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4. 探索宇宙》课件1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4. 探索宇宙》课件1
折射望远镜
折射望远镜是用透镜作物镜将光线汇聚的系统。 世界上第一架天文望远镜就是伽利略制造的折射 望远镜,它采用凸透镜为物镜。
反射望远镜
用反射镜作物镜的望远镜。反射望远镜光学性能 的重要特点是没有色差。其他像差在理论上虽然 可以得到消除,但工艺复杂,实用的反射望远镜 为了避免像差,视场一般比较小,可以通过像场 改正透镜扩大视场。
射电望远镜
射电望远镜(radio telescope)是指观测和研 究来自天体的射电波的基本设备﹐可以测 量天体射电的强度、频谱及偏振等量。包 括收集射电波的定向天线﹐放大射电信号 的高灵敏度接收机﹐信息记录﹑处理和显 示系统等。
探索宇宙
“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人类不会永 远停留在摇篮里。”自始至终, 人们对浩瀚而神秘的宇宙充满遐 想。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 对宇宙的探索也在不断地发展。
望远镜的发展史
17世纪初的一天,荷兰小镇的一家眼镜店的主人 利伯希(HansLippershey),为检查磨制出来的透 镜质量,把一块凸透镜和一块凹镜排成一条线, 通过透镜看过去,发现远处的教堂塔尖好像变大 拉近了,于是在无意中发现了望远镜的秘密。
1968年10月11日,美国发射“阿波罗”7号飞船。航天员 希拉、艾西尔和坎宁哈姆绕地球飞行163圈,历时260小时9分 钟,22日返回。这是“阿波罗”飞船的第一次载人地球轨道 飞行。
“哈勃”号太空望远镜
一、概述
以著名天文学家哈勃命名的“哈勃”号太空望远 镜,是迄今发射上天直径最大的望远镜,它总长 12.8米,镜筒直径4.28米,主镜直径2.4米 连外壳孔径为3米,全重11.5吨,是一座完整 的“太空天文台”。哈勃太空望远镜可以独立完 成许多天文研究工作。
望远镜发明的消息很快在欧洲各国流传开了,意 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得知这个消息之后,就自制了 一个。第一架望远镜只能把物体放大3倍。一个月 之后,他制作的第二架望远镜可以放大8倍,第三 架望远镜可以放大到20倍。
几乎同时,德国的天文学家开普勒也开始研究望 远镜,他在《屈光学》里提出了另一种天文望远 镜,这种望远镜由两个凸透镜组成,与伽利略的 望远镜不同,比伽利略望远镜视野宽阔。
牛顿曾认为折射望远镜的色差是不可救药的,后 来证明是过分悲观的。1668年他发明了反射式望 远镜,解决了色差的问题。
1793年英国赫瑟尔(William Herschel),制做了反 射式望远镜,反射镜直径为130厘米,用铜锡合金 制成,重达1吨。1845年英国的帕森(William Parsons)制造的反射望远镜,反射镜直径为1.82 米。
1967年4月23日,苏联用“联盟”号运载火箭发射第三 代飞船“联盟”1号。4月24日飞船返回时,因降落伞故障, 飞船坠毁于乌拉尔奥伦波克附近,航天员科马罗夫不幸遇 难。
1968年4月14日,苏联发射宇宙212号无人飞船。飞船 在轨运行中与后来发射的宇宙213号无人飞船自动对接, 这是苏联完成的第一次空间对接。
1961年5月5日,美国第一位进行亚轨道飞行的航天员艾 伦·B·谢泼德驾驶美国“水星”MR3飞船进行首次载人亚轨 道飞行,美国因此成为继苏联之后世界上第二个具有载人 航天能力的国家。
1961年5月25日,美国总统肯尼迪在国会宣布:在60年代结 束之前,美国要把人送上月球,并安全返回地面。从此, 美国正式开始实施举世闻名的“阿波罗”载人登月工程计 划。这是在与苏联之间展开的谁第一个把人送上天的竞赛 中失利后,美国发起的又一个竞赛项目。
1960年1月,苏联成功发射了两艘无人的卫星式飞船,进行亚轨道飞 行。此试验,其 中失败4次,成功3次,最后两次连续成功。苏联决策机关认为已完全 具备了载人飞船的发射能力。
1961年3月23日,苏联准备上天的航天员邦达连科在为期10 天的地面训练的最后一天,在一个高浓度氧气舱里,用酒 精棉球擦完身上固定过传感器的部位后,随手将它仍在电 热器上,立即引起大火,他被严重烧伤,10小时后,抢救 无效死亡。
战后,反射式望远镜在天文观测中发展很快, 1950年在帕洛玛山上安装了一台直径5.08米的海尔 (Hale)反射式望远镜。1969年在前苏联高加索 北部的帕斯土霍夫山上安装了直径6米的反射镜。 1990年,NASA将哈勃太空望远镜送入轨道,然而, 由于镜面故障,直到1993年宇航员完成太空修复 并更换了透镜后,哈勃望远镜才开始全面发挥作 用。由于可以不受地球大气的干扰,哈勃望远镜 的图像清晰度是地球上同类望远镜拍下图像的10 倍。
部分世界载人航天大事记
1958年6月5日,苏联科学院院士、火箭飞船总设计师科罗廖夫在为政 府起草的《开发宇宙空间的远景工作》中提出1961~1965年完成研制 能乘2~3人的载人飞船,1962年开始建造空间站。
1959年9月9日,美国用“宇宙神”D运载火箭首次成功地发射了“水 星”飞船模型,进行亚轨道飞行。此后一直到1961年4月25日,美国共 进行了7次无人飞船试验,其中失败3次,成功4次,为美国成功实施 载人航天飞行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功能指标
第一,它能够单个地观测星群中的任一颗星;第 二,它能研究和确定宇宙的大小和起源,以及宇 宙的年龄、距离标度;第三,它能分析河外星系, 确定行星部、星系间的距离;第四,它能对行星、 黑洞、类星体和太阳系进行研究,并画出宇宙图 和太阳系内各行星的气象图。它将使人类观测宇 宙的视野扩大350倍,使人类看到宇宙中14 0亿光年前发出的光。
三、结构特点
哈勃望远镜包括全部自动化仪器设备,主 镜、副镜、成像系统、计算机处理系统, 中心消光圈、主副镜消光圈、控制操纵系 统和图像发送系统,以及两个长11.8米、宽 2.3米,能提供2.4千瓦功率的太阳电池板, 两部与地面通信的抛物面天线等。
四、主要装备 它所携带的最先进设备有6种: 宽视场行星照相机。 暗弱天体照相机。 暗弱天体摄谱仪。 高分辨率摄谱仪。 高速光度计。 精密制导遥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