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机常用模式及调节课件
和肌松剂的应用
生人-机对抗,增加呼吸功
减速气流波形,肺泡在吸气早期即充盈, 肺泡在吸气中后期才完全开放 有利肺内气体分布均匀,改善 V/Q 比值
我科常用模式
❖ CMV持续控制通气,continuous mandatory ventilation :SCMV ❖ PCV:压力控制通气,preassure control ventilation ❖ PSV:压力支持通气,preassure support ventilation ❖ SIMV同步间隙指令通气,synchronized intermittent mandatory
呼吸机常规参数的设置
❖ Vt (潮气量): 8~12ml/kg;小潮气量通气(6~8 ml/kg) ❖ f (频率): 12~20次/min ❖ Ti (吸气时间): Ti=60/RR ; 0.8~1.2s; ❖ I:E为1:1.5~2. 0 ❖ FiO2(吸氧浓度): FiO2,21%~100%; FiO2高于
适应性支持通气(ASV)
❖ 主要概念为最小的呼吸做功,微电脑依此公式计 算出理想的呼吸形式。
❖ 为自动选用呼吸作功最低点的 PCV 或 PSV ,以 达成最小呼吸功所需的每分钟通气量。
❖ 仅设病人理想体重、分钟通气量百分比,呼吸机 就根据患者肺顺应性及气道阻力自动设定“呼吸 作功最低点”为通气目标。
❖ 按指令方式分为:CMV、IMV、SIMV
定压型通气
※ 定压型通气以气道压来管理通气 ※ 定压型通气时,气道压是独立参数,而通气容
积是从属变化的,与肺顺应性和气道阻力相关 ※ 许多通气模式如PCV、APRV、PSIMV、PSV、
PSIMV+PSV等,都是在定压通气基础上改进 的,故统称为压力预设通气
定容通气
定容通气预设通气量,呼吸机送气达预设容积后 停止送气,依靠肺胸的弹性回缩力被动呼气
定容通气时,气道压和肺泡内压是从属变化的, 故应监测气道压并设置报警限
定容通气构成了SCMV 和SIMV的基础,故可将 它们统称为容积预设通气
定压型通气的优点
➢ 压力恒定 ➢ 吸气流量为一变量——呈减速波型 ➢ 病人感觉较舒适,可减少镇静剂的使用 ➢ 减速波型较为符合生理需要 ➢ 气体进入肺泡较快, 改善肺泡内气体分布、通
❖ 在病人自主呼吸的基础上,每分钟插入几次有规律的、 间隙的指令性通气
❖ 锻炼病人的呼吸肌 ❖ 准备撤离呼吸机
压力支持通气(PSV)
❖ 在病人自主呼吸的基础上,每次呼吸 得到一定压力的呼吸支持
❖ 呼吸频率由病人自主呼吸决定 ❖ 锻炼病人的呼吸肌 ❖ 准备撤离呼吸机
压力控制通气(PCV)
❖ 为控制通气,压力为控制的参数 ❖ 气体分布均匀,氧和和通气良好 ❖ 适用于ARDS和COPD引起的呼吸衰竭 ❖ 需监测潮气量
ventilation : SIMV+ (SIMV+PSV);PSIMV ❖ BiPAP (双水平或双相气道正压 ) ❖ APRV:气道压力释放通气,
❖ ASV:适应性支持通气,adaptive support ventilation
我科常用模式
定容
SCMV SIMV
定压
PCV PSV ASV PSIMV BiPAP APRV
60%为高浓度氧
呼吸机常规参数的设置
❖ PEEP(呼吸末正压):生理水平为3~5 cmH2O ❖ 触发灵敏度:压力触发水平一般在0.5~1.5cmH2O;
流速触发水平一般在1~3L/min ❖ 压力支持水平(Pressure Support):初始水平10~15
cmH2O
同步间隙指令通气(SIMV)
气血流比和氧合 ➢ 相对较低的吸气峰压
定压型通气的缺点
❖ 输出的潮气量 是一变量,依 病人肺功能的 改变而变化:
气道阻力 (A) 肺顺应性 (B)
定容型通气的优点
❖ 潮气量保证,不会因肺功能改变而发生变化
顺应性
定压型通气:潮气量减少 定容型通气:压力增加
V
V
P
P
定容型通气的缺点
➢ 可致高气道峰压——发生气压伤 ➢ 所设定的吸气流速可能会不能满足病人所需 ➢ 吸气流速的不协调增加了病人呼吸肌的做功,
呼吸机常用模式 及调节
定义
机械通气是应用呼吸机进行人工呼吸的一种方 法
❖ 改善氧合和通气,纠正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 症
❖ 减轻病人的呼吸作功和氧耗 ❖ 支持呼吸和循环功能
呼吸机通气模式
❖ 压力或容量是否恒定分为:定压(如PC)、 定容(如VC)
❖ 按是否需要病人的触发分为: CMV(又称 IPPV)、A/C
可导致: 病人不舒适 气体交换受影响
正压通气两大基本类型优缺点的比较
压力预置型通气
容量预置型通气
潮气量随肺顺应性和气道阻力而改变
潮气量恒定,肺泡通气水平一致
气道压力不超过预置水平,防止肺泡压过 肺胸顺应性压,易致肺损伤
易人-机同步,保留自主呼吸,减少镇静剂 不能对病人的通气需要变化作出反应,易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