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分析第1章(1)
第一章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
1.电力网电压等级的选择
1.出现不同电压等级的原因:
s 3U线I线 3U相I相
a.假定S一定→电压高 →电流低→导线截面积小→导线投资
小(有利) 电压高→有利:线损小 不利:对绝缘要求高,设备投资大
b.电压低→电流高→导线投资大(有利)
电压低→不利:线损大 有利:绝缘投资小
第一章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
说明: 1.即使在同一电压等级中,各种电器设备(发电机, 变压器,输电线路,用电设备等)的额定电压并不完 全相同。
2.根据电力系统运行需要,通常在变压器的高压绕组 上(三绕组变压器的高、中压绕组上)设有若干个分 接抽头,供调压选择使用。此时变比K=变压器高压绕 组的实际抽头电压/低压绕组的额定电压>1 。
第一章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
(3)发电机的额定电压
发电机作为直接配电的电源,总是接在线路的 始端,为了补偿线路运行时产生的电压降,所 以发电机的额定电压应该比线路的额定电压高5 %(与线路始端电压相当),即为UGN=UN(1+5 %)。
第一章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
(4)变压器的额定电压(双绕组)
a.一次侧:相当于负荷(用电设备) 所以此时 UTN1=UN 特殊:若变压器一次侧与发电机相联,则此时UTN1=1.05UG N b.二次侧:相当于电源
第一章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
结论: 对一定的输送功率(容量)和一定长度的输
电线路总能找到一个最合适的电压等级。 我国的额定电压等级?
第一章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
额定电压/kV 输送容量/M W
3
0.1~1.0
6
0.1~1.2
10
0.2~2.0
35
2~10
110
10~50
输送距离/km 额定电压/kV 输送容量/M W
它们所联系起来的各类变电所所组成的电力网络。
电力网=电力系统—发电机—用电设备
和分配的
=变压器+输电线路 ——用于电能的输送
第一章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
区域电网七个: 东北、华北、华东、华中、西南、华 南、西北。 发电公司五个:国电、华能、大唐、华电、电力投资
第一章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
3.动力系统: 动力系统=电力系统+动力部分
稳态内容: 1.电力系统物理模型转化为数学模型 2.对电力系统数学模型进行分析计算(手算、
机算)
3.有功功率、频率调整——无功功率、电压 调整
第一章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
暂态内容: 1.波过程(高电压技术) 2.电磁暂态过程:短路(对称、不对称)
(继电保护、自动装置) 3.机电暂态过程:与动力部分有关(电力系
低压电网:电压等级在1KV以下的电力网。 中压电网:1KV——35KV之间的电力网 高压电网:35KV——330KV之间的电力网 超高压电网:330——1000KV之间的电力网 特高压电网:1000KV以上的电力网(09年晋东南
(长治)-南阳-荆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 标志性意义! 直流最高电压?
直流输电克服了上述电感的损耗.只有导线电阻的损耗.主要应用于 远距离大容量输电、电力系统联网、远距离海底电缆或大城市地下 电缆送电、配电网络的轻型直流输电等方面。直流 输电与交流输电 相互配合,构成现代电力传输系统。随着电力系统技术经济需求的 不断增长和提高,直流输电受到广泛的注意并得到不断的发展。与 直流输电相关的技术,如电力电子、微电子、计算机控制、绝缘新 材料、光纤、超导、仿真以及电力系统运行、控制和规划等的发展 为直流输电开辟了广阔的应用前景。
第一章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
第一章 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
第一章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
地位: 电力系统主干课,呈前其后。
前导课:高数,电路,电机,电磁场 后续课:发电厂电气部分,电力系统继电
保护,电力系统自动装置,高电压技术
第一章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
特点:
1.理论性比较强 2.与实际工程、实践结合紧密 3.计算与理论并重
第一章电力系Leabharlann 的基本概念1-4 电力系统的接线方式
1.无备用接线:每个负荷只能从一个供电回路取得电能的开 式网。
包括:放射式接线,干线式接线和树状式接线。 优点:简单、经济。 缺点:可靠性低。
第一章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
(1)无备用接线
图1-6 无备用接线方式 a)放射式 b)树状式 c)干线式
第一章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
1~3 4~15 6~20 20~50 50~100
220 330 500 750 1000
100~500 200~800 600~1500 2000~2500
输送距离/km
100~300 200~600 400~800 500以上
第一章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
根据电压等级的高低,目前电力网大体分为低压、 中压、高压、超高压、特高压5种。
第一章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
考试: 1.平时:20% 2.期末考试:70% 3.课设:10%
第一章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
电力系统分析内容: 1.电力系统稳态分析:正常的,相对静止 的运行状态。(节点电压,功率,支路电 流,频率)
2.电力系统暂态分析:从一种运行状态向 另一种运行状态的过渡过程。
第一章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
(锅炉汽机) 4.关系:
动力系统 电力系统 电力网
交流输电和直流输电哪种好 ??
第一章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
交流输电由来已久,交流输电线路中,除了有导线的电阻损耗外还有 交流感抗的损耗.为了解决交流输电电阻的损耗,采用高压和超高压输 电来减小电流来减小损耗.但是交流电感损耗不能减小.因此交流输电 不能做太远距离输电.如果线路过长输送的电能就会全部消耗在输电 线路上.交流输电并网还要考虑相位的一致.如果相位不一致两组发电 机并网会互相抵消. 直流输电是电力系统中近年来迅速发展的一项新 技术。
第一章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
2.保证良好的电能质量
电压质量(1)35KV及以上电压偏差是 5%; (2)10KV及以下电压偏差是 7%。
频率质量:允许偏移为 0.2HZ- 0.5HZ。
波形质量:畸变率
第一章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
3.努力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经济性
电力系统运行的经济性主要反映在降低发电厂 的能源消耗、厂用电率和电力网的电能损耗等 指标上。 电能所消耗的能源在国民经济能源的总消耗中 占的比重很大,使电能在生产、输送和分配的 过程中耗能小、效率高,最大限度地降低电能 成本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章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
1-3 对电力系统运行的基本要求
1. 电力系统运行的特点 2. 对电力系统运行的基本要求
第一章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
一. 电力系统运行的特点
1.电能不能大量储存 2.过渡过程非常迅速 3.与国民经济各部门密切相关
第一章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
1.电能不能大量储存
电能的产生、输送、分配和使用实际上是同时 进行的,每时每刻系统中发电机发出的电能必 须等于该时刻用户使用的电能,再加上传输这 些电能时在电网中损耗的电能。这个产销平衡 关系是电能生产的最大特点。
发出的电=用掉的电+电能损耗
第一章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
2.过渡过程非常迅速
电能的传输近似于光的速度,以电磁波的形式 传播,传播速度为30万km/s,“快”是它的 一个极大特点。如电能从一处输送至另一处所 需要的时间仅千分之几秒;电力系统从一种运 行状态过渡到另一种运行状态的过渡过程非常 快。
第一章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
此时:UT2=变压器内部自身压降电压5%UN+作为电源的 电压105%UN=1.1UN
特殊:1.如果变压器二次侧直接接用电设备(电动机) 2.如果变压器的漏抗(US%(短路电压百分数)<7
%)较小 此时: UT2=1.05UN
第一章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
(4)发电机、变压器的额定电压
图 电力系统各元件的额定电压
2.有备用接线:每个负荷至少能从两个不同供电回路取得电 能的网络。
包括:双回路供电网络、双端供电网络和环网。 特点:可靠性显著提高;但设备费用增加较多且运
行调度复杂。 电力系统的高压和超高压输电网采取有备用接线方式, 配电网根据负荷性质决定接线方式。
第一章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
(2)有备用接线
图1-7 有备用接线方式 a)双回路放射式 b)双回路干线式 c)双回路链式 d)环式 e)两端供电网
第一章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
1.装机容量:系统中实际安装发电机组额定 有功功率的总和。 2.年发电量:电力系统的所有发电机组全年 实际发出的电能总和。 3.额定频率:按照国家标准,我国为50HZ。
第一章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
1-2 电力系统的额定电压和额定频率
1.电力网电压等级的选择
2.电力系统各元件的额定电压
第一章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
二. 对电力系统运行的基本要求
1.保证可靠地持续供电 2.保证良好的电能质量(优质) 3.努力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经济性(经济)
第一章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
1.保证可靠地持续供电
第一类负荷-------不能停电; 第二类负荷-------可短时停电; 第三类负荷-------可长时停电;
第一章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
2.电力系统各元件的额定电压
(1)用电设备的额定电压 (2)电力线路的额定电压 (3)发电机的额定电压 (4)变压器的额定电压
第一章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
(1)用电设备的额定电压
用电设备的额定电压为 UN (最理想,最 经济的工作电压),也是其他元件的参考电 压。
第一章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
3.与国民经济各部门密切相关
现代工业、农业、国防、交通运输业等都广泛 使用着电能,此外在人民日常生活中也广泛使 用着各种电器,而且各部门的电气化程度愈来 愈高。因此,电能供应的中断或不足,不仅直 接影响各行业的生产,造成人民生活紊乱,而 且在某些情况下甚至会造成政治上的损失或极 其严重的社会性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