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输液法相关知识
3、密切观察患者有无输液反应,如患者出现 心悸、畏寒、持续性咳嗽等情况,应立即减 慢或停止输液,并通知医生,及时处理。每 次观察巡视后,应做好记录。
七、静脉输液的注意事项
1、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及查对制度。 2、输入两种以上药液时,注意药物间的配伍禁忌。 3、选择粗直、弹性好、易于固定的静脉,避开关
五、更换液体的注意事项:
1、应及时更换输液瓶,以防空气进入导 致空 气栓塞;
2、更换时注意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防止 污 染;
3、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六、输液过程中应加强巡视,注意观察的
内容如下:
1、滴入是否通畅,针头或输液管有无漏液, 针头有无脱出、阻塞或移位,输液管有无扭 曲、受压。
2、有无溶液外溢,注射局部有无肿胀或疼痛。 有些药物如甘露醇、去甲肾上腺素等外溢后 会引起局部组织坏死,如发现上述情况,应 立即停止输液并通知医生予以处理。
3、处理:(1) 一旦发生发热反应,立即停止输液,更换输液器及药物, 并保留输液器及药物溶液备查,按医嘱对症处理。(2)高热者给予物理 降温,观察生命体征记录。
输液治疗相关并发症--- 2、急性肺水肿
1、临床表现:患者突然出现呼吸困难、胸闷、气促、咳嗽、咳泡沫痰 或泡沫样血性痰。
2、预防:(1)做好健康教育,根据不同人群、不同患者的病情调节 好滴速,并且告知患者切勿随意调节。(2)经常巡视患者,观察输液速 度和患者反应感觉。
小儿头皮静脉示意图
二、静脉输液的常用部位
3、锁骨下静脉和颈外静脉:常用于进行 中心静脉插管,需要长期持续输液或需 要静脉高营养的患者多选择此部位。将 导管从锁骨下静脉或颈外静脉插入,远 端留置在右心室上方的上腔静脉。
锁骨下静脉、颈外静脉解剖图
三、行静脉输液时选择穿刺部位应注意:
1、因为老年人和儿童的血管脆性较大,应尽 量避开易活动或凸出的静脉,如手背静脉;
3、处理:发生肺水肿时立即减慢或停止输液,在病情允许情况下使患 者取端坐位,两腿下垂,给予高浓度氧气吸入(6-8L/min),予20—30% 的乙醇溶液湿化氧气,遵医嘱给予镇静、强心、利尿和平喘的药物,必要 时进行四肢轮扎,减少回心血量。
输液治疗相关并发症---3、 静脉炎
临床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现与分级
级别
临床表现
2、穿刺部位应避开皮肤表面有感染、渗出的 部位,以免将皮肤表面的细菌带入血管;
3、禁止使用血管透析的端口或瘘管的端口进 行输液;
4、如果患者需要长期输液,应注意有计划的 更换输液部位,以保护静脉。通常静脉输液 部位的选择应从远心端静脉开始,逐渐向近 心端使用。
四、静脉输液后调节滴速时应注意:
应根据患者年龄、病情及药液的性 质 调节滴速,通常情况下成人40~60滴/ 分,儿童20~40滴/分。对有心、肺、 肾疾病的患者,老年患者、婴幼儿以及 输注高渗、含钾或升压药液的患者,要 适当减慢输液速度;对严重脱水,心肺 功能良好者可适当加快输液速度。
成人上肢静脉示意图
二、静脉输液的常用部位
下肢常用的浅静脉有大隐静脉、小 隐静脉和足背静脉网,但下肢的浅静脉 不作为静脉输液时的首选部位,因为下 肢静脉有静脉瓣,容易形成血栓。小儿 常用足背静脉,成人不主张用足背静脉, 因其容易引起血栓性静脉炎。
下肢静脉示意图
二、静脉输液的常用部位
2、头皮静脉:由于头皮静脉分布较 多,互相沟通,交错成网,且表浅 易见,不宜滑动,便于固定,因此, 常用于小儿的静脉输液。较大的头 皮静脉有颞浅静脉、额上静脉、枕 后静脉和耳后静脉。
2、急性肺水肿 4、空气栓塞 6、疼痛 8、神经损伤 10、药液外渗性损伤 12、注射部位皮肤损伤
输液治疗相关并发症---1、发热反应
1、临床表现:在输液过程中出现发冷、寒战和发热。轻者38C左右,并 伴有头痛、恶心、呕吐、心悸,重者高热、呼吸困难、烦燥不安、血压下 降等。
2、预防:(1)加强责任心,严格执行查对制度。认真检查药物及注射 用物是否符合要求。(2)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安瓶割锯后消毒;加 药注射器要严格执行一人一具,不得重复使用;输液操作规范,避免液体 输入操作时污染等。(3)加药时避免反复多次同一部位穿刺瓶塞。(4) 提高穿刺技术,尽量做到一针见血,穿刺成功后固定好,以避免反复穿刺 静脉增加污染的危险。(5)注意药物配伍禁忌。
一、静脉输液的目的
1、补充水分及电解质,预防和纠正水、电 解 质及酸碱平衡紊乱。
2、增加循环血量,改善微循环,维持血压 及 微循环灌注量。
3、供给营养物质,促进组织修复,增加体 重, 维持正氮平衡。
4、输入药物,治疗疾病。
二、静脉输液的常用部位
1、周围浅静脉:上肢常用的浅静脉有肘正中 静脉、 头静脉、贵要静脉、手背静脉网。手 背静脉网是成人患者输液时的首选部位;肘 正中静脉、头静脉和贵要静脉可以用来采集 血标本、静脉推注药液或作为经外周中心静 脉置管(PICC)的穿刺部位。
节和静脉瓣,老年、长期卧床、手术患者避免选 择下肢静脉穿刺,注意保护和合理使用静脉。 4、不应在输液侧肢体上方使用血压袖带及止血带。 5、输液过程中要加强巡视,及时处理输液故障。 6、敷料、无针接头或肝素帽的更换及固定均应以 不影响观察为基础。
八、输液治疗相关并发症
1、发热反应 3、静脉炎 5、血栓栓塞 7、败血症 9、静脉穿刺失败 11、导管阻塞
0
没有症状
1
输液部位发红,伴有或不伴有疼痛
2
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和(或)水肿
3
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和(或)水肿,有条索状
物形成,可触及条索状静脉
4
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和(或)水肿,有条索状
物形成,可触及条索状静脉,长度大于2.5cm,有
脓液流出
输液治疗相关并发症—3、静脉炎
1、预防:(1)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药物及注射用物均符合操 作要求,严防输液微粒进入血管。(2)严禁在瘫痪的肢体行静脉穿刺和补 液,输液最好选用上肢静脉。输入刺激性较强的药物、氨基酸类或其他高 渗药液时,应尽量选用粗血管,输注速度要慢。(3)严格掌握药物配伍禁 忌。(4)对长期静脉输液者要有计划的更换注射部位。有留置针的患者, 加强留置针留置期间的护理。(5)加强营养,增强机体对血管壁创伤的修 复能力和对局部炎症的抗炎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