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二十四节气膳食养生

二十四节气膳食养生

前言 (2)第一章春季膳食养生 (2)第一节立春膳食养生 (3)第二节雨水膳食养生 (4)第三节惊蛰膳食养生 (6)第四节春分膳食养生 (7)第五节清明膳食养生 (9)第六节谷雨膳食养生 (10)第二章夏季膳食养生 (12)第一节立夏膳食养生 (12)第二节小满膳食养生 (14)第三节芒种膳食养生 (15)第四节夏至膳食养生 (16)第五节小暑膳食养生 (18)第六节大暑膳食养生 (20)第三章秋季膳食养生 (21)第一节立秋膳食养生 (22)第二节处暑膳食养生 (23)第三节白露膳食养生 (25)第四届秋分膳食养生 (26)第五节寒露膳食养生 (28)第六节霜降膳食养生 (30)第四章冬季膳食养生 (31)第一节立冬膳食养生 (32)第二节小雪膳食养生 (34)第三节大雪膳食养生 (35)第四节冬至膳食养生 (37)第五节小寒膳食养生 (38)第六节大寒膳食养生 (40)前言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双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劳动人民独创的文化遗产,它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

“因时养生”是中医养生学的一条重要原则。

《黄帝内经》中说:“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须顺四时而避寒暑”,中医学中也有“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之说。

这些都说明人体必须顺四时自然变化而养生,从而加强人体适应季节与气候变化的能力,以保证身体健康,减少疾病的发生。

一般来说,根据节气不同,应采取不同的食补、食疗方式。

如春天六个节气万物生发向上,可用升补,饮食要清淡;夏天六个节气炎热酷暑,宜用清补,饮食要甘凉;秋天六个节气凉爽干燥,则宜平补,要食生津的食品;冬天六个节气气候寒冷,适宜滋补,可食比较温热的食品。

节气食补应顺应季节气候的变化,可保养体内阴阳气血,而使正气在内,外邪无法入侵。

第一章春季膳食养生春季养生常用食材水果类:桃子、草莓、梅子、香蕉、番木瓜、葡萄柚、芒果、柳橙、橘子、柚子、枇杷、山楂、石榴、橄榄、柠檬蔬菜类:韭菜、芹菜、芥菜、大白菜、菠菜、香椿、绿豆芽、竹笋、胡萝卜、大蒜、莴笋、香菜、山野菜、油菜、茼蒿、大头菜、茴香、黄瓜菜、圆白菜、蕨菜、冬瓜、南瓜、茄子、番茄、玉米、山药其他类:动物肝脏、动物血、红枣、鹿肉、瘦猪肉、鸡蛋、西洋参、桂圆肉、党参、黄芪、枸杞子、郁金、丹参、元胡第一节立春膳食养生季节特点每年2月4日或5日为立春一年的二十四节气以立春为开端。

进入这个节气,说明大自然和人体都已经开始了一个新的轮回。

立春后,气候与冬季相比有了明显的变化,白天时间变长了,夜晚时间变短了,阳光的照射强度也逐渐增加,让人感觉暖洋洋的。

在立春时节,不仅气温、光照发生了变化,自然界的动植物都顺应着节气的变化发生了改变。

人体在立春后,新陈代谢的速度也开始加快,如果通过饮食加以调理,就可以让身体更快地适应自然界的变化,使人体各组织器官正常运转,保证身体健康。

根据天人合一的观点,在立春时顺应天气的变化来调理身体,就可以让身体在未来的一年中都少生病。

在立春后,自然界的阳气开始生发,人体中的阳气也开始随着自然界阳气的生发而变化,所以立春时节,养生的第一步就是要保护体内的阳气。

中医认为,在四季中,春季属木,与肝的属性是一致的。

因此,在保护阳气的同时,还要注意养肝。

情志论认为,肝脏主导情绪的疏泄,在志为怒,恶抑郁而喜调达。

这就要求人们在春季调养精神时,尽量不要大喜大怒,凡事可以退一步思考,开阔心胸,以保持宽和恬淡的情绪。

为了更好地调理身体,在春季可以多吃些富含水分的药膳或药酒。

如立春时,可以喝用鸡肉、豌豆和番茄等食材做成的鸡肉蔬菜汤,既可以为身体提供充足的水分,增强新陈代谢的速度,还能提供人体生理活动所需的各种营养素,使肝气畅达,心情愉快。

在立春后,人们还可以适当多吃甜味食物,同时减少酸味食物。

之所以这么说,与春季着重养护肝脏有关。

过食酸味食物会使肝气生发太过,损害脾脏健康。

而甜味食物正好可以补脾益胃,降低因生发肝气太过而损伤脾胃的几率。

另外,为了更好地保护肝脏,在食用具有保护作用的食物时,还要注意少吃或不吃油腻肥厚的食物。

民俗风情立春民间亦称“打春”,这个节气与众多节气一样有许多民俗,其中最为著名的为“咬春”。

是指立春日吃春盘、吃春饼、吃春卷。

一个“咬”字道出节令的众多食俗。

春盘、春饼是用蔬菜、水果、饼饵等装盘、或馈赠亲友或自食,亦称为春盘。

节气膳食海带排骨汤养生功效:这道由排骨和海带做成的药膳,不但味道鲜美还可以滋养肝脏,改善因肝火无法顺利升发而引起的烦躁易怒症状。

原料组成:精选新鲜猪排骨400克,带白霜的优质海带150克,绍兴酒、小磨香油、葱段、姜片、盐适量。

黄酒:性微温,味甘,归心、肝、肾,可以补肾填精,滋阴润燥、平肝息风,在立春时食用可以预防各种皮肤病。

海带:性寒,味咸,归肝、胃、肾经,具有软坚散结、清热利水、健胃消食等功效,可以增强立春后减弱的脾胃功能。

制作方法:1.将浸泡好的海带放入蒸笼中蒸30分钟左右,取出后再用清水浸泡5小时,待海带彻底泡发后捞出,放入干净的盘子中备用。

2.将排骨洗净,剁成5厘米左右的段。

3.将排骨段放入开水中汆烫5~8分钟,捞出后放入温水中洗净,再捞出放入干净的盘子中备用。

4.将海带擦干净,再切成5厘米左右的海带段。

5.将排骨、葱段、姜片、黄酒、清水放入砂锅中,用武火将其烧沸。

6.用勺子撇去汤水表面的浮沫,再将火调至中火焖30分钟左右。

7.将海带段倒入砂锅中,再把火调大,用武火煮10分钟左右。

8.用筷子挑出汤中姜片,撒上少许盐和香油调味即可。

第二节雨水膳食养生季节特点每年2月18日前后为雨水。

雨水时节的天气特点就是雨水充沛,此时气温一般都已经回升到0℃以上。

但受全球气候影响,时有寒流入侵,气温偶尔也会降低到0℃以下,在雨水时节,随着空气的回暖,再加上水分的滋润,万物都开始悄悄生长了。

在雨水时节,依然要注意调养脾胃。

中医认为,脾胃是“后天之本”,是“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功能是否强健,决定了人们是否健康。

脾和胃属土,有生化万物的特性,食物在胃处得到消化,又经脾把营养输送全身,可以说是气血生化之源。

属木的肝脏与属土的脾脏在五行上息息相关,土可以滋养木,木过旺则会克土,即脾胃功能好可以滋养肝脏。

如果肝气疏泄过多,则会使脾胃虚寒;如果肝气郁结,脾胃之气也会收到肝气影响而淤滞。

所以,在春季,养肝的同时还要注意养脾胃,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调理身体,保持健康。

根据雨水时节身体的生理特点,调整饮食结构,可以增强人体的生理功能,防止病邪入体而引发各种春季常见疾病,如皮肤干燥、烦渴等症。

民俗风情雨水时节回娘家是川西一带的风俗。

生育过的妇女须带上罐罐肉等美食作为礼物,感谢父母养育之恩。

未怀孕的妇女,则由母亲为其缝制一条红裤子,穿到贴身处,据说这样可以使其尽快怀孕。

节气膳食番茄山药稻米粥养生功效:具有生津润燥、强身状体的作用,而且容易消化,可在雨水时节作为滋补身体的食物。

原料组成:精选优质稻米180克,多汁大番茄1个,上选干山楂片20克,大小粗细匀称山药30克。

番茄:性微寒,味甘、酸,归肝、脾、胃经,有清热凉血、生津止渴的功效,在春季食用既可以调节脾胃,又能滋补身体。

山楂:性微温,味酸、甘,归脾、胃、肝经,有消食化积、行气散瘀的功效。

雨水时节雨水多,春寒之气会借着潮湿的空气入侵人体,吃了性温的山楂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祛除寒气,促进身体健康。

制作方法:1.将山药放入盆中,用清水浸泡10分钟左右,用清水冲洗干净,再用不锈钢刀切成片备用。

2.番茄用水洗净,切片。

3.山楂用水洗净,稻米用清水淘洗干净。

4.将稻米、山药、山楂放入沙锅中,倒入适量天然饮用水或中性矿泉水,用武火烧开。

5.将火调小,继续煮30分钟左右,加入番茄煮10分钟左右即可。

第三节惊蛰膳食养生季节特点每年3月5日或6日为惊蛰。

惊蛰的意思是进入春天后,春雷惊醒了蛰伏在泥土中冬眠的各种昆虫,虫卵也开始孵化。

一般在惊蛰后,气温已经回升到了一定程度。

同时,在惊蛰时节,人们很容易感到困倦、昏昏欲睡,在早晨起来的时候反应也比较迟钝,人们将这种现象成为春困。

在惊蛰时节,养生主要集中于调理肝脏和脾胃,可以根据自己身体的不同症状进行饮食调节。

1、面色苍白、手脚冰凉、小便清长、畏寒、易大喜大悲的阳虚体质者主要是提高身体的抗寒能力。

为了增加身体中的热量,可以多吃由羊肉、鸡肉、鹿肉等性温热的食物。

2、手脚心热、烦躁、失眠、便秘、尿黄的阴虚体质者应该注意保阴潜阳,多吃些滋补、安神、养肝的食物,如糯米、芝麻、蜂蜜、牛奶、豆腐、鱼肉、白菜、菠菜、甘蔗、银耳、酸枣仁、猪心等。

3、身体水肿肥胖、易疲劳的痰湿体质者在惊蛰时要注意避免湿邪入侵身体,多吃有利于脾胃的食物,如洋葱、紫菜、海蜇皮、白萝卜、扁豆、荸荠、白果、枇杷、大枣、薏米、赤小豆等。

4、面色暗沉、皮肤干燥的血瘀体质者的养生目的主要在于通经活络、活血化瘀,以及化解心中的烦郁之气。

黑豆、油菜、桃仁、慈姑、山楂、花生、丹参、地黄、当归、川芎、地榆、五加皮等食物做成的膳食可以有效改善调节血瘀体质。

民俗风情在陕西一些地区过惊蛰要吃炒豆。

人们将黄豆用水浸泡后放在锅中爆炒,发出噼啪之声,象征虫子在锅中受热煎熬时的蹦跳之声。

在山东一些地区,农民在惊蛰日要在庭院之中生火烙煎饼,意为烟熏火燎整死了害虫。

节气膳食枣仁猪心汤养生功效:猪心与酸枣仁搭配使用,养心安神功效显著,尤其适合在春季调养精神。

这道汤有安神定惊的作用,适合失眠、神经衰弱、夜间盗汗的人食用。

原料组成:选新鲜有弹性的猪心450克,精选上好远志6克,颗粒匀称饱满的酸枣仁15号,盐少许。

猪心:猪心性平,味甘咸,归心经,具有安神定惊、养心补血等功效,在春季食用有助于安养心神。

酸枣仁:酸枣仁性平,味甘,归心、肝经,具有养心、安神、敛汗等功效,食用后可以滋养肝脏和心脏,促进肝气生发和心气下降。

制作方法:1.将猪心放净血液,用清水洗干净。

2.将酸枣仁清洗干净,用锤子打碎,放入研钵中磨碎末。

3.用清水将远志清洗干净,备用。

4.将酸枣、远志、猪心一起放入沙锅中,加入适量天然饮用水或中性矿泉水,以没过药材2厘米为宜,先用武火煮沸,去浮沫,再用文火煮至猪心熟透。

5.在出锅前往沙锅中加入少许盐调味即可。

第四节春分膳食养生季节特点每年3月20日或21日为春分。

春分时节,昼夜长短一致,天地阴阳交合,万物正在逐渐恢复生机。

人体的新陈代谢速度开始加快,进入旺盛时期。

所以人们在养生时要注意调理阴阳平衡,顺应气候变化。

在春分时节,虽然天气回暖,但昼夜温差仍然较大,再加上阴雨天气有时温度会持续降低,因此,一定注意保暖。

尤其是抵抗力差的老人和少年儿童很容易被外邪入侵身体,患上春季多发的流感或风疹等疾病,而吃有助于祛风散寒的食物,可以提高人体抵抗力,降低春季疾病的发生几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