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峰小区高边坡支护施工组织设计第一章编制依据一、编制范围本方案仅针对冒峰小区北侧临近高速公路边坡的斜坡锚杆、格构、植草、马道砼和肋柱挡墙、抗滑桩挡墙、重力式挡墙以及挡墙内的锚杆锚索施工。
冒峰小区台地边坡挡墙不在我司施工范围之内, 方案编制不涉及该项内容。
二、编制依据1、设计图纸及地勘报告1《奉节县冒峰安居房工程挡墙结构施工图》结施1~结施35《奉节县冒峰安居房(一期)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详勘报告》《奉节县冒峰安居房边坡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详勘报告)》2、相关技术规范《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规范》( GB/T50326- )《建筑边坡支护技术规范》( DB5015018- )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 50330-工程测量规范》( GB50026-9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规范》DB 50/5029-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察规范》DB 50/143-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04- ) ;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 JGJ18-96) ;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GBJ107-87) ;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 GBJ50164-92) ;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 ) ;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JGJ59-99) ;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JGJ33-86) ;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范》( JGJ33-86) ; 建筑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 GB/T50328- ) 。
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2-92;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 建筑安装工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50319-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第二章工程概况第一节工程概况2奉节县朱衣冒峰安居房工程是由奉节宏安城投有限公司在冒峰村邓家坪兴建的用于安置奉节西部新城占地移民的住宅小区。
场区北侧紧邻已建成的俞(重庆) -宜(宜昌)高速公路, 水平距离59-72m 。
该路从西向东, 路面高程由274m 至290m。
场区东侧为本项目的二期工程场地, 场坪计划与一期同时进行, 与一期之间的场坪位于同一高程平台。
场区南侧为规划待建的城西纵向主干道, 该路宽约32m,道路中心高程从西向东从70m至79m。
本工程建设场地从北向南(从高至低)分为三个建筑平台, 分别是91-96m 平台( 12#-17#楼) , 86m 平台( 7#-11#楼) , 83.9-85.6m 平台( 1#-6#楼) ;在第一级平台和高速公路间将形成一个高差约30-35m 的高切坡。
一级平台和二级平台间高差为515m, 设计为挡墙支护。
二级和三级平台间高差仅1-3m。
第二节工程地质及水文情况冒峰小区安置房建设区属构造剥蚀低山斜坡地貌, 主要以斜坡地形为主, 位于朱衣河的北岸(左岸) , 场区总体地势北东高、南西低, 最高点位于北东侧角点(高速公路边), 高程为290m, 最低点位于拟建工程南西侧角点(奉节-朱衣路边) , 高程为195m, 相对高差95m, 较陡处地形局部坡角达30°。
场区西侧紧邻围溪沟冲沟, 该沟是朱衣河的一级支沟, 切深大, 在场区切深达80m, 沟底高程约173m, 断面呈"V" 型, 沟坡坡度30-40° , 冲沟流向正南, 与朱衣河近垂直, 场区西侧边缘位于冲沟的近坡顶部位。
规划的西部新城中, 该冲沟将被回填至高程70m 以上; 场地中部发育一条与围溪沟近平行的浅切冲沟, 该沟深度在5-15m, 沟坡平缓, 场内南侧最低点高程202m, 规划和纵向主干道结合3回填至75 左右。
本工程土建设计由核工业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设计, 岩土工程勘察由核工业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施工并提交勘察报告。
1、北侧靠近高速公路边坡:根据地表地质调查结果表明, 拟建切坡一带场地以岩质坡体为主, 局都有第四系松散堆积体; 岩层倾角一般25-37° , 倾向为9°, 与设计边坡关系呈反向坡, 岩层面与坡面的关系对边坡的稳定有利。
岩体中发育的裂隙面一般延伸长度较小, 多为陡倾角或直立, 不会形成倾向坡外的结构面。
根据裂隙面与坡面的赤平投影图, 能够看出, 各裂面与坡面间不构成外倾的危险面, 各面间的交线产状倾向与坡面间夹角较大, 仅可能产生小型的掉块等破坏, 岩质边坡的稳定性主要由岩体强度所控制。
根据极射赤平投影图分析, 岩层层面、LX2 、LX3 与边坡坡向大角度相交, 对边坡的稳定性影响小; LX1 与边坡坡向相反, 为反向坡, 对边坡的稳定性影响小。
因此, 该边坡总体稳定性较好。
拟建边坡坡眉距渝宜高速公路水平距离在10-20m, 距离较近, 边坡稳定性对公路的安全影响较大; 边坡坡脚高程与下侧拟建场地高程一致, 紧挨坡脚设计有一宽约6m 的小区道路, 外侧布置有高层建筑物, 建筑物距坡脚距离为20m 左右, 相比坡高, 安全距离较小, 边坡稳定性对下侧建筑物影响大。
( 1) K+0~91 段:该段为土质边坡。
拟建坡高约33m, 坡眉距高速公路水平距离为10m。
边坡坡体物质为第四系冲洪积的漂石卵石层,为散体结构坡;坡体结构较密实,厚度约9m。
底部基岩为三迭系中统巴东组第1段(T2b1)中厚层泥灰岩, 该段坡体可视为散体结构的均质坡体。
边坡的破坏类型可能产生圆弧滑动4坡坏。
( 2) K+091~177 段:拟建坡高约35m,坡眉距高速公路水平距离为20m。
该段为岩质坡,边坡岩体类型为皿类。
由三迭系中统巴东组第1段(T2b1)中厚层强风化泥灰岩组成坡体的主体, 岩体较破碎, 岩体结构类型为层状结构。
根据前节的结构面赤平投影分析, 坡体内没有外倾的软弱面, 边坡的稳定性由岩体强度决定, 根据前节内容, 强风化岩体的破裂角为57°, 大于设计坡比( 1: 1) , 因此, 边坡产生整体滑动的可能性小, 总体基本稳定。
该段边坡的破坏形式以小规模风化崩塌掉块为主。
( 3) K+177~257 段:拟建坡高约15-20m, 该段边坡高程260m 以上为高速公路己治理坡, 260m 高程以下为岩质坡,坡底高程约96m。
该段为岩质坡,边坡岩体类型为H类。
由三迭系中统巴东组第1段(T2b1)中厚层强风化泥灰岩组成坡体的主体, 岩体较破碎, 岩体结构类型为层状结构。
坡体由中风化的泥灰岩组成坡体, 岩层反倾坡内, 按1: 1 坡比成坡后稳定性好。
预测的破坏模式为风化剥落。
( 4) K+257~377 段:拟建坡高约38m,坡眉距高速公路水平距离为20m。
该段为岩土质坡,边坡岩体类型为H类,由三迭系中统巴东组第1段(T2b1)中厚层强风化泥灰岩组成坡体的主体, 岩体较完整, 岩体结构类型为层状结构。
表层( 1~6m) 土体为新近堆填的工程弃土, 较松散; 下部基岩为三迭系中统巴东组第 1 段( T2b1) 中厚层泥灰岩。
该段表层土体松散, 稳定性差, 但形成切坡后基本全部挖除。
下部岩质坡5体由中风化岩体构成, 岩体完整性较好, 按1: 1 坡比成坡后边坡稳定性好。
预测的破坏模式为风化剥落。
5) K+377~454 段:拟建坡高约40m,坡眉距高速公路水平距离为20m。
该段为岩质坡,边坡岩体类型为H类。
由三迭系中统巴东组第1段(T2b1)中厚层强风化泥灰岩组成坡体的主体, 岩体较完整, 岩体结构类型为层状结构。
坡体主要由三迭系中统巴东组第 1 段( T2b1) 中厚层中风化泥灰岩组成坡体, 岩体完整性较好, 无外倾结构面, 按1: 1 坡比成坡后边坡稳定性好。
预测的破坏模式为风化剥落。
2.场区台地边坡:场地内一级平台和二级平台间有5-15m 的高差, 根据地勘结果, 场地地质结构为岩质坡, 且岩层面倾向坡内, 边坡稳定性较好, 图根据边坡结构面赤平投影, 环境边坡走向为70°, 坡体内的各结构面和其交线均倾向坡体内对整体稳性基本没有影响, 边坡的稳定性取决于岩体强度。
根据试验成果,6该边坡的最终破裂角取59第三节边坡设计形式1•北侧靠近高速公路边坡:AA2, B2C2段为下部肋板式锚杆,上部1: 1.75放坡;A2B2段为下部桩板挡墙,上部1: 1.75放坡;C2D2段为下部肋板式锚杆,上部1: 1.5放坡; D2G2段为下部俯斜式重力式挡墙,上部1: 2.0放坡;其中AD2段上部放坡段采用格构植草护坡。
G2M段为下部1m坡脚护坡,上部1: 1放坡,坡面均采用格构锚杆植草护坡NO1段俯斜式重力式挡墙,01Q1段肋板式锚杆挡墙,Q1S段俯斜式重力式挡墙,SX段肋板式锚杆挡墙。
XY段俯斜式重力式挡墙。
3、主要设计参数1) 、结构设计使用年限:永久性挡墙50年。
2) 、抗震设计参数:( 1) 地震设防烈度6 度, 设计基本加速度0.05g。
7(2) 场地土类别:I , H类3) 、边坡安全等级: 北侧边坡, 一级, 场区内台地边坡, 二级4) 、岩体结构类型:II ~W类。
第四节工程特点、难点1.本工程为永久性边坡支挡工程, 工期紧, 施工难度较大, 如何组织的各工序的施工, 合理安排施工顺序, 人、机、料搭配合理是工程的重点;2.本工程边坡支挡施工难度大, 人工清理边坡, 锚杆、肋板墙等施工工序交叉作业, 各工序之间关系协调是本工程的难点;3.本工程遵循”动态设计、信息施工法”原则, 在施工过程中, 对出现与设计不符的情况和其它岩土工程问题时, 我方将及时反馈信息, 通知设计及相关单位, 以便及时调整设计及施工方案, 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
第三章施工部署第一节项目管理组织一、项目组织管理体系根据工程的特点难点, 公司对该工程按”项目法”组织施工, 选派经验丰富业务能力强的管理人员、技术干部及技术熟练的工人组建项目经理部实行项目经理制, 并配备先进的施工设备、强有力的施工力量, 以确保高效、优质、低耗的完成边坡支护任务。
项目部设项目经理、副经理、技术负责人各 1 人, 施工员 3 人, 质检员、安全8员、材料员各 1 人, 项目经理作为工程质量和安全的第一负责者, 负责工程的指挥、协调, 项目技术负责全面负责工程技术、质量管理, 副经理负责现场生产、安全管理, 施工员及质检员、安全员为现场施工生产管理者, 具体负责施工现场的生产协调指挥, 检查施工质量, 督促执行已确定的工艺流程, 技术措施, 并解决施工中的技术难题, 搞好施工记录和测量放孔的工作, 收集施工、技术、材料等整编和管理各类施工资料, 负责各工序的质量自检和施工质量报审表, 安全负责安全管理制度的制定和贯彻执行, 对生产操作进行检查和监督, 记录施工安全日记, 设立安全标志, 填写每月安全报表, 项目落实各岗位人员, 明确相应的岗位职责, 严格奖惩, 做到统一指挥, 协调配合, 形成一个科学的指挥组织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