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信息化战争教案(学院授课比赛)

信息化战争教案(学院授课比赛)

好!这位同学回答的十分准确。为了传递胜利的消息,这位勇敢的古希腊勇士长跑42公里195米,并累死在欢呼胜利的广场上。就是这些原始落后的信息手段,数千年来为人们传递着战争与和平的信息。
那么,展望未来,21世纪的战争将会是什么样的呢?数字化部队、数字化战场、非线性作战、全维立体战、信息战、机器人战争还是智能战争?冷静观察,这场军事革命狂飙的重心是信息战。军事专家们预言:21世纪的战争将是一场别开生面的信息化战争。
选修课
限选课();任选课()
授课方式
课堂讲授(√);实践课()
考核方式
考试();
考查(√)
课程教学
总学时数
16学时
学分数
1分
学时分配
课堂讲授14学时;
基 本
教 材
和 主
要 参
考 资

序号
教材名称
作者
出版社
出版时间
1
《普通高校军事理论与训练教程》
付强等
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
2010年
2
《军事理论教程》
吴温暖
课程教案
授课时间
第7周
课次
13
授课方式
(请打√)
理论课√ 实验课□ 习题课□ 实践课□ 其他□
课时
安排
20分钟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第五章第一节 信息化战争概述
教学理念:
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的参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学习能力。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掌握信息化战争的含义,了解信息化战争的形成、发展趋势和与国防建设的关系,熟悉信息化战争的特征和作战样式,树立打赢信息化战争的信心。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年
3
《军事理论与技能教程》
张正明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7年
4
《大学生国防教育》
霍凤鸣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年
5
《未来的战争》
阿尔文·托夫勒
新世界出版社
1996年
授课教师
赵克响
职称
讲师
授课时间
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
教学
目的
要求
军事理论课程是普通高校本、专科学生的一门必修课。该课程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江泽民以及胡锦涛关于国防与军队建设的重要论述为指导,以国防教育为主线,按照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适应我国人才培养的长远战略目标和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需要,通过教学,使大学生掌握基本军事理论与军事技能,增强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强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观念,加强组织纪律性,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训练后备兵员和培养预备役军官打下坚实的基础。
那么,信息战这个概念究竟是谁先提出来的?可以自豪地告诉大家,是我们中国人最先提出来的,最早提出信息战概念的是中国人沈伟光。1990年3月, 沈伟光独立完成的世界上第一部《信息战》专著,早于美国托夫勒《权力的转移》9个月。
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
教案
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
系部
基础课部
教研室
军事理论教研室
课程名称
军事理论(Military theory)
适用班级
2010级本、专科
主讲教师
赵克响
职称
讲师
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
二○一○年九月一日
首 页
课程名称
军事理论
授课对象
10级本、专科学生
课程编号
课程类型
必修课
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常惊呀,打一个手机电话竟然丢了性命。当然同学们不要担心,还是放心地打手机。通过杜达耶夫这个事件,充分说明,在当前高度发达的信息化社会中,不管你愿意不愿意,你已经都被卷入汹涌澎湃的信息大浪潮之中,而在军事领域,一种以信息为主导的战争形态正在逐渐形成。这就是我今天要讲的“信息战”,那么什么是信息战?孙子说:“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那么,今天我们应该说:信息战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
教学
内容
以及
重点
难点
第一章中国国防
教学重点:国防法规、国防建设、国防动员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我国的国防历史及其启示;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辨证关系
第二章军事思想
教学重点: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产生和发展;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无产阶级的战争观和方法论
第三章战略环境与国际战略格局
信息战是当前军界的一个热门话题。所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泛,有很多专家在研究这个问题,在这堂课,我只给大家讲一个问题:信息化战争的第一节:信息化战争概述。
请同学们看这幅图,这代表了什么场景?对!狼烟烽火。这是古代传递信息的一种,此外还有号角、风筝、弓箭、信鸽、快马、信使等等。大家都知道有一种长跑运动叫“马拉松”。那么,哪位同学知道马拉松跑的来源?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信息化战争的特点和作战样式;
教学难点:信息化战争的发展趋势。
教学基本内容:
第五章第一节信息化战争概述
一、信息化战争的提出
二、信息化战争的概念
三、战争形态军事变革
四、信息化战争的渊源
五、信息化战争的演变
教学方法及手段:
运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采用课堂讲授、提问、讨论等方式,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启发性、针对性、应用性、实效性。
教学步骤:
1、导入新课(约5’)
2、教学过程(约30’)
3、课堂小结(约2’)
4、解疑释惑(约3’)
5、课堂讨论
6、教学效果强化
导入新课:
电话引来致命导弹
1991年前苏联分裂以后,俄罗斯所属车臣自治共和国的军民在前苏军空军少将杜达耶夫的率领下,宣布独立,并且拉起一支军队,实行武装割据,妄图彻底从俄罗斯独立出去。俄罗斯于1994年12月出兵车臣,开始了长达20个月的剿匪战。在这场战争中,被俄罗斯视为“匪首”的杜达耶夫成了重点打击目标。为除掉杜达耶夫,俄罗斯动用一切手段,其中包括飞机轰炸、伏击、暗杀等,但杜达耶夫每次都侥幸逃脱。1996年4月22日凌晨4时,俄空军预警机截获了杜达耶夫与居住在莫斯科的俄罗斯国家杜马前议长哈兹布拉托夫之间的手机通信,在全球定位系统的帮助下准确地测出了杜达耶夫所在位置的坐标。几分钟之后,俄罗斯空军“苏-25”飞机在距目标40公里的上空发射了两枚反辐射导弹。导弹循着电磁波方向击中了杜达耶夫乘坐的汽车,将杜达耶夫炸死。
教学重点:战略与战略环境的辨证关系;中国周边安全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
教学难点:国际战略格局的发展趋势;判断安全环境面临威胁的理论分析
第四章军事高技术
教学重点:高技术对未来战争的影响
教学难点:高技术在军事上的应用
第五章信息化战争
教学重点:信息化战争的主要特点和作战样式
教学难点:信息化战争的发展趋势
注:表中()选项请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