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55英寸黑白电视机组装与调试解读

55英寸黑白电视机组装与调试解读

山西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设计5.5英寸黑白电视机组装与调试系电子信息工程系专业应用电子技术姓名李鑫班级电子1001 学号100112013指导教师张万斌职称老师设计时间2013.1 -2013.3摘要 (2)一.引言 (2)二. 电视机电路工作原理 (3)2.15.5寸黑白电视机方框图 (3)2.2集成电路CD5151CP的功能及内部框图 (3)2.2.1集成电路CD5151CP引脚功能和外形 (3)2.2.2集成电路CD5151CP内部方框图 (4)2.35.5寸黑白电视机信号流程 (4)2.45.5寸黑白电视机各部分工作原理 (5)2.4.1电源供电电路 (5)2.4.2高频调谐器及附属电路 (5)2.4.3公共通道 (6)2.4.4视频放大电路 (6)三. 电路板的焊接 (10)四. 电视机的分级安装和调试 (11)4.1调试 (11)4.1.1电源部分 (11)4.1.2场输出级 (11)4.1.3音频功放部分 (12)4.1.4小信号处理部分 (12)4.1.5行输出级 (12)4.1.6视放级 (13)4.1.7高频头及前置中放 (13)4.1.8电视机的总调试 (13)4.2单元电路调节时的提示 (13)4.3总装 (14)制作心得 (14)参考文献 (15)附录一 (16)摘要电视机已经普及了每家每户,现在各种彩色电视机都是基于黑白电视机的基础而逐渐发展而来的,所以研究黑白电视机对于我们大学生的基础性电子科学研究具有实践性意义。

本次对于黑白电视机组装与调试中利用了电路图和基本原理,介绍了电源电路,行扫描电路,显像电路,中频通道电路,高频通道电路,伴音通道电路等,还有安装方法等。

最后通过这些基础完成电视机的组装与调试。

关键词:黑白电视机电路图和基本原理组装与调试一.引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家用电器都以进入我们的家庭,每当我们工作学习之余回到家中都会打开电视机收看自己喜欢的节目,可以说我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电视机。

黑白电视机是电视机技术发展之初最早的产品,所以说我们回头研究黑白电视机技术是对于研究当下新型电视机的一个基础。

不仅如此,电视机还是一个具有代表性的电器产品,它其中包涵我们所学的电子元器件、数/模电路、电视机原理与维修等学科,还与很多当今产品相联系如:音箱设备、电脑显示器等电子产品,涉及到的技术有无线电、单片机、高中频等,可以说电视机技术都有所涉及,所以研究电视机有很大的意义。

电视机的发展要追溯到19世纪末,少数先驱者开始研究传送图像的技术。

直到1925年,英国科学家研制成功电视机。

1933年又研制成功可供电视摄像用的摄像管和显像管。

至此,现代电视系统基本成型。

我国的第一台黑白电视机诞生在1958年,而彩电业起步于70年代中期的以熊猫、牡丹为主的品牌到今日以长虹、康佳、TCL、为主的品牌。

我国的电视机技术也越来越成熟,彩电品种已从中早期的黑白进入彩色,由模拟向数字化迈进,显示器由球面到平面,以至于掌握大屏幕等离子、背投、立体、高清晰度等彩电技术。

然而还有很多不如之处的关键技术还是受限,比如生产液晶电视的液晶屏技术受限于韩日,所以说我们还需加强自己对相关技术掌握,以及加快对新技术的研究,才能在未来快速占领市场。

二. 电视机电路工作原理2.1 5.5寸黑白电视机方框图图1 ZXAY2008奥运型5.5英寸黑白电视机方框图2.2集成电路CD5151CP的功能及内部框图CD5151CP是将图像中频电路伴音中频电路协调器AGC集成于一个芯片上,且能提供RF AGC信号输出。

CD5151CP集成电路采用28脚双列塑料封装,其工作电压范围为9~12V(典型值为10V)。

2.2.1集成电路CD5151CP引脚功能和外形图2 CD5151CP引脚功能图2.2.2集成电路CD5151CP内部方框图图3 CD5151CP内部方框图2.3 5.5寸黑白电视机信号流程电视信号由天线接收后送入电调谐高频头TDQ的1脚,高频信号(48MHZ以上)经过高放、混频后,变成38MHZ的图像中频和31.5MHZ的第一伴音中频信号,然后从9脚输出送至Q1(9018或C945)进行预中放。

Q1的信号输出送至SBM(SF3811,即声表面波滤波器),其具有电视机所要求的特殊的频率特性,只让38MHZ的图像中频和31.5MHZ 的第一伴音中频信号按一定的要求通过,其余信号则被滤除或吸收。

经过SBM后,信号进入IC1(CD5151CP)1脚和28脚,经内部信号处理后有IC1 5脚输出复合全电视信号(包含0—6MHZ视频信号、6.5MHZ第二伴音信号、行/场同步信号等),送至末级视放管Q8(5551)进行图像信号放大,放大后再输入显像管阴极。

这个信号的瞬时值就代表屏幕上某一象素亮度的大小,通过改变阴极发射电子的强弱来实现。

另一部分送至IC1 6脚进行同步分离,同步信号分离出来后,对行/场振荡器的频率进行控制,使行/场振荡的频率和相位与电视台发射的信号保持严格的一致,即同频同相。

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在屏幕上形成完整的图像,还有一部分信号通过C15(101)、Y1(6.5MHz陶瓷滤波器)送入伴音通道进行伴音解调,解调后的伴音信号再送入IC2(D386P)集成电路进行放大,放大后的信号去推动扬声器,使扬声器发出声音。

2.4 5.5寸黑白电视机各部分工作原理2.4.1电源供电电路变压器T01将220V交流电降压为12V,经D1—D4(1N5399×4)桥式整流,C21(2200μF/25V)滤波后得到脉动直流电。

Q2(D880)为调整管,Q3(8050)为推动管,Q4(1815)为取样放大管,Z1(6V2)为稳压管,其稳压值作为基准电压源,R20(1K5)、R21(3K9)和微调电阻W4(222,即2.2K)组成取样回路,调整W4的阻值可以改变电源的输出电压,调整范围在9~12V之间可调,本机的额定输出电压为10V。

2.4.2高频调谐器及附属电路本机采用UVD6201—RB型全频道电子调谐器TDQ,共有10个引脚:1脚为天线输入端,2脚为AGC自动增益控制端,3、5、6脚分别是波段选择控制端K3,波段选择电压为9.1V,4脚是调谐电压引入端,8脚是高频调谐器供电端,其工作电压为9.1V,9脚为电视中频信号输出端,7、10脚闲置未用。

接收有线电视机信号时,将有线电缆插头接入ANTIN插座,即能将有线信号接入TDQ 1脚。

TDQ 4脚是调谐电压输入端,调谐电路由微调电阻RP2(104,即100K)、R23(10K)、R16(56K)、C58(104)、Z2(33V)等元件组成。

行输出变压器7脚经D10(FR107)整流和C50(3.3μF/160V)滤波后输出+120V电压,经稳压二极管Z2、电阻R23得到33V电压。

RP2组成的调谐电路将33V分压给TDQ 4脚。

2.4.3公共通道从TDQ 9脚输出的中频信号(包括图像中频信号和第一伴音中频信号),通过C3(103)送入预中放管Q1进行放大,由其集电极c输出经C1(103)耦合至SBM形成中放特性曲线后,送入IC1(CD5151CP)1和28脚,再经IC1内部三级图像中频放大器放大后,直接加至视频检波器中。

检出的视频信号在预视放电路中进行放大,经噪声抑制电路去除噪声后从IC1 5脚输出,再经R49(330)耦合至视放输出电路。

在IC1的内部,噪声抑制电路输出的另一路信号加至中频AGC、高放延迟AGC电路进行处理,得到高放延迟AGC电压从3脚输出,经R7(680)送到TDQ 的AGC端。

其中R7为隔离电阻、C8(22μF/25V)为滤波电容、C10(103)为高频旁路电容。

2脚外接微调电阻W1(502,即5K)用来调整高放AGC延迟量。

R9(4K7)、R10(5K6)为分压电阻,C11(103)为旁路电容。

4脚外接的RC电路C12(0.47μF/50V)、R17(680K)决定了AGC滤波电路的时间常数。

2.4.4视频放大电路Q8(5551)是视放输出管,由于这级要求输出信号幅度很大,故Q8集电极电源电压需50V左右。

Q8接成阻容式耦合共发射极电路。

C65(104J)是输出耦合电容。

R42(10K)是集电极负载电阻,它的阻值对放大器的增益、通频带的带宽影响很大,阻值愈大,增益愈高,通频带愈窄。

在对比度较小时,全电视信号中的消隐脉冲不足以使显像管电子束完全截止,从而画面上会出现回扫线。

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出现,在视放输出管Q8上还加有消隐电路,消隐电路是利用行/场扫描逆程脉冲来消除光栅上的回扫线的。

光栅上有无回扫线可以当作判别电放输出管是否正常的一个标志。

CONT(2K)是对比度调节电位器。

C42(100μF/16V)为隔直电容,提供交流信号通路。

R46(1K)与R47(330)、R48(100)、CONT形成交流并联电路,控制放大器的交流反馈量,从而控制放大器的增益。

C44(471)高频补偿电容器。

R43(1K5)为限流电阻,当显像管内部打火时,它限制短路电流的幅度,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2.4.5伴音通道第一伴音中频信号(31.5MHz),在IC1内部检波级与图像中频信号(38MHz)差出第二伴音中频信号(6.5MHz)。

从IC1集成电路5脚输出。

这一信号通过C15(101)、Y1(6.5MHz陶瓷滤波器)取出第二伴音信号送入IC1集成电路7脚。

8脚也是伴音中频放大器电路的引脚,由于它的外电路中接入C16(473)、C66(331)交流旁路电容,所以变成了单端输入式差分放大器电路。

7脚和8脚之间的电阻R14(1K)、R18(15)为内部电路中伴音中频放大器偏置电阻。

9脚和10脚之间所接元件T1(6.5MHz)为内峰值鉴频器电路所需的线性电抗变换电路(鉴频回路)。

鉴频器处理后的音频信号从11脚输出,通过C52(104)、音量电位器RP1(20K)、C54(104)加至IC2(D386P)3脚,进行音频信号放大。

IC2是一块音频功放集成电路。

3脚为音频输入端。

5脚为音频功放输出端,放大的音频信号通过电容器C57(470μF/16V)耦合至扬声器,发出电视伴音声音。

2、4脚接地,6脚为电源输入端,通过R63(4.7)、C64(470μF/16V)滤波电容器输入为9V左右的电源电压。

2.4.6行扫描电路及显像管供电电路图4 显像管结构示意图图5 电子枪结构示意图显像管是一种电真空器件,它由电子枪、玻璃外壳、荧光屏三部分组成。

电子枪的作用是发射电子并使他们聚成电子束,打在荧光屏上。

电子枪由灯丝、阴极、栅极(控制极)、第一阳极(加速极)、第二阳极(高压极)和第三阴极(聚焦极)组成。

阴极(K):阴极是一个小金属圆筒,顶端涂有发射自由电子的氧化物,筒内装有加热灯丝。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