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心亭看雪
张岱
一、教学目标:
1. 积累文言词语,背诵课文。
理解课文之“奇”(奇行、奇景、奇遇、奇人)
2. 学习了解“对面落笔”“白描”的写作手法。
3.体会本文作者独抱冰雪,孤高遗世的高洁情怀。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品味本文之“奇”。
难点:品味“奇”,体会作者情怀。
三、教法:
1.朗读法
2.点拨法
3.比较鉴赏法
四、学法:
1.诵读法
2.品味鉴赏
3.合作讨论
五、教学课时:一课时
六、教学环节
(一)导入
苏轼的心中有一份柔情,他笔下的西湖就“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温柔缠绵;杨万里的心中有一个夏天,他笔下的西湖就“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红花别样红”,夏意浓浓。
可是,如果诗人的心中寒冰一片,他笔下的西湖会是什么样子的呢?让我们和张岱一起去《湖心亭看雪》。
(二)诵读奇文
1.抽学生朗读(要求:读准字音)
2.小组合作交流,提高朗读水平。
(先评价,后提意见)(评价内容:读音、句读、情感)
3.老师范读。
4.释疑解难:全班交流课文中词句方面的疑难。
5.展示重点词语,小组竞答。
是日更.定 (计时单位)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还)
上下一白. (白色) 强饮三大白.(酒杯)
上下一.白 (全) 客.此(客居)
焉.得(怎么能) 人鸟声俱绝.(消失)
(三)踏字寻“奇”
接下来,我们将踏上寻“奇”之旅,文章第一段开头主要记叙作者出行,细细品味,这次出行有奇怪之处。
所以老师将其概括为“奇行”,同学们还能概括出文章中其它的“奇”吗?
奇
行景遇人
1.品“奇”行
大雪三日,雪下了很久了,湖中人鸟声俱绝,冰天雪地,万籁无声(柳宗元《江雪》山山是雪,路路皆白。
飞鸟绝迹,人踪湮没,苍茫孤冷)如果是寒假,你遇到这样的天气该做什么?晚上呢?独守家中,自有暖意驱寒,可作者却撑舟孤往,只想独抱冰雪。
作者出行可谓是“奇”行。
2.赏“奇”景
学生齐读,教师点评。
男女分角色朗读。
比较鉴赏
重点品味:“与”字,多余吗?去掉读感受如何?(生读品味)原文: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改为:天、云、山、水,上下一白
天地相连,合而为一,苍茫无垠,使人唯觉其大!
品量词: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条、湖心亭一座、与余舟一艘、舟中人两三个而已。
明确:似有似无,依稀恍惚,使人唯觉其小!
一切景语皆情语,陌上纤尘,何其孤楚,何其悲怆。
引导学习:
“一白、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这些文字简练朴素,不加渲染,寥寥几笔就勾勒出湖中雪景之美,这种写作方法就称为白描。
补充:白描
白描是指抓住事物的特征,以质朴的文字,寥廖几笔就勾勒出事物形象的描写方法。
白描用于写人,只需三言两语即可勾画出人物的外貌和神态,使读者如见其人。
白描用于写景,只需几笔就可勾勒出一幅鲜明的图画,使人如临其境。
白描用于写事,也只要几笔就可使事态毕现,生动形象。
(诵读“白描”的解释。
帮助学生理解。
)例如: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3.看“奇”遇
“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本想独抱冰雪,却于湖心亭奇遇亭中人。
真是人生何处不相逢,相逢何必曾相识。
绝地相遇,有何反应?齐读文字。
重点品析:
大喜——情趣相投,人生最是知音难寻。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要求学生用四川话翻译)
此:这样。
怎样的人?文言翻译有时要补。
有此的人? ( 高雅、志同道合)了这句话是谁说的?如果你是张岱,看到亭中人,你心里怎么想?知音难求。
对此景,当此时,逢此人,自然是不可不饮,酒逢知己千杯少。
然而,为何说“强饮”?
强饮:①酒力不胜;②强颜欢笑:勉强,心情不好,无心饮酒。
思考:亭中人和作者是知己吗?
有两人
..铺毡对坐——独.往湖心亭看雪(呼朋结伴,独来独往)
一童子烧酒炉
...
..正沸——余拏一小舟
..,拥毳.衣炉火
拉.余同.饮——强.饮三大白而别.
问其姓氏
...
..——是金陵人
总结:寻求热闹——享受孤独
“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道不同不相为谋,看来作者并不把亭中人当作知已,只是人生一过客而已!他不愿和人深交,他定是选择要特立独行,形影相吊,生活在自己孤独的世界里。
4.识“奇”人
文中有很多地方都写出了张岱是个奇怪之人。
奇在何处?
后四排学生齐读课文。
(如时间不够省去朗读)
展示:
湖心亭看.雪,为何不是赏?无心赏,心事重重。
崇祯
..五.年.十二月,余往西湖。
(明已亡,故国长存于心)
独.往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曲高和寡,孤傲)
客.此(杜甫《旅夜书怀》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回不去的是明朝,广阔天地,竟无自己心安之处,何处有故乡?尽是他乡之地)结尾:
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
“痴”释义:“知”通“智”,心智有病。
1. 傻,无知;
2. 精神失常,疯癫;
3. 入迷,极度迷恋
舟子口中的“痴”是何意?(精神失常,疯癫)
谁解作者痴?(入迷,极度迷恋。
)
从题目看,张岱迷恋什么?
明确:自然
①只愿融入自然中,和自然为友,而不愿进入世俗的生活。
在其眼里,雪是节,冰是志,苍茫天地是其归宿,凝寒独立是其人格。
文中作者是孤独的,因为大明将亡,我心如冰。
陷入忧国之思,而不可自拔。
痴心:孤高遗世,独抱冰雪,忧国之思。
课堂小练笔:
文章以舟子的话来收束全文,言有尽而意无穷,余音袅袅。
如果你是张岱,你会有怎样的反应?说什么?做什么?说明理由。
(最好用文言补写)
课堂小结: 忆往者,实无奈,心中清苦谁知……独抱冰雪,只愿,将那满腔之思,凝固于心,孤高遗世,只愿,在这苍茫天地间,但做一粒而已。
七、作业:
必做:背诵课文,练习册《名校金典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