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汉字书法艺术》期末考试复习提纲大全

《汉字书法艺术》期末考试复习提纲大全

1、中国四大国粹中国的汉字书法艺术与京剧、武术、针灸是国际社会公认的中国四大国粹。

2、中国文化的精神和基本内容中国文化的精神是天人合一、贵和尚中;儒道互补、刚柔相济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又一基本内容。

(第二部分)1、中国的文武二圣三国时期蜀汉大将军关羽,与孔夫子并称为中国的“文武二圣”。

2、书法《兰亭集序》的诞生过程东晋有一个风俗,在每年阴历得三月三日,人们必须去河边玩一玩,以消除不祥,这叫做“修褉”。

永和九年的三月三日,王羲之和一些文人,共四十一位,到兰亭的河边修褉。

大家一面喝酒,一面作诗。

作完了诗,大家把诗收集起来,合成一本《兰亭集序》,公推王羲之作一篇序文。

这时王羲之已醉了,他趁着酒意,拿起鼠须笔,在蚕茧纸上,挥起笔来,潇洒而成。

这篇序文行书,就是后来名震千古的被宋代书法家米芾称之为“天下行书第一”的《兰亭集序》3、简答“一字千金”典故李世民曾亲自撰文的“大唐三藏圣教序”,记述了玄奘和尚西天取经的盛事。

皇帝的文章当然应该流传千古,可怎么才能做到这一点呢?按照当时的办法只能是刻在石头上。

可是又有谁的字能与天子的文章相匹配呢?只能是书圣。

只有书圣的字才能与圣上的文章相得益彰。

可是书圣王羲之作古已经250多年了,怎么办呢?由于取经是一件佛教盛世,于是长安诸寺院便委托弘福寺的怀仁和尚来办这件事。

怀仁和尚从内府借得王羲之书迹,从中逐字寻找,然后描摹下来,以求丝毫不差。

据说怀仁在集字过程中,有几个字怎么也找不到。

不得已,他奏请朝廷昭示天下,谁能献出碑文中急需的一个字,赏一千金。

这就是成语“一字千金”的典故。

4、魏晋时期的“二爨”碑是指南朝《爨龙颜碑》与东晋《爨宝子碑》,为历代书家所重,世称“二爨碑”。

5、简答“退笔成冢”典故南北朝书家僧智永,是晋代书法大家王羲之的第七世孙,每天雄鸡报晓即起床,磨上一大盘墨,然后临摹王羲之的字帖,从未间断,智永还在屋内备了数支大筐子,练字时,笔头写秃了,就取下丢进筐子里。

日子久了,破笔头竟积了十大筐。

后来,智永便在永欣寺窗前的空地挖了一个深坑,把所有破笔头都埋在土里,砌成坟冢,称之为──退笔冢。

此乃后人所讲“退笔成冢”的典故。

6、简答中国书法“初唐四家”及其代表作“初唐四家”指欧虞褚薛,即欧阳询,楷书《九成宫醴泉铭》、《化度寺碑》等为最著名;虞世南,楷书《孔子庙堂碑》等为最著名;褚遂良,楷书《孟法师碑》、《雁塔圣教序》等为最著名;薛稷,楷书《杏冥君铭》、《信行禅师碑》等为最著名;7、狂草的代表人物唐代书法高峰是楷书,另一方面的表现在于狂草的成就。

代表人物有张旭和怀素。

8、论述题:阐述《祭侄文稿》的诞生过程颜真卿中年的时候遇上了“安史之乱”,在河北二十四郡俱已沦陷,大唐江山岌岌可危之际,平原太守颜真卿率先起兵,举起讨逆大旗,在“安史之乱”中,颜真卿一家有三十多个亲属在战乱中殉国,其中他的堂兄常山太守颜杲卿和堂侄颜季明的牺牲最为壮烈。

安史之乱平定之后,颜真卿满怀悲伤地设酒祭奠死难的亲人。

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颜真卿用喷涌而出的激情,把原本一篇普普通通的祭奠文字写得奇崛雄健、浩气充塞,达到了超神入圣的境界,这就是被后人誉为“天下第二行书”的震烁古今的《祭侄季明文稿》,简称《祭侄稿》。

9、颜真卿书法创作的三个阶段及代表作颜真卿的一生活了七十七岁,后人按颜体楷书的发展变化和与之对应的年龄将颜真卿的书法创作划分为小颜、中颜和老颜三个阶段。

《多宝塔感应碑》是颜真卿44岁时的成名之作,直到他五十岁的颜氏书体,被后人称为“小颜”时期书法;“中颜”是指颜真卿五十岁至六十五岁之间。

他63岁所书写的《麻姑仙坛记》这个碑,颜体楷书“中颜”已经完全成熟;“老颜”一般是指颜真卿六十五岁以后的书法创作,《颜勤礼碑》《颜家庙碑》是这个时期的优秀代表。

10、中国书法“宋四家”及代表作“宋四家”是指宋代“苏黄米蔡”四位书法大家,即苏轼,其代表作有《黄州寒食诗帖》、《蜀中诗》、《醉翁亭记》等,其中《黄州寒食诗帖》在书法史上影响很大,被称为“天下第三行书”,也是苏轼书法作品中的上乘之作。

黄庭坚,其主要作品有:《松风阁》《花气熏人帖》、《黄州寒食诗卷跋》、《李白忆旧游诗卷》等;宋四家中以米芾行书成就为最高,其行书以《蜀素帖》、《苕溪诗卷》流传最广;“苏黄米蔡”之“蔡”,原指的是奸臣蔡京,因蔡京祸国殃民,而以蔡襄代之,他的传世书法有《澄心堂帖》、《自书诗卷》等。

11、述题:阐述《黄州寒食诗帖》的诞生过程公元1079年,对苏轼早就心怀不满的一些人摘取苏轼诗词中的句子加以分析后上奏皇帝,说苏轼“衔怨怀怒”、“包藏祸心”,很快苏轼被捕,押解京师,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乌台诗案”。

好在京城替苏轼说话的人很多,加之仁宗皇后也亲自出面求情,苏轼这才获赦出狱,发配黄州。

在黄州3年后的暮春季节,面对连绵不断的淫雨,外面到处是一片泥泞,一片萧瑟,书家病后初愈,面对空灶湿柴,冷清之极,遥望家乡,云路隔断,看不到出路,看不到希望,苏轼便拿笔写下了两首诗,该作品因其第一句是“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年”,后人称其为《黄州寒食诗帖》,这是苏轼存世作品中最为精彩的代表作,被后世誉为“天下第三行书”。

12、简答近代书法的特色近代书法最显著的特色是:书法不再象前朝一样,仅仅是文人雅士、达官贵人的专利,而是进一步“泛化”,深入到社会的各个阶层,在政治界、军事界都有不少书法好手;书法教育也由过去师徒相授式渐渐向社会化教育转变;特别是建国以后,书法呈现出“多元化”的格局,开创了“百花齐放”的崭新局面。

13、“三希堂”中的三希是指谁所书的哪件作品北京的紫禁城内的养心殿西暖阁,乾隆皇帝御笔亲书的匾额“三希堂”高悬在门楣之上。

在这里,珍藏着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献之的《中秋帖》和王珣的《伯远帖》,这就是有千多年历史的纸本书法作品“三希堂”中的三希。

14、“天下第一、二、三行书”是分别指谁所书的哪件作品东晋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唐代颜真卿所书《祭侄文稿》被誉为“天下第二行书”;北宋苏东坡所书《黄州寒食诗帖》,被誉为“天下第三行书”。

(第三部分)1、简答“文房四宝”的最有名代表分别是什么?毛笔中最有名的是浙江省湖州市产的用山羊毛、野兔毛和黄鼠狼毛制成的“湖笔”;墨中最有名的是安徽省宣城市绩溪为中心的“徽墨”;安徽宣城所产“宣纸”最为优良,其中玉板宣为最名贵;最有名的砚是产于广东省肇庆市的“端砚”。

2、中国“四大名砚”从唐代起,端砚、歙砚、洮河砚和澄泥砚被并称为中国“四大名砚”,其中尤以端砚和歙砚为佳。

3、正确的坐姿标准正确的坐姿应该是“头正、身直、臂开、足安”。

头正,指书写时头要摆正,不可偏侧;身直,指身体要平正、坐直,两肩齐平;臂开,指手臂要往前伸开些,同时两臂的肘关节也要向左右撑开,两边基本匀称;足安,是指两只脚自然地平稳着地,两腿左右略微分开,其位置与肩宽基本相等,肌肉放松。

(第四部分)1、简答甲骨文的结构特点是什么?在字的构造方面,有些象形字只注重突出实物的特征,而笔画多少、正反向背却不统一;甲骨文的一些会意字,只要求偏旁会合起来含义明确,而不要求位置固定,因此甲骨文中的异体字非常多,有的一个字可有十几个甚至几十个写法;甲骨文的形体,往往是以所表示实物的繁简决定大小,有的一个字可以占上几个字的位置,也可有长、有短;因为字是用刀刻在较硬的兽骨上,所以笔画较细,方笔居多。

2、简答小篆的结构特点是什么?小篆的特点概括为字形偏长,大致比例为三比二。

上紧下松,重心上移。

笔画横平竖直,粗细均匀,等距同斜。

平衡对称,空间分割均衡,左右上下对称。

4、简答隶书的结构特点是什么?隶书其特点一般归纳为:字形扁扁,左右伸展;左波右磔,蚕头燕尾;曲折方园,点画分明;提顿结合,粗细兼备;去繁就简,字形变圆为方,笔划改曲为直;由篆而来,残余篆味。

5、简答“永字八法”的专用名称及其含义永字八法,是以“永”字的八种笔画,研究笔法的规律。

点为“侧”,是说写点时应欹侧不平。

“勒”,是说写横时,首尾应带有收势,好比牵缰勒马。

竖为“努”,亦作“弩”,是说竖不应写得太直,要直中寓曲势,像满弓待发的样子。

钩为“趯”,是指钩的末笔出锋应写得像人跃起将足踢出,出笔快且有力。

挑为“策”,是说写“挑”应像左手扬鞭策马的样子。

撇为“掠”,是说撇画要像燕子掠水一样,起始用力稍大,未端力减而不飘。

短撇为“啄”,短撇画如小鸟啄木,笔意快但行笔涩,力度较大。

捺为“磔”,是指写“捺”就像握刀划肉,要涩而有力。

“永字八法”未标明折画,这是不足之处,折画取势是方中带圆,骨力内藏。

6、简答草书的三种类别历史上的草书一般分为三类。

一类是隶书的快写的“章草”,另一类是王羲之、王献之一路的“二王草”,后继者有孙过庭、智永等人;再一类是“今草”,也称“大草”,唐代张旭、怀素的“狂草”,它是的草书极端形式。

(第五部分)1、临摹书法注意的三个方面临摹结合,临帖有对临、格临和背临三种方法,临摹中思考,在临摹中创造。

先入后出,向古人学习,入帖与出帖的关键问题,入帖时“不可有我在,有我便俗”;出帖时“不可无我在,无我便杂。

”读帖善悟,读帖从一点一画一字入手,然后再到全篇。

仔细研究和琢磨古人用笔、结字、章法及气势、韵味之妙处。

通过阅读,眼观神会,潜移默化,以加深理解,锻炼视觉记忆,丰富、积蓄和提高艺术鉴赏能力。

(第六部分)1、简答书法欣赏的审美标准书法欣赏的审美标准主要表现为:书法的点画线条具有力量感、节奏感和立体感;书法的空间结构协调统一;书法与文学交映生辉;书法作品整体气韵生动。

2、简答怎样欣赏书法书法欣赏:从整体到局部,再由局部到整体;把静止的形象还原为运动的过程,展开联想;从书法形象到具体形象,展开联想,正确领会作品意境;了解作品创作背景,正确把握作品的情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