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6年海南省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试卷是图片版)

2016年海南省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试卷是图片版)

一份上触热点下接地气的中考试题——2016年海2016年海南省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早已尘埃落定,中考改卷工作也已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细阅今年的语文中考试题,有如一阵清风拂面而来,感觉清新而惊喜!这是一份上触热点,下接地气的中考试题,试题内容既紧扣时代脉搏,又彰显时代精神,处处充斥着满满的正能量。

个人的几点拙见如下:1、命题者的思想导向很清晰。

从去年起,高考命题就要求贯彻落实习总书记重要讲话中的“一点四面”精神,“一点”即坚持立德树人这个基本点;“四面”即体现这个基本点的四个方面,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依法治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而这种精神在中考语文试题中也处处留影。

如:四大题的24小题,这则作文题,选用三篇课文材料,启发学生思考:是孝心无价,还是责任担当?是报答感恩,还是真爱无限?都说“百善孝为先”,讲孝道、懂感恩,重真情,是中华民族传承下来的美德,也是为人之道。

所以说,作文题体现了“立德树人”这个基点;而且“责任担当”,也体现出当今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

2、基础知识与应用题扣热点,接地气。

如:2题,阅读语段取材于与海南祁连的“西沙群岛”,颇有“自家门前唱大戏”的亲切感;又如:3题,语病判断题,内容既囊括三亚大东海景点旅游资源、琼中女足代表中国参加锦标赛夺冠、海南乡村好青年评选等地气新闻,又紧扣校园开展“国学经典诵读”和“书法进校园”等热点问题;再如:4题的语序排列题,内容来自“长征七号火箭在文昌市首发”这一海南盛事,中考时间与长征七号首发吻合,同为6月26日,多接地气啊!命题者多独具匠心啊!还如:7题(2)应用文改错题,题干设为“希望中学捐献给你校经典文学名著、科普类书籍共三百本。

”能很好地切合今年省宣传部、省教育厅举办的活动主题,今年举行的中学生征文、演讲比赛,主题就是“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可见,试卷中能紧扣这一热点主题来设题。

3、阅读材料新颖,时代气息强。

如:三大题(一)现代文阅读《那年花开》选自2016年2期《中学生阅读》,文章的思想导向很明确,即启发学生如何对待人生的成败,如何走出人生的低谷。

所以说,这样的选文,既是对学生进行一次毕业检测考试,又是对学生进行一次精神洗礼!再如:(二)议论文阅读《有一种精神叫专一》,与选文(一)有异曲同工之妙,选文最后文段为“在浮华喧嚣的环境下,专一往往体现为一种定力、自制力、免疫力,乃至挫折承受力,有专一精神打底,在人生和事业的路途上,至少能拥有内心真正的平静,享受实现人生价值的快乐,即使仍然可能面临失败。

”这些文句,传递的都说一种人生的智慧,一种面对人生挫败该拥有的情怀。

4、作文题贴近生活,角度宽泛。

这两道作文题很贴近考生的生活,同时植入孝道,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社会性和教育性。

且作文材料或题目可供写作的角度宽泛,具有选择性和开放性,有利于考生发挥,考生有景可绘、有话可说、有情可抒,能尽情抒发爱与温暖、阐述责任与感恩,亦可叙述平凡生活中的深刻哲理。

总之,中华文化的传承、精神家园的建构、人生智慧的启迪,在今年的中考试卷中处处可觅!扣热点、接地气的问题显现能贯穿始终。

这样的一份高水准、高质量的中考试题的生成,与命题组领军人物的真知灼见以及全体成员认真的工作态度、严谨的工作作风、应时的工作意识、较强的工作能力是分不开的,更重要的是,与协作的团队精神以及精深的学科涵养分不开的。

海南省2016年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语文科试题展示及答案分析。

一、基础知识与运用(20分)1. 读书启迪智慧信心铸就未来(2分)(赋分标准:书写正确、规范、工整得2分;字迹清晰,但不够规范工整得1分;书写潦草、字迹模糊、写错字不给分。

)2.(共6分)(1) ①xiāng ②chè③莹④禁(4分)(2) ① A ② B(2分)(赋分标准:每空1分。

)3. B (2分) 4. A (2分) 5. C (2分)6. (2分)示例一:用文字传递温暖,能让人回味无穷示例二:用言语传递温暖,能让人豁然开朗7. (4分)(1)(2分)示例:帮扶故事活动剪影成果展示(赋分标准:共2分,每个栏目1分;栏目性质、内容重复不给分。

)(2) (2分)①在“科普类书籍”后加上“共叁佰本”。

②署名和日期位置对调。

(赋分标准:每处1分。

内容上:应写明获赠物品的数量;格式上:落款处,应先在右下方署名,后另起一行对齐署名写日期。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5分)(一)古诗文默写(共8分)8.(1)烽火连三月(2)似曾相识燕归来(3)海日生残夜(4)浅草才能没马蹄(5)但愿人长久(6)雪上空留马行处(7)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赋分标准:1、每空1分。

错字、漏字、别字、添字、字序颠倒均不给分。

2、有以下书写情况均不给分:①字体结构明显出现错误的。

②书写太潦草,模糊不清难以辨认的;如果仅是书写潦草,但能一眼辨认的可给分,不必拘泥于一笔一画是否书写标准。

③书写漏笔或添笔的。

如:“浅,留、燕、残”会不会少一点或一画;“曾”下半部会不会写成“目”。

3、留意易出现的错别字。

如:烽火——逢火、锋火;生——升;残夜——残月;没——沫;马蹄——马啼、马堤;人长久—人才久;空留——空流;马行处—行马处;斯是——欺是;德馨——徳馨。

(二)古诗词阅读(共5分)9. 心远悠然(2分)赋分标准:每空1分。

10. 示例:太阳下山了,南山笼罩在渐渐升腾的云气之中,显得非常美丽。

外出觅食的鸟儿,呼朋引伴,成群结队地飞回巢穴。

(3 分)赋分标准:①有描绘性的语言,且表意正确,给3分。

②按句子进行翻译性的表述,扣1分,给 2 分。

如:山的气息和夕阳的美景是如此的美好,小鸟们呼朋引伴回家了,表达诗人怡然自得、心境恬淡的情怀。

③不能描绘出“日夕”或“相与”二词意的,扣1分,给 2 分。

如:一座座山笼罩在缭绕的雾气中,景色美丽极了,鸟儿呼朋伴,成群结队相伴回到自己的巢穴之中(“日夕”一词没有描绘出来,扣1分);山间云雾缭绕,傍晚夕阳与山间漫开的云雾交相辉映,美丽极了,鸟儿在空中回旋,飞回了自己心爱的鸟巢(“相与”一词没有描绘出来,扣1分)。

④“日夕”和“相与”两词意思都没有描绘出来,但表述符合意境,给1分。

如:太阳穿过云雾照入山间,景色无限美好,鸟儿呼朋引伴林间穿梭,悠然飞回自己的巢中。

⑤不符合语境,表意也不够正确,但有描绘性语言,且写到物象“小鸟”,酌情给1分。

如:山间露出了一线光明,气候温和,景色美丽,天上小鸟一只接一只,很忙碌。

⑥不明题意,答非所问的不给分。

如:本句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写出山上空气清新,阳光舒适的气候,以及大自然的繁忙画面,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热爱。

(三)文言文阅读(共12分)Ⅰ.《醉翁亭记》11. C (2分)12.(4分)(1)早上(早晨)(2)香花(3)摆开(摆放、陈列)(4)下棋赋分标准:每小题1分。

有错字、别字的,该小题均不给分。

13.(4分)答案示例:(1)四季的景色不同,而那快乐也是无穷无尽的。

(给分点:四时、乐)(2)脸色苍老、头发花白,醉醺醺地坐在人群中间,这是太守喝醉了。

(给分点:苍颜、颓然)(赋分标准:每题2分。

给分点翻译正确给1分,表意通顺准确给1分。

)14. 答案示例:意在表现作者随遇而安、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同时也是为了表现作者治下政治清明的社会现实。

(2 分)评分标准:能答出“与民同乐”,且表意较正确的,即可给2分。

意思相近即可,有欠缺者视情况酌情扣分。

(三)文言文阅读(共12分)Ⅱ《曹刿论战》11. A(2分)12.(4分)(1)案件(2)追赶(追击)(3) 原因(缘故)(4)推测(估计)(赋分标准:每小题1分。

有错字、别字的,该小题均不给分。

)13.(4分)$ 答案示例:(1)居高位、享厚禄的人眼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

(给分点:肉食者、鄙)(2)敌方的勇气已经枯竭而我方的勇气正盛,所以打败了他们(给分点:竭盈)(赋分标准:每题2分。

给分点翻译正确给1分,表意通顺准确给1分。

)14.(2分)$ 答案示例:选文第②段,以鲁庄的“鄙”来衬托曹刿的“远谋”。

(赋分标准:2分。

意思相近即可,有欠缺者视情况酌情扣分。

)13—14题考生答卷好的情况与典型示例。

答卷好的情况:1、熟悉文意内容,有踩点抢分意识,懂得抓关键词分析句子。

2、掌握文言文翻译基本常识,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力求字字落实。

3、把握文章中心主旨,能通过文中事件或人物言行分析人物性格特征,并能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

典型示范:13题. Ⅰ《醉翁亭记》(1)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①四季的景色变化虽然不同,但是乐趣是无穷无尽的。

②山间四季的景色各不相同,而那快乐也是无穷无尽的。

(2)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①脸色苍白,头发花白,醉醺醺地坐在人群中间的,是喝醉的太守。

②容颜苍老,头发鬓白,摇摇晃晃地坐在人群中间的,这是太少喝酒醉了。

Ⅱ《曹刿论战》(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①做官的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

②居高官,享厚禄的人见识浅薄,不能深谋远虑。

(2)彼竭我盈,故克之。

①敌方的士气已经衰竭,我方的士气充沛,所以战胜了他们。

②敌军士气枯竭而我军士气正旺盛,所以打败了他们。

14题. Ⅰ《醉翁亭记》$ 答案示例:反复写“乐”的场景,是为了体现作者治理下政治清明,百姓和乐的社会现实,表现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

Ⅱ《曹刿论战》$ 答案示例:第②段将鲁庄公的急于进攻追击与曹刿的沉着冷静加以对比,突出了鲁庄公的鲁莽,目光短浅,没有军事才能,突显曹刿的深谋远虑及杰出的军事才能。

13—14题考生答卷存在问题与缺陷示例。

答卷存在的问题:1、学生书写基本功差,书写潦草者比例较大,卷面不整洁,涂改、乱画现象普遍。

2、汉字书写不规范,写错字、别字的现象特别严重。

如:肉—内;齐军—齐君;醉醺醺—醉蘸蘸;乐趣不尽—乐趣不禁。

3、文言文翻译,基本实词掌握不到位,导致理解有偏颇。

如:“四时”译为“四点”、“四个小时”、“四十岁”、“四面八方”等;“颓然”译为“秃顶”、“颓废”等;“鄙”译为“卑鄙”、“鄙视”等。

可谓错态百出。

4、文言文翻译,缺乏踩点抢分意识,关键词常常被忽略掉,也缺乏文白对译意识,漏译或笼统意译为多。

5、文言文翻译,思维混乱,病句多。

或脱离语境不知所言;或不合逻辑乱说一通。

6、对经典文言文的学习不到位。

不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及中心意旨,不能感知作者的写作意图,分析作者的基本观点,感悟作者的精神品质。

7、对经典文言文的内容的模糊,导致分析时人物张冠李戴。

如:曹刿和鲁庄公——写成“曹刿和楚王、曹刿和周文王、曹刿和齐威王、曹刿和秦王”等;齐国与鲁国之战——写成“齐国与秦国之战、齐国与楚国之战、齐国与燕国之战”等;甚至“曹刿”写成“曹操”。

缺陷答案示例:13题. Ⅰ《醉翁亭记》(1)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