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校大学生对民族、民族问题民族政策的认知程度的调查报告目录调查背景 (3)调查基本情况 (3)调查目的 (3)调查方法 (3)调查项目执行情况 (3)调查结果及分析 (4)实践小结 (14)实践建议 (15)一、调查背景我们生活在一个多民族国家,我们有56个民族,我国的民族政策是为解决我国的民族问题,实现各民族的平等和共同繁荣来共同制定的,可是令人担忧的问题是当代大学生对我国现行民族政策有所了解的却是少之又少。
比如说,为了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我国推出了那些政策,基本内容是什么?为了发展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教育,我国又实施了那些政策?能对此作出简单回答的大学生没有几个。
就此问题,我们对我校正享受着民族优惠政策的预科学院部分学生做了关于对我国现行民族在政策人认识调查,就现调查结果做以下分析报告。
因此,调查分析高校大学生对我国现行的的民族、民族问题以及民族政策的认知情况具有重要意义。
二、调查基本情况(一)调查目的众所周知,我们国家存在56个民族,各民族特点鲜明,这使得我国民族问题的重要性显著。
中央多次要求:“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认真学习党的民族政策,认真学习民族法律法规,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民族观。
”民族观是人们对于民族的民族问题的总认识,它一方面表现为人们对民族和民族问题的基本看法,另一方面反映在人们对待和处理民族问题的态度和方法上。
民族问题,事关大局,民族工作,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一个地区、每一个部门都会和民族工作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要处理好民族问题,做好民族工作,就必须坚持正确的民族观,所以,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对我们而言是非常有必要的。
通过树立正确的民族观,我们可以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增强执行党的民族政策的自觉性,为加速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小康社会建设、和谐社会建设、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共同繁荣发展而奋斗。
而作为当代高校大学生的我们,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则更需要对民族、民族问题、民族政策有正确的认知,所以我们小组决定将实践课题定为:调查高校大学生对民族、民族问题、民族政策的认知程度,希望借此机会可以呼吁更多的高校大学生重视民族问题,努力学习民族知识,从而建立正确的民族观。
(二)调查方法主要采取问卷调查法和访谈调查法。
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发放了200份纸质问卷,69份网络问卷,访谈了拥有不同民族的20人(三)调查项目执行情况活动时间:2015.10.28——2015.11.25活动过程:11.30在本校开展了活动安排讨论,并制作问卷11.1到各大高校以及网上发放问卷并进行了采访;11.10收取问卷及整理调研结果;11.15做总结整理;11.25汇报展示三、调查结果及分析1、请问你是少数民族吗?问题总结:此问题主要目的在于调查少数民族与汉族的对于民族问题认知程度以及基本看法的区别,人们所处的社会历史条件和地位不同,决定了人们观察和处理民族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的不一致,因此调查不同民族对于民族问题的看法是很有必要的。
2、请问您能很好地区分民族,国族以及种族之间的区别吗?问题总结:对于民族的内涵必须有清楚的认知才能更好的结局民族问题,开展民族工作。
问卷显示有41%的学生能很好的区分,51%的学生对于概念比较模糊,5%的学生完全不能区分,还有3%的学生认为区不区分无所谓。
这反映出一个问题:对于民族的内涵超过一半人的内心概念是模糊的,而这也折射出学习民族理论的必要性,通过学习,了解民族的一般特征、发展规律,了解民族问题以及解决道路,体会民族平等的深刻含义,了解民族政策与制度。
3、请问您觉得在我国,爱自己的民族与爱国有冲突吗?问题总结:据问卷显示,66%的学生认为没有冲突,16%的学生认为有一点冲突但是可以化解,9%的学生认为有很大的冲突,9%而的学生表示不知道。
爱国与爱民族本身是应该没有冲突的,我们虽然存在着不同的民族但不可否认的是我们都是中国人,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是我们一直以来想要建立的民族关系。
我国是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祖国的统一是各民族的最高利益,各族人民都该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传统,自觉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
反对一切外部势力利用民族问题对我国进行渗透、破坏和颠覆活动。
4.一些少数民族现在民族特征急剧丧失,趋于汉化,对此您有什么看法?问题总结:我们可以看到,在这道题目的受访者中有50%以上的人认为应该顺其自然、不干预,可见大多数的人都认为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虽在文化发展多元化日趋明显的当代社会,民族文化受到空前重视,但在现代化进程中,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受到空前冲击,正面临消逝的危机。
还有的22人则认为应该极力维护本民族特征,传统特征文化负载着一个民族的价值取向,影响着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拢聚着一个民族的自我认同凝聚力,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算得上是一种为物质文化遗产,是应该受到重视和被保护的。
还有15%认为应该汉化,对此也不能做出批判,只能说在民族认识、理解上认为是汉族为主的,可能是有些偏激了。
5.您对于我国现在的民族问题的看法?问题总结:在这道题的回答中,多数受访者都表示有一些但不严重,可见在大多数人的生活中并没有产生什么严重的可以上升为民族差异而导致的问题,大多数都是可以避免的,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位居第二的数据表明还是有一些问题:中国有五十六个民族,有很多少数民族由于历史的原因,生活在比较偏僻的地域。
其生活条件,文化发展,经济条件差异很大。
很多少数民族地区由于教育条件不能达到中东部文化底蕴较厚和经济条件较发达地区的水平,导致很多少数民族同胞综合竞争力不够,他们在求职、求学、继续发展发面处于不利地位。
就这样,一些结构性的不均衡对民族平等产生了制约,由此就会不同层次得产生一些很难避免的矛盾;剩下认为没问题或是与我无关的,这说明民族认识还不是深刻,并没有对这方面做过了解。
6.当不同民族的同学之间发生一些纠纷时,您会立马想到这是由于民族之间的差别产生的吗?问题总结: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是一个敏感的问题,都会有一种是又非是的感觉。
几乎50%的人都不会首先想到这是与民族有关这一层次但还是觉得有联系,这说明对于某些问题产生的争执还是与民族不同有着潜移默化的联系乃是很有可能上升为民族问题;这是因为在人们是长期生活中已烙下了深深民族区别印记,这样就加大了民族分裂的趋势,是很不利于全民族共同发展的。
当然,还有一部分人就认为这只是个人问题,不该去深究是否因为民族不同。
这是积极的一面,有利于促进全国共同发展。
而对于直接就先考虑到这是由于民族不同而产生问题的人来说,就是太过偏激,看问题不够全面、心里这种自我意识比较强烈。
Q7 您认为民族问题(按照狭义来说)是怎样产生的?问题总结:一部分的人认为是民族间的利益冲突,大多数的人认为是民族间的文化冲突,出于保护自己民族文化的本能,而还有的人认为生活方式不同,并且不愿意短期之内改变,较少的人认为是政治、经济方面的诉求以及发展状况不同。
我们从人文、政治、经济以及文化四个方面来分析此问题的原因,而多数人认为是民族间文化和利益的冲突,更多的人考虑民族之间的矛盾由个体的差异引起,这也是人之常情,来自不同地方的人,无论你是不是少数民族,你们之间肯定会有因为地域文化或者是个人利益冲突有一些矛盾,我们可以通过不断地接触和互相的沟通交流、理解来化解这样的矛盾。
而少部分人认为则是政治、经济方面的诉求以及发展状况不同导致,少数民族在我国毕竟占少数,有不同的政治、经济方面的相关政策也是可以理解的,针对不同的人群,我们采取不同的方针和政策也是形式所趋,但是,这样的状况毕竟在少数,不同的民族在交往的过程中,一般都不会出现政治问题。
总体上来讲,我们应该正确看待民族问题,相信中华民族是一个优良的多民族国家,我们不会轻易发生民族问题,即使有民族问题的产生,我们也会采取最明智的方式去解决。
Q8:您平时是从哪里了解民族政策?问题总结:据调查,大部分人是从电视广播这种传统的媒介来了解民族政策,还有很多人是从报刊杂志以及学校宣传得知,我们还看到有极少部分人并不了解民族政策。
结果显示:人们对于民族政策的了解还是偏向于最传统最普遍的电视以及广播,其次是报刊杂志,然后学校宣传的话,这方面政策一般是针对于学生和教学方面的政策,而对于其他方面了解的可能甚少,至于没有了解的话,应该是生活环境的影响,身边或者自身并没有接触到这方面的事儿,但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的一员,我们还是应该关注和了解少数民族政策这更有利于自身和民族的发展。
Q9:就您所知,我国有哪些民族政策?(可多选)问题总结:此问题主要目的在于调查当今大学生对于我国民族政策的了解,我国当今对于少数民族实行的政策分别有:(1)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政策;(2)民族区域自治政策;(3)大力培养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政策;(4)加快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建设政策;(5)积极发展少数民族教育文化事业政策;(6)保障各民族使用发展语言文字政策;(7)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政策;(8)尊重少数民族宗教信仰自由政策;(9)同少数民族上层爱国人士建立统一战线的政策;(IO)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民主改革的政策。
总结: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对于我国现行的民族政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认识度较高,其次是坚持民族平等团结的思想认识度较高,由此可知对于我国主要的民族政策当代大学生了解程度较高得益于义务教育中政治的普及。
同时调查结果显示相比较之下大学生对于使用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这一民族政策了解程度较低,仍需加强此类曝光率较低的民族政策的普及。
Q10、您对于现行的少数民族政策的看法?问题总结:此问题主要目的在于调查当代大学生对于我国现行少数民族政策的个人看法,因为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为了使多民族能够团结互助相互促进发展,我国所选择实行的少数民族政策是非常必要的,但同时每一位公民对于少数民族政策都有着不同的看法和见解,所以通过此问题的调查可以更好的了解到大学生对于我国民族政策的看法,有助于更好的理解和分析民族政策执行中的民意反馈。
总结:根据调查结果显示,67%的同学认为我国现行的少数民族政策是很完善的,是能够促进各民族的共同发展的,并表示支持;24%的同学认为现行民族政策偏向于少数民族,忽略的汉族的某些利益,有时不够公平;同时也有5%的同学认为现行民族政策对于少数民族的支持还是不够的。
通过结果我们可以看出,大部分同学认为我国现行的政策还是很完善的,但是部分汉族同学认为对于少数民族的同学的偏向程度有些过重,这也是值得我们思考的,原因可能部分归咎于同学们所出身的背景不同,相比较之下,同为城镇出身的同学可能对于身边同样城镇长大却能够加分的少数民族同学感觉不公,但是对于出身更为偏远的同学而言,他们则认为由于教育质量不同,国家对于少数民族的支持仍然不够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