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个别化学习区角观察记录
调整:
在活动中教师的任务不光停留在材料的提供上,还要适时的给予孩子适当的启发、引导、激励,让孩子积极主动的活动,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自己去发现、总结,促进幼儿的自主性的发挥,积极性的提高。
个别化学习活动观察记录与反思
2015学年第一 学期
班级
中四班
时间
2015、10、16
记录者
唐思赟
内容材料
建构区
玩具汽车、木制积木
个别化学习活动观察记录与反思
2015学年第一 学期
班级
中四班
时间
2015、9、8
记录者
唐思赟
内容材料
串项链(生活区)
珠子、尼龙绳、图解
观察与
指导要点
幼儿能否按照两纬特征对物体进行排列,比如既考虑珠子的大小,又考虑珠子的颜色。
观察记录
实录一:
区角活动开始了,然然正在生活区串项链,刚串了一半就拿过来对我说:“老师,你看我串得漂亮吗?”我一看是根据珠子的颜色,两个黄两个蓝间隔串的,排列的很有规律,我表扬到:“哇,有两种颜色的珠子放在一起真好看!珠子除了颜色不一样,还有什么地方不一样吗?”她挠了挠头,回到座位上继续研究。
实录二:
然然还是选择了生活区串项链的活动,过了一会,她把不同大小的珠子也串在一起,告诉我“这样有不同颜色和不同大小,就更漂亮了。”她还和旁边的可可说:“你发现了吗珠子还有大的和小的不一样的。”
分析
与
调整
分析:
在区域活动中,幼儿自由选择活动,这样能更好地按照自己兴趣、能力来进行活动,能使幼儿体验成功、愉快的机会,从而激起他们对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不等于老师在一旁做一个旁观者,如果这样,不仅不能发挥幼儿潜在的能力,反而会让幼儿盲目地探索、无目的地探索、无目的地操作。
实录二:
月月选了一长条叶子横着拓,涂好颜料后他小心地把叶子放在纸张的适当位置,然后用右手轻轻地在树叶上按了又按后拿起,一看右手上沾了好多颜料,她用抹布擦了又擦,可还是没擦干净,一不小心颜料按到旁边去了,手上的颜料也沾到纸张上……她看了看我,说:“弄脏了。”这时我提醒了一句,想想看有没有更好的办法不让颜料沾在纸上呢?她把涂好的叶子轻轻的放在纸张适当的位置,然后看了看材料,拿出一张废报纸放在叶子上,边放边说:“这样就不会沾到手了。”
分析
与
调整
分析:
在树叶拓印过程中老师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宽松、自由发展的心理环境以及动态的物质环境。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了自己喜欢的学习主题,选择自己独特的操作方式,他们的个体自主学习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调整:
孩子们在活动中不断发现问题,又互相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而此时教师只是他们的观察者和引导者,教得少而观察得多;在孩子们遇到困难时才适时的介入,适当给予语言的指导。
调整:
我们常说“教无定法”。孩子是活的,让我们的活动区也活起来,让孩子们在个别化学习活动的环境中通过多种互动活动,使之更接近幼儿的“最近发展区”,使个别化学习活动成为幼儿自己的活动。
个别化学习活动观察记录与反思
2015学年第一 学期
班级
中四班
时间
2016、1、4
记录者
唐思赟
内容材料
生活区:谁夹得快
观察与
指导要点
1、幼儿能根据积木的形状特点,发挥想象,拼搭成马路、小桥等建筑物。
2、幼儿之间文明交往,能尝试合作。
观察记录
实录一:
萱萱在搭建马路时,找到了一根长条的积木,崔崔看到了,也到玩具框中去找,但是没有找到,于是他便对萱萱说:“这个积木你用好了等一下借给我好吗?”“恩,好的,我等一下给你。” 萱萱同意了。
2015学年第一 学期
班级
中四班
时间
2015、11、24
记录者
唐思赟
内容材料
树叶印画(美工区)
各种树叶、各色颜料、毛笔等
观察与
指导要点
1、观察幼儿是否会有步骤地用树叶进行拓印。
2、观察幼儿在操作过程中是否能保持环境的整洁。
观察记录
实录一:
美工区新投入了树叶印画,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大家都围在桌子旁边,拿起颜料玩起来。可桌子又脏又乱,颜料到处都是。交流分享时,我提问道“美工区这么凌乱,有什么好办法吗?”凯凯说“我们可以穿上反穿衣,这样我们的身上也不会弄脏了。”
调整:
加强幼儿之间的合作意识,让孩子意识到原来自己拼搭的东西能和同伴的作品结合起来。另外当幼儿做出合作行为,能较好地与同伴一同合作学习或游戏时,教师也要及时地给予肯定、鼓励,教师赞许的目光、肯定的语言、微笑的面容,都能使幼儿受到极大的激励,使幼儿愿意更多地自觉地做出合作行为。
个别化学习活动观察记录与反思
实录二:
曹曹和董董在玩颜色图形对对碰的游戏,不一会,他们想重新换个地方,修修来到桌子边,把一块三角形和一块正方形积木拼成了小房子,于是我建议两人把自己赢得的棋子进行组合,再比比谁搭出的东西多,他们就又开始了新的游戏……
分析
与
调整
分析:
通过在个别化学习活动中生成自己的游戏或活动,孩子们在活动中更活了,兴致盎然,回味无穷,产生的效益常常是我们不能预想的。然而,幼儿的自然生成一旦为教师所发现,有的放矢地投放个别化学习活动中,很容易转化为教师预设的活动;而教师预设的活动,也常常发现被孩子们生成出不同的活动内容和方法,产生出效益来。
个别化学习活动观察记录与反思
2015学年第一 学期
班级
中四班
时间
2015、12、12
记录者
唐思赟
内容材料
颜色图形对对碰(益智区)
木质棋子和骰子等
观察与
指导要点
幼儿能否按照骰子的颜色图形正确配对,并且丰富游戏内容。
观察记录
实录一:
曹曹和董董两个人在益智区里玩着颜色图形对对碰的游戏,只见曹曹拿着骰子轻轻一甩,一会儿他就根据筛子提示的颜色和图形在棋盘上找到了积木,接着是董董……不一会儿棋盘上的积木被拿完了,两人不知道该干嘛了。正
实录二:
萱萱搭了一条弯曲的马路,并找到了玩具汽车在搭好的马路上行驶,崔崔造了一座高楼。我也参与到他们的游戏中“哇,萱萱造了一条长长的路啊,那老师也来帮忙,给路加上大桥吧。”我这么一说,崔崔也将自己造的高楼添加到路上,游戏继续有序地进行着。
分析
与
调整
分析:
中班之后,幼儿和同伴之间能友好相处,并有了初步的协作意识,能通过商量的办法得到自己想要的玩具。但是“协作”并不等于是“合作”,萱萱和崔崔能通过语言交流分享一个积木,但是他们尚处在平行游戏阶段,自己搭建自己心目中的马路。而要如何引导幼儿进行合作,两人共同完成一条马路的搭建,并适当增添路边的景物则是教师需要考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