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嘉兴市农产品的品牌建设

嘉兴市农产品的品牌建设

论嘉兴农产品的品牌建设
班级:营销082 学号:200852135243 姓名:李雨鑫
摘要:农产品品牌的发展经历了简单商品经济时期的农产品品牌自发形成阶段、建国后农产品品牌发展的淡化萎缩阶段、改革开放后的农产品品牌恢复发展阶段以及入世后农产品品牌快速发展的阶段。

在嘉兴的农业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下,农产品品牌建设在增强品牌意识、农业标准化生产与管理、带动基地建设以及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取得了很大成效。

但也存在着品牌多、规模小;知名品牌少、品牌力弱;品牌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不高等一些问题。

究其发展滞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本文对嘉兴农产品品牌发展的历史和现状进行客观的归纳、分析和描述,指出嘉兴农产品品牌发展现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此进行原因的剖析。

关键词:农产品;品牌;发展;改革;
一、引言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都非常重视农业问题。

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正是提升我国农产品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中共中央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中提出“培育知名品牌”、“加大农产品注册商标和地理标志保护力度”等,也说明农产品品牌建设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然而,目前在嘉兴市各个农产品行业中能够让人叫出“牌子”的数量很少。

在农业产业化的战略下,在WTO的框架和市场经济体制下,探索了既有嘉兴文化又与国际接轨的农产品品牌化建设途径和创新思路。

针对嘉兴农产品品牌相对缺失的问题,从嘉兴农产品品牌建设的现状入手,分析了品牌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导致农产品品牌建设不足的原因,从而提出加强嘉兴农产品品牌建设的对策。

二、嘉兴农产品建设的意义
1:提升农产品的竞争力。

(1)农产品区域品牌可使区域内农业企业、农户获得协同效应,降低成本,从而提升农产品竞争力。

成功的农产品区域品牌可以产生公共资源、组织、服务三种协同效应,从而减低成本。

一是公共资源协同效应,区域品牌组织提供一系列的公共资源、公共服务,具有明显的规模效益;二是组织协同效益,区域农产品的运作组织可以克服以小企业、小农户为主体的小规模经营无力进行品牌运作的弊端;三是服务协同效应,农产品区域品牌将带动整个农产品产业链的发展,包括农业生产资料产业、辅助产业(农产品经销商、包装、储存、运输、旅游、宾馆餐饮等产业),从而为区域的农产品企业与农户提供全面、低成本的共享资源。

(2)农产品区域品牌作为农产品的“信号显示”,可以使得农产品生产的资源优势和特定区域优势转化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优势,从而提升农产品竞争力。

农产品质量是农产品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自然资源优势的好坏对于农产品质量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决定作用。

因而自然资源的比较优势可以使得农产品形成质量优势,从而提成农产品的竞争力。

但是,农产品的某些质量特征具有隐蔽性的特点,购买者很难真是完整地了解有关农产品的质量信息,由自然资源优势所决定的农产品优势信息不能直接的展现在购买者面前。

农产品区域品牌作为一种“信号显示”的标示,可以向消费者传递生产某种农产品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所形成的农产品质量特征,使消费者对这一区域生产的某种农产品的隐形质量特征产生信任,并为这些质量特征支付一定的价格。

(3)农产品区域品牌可为区域内的农业企业,农户提供持续的品牌效应,从而提升农产品竞争力。

一般来说,农产品区域品牌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内涵,来自独特的自然地理资源,形成于区域政府或行业协会的强力推动。

因此,具有强大、持久的影响力,对区域内的农业企业、农户提供强大的光环效应,促进农产品的销售,从而提升农产品的竞争力。

2:提高农民收入,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农业现代化、提高农民收入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两大目标、通过区域品牌的运作,提高农业产业化与市场化水平,提高农产品经营管理水平,促进先进科技与管理手段的运用,最终有利于农业现代化的实现。

农产品区域品牌通过两方面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一是提高农产品的附加价值,二是延长农产品产业链,农业生产资料产业、辅助产业的发展增加了许多就业岗位。

农民收入水平提高后,消费能力的释放又促进农业的投入及生活消费品的消费,进一步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三、嘉兴市农产品建设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来,嘉兴农产品品牌建设取得了很大成效,农产品商标注册数目明显增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但由于发展时间短,就其品牌所表现的内涵来说,仍处于起步阶段,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以下几个主要问题:
1、农产品品牌多、规模小
截至 2006 年年底,嘉兴农产品商标注册量约 37 万件,占全部商标注册总量的 13%。

但除极少部分群体品牌外,大部分农产品仍存在“诸侯割据、各自为
政”现象,品牌多、杂、乱、小。

很多地方,一个特色农业,往往出现众多品牌拼抢市场、一片“混战”的局面,牌子太多、太杂,冲淡了品牌效应,难以形成组团出击、集中打响品牌的合力,缺乏市场竞争力。

由于没有统一品牌,加之宣传不到位,市场销售大多处于自发状态,恶性竞争十分严重。

常常“叫好不叫座”——品质口碑不错,但市场占有率却不高。

2、知名品牌少,品牌力弱
品牌化的农产品越来越多,虽然一些农产品也获得了省、市名牌称号,但在国内外市场上真正享有较高知名度的品牌较少。

好多初级农产品如水果、鲜肉、鸡蛋等纷纷注册了商标,但大多数只是注重商标的识别功能和促销功能,还没有挖掘出品牌的深层次价值,品牌的差异化和独占性不突出。

3、品牌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不高
嘉兴市现有的品牌农产品大部分是鲜活产品和初加工品,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不高。

农产品产后保鲜、贮运、加工环节科技攻关滞后;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弱,农产品加工企业的产品基本上停留在粗加工上,精深加工产品、二次增值产品少。

4、加工农产品品牌多,初级农产品品牌少
由于加工农产品多是直接消费产品,消费者接触多,容易形成品牌,而初级农产品很大部分扮演的是原材料的角色,受传统消费习惯影响,这部分产品不使用品牌商标也能出售,因此,在初级农产品中只有面向最终消费者直接出售的那部分消费品(而非原材料),一般才适合打品牌。

5、品牌运作水平不高,没有形成成效机制
品牌评选,从国家到地方很多部门都在开展,缺乏统一规范,名牌认定上也没有体现市场和消费者选择,大多是重申报、重评选,还缺乏品牌后续跟踪管理,忽视优质品牌产品的策划和宣传,不利于树立品牌形象。

政府品牌扶持政策比较零散,有的连续性不够,扶持效应不明显。

6、品牌外向度低
嘉兴市的农产品商标国际注册数量少的可怜,导致农产品在出口时屡屡碰壁。

相比之下,国际商标注册却更是少的可怜,导致出口受阻。

农产品品牌发展中现存的主要问题是有多方面原因造成的,有历史体制的原因、产业自身的原因、市场主体的原因,还有政府的原因;有产品实体本身的问题,还有品牌营销的问题。

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6.1、农产品本身的特点,不利于品牌的开发
农业初级产品和初加工品对初级生产要素高度依赖,不利于形成品牌。

6.2、农业市场经济起步晚,市场机制不健全
品牌是市场经济的产物。

嘉兴市农产品市场是由计划经济短缺经济发展到市场经济。

长期以来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嘉兴政府对大部分农产品实行统购统销,农产品商品化程度低,农产品品牌发展一直缺乏必要的市场基础。

即使从上世纪80 年代部分农副产品市场放开算起,嘉兴市农产品市场的发育还不到二十年的历史。

市场机制还不够健全,农产品市场体系不完善,农产品流通渠道不够畅通,市场中介组织不健全,农户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比较低。

6.3、农业产业化程度低,龙头企业带动能力弱
目前,传统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的生产方式仍然是嘉兴市农业生产的主要方式。

虽然我们借鉴发达省市、国家的经验,走农业产业化道路来提高市场组织化程度,实现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依靠龙头企业的带动,发展规模经营,形成一体化的经营方式。

然而,嘉兴市的带头企业还很少,带动力弱,导致嘉兴农业市场竞争主体薄弱,产业化程度低严重地制约着农产品品牌的发展。

6.4、经营者品牌意识淡薄
初期打造产品,成熟期打造品牌,从产品经营发展到品牌营销,是现代农业的大趋势。

目前许多农业生产者经营的核心不是品牌而仍然是产品,“重生产、轻品牌”、品牌运作简单,以为注册了个商标,就算品牌化了,缺乏品牌形象的塑造。

打造名牌的意识不强,不能有效地开展品牌经营。

除以上所说的之外,还存在着农村金融体系不完善,农产品品牌打造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政策指导不明确等一系列问题。

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农业的发展状况直接影响着一国的经济发展程度,甚至可以毫不夸张的说直接影响着一国经济发展能力的强弱。

大力促进嘉兴市农产品的品牌化发展,大力提高我市农业经济的实力对于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变和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而要促进我市农业经济的强大,需要政府、企业和各相关部门以及经营者多方面的整体配合才能够做好,集中精力做大做强农业对于我市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对策
参看文献
[1] 刘丽 , 周静 . 基于产业集群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的几点
思考[J].农业经济,2008,
[2] 刘建军.吉林省农产品品牌整合研究[D].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3] 刘剑 . 农产品品牌成长探悉 [J]. 经济师 ,2004,
[4] 刘洁,等 . 区域性农产品品牌建设的营销主体研究 [J].营销策略,2006,
[5] 刘俊浩 , 李加明 . 基于“钻石”模型的农业产业集群要素分析——以山东
寿光蔬菜产业集群为例 [J]. 农村经济 ,2008,。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