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某滑石矿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分析(正式) 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3718-27 某滑石矿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分
析(正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
具体、周密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
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
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滑石是一种具有层状结构的含水镁质硅酸盐矿物,化学式为Mg3[Si4O10](OH)2,以氧化物表示为3 MgO •4SiO4•H2O,由于其质软,有很强的滑腻感故而得名。
滑石具有较高的电绝缘性、绝热性、高熔点和对油类有强烈的吸附性能,因此在工业上有广泛的用途。
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滑石用量不断增加,应用范围日益扩大。
滑石的开采和制粉加工企业逐渐增加,从业人数也越来越多,在开采和加工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问题也引起了我地区职业卫生专业人员的高度重视。
为了解目前滑石生产行业作业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保护从业人员的身体健康,我市疾控中心职业卫生科于20xx年对辽宁省海城市某公司滑石矿进行了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职业卫生学调查及检测,现将结果整理
报告如下。
1 调查内容与方法
1.1 一般情况该公司筹建于1997年,与英国海德瑞公司合资,拥有合法采掘区域11.6km2
,地质储量约7 000万t,居亚洲之首。
该公司下设6个分矿,2个制粉工厂,年开采加工能力加万t 以上。
主要产品为AH滑石块系列产品、AH滑石小粒系列产品及生产500~5000目滑石粉系列产品,实行采掘、筛选.制粉、销售一体化。
采矿系统使用地下崩落开采法进行开采,其生产工艺流程为采矿→原运→筛分→选矿→干燥→粉碎→包装→运输。
使用的生产设备主要为:凿岩机、电动筛、雷蒙机、气装机、聚粉器、下料器、气流磨、运输用电机车等。
企业有职工910人,其中一线生产工人有550人,操作方式根据不同的工艺要求采用机械化、半机械化及手工操作等多种方式,每日工作时间为8 h。
工人主要来源
于原海城精石矿职工及当地厂区周围的农民工,从业人员有一定的流动性并文化水平偏低。
1.2 卫生防护设备及个人防护用品使用情况该公司制粉厂的产生设备,采用反吹风式布袋除尘器,现场工人佩带过滤式防护口罩,每3—4 d换l次滤料:雷蒙粉碎采用控制室操作,工人巡视作业的方式,为操作者设置一个良好的微小环境;采矿系统工人佩带过滤式防护口罩,一般在爆破后1.5~2 h时进入巷道作业、主巷道较宽大,采用自然通风,巷道内采用送风式通风:凿岩机采用湿式作业方式;运搬采用有轨推车及电机车;选矿采用人工手选方式,分别在室内和室外进行。
个人防护用品采用工作服、手套、防护口罩、水靴、防护帽,照明专用手电筒等。
1.3 职业病发病情况该企业的前身海城滑石矿,至1997年止职业人群累积确诊为滑石肺病例近200例,至目前为止绝大部分患者已死亡。
该公司建厂7 a
内发生滑石肺1例,此人为原海城滑石矿老工人被该矿录用。
1.4 检测内容、仪器及评价依据采样点、采样时间、采气量的选择根据《工作场所有害物质监测方法》之规定进行采样。
粉尘浓度检测使用FC—2型粉尘采样器,采用滤膜称重法;毒物浓度的检测,一氧化碳使用100ml注射器,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二氧化氮采用多孔玻板吸收管,分光光度法测定:噪声强度的检测使ND一2型精密声级计,采用等效连续A声级进行计算。
气象条件的检测使用WBGT指数仪进行采样。
检测结果的卫生学评价根据《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 2—2002进行。
2 作业场所有害因素检测结果
2.1 车间空气中粉尘浓度的检测结果采矿系统在2个矿区的巷道内分别在凿岩、支护、装车、90m放
货、96 m段溜子及选矿等生产岗位选择14个作业点,采集56个样品,根据工人作业姿势的不同,检测其工人操作位呼吸带高度空气中滑石粉尘(总尘)浓度,粉尘浓度范围在0.5—23mg/m3
之间,粉尘浓度平均值为5.513
,室内、室外选矿2个操作位的4个采样点粉尘浓度在8—23mg/m3
之间,超过国家卫生标准,其余作业点粉尘浓度均符合国家卫生标准,作业点合格率为71.4%。
加工系统在2个石粉厂的雷蒙机,雷蒙机操作室、原运、原矿装卸车、包装机及车间环境等岗位分别选择了14个作业点.采集70个样品,检测滑石粉尘(总尘)浓度,粉尘浓度范围在0.6—89.33mg/m3 之间,粉尘浓度平均值为15.19mg/m3。
只有制粉二厂雷蒙机操作室和车间环境2处符合国际卫生标准,其余作业点粉尘浓度均超过国家卫生标准,作业点合格率仅为15.4%。
2.2 车间空气中毒物浓度检测结果在采矿系统的2个矿区检测2种毒物(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在爆破后1 5~2 h之间在巷道内选择18个作业点,采集54个样品,检测结果合格点数为16个,作业点合格率为88. 89%。
一氧化碳检测10个作业点,30个样品,其浓度范围在4.5一57.2mg/m3
之间,平均浓度值为15.57mg/m3
,在90m四穿前进掌有2个作业点一氧化碳浓度在45.7~57.2mg/m3
之间,超过国家卫生标准。
二氧化氮选择8个作业点,采集24个样品,浓度范围在0.01~0.04mg/m3 之间,平均浓度为0.02mg/m3
,全部符合国家卫生标准。
2.3 车间噪声强度检测结果在采矿系统的2个
矿区分别在镐工和运搬工2个工种选择6个操作位,测试12个数据,其噪声强度范围在74~104 dB(A)之间,2个凿岩岗位噪声强度在100~104dB(A)之间,超过国家卫生标准,作业点合格率为66.67%。
加工系统在2个白粉厂选择,17个作业点,测试70个数据,噪声强度范围在78.8~99.1dB(A)之间,其中雷蒙机、包装机、空压机噪声强度较大,在94.8—99.1dB(A)之间,其他作业点噪声强度基本符合国家卫生标准,作业点合格率为41.2%。
2.4 气象条件检测本次气象条件检测于冬季,非夏季高温季节,在2个矿区的井下巷道内检测其作业环境气象条件,共选择6个作业点,检测30个数据,干球温度在15.5~16.1℃之间,湿球温度在1
3.5—14℃之间,黑球温度在17~17.5℃之间,相对湿度在76%一81%之间,WBGT指数在1
4.1~14.6℃之间。
3结果分析与建议
3.1 检测结果分析该公司滑石粉尘危害较严重,特别是选矿及石粉加工过程中,作业点粉尘浓度较高,合格率较低,严重地影响从业人员的身体健康。
滑石粉尘引起的滑石肺为国家法定职业病,发病工龄一般在10a以上,在该公司前身的海城滑石矿,滑石肺的发病率是比较高的。
国家也为滑石粉尘制定了较严格的卫生标准。
公司方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控制和降低粉尘浓度,对现有的除尘设备要进行定期的检查、维护和保养,保证其良好的除尘效果及使用完好率。
车间内要加强自然通风,同时操作时要佩带防尘口罩,做好个人防护工作,以防止滑石肺的发生。
井下采矿要延长爆破后进人巷道内的时间,防止发生一氧化碳中毒,同时要加强巷道内的机械通风排毒工作,使井下开采作业人员能在安全的环境下工作。
井下湿度较大,要做好相应的防护工作,以防止与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