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二建法规时间整理总结

二建法规时间整理总结


3、 中止施工满1年的工程恢复施工前,建设单位应当报发证机关核验施工许可证。
4、 申请劳动争议仲裁的时效期间为1年。(拖欠劳动报酬争议不受1年限制,但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
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1年 5、撤销权自债权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
6、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
2、 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自批准之日起超过5年,方决定该项目开工建设的,其环境
5年
影响评价文件应当报原审批部门重新审核。
3、 自债务人的行为发生之日起五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该撤销权消灭
4、5年内不得担任任何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因安全刑事犯罪)
1、 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权的期限
10年 2、劳动者已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的,提出或者同意续订劳动合同的,应当订立无固
日起三个月内提出
8、由于发包人原因导致工程无法按规定期限进行竣(交)工验收的,在承包人提交竣(交)工验收报告 90天后,工程自动进入缺陷责任期。 9、女职工生育享受不少于90天 的产假。
1、 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6个月内,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止。 2、 中止施工开工报告是6个月的工程恢复施工前,建设单位应当报发证机关重新办理开工报告。 3、 一般保证的保证人与债权人未约定保证期间的,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六个月。 4、 连带责任保证的保证人与债权人未约定保证期间的,债权人有权自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六个月内 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 5、 一审普通程序:应当在立案之日起6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 6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法院批准。
时间
事件
1小时
1、安全事故单位的报告: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于1小时内向县级以上政府安监部门 和有关部门报告。
2小时 1、安全事故每级上报时间不超过2小时
1、 建设工程发生质量事故:有关单位应当在24小时内向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报告。
24小时 2、非全日制用工,是指以小时计酬为主,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小时,
60天
2、 安全事故调查的期限:事故发生之日起60日内提交事故调查报告。 3、 行政复议申请时限:当事人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自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 60日 内提出行政复议申请,但法律规定的申请期限超过60日的除外。 4、 除非法律另有规定,行政复议机关一般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60日内 作出行政复议决定。 5、留置期:不能少于两个月(鲜活易腐的动产除外) 1、 预告登记后,债权消灭或者自能够进行不动产登记之日起3个月内未申请登记的。 2、 领取施工许可证之日起3 个月内 开工,可延期两次,每次延期不超过3个月。 3、 安全生产许可证:企业可于期满前3个月向原发证机关办理延期手续。 4、 需要进行试生产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当自建设项目投入试生产之日起3个月内申请环境保护设施 竣工验收。
1、招标人与中标人签订合同后5个工作日内,应当向未中标的投标人退还投标保证金
2、招标文件的发售:自出售之日起至停止出售之日止,最短不得少于5个工作日。
5天 3、工程竣工验收后5日内,应向委托部门报送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报告。
4、收到仲裁申请之日起5日内 受理;受理后5日内 送达仲裁申请书副本被申请人;
被裁减的人员。
10、行政复议机关一般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行政复议决定
210天 1、对怀孕7个月以上的女职工,不得安排其延长工作时间和夜班劳动
1、 短期诉讼时效期间1年(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延付或拒付租金的,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
的,寄存财物被丢失或损坏的)
2、 海上货物运输向承运人要求赔偿时效期间为1年
180天 6、 人民法院自收到申请执行书之日起超过六个月 未执行的,申请执行人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 申请执行
。 7、当事人申请撤销裁决的,应当自收到裁决书之日起6个月内 提出。
8、缺陷责任期一般为六个月、十二个月或二十四个月,具体可由发、承包双方在合同中约定 。 9、用人单位在六个月内重新招用人员的,应当通知被裁减的人员,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招用
9、纳税人应当自领取营业执照之日起30日内,向税务机关申报办理税务登记,变更登记和注销登记的时 间也是30日
10、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但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 付二倍的月工资
1、 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留置权人应当给债务人两个月以上履行债务的期间。(鲜 活易腐的动产除外)
3、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10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10天 4、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依法对民用建筑进行规划审查,应当就设计方案是否符合民用建筑节能
强制性标准征求同级建设主管部门的意见;建设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征求意见材料之日起10
日内提出意见。征求意见时间不计算在规划许可的期限内
30天
4、投标保证金有效期应当超出投标有效期三十天 5、签订合同招标人和中标人应当自中标通知书发出之日起30日内,按照招标文件和中标人的投标文件订 立书面合同。 6、安全事故处理时限:特大事故:30日;其他:15日。(特殊情况下,批复时间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 的时间最长不超过30日) 7、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 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8、经济性裁员: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
2年 3、 电气管线、给排水管道、设备安装和装修工程,为2年。
4、 竞业限制期限不得超过二年。
5、当事人可以申请再审的时间:在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二年内 提出
3年 1、安全生产许可证的有效期为3年。
4年 1、 特殊诉讼时效:涉外合同期间为4年。
1、 屋面防水工程、有防水要求的卫生间、房间和外墙面的防渗漏,为5年;
6、全日制用工劳动报酬结算周期最长不得超过十五日。 7、集体合同订立后应当报送劳动行政部门;劳动行政部门自收到集体合同文本之日起十五日内未提出异 议的,集体合同即行生效。 8、诉前财产保全:申请人应当在人民法院采取诉前财产保全措施后15日内起诉。
9、诉讼财产保全:法院接受申请后,对情况紧急的,必须在48小时内作出裁定。 10、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15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 诉; 11、当事人、利害关系人提出的异议:15日内 审查,裁定撤销或者改正,或驳回;对裁定不服的,可自裁 定送达之日起10内 向上一级法院申请复议 。 12、案外人提出的异议:15日内审查,裁定中止执行或驳回;对裁定不服的,依审判监督程序 办理。
5、项目档案验收组织单位应在收到档案验收申请报告的10个工作日内作出答复。
14天
1、质量保证金的返还:发包人在接到承包人返还保证金申请后,应于14日内进行核实,无异 议应在核实后14日内返还承包人。
15天 20天
1、 评标委员会提出书面评标报告后,招标人一般应当在15日内确定中标人,但最迟应当在投标有效期结 束日三十个工作日前确定。 2、 招标人对已发出的招标文件进行必要的澄清或者修改的,应当在招标文件要求提交投标文件截止时间 至少15日前,以书面形式通知所有招标文件收受人。 3、 依法批准开工报告的建设工程,建设单位应当自开工报告批准之日起15日内,将保证安全施工的措施 报送建设工程所在地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备案。 4、在城市市区范围内,建筑施工过程中使用机械设备,可能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施工单位必须在工程 开工15日以前向工程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报 5、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 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定期限劳动合同
15年
1、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的(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情形)
20年
1、 发明专利权的期限 2、 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20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
5、 项目档案验收应在项目竣工验收3个月之前完成。
90天 6、 纳税人因有特殊困难,不能按期缴纳税款的,经批准可以延期缴纳税款,但是最长不得超过三个月。
7、 在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二年后,据以作出判决、裁定的法律文书被撤销或者变更,以及发现审 判人员在审理该案件时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有违规行为之
5、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收到被申请人提交的答辩状后,应当在5日内将答辩书副本送达被申请人。
7天
1、 证据保全:不得迟于举证期限届满前7日。 2、 法院的审判程序:人民法院认为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7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
1、 安全生产许可证应在变更后10日内到原发证机关办理变更
2、 劳动仲裁中的被申请人收到仲裁申请书副本后,应当在10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交答辩书。
7、不得安排女职工在哺乳未满一周岁的婴儿期间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
和哺乳期禁忌从事的其他劳动,不得安排其延长工作时间和夜班劳动。
8、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
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1、 普通诉讼时效期间2年
2、 供热与供冷系统,为2个采暖期、供冷期;
1、编制投标文件时间:依法必须招标的项目,自招标文件开始发出之日至投标人提交投标文件截止之日 止,最短不得少于20日。
20天
1、编制投标文件时间:依法必须招标的项目,自招标文件开始发出之日至投标人提交投标文件截止之日 止,最短不得少于20日。
1、 建设单位应当自中止施工之日起1个月内向发证机关报告。 2、 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 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3、限制行为能力人的效力待定:相对人可以催告法定代理人在一个月内予以追认
每周工作时间累计不超过二十四小时的用工形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