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第二学期高二语文拓展模块期末测试题姓名:班级:评分:一、选择题(10*3=30分)1.下边加点的字注音全正确的一项是()A.吮.吸(shǔn)打点.(diǎn) 白洋淀.(diàn)B硝.烟(xiāo) 菱.角(léng) 皮开肉绽.(zhàn)C.梭.鱼.(su...ō.).泅水..(qi...ú. ).横样子...(h..è.ng)...D.衣裳..(sh...à.ng)...凫水..(f..ú.).奔着目标....(b..ē.n)..2.下列横线上依次填入动词正确的一项是()①最后,努力的一摇,小船进了荷花淀。
②渐渐听清楚枪声只是向着外面,她们才又扒着船帮出头来。
③那肥大的荷叶下面,有一个人的脸,下半截身子在水里。
④忽然从她们的船底下出一个人来。
A.冲露浸钻B.驶冒留钻C.驶钻淹露D.窜露长冒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正确的一组是()邻家的狗过来看一看,知道是我之后也就了,在周围了几圈之后,干脆就在我的脚旁了下来。
我家的小狗反倒很不安,不明白我为什么不肯回家,所以它就一会儿跑回去一会儿又跑过来的,在番薯的茎叶间不停地拔弄出细细碎碎的声音。
A. 释然巡视睡B. 释然巡视躺C. 放心转悠睡D. 释然转悠睡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对这个问题,你说应这样,他说应那样,我真是莫衷一是....。
B.他对班上的事是无所不为....,大家都认为他是好班长。
C.古往今来,像文天祥这样的民族英雄真是汗牛充栋....。
D.传统文化并非明日黄花....,而是与今天和未来息息相关的。
5.下列标点符号用错的一项是 ( )A.什么叫领导?领导就是服务。
几年前,我曾说过,愿意给教育、科技部门的同志当后勤部长。
B.不管怎么说,这几年经济发展是快的。
C.没有理想,没有纪律,就会像旧中国那样一盘散沙,那我们的革命怎么能够成功?我们的建设怎么能够成功? D.概括地说就是“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八个字,事情成败的关键就是能不能发现人才,能不能使用人才?6.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方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A.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拟人)B.徜徉在古诗的海洋里,陶渊明的悠然遐思,李太白的潇洒飘逸,杜子美的济世情怀,岑嘉州的边塞放歌,无不让人荡气回肠。
(排比)C.大家都很喜欢她,因为她长得好像是明星刘亦菲。
(比喻)D.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反问)7.下列对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思想感情的理解中,恰当的一项是()A.表现了“人生无常”的感伤情绪B.表现了不与权贵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C.表现了与东鲁诸公分别时的离愁别恨D.既有“人生无常”的感伤,又有不与权贵同流合污的思想8.对下列四句诗艺术手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桑之落矣,其黄而陨”:用了比和兴的手法,意指女子的憔悴和被弃。
B.“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用了赋的手法,桑葚是甜,但多吃易醉,爱情是美好的,但太痴情易上当。
C.“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用了赋的手法,直接抒发对女子的喜爱。
D.“淇则有岸,隰则有泮”:兴中有比,言下之意为水有岸,泽有边,我的痛苦为何没尽头。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A.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 B.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C.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 D.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10.下列句式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判断句)B.又植兰桂竹木于庭(介词结构后置)C.余自束发读书轩中(省略句) D.且何谓阁子也(宾语前置)(二)、填空题,每空2分。
1、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中,表现他与唐王朝决裂,体现他傲岸不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同是天涯沦落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也是我国古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它与北朝的《木兰诗》,并称为“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35分)(一)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5题。
(14分)《没有钓到的大鱼》⑴他家在岛上有一所美丽的小房子。
⑵在鲈鱼钓猎开禁前的一天傍晚,他和妈妈早早又来钓鱼。
安好诱饵后,他将鱼线甩向湖心,湖水在落日的余辉中荡起道道涟漪。
当月升中天的时候,那波纹又变成了银白色的,景色十分优美。
⑶突然,钓竿的另一头儿沉了下去。
他知道一定有大家伙上钩了,便急忙收起鱼线。
母亲在一旁静静地看着儿子娴熟的动作。
⑷终于,孩子小心翼翼地把一条竭力挣扎的大鱼拉出水面。
好大的鱼啊!在此之前他还没见过这么大的鱼呢。
它是一条鲈鱼。
⑸母亲和儿子紧盯着这条漂亮的大鱼。
月光下,美丽的鱼鳃一吐一纳地翕动着。
妈妈打开手电筒看看表,已是晚上10点了——但距允许钓鲈鱼的时间还差两个小时。
⑹“”母亲说。
⑺“不,妈妈!”孩子哭了起来。
⑻“还会有别的鱼的。
”母亲安慰他。
⑼“再没有那么大的鱼了。
”孩子仍然伤感不已。
⑽他环视了湖的四周,月光下,已看不到一条渔船和一个钓鱼人。
他又看看母亲。
虽然没人看见他们,也没有人知道这事,但他从母亲的脸色中知道她的决定是不可更改的。
于是,他只好慢慢解开大鱼嘴上的鱼钩,把它放回水中。
⑾夜色中,那鲈鱼抖动它肥大的身躯慢慢游向湖水深处,渐渐消失。
⑿孩子回想起刚才钓上大鱼时兴高采烈的情景,就像做了一场梦。
⒀这已是34年前的事了。
今天那孩子已经是纽约市一个很有成就的建筑师了。
母亲的小房子还在那个湖心岛上,他还是常到那里钓鱼。
⒁他说得对,他再也没能钓到那天夜晚钓上的那样漂亮的大鱼,但他却为此终身感谢母亲。
在以后的生活中他碰到过许多类似那个夜晚的问题,但从未因无人知道而放松自律,有损公德。
他通过自己的诚实、勤奋、守法,仍然能钓到生活中的大鱼——事业上成绩斐然。
他至今仍怀念母亲那一晚对他的教诲,并常常对他的儿子和女儿讲起这件平常而又动人的小事。
1、鲈鱼钓猎还没有开禁,他和他妈妈为什么还到湖上钓鱼?(2分)答2、他依据什么知道一定有大家伙上钩的?(3分)答3、在下面两句话中选出最恰当的一句放在原文上,并简要说明理由。
(3分)①孩子,你得把它放回去。
②孩子,你把它放回去好吗?答:应选(),理由是4、“他环视了四周,月光下,已看不到一条渔船和一个钓鱼人。
”这句话有什么表达作用?(3分)答5、文中“没有钓到大鱼”和“依然能钓到生活中的大鱼”中的“大鱼”各指什么?(3分)答(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5题(共15分)。
老栓听得儿子不再说话,料他安心睡了;便出了门,走到街上。
街上黑沉沉的一无所有,只有一条灰白的路,看得分明。
灯光照着他的两脚,一前一后的走。
有时也遇到几只狗,可是一只也没有叫。
天气比屋子里冷多了;老栓倒觉爽快,仿佛一旦变了少年,得了神通,有给人生命的本领似的,跨步格外高远。
而且路也愈走愈分明,天也愈走愈亮了。
老栓正在专心走路,忽然吃了一惊,远远里看见一条丁字街,明明白白横着。
他便退了几步,寻到一家关着门的铺子,蹩进檐下,靠门立住了。
好一会,身上觉得有些发冷。
“哼,老头子”。
“倒高兴……”老栓又吃一惊,睁眼看时,几个人从他面前过去了。
一个还回头看他,样子不甚分明,但很像久饿的人见了食物一般,眼里闪出一种攫取的光。
老栓看看灯笼,已经熄了。
按一按衣袋,硬硬的还在。
仰起头两面一望,只见许多古怪的人,三三两两,鬼似的在那里徘徊;定睛再看,却也看不出什么别的奇怪。
没有多久,又见几个兵,在那边走动;衣服前后的一个大白圆圈,远地里也看得清楚,走过面前的,并且看出号衣上暗红的镶边。
--一阵脚步声响,一眨眼,已经拥过了一大簇人。
那三三两两的人,也忽然合作一堆,潮一般向前进;将到丁字街口,便突然立住,簇成一个半圆。
老栓也向那边看,却只见一堆人的后背;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
静了一会,似乎有点声音,便又动摇起来,轰的一声,都向后退;一直散到老栓立着的地方,几乎将他挤倒了。
“喂!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
那人一只大手,向他摊着;一只手却撮着一个鲜红的馒头,那红的还是一点一点的往下滴。
老栓慌忙摸出洋钱,抖抖的想交给他,却又不敢去接他的东西。
那人便焦急起来,嚷道,“怕什么?怎的不拿!”老栓还踌躇着;黑的人便抢过灯笼,一把扯下纸罩,裹了馒头,塞与老栓;一手抓过洋钱,捏一捏,转身去了。
嘴里哼着说,“这老东西……”1.老栓觉得“得了神通,有给人生命的本领似的”,是因为()(3分)A.他有些医术,能治好儿子的病。
B.他拿着钱去药铺买药给儿子治病。
C.他认为去买“人血馒头”就能医治好儿子的病。
D.有了钱,他心里格外高兴。
2.对老栓“吃了一惊”“身上觉得有些发冷”(第二自然段)“又吃一惊”(第五自然段)的分析,恰当的一项是()(3分)A.丁字街是官府杀人的刑场,气氛阴森、恐怖。
B.丁字街在黑沉沉的夜中显得格外醒目。
C.走路专心,天色又黑,没有料到这么快就走到了丁字街。
D.看见了几个样子不甚分明但不怀好意的人。
3.对下面句子的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
A.突出了“浑身黑色的人”强悍有力,老栓胆小怯懦。
B. 突出了“浑身黑色的人”凶恶贪婪,老栓胆小善良。
C. 突出了“浑身黑色的人”勇敢刚强,老栓胆小畏缩。
D. 突出了“浑身黑色的人”凶恶暴戾,老栓自惭形秽。
4.下面的句子对华老栓当时的心情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老栓慌忙摸出洋钱,抖抖的想交给他,却又不敢去接他的东西。
A.因胆怯紧张、害怕B.生怕上当受骗C.舍不得把全家的血汗钱交给他。
D.过分激动5.对“(黑的人)一手抓过洋钱,捏一捏”这个细节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当时人多眼杂,不便当面数钱。
B.“黑的人”是干这种交易的老手,一捏便知钱的真假和多少。
C.当时时间紧迫,来不及数钱。
D.“黑的人”对老栓完全信任,用不着数钱。
(三)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2题(共6分)月亮升起来,院子里凉爽得很,干净得很,白天破.好的苇眉子潮润润的,正好编席。
女人坐在小院当中,手指上缠绞..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
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
要问白洋淀有多少苇地?不知道。
每年出多少苇子?不知道。
只晓得,每年芦花飘飞苇叶黄的时候,全淀的芦苇收割,垛起垛来,在白洋淀周围的广场上,就成了一条苇子的长城。
女人们,在场里院里编着席。
编成了多少席?六月里,淀水涨满,有无数的船只,运输银白雪亮的席子出口..,不久,各地的城市村庄,就全有了花纹又密、又精致的席子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