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高一历史必修二第19课 经济体制改革-岳麓版 41PPT优质课件
高一历史必修二第19课 经济体制改革-岳麓版 41PPT优质课件
伟大的历史转折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制定政策
方针:改革开放、经济建设
全会明确指出: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 现代化,要求大幅度的提高生产力,同时要求多方面 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 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法、活动方式和思想方法。
揭开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
经济体制改革
平均分配 按劳分配
实质:农村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1978年,安徽发生百年不遇的旱灾,许多人外出讨饭。 同年12月,凤阳县小岗生产队18户农民秘密聚会,冒着生命 危险,签订生死契约,决定分田单干并包产(包干)到户。
我们分田到户,每户 户主签字盖章,如以 后能干,每户保证完 成每户全年上交和公 粮,不在(再)向国 家伸手要钱要粮;如 不成,我们干部作 (坐)牢杀头也干 (甘)心,大家社员 也保证把我们的小孩 养活到18岁。
闹轰轰”人。民公社体制经营管理过于集中, 分配平均主义严重,不利于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分户经营,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自负盈亏
是以公有制的基础,农民主要在生产和分配上 享有自主权,是农村经营管理方式的变革。
土地 公有
保证国家的, 留足集体的, 剩下都是自
己的
牛刀小试
“大包干,小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交够国家
年
岁
只
并
有
无
两
一
升
分
米
钱
春联欣赏:
过 欢度春节 押
年
岁
储
存
米
款
十
上
余
千
担
元
春联欣赏:
永跟党走
人 有 勤 劳 致 富 两 只 手
家 有 吃 穿 住 用 四 不 愁
二、改革之路
1、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第一步: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第二步: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乡镇企业
2、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国有企业改革
——凤阳花鼓
小岗村为什么会发生如 此大的变化?
意义
今日小岗村
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 是好地方。自从包地到 产后,家家》第一 次明确肯定了包产到户的社会主义性质,理 论上确立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对包产到户 为主要形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予以充分 肯定,强调必须长期坚持下去并逐步加以完 善。
材料一:
在1956年,上海的天气很热,企业为了不 影响生产,采取降温的措施,当时的降温措施 主要是风扇、鼓风机,但是企业即使采取这样 的措施也没有主动权。要经过层层报批,当时 经过十一个部门的审批,要盖十一个图章,等 最后的图章盖完,夏天已经过去了。
材料二:
沈阳有两个厂,一个是铜厂,一个是电 缆厂,这两个厂一墙之隔,但电缆厂归机械 部门管,铜厂归冶金部门管,冶金部门把铜 调到较远的其他地方去,电缆厂需要的铜又 要从云南等地调进,造成了运输上的大量浪 费,时间上的浪费,本来两个厂发展横向联 合,通过签定合同就可以解决,但是不行。
第二步: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乡镇企业
经济体制改革的突破口为什么选在农村呢?
材料一 邓小平说过:“我们的改革和开放是从经济方面开始 的,首先又是从农村开始的。为什么要从农村开始呢?因为农 村人口占我国人口的80%,农村不稳定,整个政治局势就不 稳定,农民没有摆脱贫困,就是我国没有摆脱贫困。
农村人口多,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想一想: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经历了哪
几次生产关系的变革? 土地改革
农业生产合作社
人民公社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天下第一村”——江苏江阴华西
村
1961年建村之始
集体积累只有1764
元,人均分配53元
的小村庄。顺应改
革开放的大潮,华西村抓住机遇大力发展,1988
年成为“亿元村”。从2001年起,华西村组合周 边
(18户户主签字 ) 特征:包产到户
一年后,这里的粮食获得空前大丰收。这个 自农业合作化以来从未向国家交过一斤公粮的小 岗村,第一次向国家交了公粮,并归还了历年所 欠的贷款。
丰收的小岗生产队农民
凤阳农民打花鼓庆丰收
『学思之窗』
昔日小岗村
凤阳地多不打粮, 磙子一住就逃荒。 只见凤阳女出嫁, 不见新娘进凤阳。
第19课 经济体制改革
---从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课标要求】 “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 认识其对我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 意义。”“讲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 主要内容,认识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和“了解我 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认识其对我国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义。”
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 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内容),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目的)。
改革实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改革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二、改革之路
1、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第一步: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85年1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 发出《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 项政策》,指导农村改革迈出以改革 农产品统购派购制度、调整产业结构 为主要内容的第二步。
上述两个案例说明了什么?改革 的关键是什么?
内容
阶段 中心项环目节:改革前
改革措施
第一阶段增强所企有业制 活单 有力一 制的 经公 济
材料二 改革开放前,农村条件差,生活苦,“交通靠毛驴和行 走,运输靠小车和背篓,通讯靠喇叭和人吼,治安靠柴门和家 狗”,“早晚天天喝菜粥,中午白薯窝窝头,一天三顿难见 油” 。当时,群众的生产积极性也受到影响,农村社员出工是: “一遍哨子不买账,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四遍哨子才慢慢跟 后逛”,而且“出工一条龙,干活一窝蜂;评分到半夜,吵架
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材料反
映了( ) ①农村生产经营权发生变化
A
②农民拥护联产承包责任制
③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④土地所有权发生了变化
A、①②③ C、①③④
B、①②④ D、 ②③④
经济体制 所有制 经营管理制度
人民公 社制
家庭联产 承包责任
制
公有制 公有制
高度集中统一 自主经营
分配制度
20个村,人口发展到3.5万人。2007年,华西村
现销售收入450亿元,人均资产过百万,人均收
入达到8万元。
中国第一村-----华西村
天下第一村美景
俯瞰华西村,中间高塔为华西金塔。
欧式别墅
华西公园一角
春联欣赏:
我也过年 湖北天门县郭咀四队农民彭立成家在1974、 过 押 1980、1983年三年贴出的三幅春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