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职高语文拓展模块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职高语文拓展模块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第1页 共5页装 订 线卢龙职教中心20 —20 学年度第 学期期 考试(科目) 试卷 应用班级: 姓名: 班级: 考号:C . 序八州而朝同列D .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6.下列句中的“究竟”与“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里“毕竟”意义相同的一句是( )A . 对于这件事,大家都想知道个究竟。

B . 她究竟经验丰富,说的话很有道理。

C . 一个人死了之后究竟有没有魂灵的?D .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投资环境的好坏,服务质量的优劣,政府公务人员素质的高低,是地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B .依据纪律处罚办法,决定给予该队员停止参加今年余下所有甲级队比赛资格,并罚款人民币4万元。

C .铭文中记载有关西周王朝单氏族内容的铜器,在这27件眉县青铜发现之前已先后出土了40多件。

D .观摩了这次关于农村经营承包合同法的庭审以后,对我们这些“村官”的法律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8.填入下面文字横线处的词语,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这江水是什么时候凿开三峡的呢?它的源头为什么总是________,它的流动为什么总是________,它的去处为什么总是________呢? A . 无穷无尽 无止无休 不盈不溢 B . 无止无休 无盈不溢 无穷无尽C . 不盈不溢 无穷无尽 无止无休D . 无穷无尽 不盈不溢 无止无休 9.对下列句子中的“后人”,说得不正确的一项是(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①哀之;后人②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③而复哀后人④也。

A . 第一个“后人”指秦以后的统治者B . 第二个“后人”指唐统治者C . 第三个“后人”指唐以后的统治者D . 第四个“后人”指唐统治者10.下列句中划线的词不是名词做状语的一项是( )A . 席卷天下,包举宇内B . 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C .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D . 日削月割 11.下列句子语义明确的一项是( )A . 他走了一个多小时。

B . 躺在床上没多久,他想起来了。

C . 他借给我一本书。

D . 天快黑了,自行车还没修好,修车的急坏了。

第2页 共5页姓名: 班级: 考号: 12. 下列各句中的划线词古今义相同的一项是( )A . 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B . 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C . 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D .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13.下面每项中有两个句子,都有音形完全相同的划线的字,意义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①a 暴秦之欲无厌 b 学而不厌②a 不爱珍器重宝 b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③a 始速祸焉 b 不速之客④a 革灭殆尽 b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⑤a 或曰:六国互丧 b 或未易量 ⑥a 却匈奴七百余里 b 李牧连却之A . ①②③B . ④⑤⑥C . ①③⑥D . ③④⑤14.下列各句的诵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后/秦击赵者/再B .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C .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D . 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15. 对下列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因为他们探求思考得深入而且广泛B .有志矣,不随以止也——有了志向,又不盲目地跟随他人而停止前进C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至于那些幽深昏暗使人迷惑的地方却没有外物帮助他D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后人弄错了它流传的(文字)而没有人能够说明情况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15分) 1.《寡人之于国也》一文记叙了( )和梁惠王的对话,文章是围绕( )的问题展开论述。

2.《孟子》是记录战国时代( )的思想和政治言论的语录体散文。

他是继( )之后的又一位儒家代表人物。

3 .《鸿门宴》选自《 》,作者( )。

这部史作被( )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4.贾谊是( )(朝代)人,“过秦”的意思是( ),文章的观点是( )。

5.《阿房宫赋》的作者是( )朝的( ),这篇文章的体裁是( )。

6.《史记》主要包括( )、世家、( )、( )、表五部分。

7.《春之声》的作者是( ) 。

8.《春之声》借鉴了西方现代派小说( )的写法,不像传统小说注重 ( )的叙述和( )的刻画,而是重点写特定的生活场景在人物心中的折射,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这就形成了作品的放射性结构。

9.“黑压压的人头,压迫得白雪不白,冬青也不绿了。

”这句话用了 ( )修辞方法。

10.“闷罐子车正随着这春天的旋律而轻轻地摇摆着,醺醺地陶醉着,袅袅地前行着。

”这句话用到的修辞方法有( ) 和( ) 。

11. ( )、情节和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

小说中的环境包括 ( ) 和 ( ) 。

12. 《祝福》选自鲁迅的小说集( ),描写了( ) 的悲惨命运。

13. “四书”是《大学》、《中庸》、 ( ) 和《孟子》。

14. 鲁四老爷家的短工说祥林嫂“老了”是用 ( ) 的修辞方法。

三、阅读阅读一阅读《祝福》中的一段文字,完成1-4题(每题2分,共6分)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村镇上不必说,就在天空中也显出将到新年的气象来。

灰白色的(①)的晚云中间时时发出闪光,接着一声(②),是( ③ )的爆竹;近处燃放的可就更强烈了,震耳的大音还没有息,空气里已经散满了( ④)的火药香。

我是正在这一夜回到我的故乡鲁镇的。

虽说故乡,然而已没有家,所以只得暂寓在鲁四老爷的宅子里。

他是我的本家,比我长一辈,应该称之曰“四叔”,是一个讲理学的老监生。

他比先前并没有什么大改变,单是老了些,但也还未留胡子,一见面是寒暄,寒暄之后说我“胖了”,说我“胖了”之后即大骂其新党。

但我知道,这并非借题在骂我:因为他所骂的还是康有为。

但是,谈话是总不投机的了,于是不多久,我便一经雪白,房里也映得较光明,极分明的显出壁上挂着的朱拓的大“寿”字,陈抟老祖写的,一边的对联已经脱落,松松的卷了放在长桌上,一边的还在,道是“事理通达心气和平”。

我又无聊赖的到窗下的案头去一翻,只见一堆似乎未必完全的《康熙字典》,一部《近思录集注》和一部《四书衬》。

无论如何,我明天决计要走了。

1.文中空格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A . ①沉重 ②钝响 ③送灶 ④幽微 B . ①密布 ②爆响 ③除夕 ④细微 C . ①浓重 ②炮响 ③祝福 ④微微 D . ①大朵 ②轰响 ③新年 ④淡淡 2.对“理学”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 . 理学是明清儒家的哲学,它尤其为清代统治者所提倡。

B . 理学是宋明哲学思想。

它的创始人是朱熹,他认为“道”(即封建伦理)是至高无上的。

接下来周敦颐、程颢等人发展了这一学说,建立了较完备的理论体系,甚为明清统治者提倡。

C.理学亦称“道学”,宋明儒家哲学思想。

它的创始人为周敦颐、程颢等人,至朱熹始集大成,建立了一个较完备的理论体系。

D.理学起源于汉代,发展至六朝的“清谈”,至宋朱熹始集大成,建立了一个较完备的理论体系,后为明清儒家学者所效法。

3.“我”回到故乡鲁镇,见了“四叔”及“几个本家和朋友”之后有一个相同的感觉,即“没有什么大改变,单是老了些”。

作者这样写的意图是()A.作者这样写只是侧面地反映虽经辛亥革命,作为我国当时农村缩影的鲁镇,“年年如此”,“今年自然也如此”,旧的阶级关系、旧的思想意识,旧的风俗习惯依然如故,封建宗法思想仍占据统治地位的社会现实,预示祥林嫂悲剧的必然性。

B.作者这样写是为了告诉读者,以康有为等为首的维新运动只是一场改头换面的革命,没有从根本上动摇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更没有触及人们的灵魂。

C.作者这样写是为了说明“我”与鲁四老爷,几个本家和朋友之间的亲密。

“我”虽不常回故乡,但对家乡的情况了解得较详细,所以与亲人朋友见了面感到变化不大。

D.作者这样写是为了揭示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

说明在农村,旧的阶级关系、旧的思想意识、旧的风俗习惯依然统治着人们的灵魂,所以,虽多年不见,除了“老了些”,其余“都没有什么大改变”。

阅读二一代才女林徽因林杉阳光正在窗户上泼洒着桔黄色的写意。

林徽因用目光寻找着那一对靛蓝色的小鸟,它们在窗外的竹梢上跳着、唱着,仿佛从唐诗中飞来的鸟儿,阳光梳理着它们轻灵的羽毛。

有时它们便跳到窗台上来,在这个狭长的窄窄的舞台上蹁跹着。

林徽因多么羡慕窗外的一切,羡慕在窗台上舞蹈的小鸟,她也需要那么一小点儿平凡而简单的欢乐,而此刻,她却只能躺在病床上,一任阳光在窗棂上涂抹着晨昏。

从大足(四川一地名)考察回来之后,因劳累又受了风寒,她的肺病再次复发,连续几周,高烧四十度不退。

上坝村无医无药,梁思成去李庄镇请来史语所的医生为她诊治,无奈他也学会了打针。

艰苦的日子伴着川南的冬天来临了,营造学社的经费几近枯竭,中美庚款基金会已不再补贴,只好靠重庆的教育部那杯水车薪的资助。

成员的工资也失去了保障,幸亏史语所、中央博物院筹备处的负责人傅斯年和李济伸出援助之手,把营造学社的五人划入他们的编制,每个人才能拿到一点固定的薪水。

林徽因和梁思成两人的工资大部分都买了昂贵的药品,用在生活上的开支就拮据起来,每月开了工资,必须马上去买药、买米,通货膨胀如洪水猛兽,稍迟几天,就会化作废纸一堆。

林徽因吃得很少,身体日渐消瘦,几乎不成人形,在重庆领事馆的费正清夫妇,托人捎来一点奶粉,像吃油一样谨慎地用着,为了改善一下伙食,梁思成不得不学着蒸馒头、煮饭、做菜,他还从当地老乡那儿学会了腌菜和用桔皮做果酱。

实在没有钱用的时候,梁思成只得到宜宾委托商行去当卖衣物。

衣服当完了,便只好把宝贝一样留下来的派克金笔和手表送到那山一样巍峨的柜台上。

账房先生对梁思成视为生命的东西,却越来越表现出冷漠和不耐烦。

一支二十年日夜伴随他的金笔,一只从万里之遥的美国绮色佳购得的手表,当出的价钱只能在市场上买两条草鱼。

拿回家去,他神色凄然地说:“把这派克笔清炖了吧,这块金表拿来红烧。

”林徽因除了苦笑,却什么也说不出来。

唯一没有当掉的就是那架留声机了。

在最艰苦的日子里,音乐成了他们的药品和粮食。

林徽因喜欢贝多芬和莫扎特的作品,一曲《维也纳森林故事》、一曲《月光水仙女之舞》、一曲《胡桃夹子》,就把人带入一个奇幻的世界,只有在音乐里才能同遥远的先哲对话,让心灵听到昨日的传闻,只有音乐才能让他们暂时忘掉苦难。

从这只黑色底片上旋转出来的音乐,把浸渍在盐水里的心,悄悄地冰释了。

那音符是一群精灵,因为它们的降临,这两间简陋的屋子里充满了光辉。

阴冷的冬天,在大面积地退去。

音乐的芳香,在所有的空间弥漫着—个季节的活力。

更多的时候,林徽因以书为伴,雪莱和拜伦的诗伴她挨过沉默、孤寂的时光。

那些诗句,一个字一个字地在她的心里生长着:你那百折不挠的灵魂──/天上和人间的暴风雨/怎能摧毁你的果敢和坚忍/你给了我们有力的教训/你是一个标记,一个象征/标志着人的命运和力量/和你相同,人也有神的一半/是浊流来自圣洁的源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