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
教学工作计划
面对疫情后的复学复课,需全面夯实学生基础,科学合理安排教学进度和教学方式,稳步推进教学进程,做好针对性地教学研究和教学辅导,加强教学方式改革,提高教学效率。
一、加强教学管理,规范教学要求。
1.“牢”抓起始年级,通过要求和活动规范起始年级的课堂常规。
主抓学生书写,坐姿,错题整理,督促其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通过建立错题集,每日一练,微课培训等多种方式开展。
2.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开学第一周检查教师课堂情况以及教案书写情况,重点关注和督促教师教学计划和教案的调整和修改。
二、加强教学研讨学习交流,提高教师素质和业务水平。
1.组织教师积极参加各级教研和业务培训。
2.从复习整体思路,独到方法以及存在不足等方面充分对接新老九年级经验交流工作。
3.继续稳步推进“青蓝工程”,加强新入职教师基本功。
4.通过讲座、听评课、参加比赛等多种形式发挥骨干教师以及优秀教师的引领作用。
5.发挥教研组校本课程的开发能力,努力挖掘打造精品校本课程。
三、加强针对性辅导,提高教学效率。
1.基于全面,夯实基础。
开学初期,根据学生上课情况和假期作业反馈情况全面夯实学生基础,适时调整新授课教学进度。
开学第一个月,循序开展主要学科基础性测试,深入了解学生假期学习情况,根据反馈反拨教师授课计划。
2.量化成长轨迹,稳步培优。
针对各年级实际情况和阶段测试结果,量化学生成绩变化,循序开展培优工作。
3.多管齐下,拉动学困生。
通过进行问卷调查,师生谈话,家校沟通等多种方式了解学困生困难所在,根据学生不同情况协同班主任拉动学困生,尤其是起始年级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主抓作业以及个别针对性辅导等多种形式督促其学习积极性。
4.基于网络平台,巧用资源。
疫情以来,部分网课等优质网络资料可为教师所用,巧用。
鼓励教师巧用网络资源进行教学并征集优秀教学资源。
此外,指导并鼓励教师运用大数据分析阶段测试结果并进行针对讲解和练习。
四、做好“百千万读书工程”的常态化工作。
1.继续落实午读,把读书活动常态化。
2.继续做好读书课程化工作,加强对学生读书的指导。
3.开展导读课,图书推荐,读书观后感等相关读书拓展活动。
4.扎实推进指导手册等读书内容,鼓励学生以《读书手册》内容为导向,丰富自己课余读书内容。
5. 给学生提供必读书目和选读推荐书目,鼓励学生大量涉猎广泛。
五、开展学科拓展相关活动,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1.根据实际情况,力争不同年级开展不同学科拓展活动,丰富学生课余文化,
发掘学生多元亮点。
学科拓展活动覆盖面需广,既基于文化课知识,又不完全依托于课本内容,努力挖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2.定期展览学生作品以及评比结果,给与一定奖励,树立学生学科自信。
六、毕业班工作循序开展,取其精华,稳步提升。
1.做好新老九年级经验交流。
2.定期召开九年级学生会,家长会,教师会,及时发现学生问题,共促学生成绩提升。
3.摸清九年级各阶段学生人数,针对性做好学生分层辅导和个性化指导。
每天至少利用一课时时间对尖子生给与一定难度的探究知识,集各科老师力量全面关注其思维方式,答题方法,卷面修改和书写等,继续稳步推进培优工作。
4.了解并研究最新考试信息和动态,及时传达给各科教师,提高教师复习计划效率。
5.关注师生身心健康状况。
附每月工作要点:(各学科组活动随机安排)
9月
1.摸底基础测试。
2.假期优秀作业评比。
3.教案检查。
4.课堂常规听评课。
5.新老九年级教师中考复习经验交流会议。
6.初中课堂常规培训。
7.初一年级英文书写大赛。
8.错题集微课培训。
9.学困生相关工作布置。
10.培优生相关工作布置。
11.校本课程相关工作布置。
12.读书活动之-语文导读课。
13.午读阶段反馈。
10月份
1.错题集建立检查。
2.读书活动之—古诗小考官选拔聘任。
3.月考质量分析会。
4.初一年级学生中文书写大赛。
5.八年级地理学科拓展活动及展示。
6.学生作业检查。
7.学生分层会议(学困生、尖子生)。
8.午读阶段反馈。
11月份
1.安排期中考务会。
2.召开期中质量分析会。
3.总结考试期间学生各项日常常规问题并进行及时反馈。
4.七年级生物学科拓展活动及展示。
5.召开学生家长会议。
6.检查教师教案。
7.错题集检查。
8.午读阶段反馈。
12月份
1.月考安排和质量分析会。
2.英语学科拓展活动。
3.校内课堂展示活动。
4.组织市骨干教师送课活动。
5.错题集评比。
6.午读阶段反馈。
1月份
1.召开期末考务会议。
2.教务处学生作业检查和教案检查。
3.校本课程量化检查。
4.召开不同年级学生家长会议。
5.上收质量分析和各项总结。
6.召开青年教师总结会议。
7.午读汇总。
8.学困生以及培优生工作汇总。
2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