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二年级奥数:巧解生活中的趣题

二年级奥数:巧解生活中的趣题

二年级奥数:巧解生活中的趣题
(预热)前铺知识
一、注意细节
【例】小明家有三个孩子,老大叫大毛,老二叫二毛,老三叫什么?
解析:注意细节“小明家”,不要掉入题目中的惯性思维陷阱,直接说出第三个儿子叫三毛,这样就大错特错了.
二、同时进行问题
关键:多人做同一件事用时相同.
【例】爸爸妈妈和我一起吃饭,一共花了30分钟,请问爸爸妈妈和我分别花了多长时间吃饭.
——由于是多人一起同时吃饭所以用时应该相同.
三.数数问题
关键:大数减小数加一
【例1】从1—18有几个数: 18-1+1=18(个)
【例2】从3—18有几个数: 18-3+1=16(个)
如何预习?
预习,是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课前对接下来的课程知识有提前的预期,以便更好的吸收和掌握课堂上要学习的知识.但是家长在帮助孩子预习的时候,也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
1.忌给孩子讲解书本上的例题和知识点.孩子在听过家长讲的例题和知识点之后,在上课的时候会出现不愿再听老师讲课这个情况;而且家长的讲题思路或许和老师的思路会不一样,这样会使孩子的思路混淆.
2.过犹不及,给孩子预习的时候也要充分保护孩子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些家长在给孩子预习的时候,往往表现得很强势,忽略了孩子的感受,这样子孩子的兴趣就会被消减,严重地甚至会消失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我们预习的目的是承上启下,既回顾从前学习的知识,又引起孩子对未来课程的思考,因此家长可以把我们的这份预习资料打印出来,让孩子自己看一看,如果孩子有不明白的,您可以适当点拨.
《巧解生活中的趣题》知识点精讲
【知识点总结】
一、关键:注意细节
【例】小明家有三个孩子,老大叫大毛,老二叫二毛,老三叫什么? 解析:注意细节“小明家”,不要掉入题目中的惯性思维陷阱,直接说出第三个儿子叫三毛,这样就大错特错了.
二、生活中趣题分类
1. 同时问题
【例】:如果 4 个人同时烙 4 张饼需要 4 分钟,那么 12 个人同时烙 12 张并需要几分钟? 解析:“同时”表示我们的时间不能累加.4 个人同时烙 4 张饼,表示 4 分钟的时间只够每人烙 1 张饼,那么 12 个人同时烙 12 张饼也是表示这段时间每个人烙 1 张饼,那么还是需要 4 分钟.
2.考虑最不利情况(至少......才同一种)(至少......才能保证)
【例】:从一副扑克牌中抽出大小王两张牌,在剩余的52 张牌任意抽取 5 张,那么至少有几张是同一花色?
解析:剩余 52 张牌,共 4 中花色,且每种花色各 13 张.考虑最不利的情况,那么抽出的4 张牌分别是不同的花色,那么剩下的 1 张牌肯定和其余 4 张中有一张是相同的.所以至少有 2 张.
3.数碗问题
【例】: 6 个人吃饭,每个人一个饭碗, 2 个人一个菜碗, 3 个人一个汤碗,一共用了几
个碗?
解析:此题主要考察孩子是否能按照题目给出的顺序求解.
饭碗个数:6个;菜碗个数:6÷2=3 (个);汤碗个数:6÷3=2(个)
总共需要 6+3+2=11 个碗.
4. 换啤酒问题
【例】:同学们在秋游回来的路上,遇到一位爷爷在买桃子. 每个桃子 2 元钱, 3 个桃核
可以换 1 个桃子. 同学们身上只有 22 元钱. 他们最多可以吃多少个桃子呢?
解析:
①有序思考
第一步: 22 元可以买的桃子个数:22÷2=11(个)
把 11 个桃子吃掉可以有 11 个桃核;
第二步:最多可以换 3 个桃子,此时剩余 2 个桃核
吃掉换来的 3 个桃子,共生剩 5 个桃核;
第三步: 5 个桃核可以换 1 个桃子,剩余 2 个桃核
吃掉换来的 1 个桃子,共剩 3 个桃核
第四步: 3 个桃核换一个桃子,桃核无剩余
吃掉后只剩 1 个桃核,无法在换取. 此时桃子个数已经达到最大
11+3+1+1=16(个)
5. 数数问题
【例】:一共有 30 人的队伍,依次报数后,要求 1-11 号及 19-23 号出列,问最后还剩几人.
解析:已知共有 30 人.
1-9 共有 9 个数, 1-10 为 10 个数, 1-11 为 11 个数.
找出规律.两数之间的数字个数=大数-小数+1
19-23 中间数字个数=23-19+1=5
共有 11+5=16 人出列,还剩 30-16=14 人.
6.假钱问题:
关键:假钱无价值,进了不赚,出了不亏
【例】:树妖拿着100元的假钱去买了40元零食,店老板拿到钱后从抽屉里拿出60元零钱找给了树妖,请问店老板亏了多少钱?
100元假钱(无价值0元)(进)
树妖店老板
40元零食+60元零钱(出)
由图可知:店老板收了0元,付出了40元零食和60元零钱,所以亏了:40+60=100(元)
《巧解生活中的趣题》补充题
1. 一只老猫捉了 12 只老鼠,其中有一只小白鼠.老猫自言自语地说:“我要分三批吃它们.不过吃以前叫它们站好队,我从头一个开始吃,隔一个吃掉一个,也就是:我第一次吃掉站在第 1, 3, 5, 7, 9, 11 号位置的小老鼠;剩下的叫它们不许动,第二次还是从头一个吃起,隔一个吃一个;第三次也是照这个办法吃.但把最后剩下的一个放了.”这话被聪明的小白鼠听见了,于是它站在了某个号的位置上,最后没有被吃掉.小朋友,你知道小白鼠站的是第几号位置吗?
2. 妈妈买了不到 30 个苹果, 6 个 6 个地数多 5 个, 7 个 7 个地数多 1 个,请你算一算妈妈一共买回了多少个苹果?
3. 箱子里有 3 个白球, 4 个黑球,至少取几个能够保证有两种不同颜色的球?
4.假如每 3 个空啤酒瓶可以换一瓶啤酒,某人买了 10 瓶啤酒,那么他最多可以喝到多少瓶啤酒?
5. 两个父亲和两个儿子一起去打猎,每人打了两只野兔,回到家里后数一数,一共有 6 只野兔,这是怎么回事呢?
答案:
1. 按猫吃老鼠的过程顺序进行思考;老鼠站好队,可见聪明的小白鼠如果站在第 8 号位置上就可以不被吃掉.
2. 枚举法: 30 以内 6 个 6 个地数多 5 个可能是 11, 17, 23, 29;7 个 7 个地数多1 个可能是 8, 15, 22, 29;所以一共买回了 29 个苹果.
3. 根据最倒霉原则,要想取到两种颜色的小球,最倒霉的时候就是取的颜色全部都是相同的,要么全部取到 3 个白色的球,然后再取到 1 个黑色的就能有两种颜色的球了,要么考虑取 4 个黑色的,然后再取一个白色的,就可以有两种颜色的小球了,但是如果要保证,只能取 4 个黑色在取一个白色,最少取 5 个球就能保证有两种颜色的小球.
4. 喝完 10 瓶可以换三瓶啤酒剩一个酒瓶,喝完三瓶可以再换一瓶,喝完这一瓶之后一共有俩空酒瓶,向老板借一个酒瓶之后换一瓶酒,喝完归还酒瓶两不相欠,故总共喝啤酒数
=10+3+1+1=15(瓶)
5. 两个父亲两个儿子不是四个人,而是一个儿子,父亲,爷爷三代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