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冬春小麦苗情调查表

冬春小麦苗情调查表


越冬
越冬期 壮苗(%) 一类苗 二类苗
弱苗(%)
旺苗(%)
返青期 壮苗(%) 一类苗 二类苗
弱苗(%)
叶色绿 6~8 3~4 60~80 35~40
叶色绿 5~6 2~3 50~70 30~35
冬春小麦田间调查表
播种方式 撒播 播期 (月/日) 播种量 (公斤/亩) 施肥 基肥(Kg/亩) 有机肥 秸秆 纯N P2O5 K2O 追肥(Kg/亩) 纯N
0日之间、11月20日之后各一块田进行取 类调查尽可能反映全镇小麦生长发育动 z110@,ljnyg@
三类苗 春性 <4 <1 <1 <30 >10 蘖弱、叶色 黄绿、叶短 小 <5 <2 <40 蘖弱、叶色 黄绿、叶短 小 <6 <2 <50 <30
田间调查表
追肥(Kg/亩) 次数 出苗期 (月/日) 亩基本苗 (万) 分蘖期 (月/日) 越冬期 (月/日) 全镇小麦 种植总面 主茎叶龄 亩茎蘖数(万) 积(万 亩) 1月6日 旺苗(%)
镇村
监测点
品种名称
前茬作物
土壤类型
秸秆处理 方式
耕作方式 翻耕 旋耕
播种方式 条播
(乡镇+村名) (乡镇+村名) (乡镇+村名)
1 2 3
注:1.每个乡镇调查三块小麦田,尽量做到播种期在11月之前、11月1日-11月20日之间、11月20日之 样调查;2.每块调查田调查三点,取每块田叶龄茎蘖平均数填报上表;3.苗情分类调查尽可能反映全 态,以便更好的分析全县小麦生长形势;4.调查数据请于1月8日之前发送至ljlyz110@,ljny
安徽省沿淮(江淮)地区稻茬小麦苗情主要形态指标
生育 时期 项目 半冬性 叶龄 单株 分蘖数 越冬期(12 月下旬) 次生根 (条) 总茎蘖 (万/亩) 缺苗 (%) 长势长相 叶龄 单株 分蘖数 返青期(2月 上旬) 总茎蘖 (万/亩) 长势长相 叶龄 拔节期(3月 上中旬) 单株 分蘖数 总茎蘖 (万/亩) 抽穗期(4月 下旬) 总茎蘖 (万/亩) >7 ——— ——— >80 ——— 旺苗 春性 >6 ——— ——— >70 ——— 一类苗 半冬性 6~7 3 5~6 60~80 <5 春性 5~6 2 4~5 50~70 <5 二类苗 半冬性 5~6 2 3~5 40~50 5~10 春性 4~5 1~2 2~4 30~40 5~10 三类苗 半冬性 <5 <2 <1 <40 >10 蘖弱、叶色 黄绿、叶短 小 <6 <3 <50 蘖弱、叶色 黄绿、叶短叶色 蘖弱、叶色 蘖壮、叶色 蘖壮、叶色 墨绿、叶细 墨绿、叶细 葱绿、 葱绿、 长 长 >8 >7 7~8 6~7 ——— >90 ——— >80 4 70~90 3 60~80
叶色绿 6~7 3 50~70
叶色绿 5~6 2~2.5 40~60
蘖弱、叶色 蘖弱、叶色 蘖壮、叶色 蘖壮、叶色 墨绿、叶细 墨绿、叶细 葱绿、 葱绿、 长 长 >9 >8 7~9 6~8 ——— >100 >50 ——— >90 >45 4~4.5 80~100 40~50 3~3.5 70~90 35~4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