何强制的审美教育。

我们说从这个意义上来认识应该说旅游文学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那么在导游的讲解当中运用旅游文学知识他到底可以起到那些作用。

1、首先借以发掘涵盖在景观中的历史、文化底蕴,寓教于游。

这是在导游讲解当中运用旅游文学知识,可以起到的第一个作用。

我国的旅游胜地,有的是以自然景观见长,有的是以人文景观著称,亭台楼阁桥塔寺院园林石刻碑林,这些都是属于人文景观,而这些人文景观他是物化了的民族文化的结晶。

以这些人文景观为题材的旅游文学作品,则可以成为人们通过对景观的认识来进一步认识做过历史文化的一条途径。

大家知道苏州的寒山寺,中外闻名,特别是那些日本的游客,来到中国旅游都喜欢到苏州去瞻仰寒山寺,去瞻仰寒山寺的那口大钟,每年的除夕之夜寒山寺内外总会云集着成百上千聆听108声钟声的日本人,那么为什么日本的客人会对中国苏州的这座小寺院如此感兴趣,这就不能不提到唐代诗人张继的那首《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这首诗意境悠远广为传诵,从此寒山寺因为张继的这首《枫桥夜泊》而名扬天下。

中国的传统文化历来对日本的影响是很大的,这首诗在日本是被编入小学的教科书,在日本是家喻户晓,而且诗中提到的那口大钟,已经在明朝的时候流落到日本,很多的日本客人来到中国旅游都希望能够亲眼看一看自己在小学课本当中读到过的这首中国古诗产生的地方,他们对寒山寺充满了好奇和景仰之心,通过导游的这番介绍,人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日本人对中国苏州的寒山寺会有这么深厚的感情。

同时对自己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之情和那种民族的自豪感也会油然而生,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美丽,这就是中国优秀旅游文学作品的魅力。

到杭州去游览岳王庙,当人们驻足在岳飞的塑像前,瞻仰这位抗金名将的威严,缅怀他一生的功业的时候,结合当时的历史事件和岳飞的生平事迹,导游吟诵起岳飞那首慷慨激昂的满江红,每每能够使人产生那种激情澎湃热血沸腾的效果。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民族英雄岳飞心中那份忠心报国,但是壮志未
酬的豪情奔涌在这首词的字里行间。

而当导游讲解那副篆刻在岳王墓门阙上的对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的时候,又常常会使人热泪盈眶,感慨万千。

我自己好几次带团去游览岳王庙的时候,这样的讲解的确产生了很好的效果。

每当这个时候游客心中都会充满对民族英雄的崇敬,和对卖国奸臣的憎恨,爱国主义情感十分自然的在人的思想中潜移默化,这样一种效果。

这样一种效果是远非空洞和乏味的说教所能企及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