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病句的类型
一、成分残缺:
句子里缺少了某些必要的成分,意思表达就不完整,不明确。
例如:“为了班集体,做了很多好事。
”谁做了许多好事,不明确。
二、用词不当:
由于对词义理解不清,就容易在词义范围大小、褒贬等方面用得不当,特别是近义词,关联词用错,造成病句。
例如:“他做事很冷静、武断。
”“武断”是贬义词,用得不当,应改为“果断”。
三、词语搭配不当:
在句子中某些词语在意义上不能相互搭配或者是搭配起来不合事理,违反了语言的习惯,造成了病句。
包括一些关联词语的使用不当。
例如:“在联欢会上,我们听到悦耳的歌声和优美的舞蹈。
”“听到”与“优美的舞蹈”显然不能搭配,应改为“在联欢会上,我们听到悦耳的歌声,看到优美的舞蹈。
”
例如:“如果我们生活富裕了,就不应该浪费。
”显然关联词使用错误,应改为“即使我们生活富裕了,也不应该浪费。
”
四、前后矛盾:
在同一个句子中,前后表达的意思自相矛盾,造成了语意不明。
例如:“我估计他这道题目肯定做错了。
”前半句估计是不够肯定的意思,而后半句又肯定他错了,便出现了矛盾,到底情况如何呢?使人不清楚。
可以改为“我估计他这道题做错了。
”或“我断定他这道题做错了。
”
五、词序颠倒:
在一般情况下,一句话里面的词序是固定的,词序变了,颠倒了位置,句子的意思就会发生变化,甚至造成病句。
例如:“语文对我很感兴趣。
”“语文”和“我”的位置颠倒了,应改为“我对语文很感兴趣。
”
六、重复罗嗦:
在句子中,所用的词语的意思重复了,显得罗嗦累赘。
例如:“他兴冲冲地跑进教室,兴高采烈地宣布了明天去春游的好消息。
”句中“兴冲冲”和“兴高采烈”都是表示他很高兴的样子,可删去其中一个。
七、概念不清:
指句子中词语的概念不清,属性不当,范围大小归属混乱。
如“万里长城、故宫博物院和南京长江大桥是中外游客向往的古迹。
”这里的“南京长江大桥”不属于“古迹”,归属概念不清,应改为“万里长城、故宫博物院是中外游客向往的古迹。
”
八、不合逻辑不合事理:
句子中某些词语概念不清,使用错误,或表达的意思不符合事理,也易造成病句。
例如:“稻子成熟了,田野上一片碧绿,一派丰收的景象。
”稻子成熟时是一片金黄色,而本句中形容一片碧绿,不合事理。
九、指代不明:
指句子中出现多个人或状物时,指代不明确,含混不清。
代词分为人称代词[我、你、他(她、它)、我们……],指示代词[这、那、这里、那儿……]和疑问代词[谁、哪里]三种,指代不明的病句指的是代词使用错误。
这类病句主要有二类。
一类是一个代词同时代替几个人或物,造成指代混乱。
二类指示代词和疑问代词误用。
例如:刘明和陈庆是好朋友,他经常约他去打球。
——应将“他经常约他去打球”改为“刘明经常约陈庆去打球”。
修改病句的符号及作用:
1.删除号:用来删除字、标点符号、词、短语及长句或段落。
2.恢复号:又称保留号,用于恢复被删除的文字或符号。
如果恢复多个文字,最好每个要恢复的字下面标上恢复号。
3.对调号:用于相临的字、词或短句调换位置。
4.改正号:把错误的文字或符号更正为正确的。
5.增添号:在文字或句、段间增添新的文字或符号。
6.重点号:专用于赞美写得好的词、句。
7.提示号:专用于有问题的字、词、句、段,提示作者自行分析错误并改正。
8.调遣号:用于远距离调移字、标点符号、词、句、段。
9.起段号:把一段文字分成两段,表示另起一段。
10.并段号:把下段文字接在上文后,表示不应该分段。
11.缩位号:把一行的顶格文字缩两格,表示另起段,文字顺延后移。
12.前移号:文字前移或顶格。
修改病句是有方法可寻的,一般需掌握好“一读二诊三改四检查”。
一读,读通句子,弄清原句的本意。
本意是指原句所要表达的主要意思。
修改病句的前提是不能改变原句的本来意思,只有弄清句子的本意,才可能正确修改。
二诊,确定句子的病症。
要修改病句,先要找到句子的病证,确定病因。
一般我们可以根据所学过的几种病句的常见原因,帮助查找病症。
三改,对症下药。
根据语句的病症及原因,经过认真思考,采用增、删、调、换等方法,动手把错的地方改正。
四检查。
改完后还得重读一两遍,看看有毛病的地方是否都修改了,修改的是否恰当,是否保持了句子的愿意……
修改病句是小学语文科目不可忽视的重点内容,也是在小学阶段教学比较常见和重要的一项内容。
小学生掌握了修改病句的方法后,就可以在造句、写文章时避免或少出错误,同时,也能及时发现并改正自己文章中出现的病句,这将对其今后的写作有很大帮助。
方法运用:使用修改符号,在原句上修改下列句子。
1.听了报告,受到了教育。
2.早稻熟透了,田野里像铺上了绿色地毯。
3.我忍不住不禁笑了出来。
4.我经常看到小明有时在早锻炼。
5.少先队员要发挥革命传统。
6.因为老舍爱养花,而且养了许多花。
7.小兴安岭的夏天是个美丽的地方。
8.我昨天看了电影“闪闪的红星”。
9.他喊他出去玩。
10.妈妈买了水果、桃、苹果,还有巧克力。
修改病段
修改病段是在掌握修改病句的方法基础上,对整段文字进行修改,除了改病句的“读、诊、改、查”四步骤外,还要考虑句子之前的逻辑关系,是否需要调整顺序,因此修改病段的方法归纳为五个步骤——“读、诊、改、调、查”
方法运用:使用修改符号在原处修改下列语段。
1、为什么瓜秧开了花不结瓜,以为雷达兵在生产队当过付队长,他找到了答案:瓜秧开了花呀授粉。
小岛原离大陆,没有蜜蜂。
也没有别的蝴蝶、昆虫。
西瓜花没授粉,突然结不了瓜。
经他一说,才明白了。
2、一天,张林对我说:“去年暑假。
他到福州参加少先队员优秀夏令营活动,内容丰富多姿,有趣极了。
它虽然丰富了大家的假期生活,而且学到了不少知识,这样的生活多么意义啊!”
3.王老师对我们要求非常严厉:一次考试卷发下来,我接过是试卷看了一眼,“99分”,便顺手把卷子塞进书包。
王老师说:“你一题错了,订正了吗。
”我慢不经心的回答,“没有。
”王老师严厉地说:“马上改,不要放过一道错题。
”
我只好拿出试卷,把试题从做一遍。
从此,我端正了有错毕改的好习惯。
4.我写的一遍作文“我爱故乡的梧桐树”在作文比赛中中奖了。
晚上,我激动地心情翻开日记本,想象着发奖时的情景就像过电影一样一幕幕地出现在眼前。
当时,老师新切地对我说:“希望你再接再励,争取更大的成就”。
5.在<<学雷峰树新风>>活动中,学校展现了一批助人为乐的好同学。
每天任真完成了各科作业和语文作业后。
总是奈心地帮助应病缺课王少立同学见沙波这么帮助自己任真,感动极了。
6.下课了,我的作业还没做完,看到同学们玩得兴致勃勃、兴高采烈的样子和一阵的欢笑声,可是我有点沉不气了,便拿过同桌的作业钞了起来。
这事被老师知到了,她不仅没有批评我,还用英雄事绩教育我,我知到自己错了,心情很繁重.从此已后,我不在抄别人的作业,•终于取得了很好的学习成就。
7.老师傅听了这话,一下子,搂住了徒弟的肩膀,一棵泪珠涌出了多皱的眼角,他异口同声地说:“真多亏你了,否则,还不知怎样结果呢!
8.今天是《六·一》儿童节,小红穿着黄衣服,•篮帽子到学校参加连欢会。
会上,她首先第一个表演了精致的节目,收到了大家的热烈欢迎。
接下来,同学们陆续表演了独唱,舞蹈和许多动听的歌舞。
9.“雷锋的故事”这本书写得深动形象。
读了这本书,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雷锋叔叔是我们的好榜样,我们要用实际行动像雷锋叔叔学习,向他那样见好事就做的好思想。
10.“六.一”儿童节那天上午。
•我校全体少先队到电影院看“少年擒魔记”,大家非常高兴极了。
到了电影院,我见李华眼睛近视,代着眼睛还看不清,便主动地把我的坐位让给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