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灌肠法的类比学习”
各种灌肠法的类比学习
胃肠外一科
1
灌肠法
定义
灌肠法(Enema)将一定量的液体由肛门
经直肠灌入结肠,以帮助患者清洁肠道、排便、 排气或由肠道供给药物,达到确定诊断和治疗目 的的方法。
2
灌肠法
分类
保留灌肠
灌
肠
不保留灌肠
大量不保留灌肠 小量不保留灌肠
清洁灌肠
3
(一)大量不保留灌肠
目的
排便排气 软化和清除粪便,解除便秘及肠胀气 清洁肠道 为肠道手术、检查或分娩作准备 解毒 稀释或清除肠道内的有害物质,减轻中毒 降温 为高温病人降温
安全护理注意事项
①注意:导管意外包括导管脱出或深入、导管破损、导管堵塞、 气囊破裂等。 A、病人最好采用右侧卧位或斜坡卧位,减少对气囊的压迫。 B、记录肛门外导管留置的长度,及时了解导管深入或脱出。 C、将引流袋固定牢固,防止引流袋将导管坠带脱出。 D、向意识清楚的病人讲解自我防护方法,床上翻身时勿用力 过猛,避免造成气囊移位或破裂。 E、昏迷或意识欠清楚者派专人看护防止意外拔管。 F、护士进行冲洗操作时,不能用止血钳等锐器用力夹闭导管, 以防止管壁破损,可尽量使用随管附带的Y型接头夹闭或开放 导管。
➢当日冲洗结束后,将引流端接引流袋持续开放至次 日冲洗开始。
灌肠方法
➢重复以上过程,计2000~3000ml/天的微温 水,对肠管进行充分洗净。
➢一般从置管到手术时间为6天左右,该过程 一方面可以将梗阻内容物尽量冲洗干净;另 一方面,可以使肠管水肿得以消退,为手术 做好准备。
灌肠时注意事项
➢冲洗频率:1~3天最为重要,视粪便性状,如较粘稠,第1 天可每隔1~2小时冲洗一次,随患者排泄物粘稠程度后几日 可逐渐减少冲洗次数,到4日左右不用吸引稀薄粪液会自动 流出。
适用:腹、 盆腔手术后 以及危重、
1.先排便后E
2.臀部抬高 10cm,易保留
3.肝昏迷禁肥皂水灌肠。 老幼病人。 心衰、钠潴留,禁生理盐
3.保留1小时
水灌肠。
禁忌 急腹症、消化道出血、妊 症 娠、严重心血管疾病等。
大便失禁
经肛肠梗阻导管的护理注意
置管成功后的当时护理
置入导管后立即将Y型 (2腔导管)接头连接到 导管接口上,Y腔接头进 口端注100~300ml温盐 水,Y腔接头引流端接负 压吸引器进行间断负压 吸引,尽可能对膨胀的 肠管进行减压,观察引 流效果。
操作步骤
1.协助患者取仰卧位 或侧卧位,臀下垫治 疗巾,盖被保暖,暴露 腹部,粘贴造口袋。
2.戴手套用食指蘸石蜡油后从造口袋裁剪的 位置进入探查肠造口,了解造口方向
灌洗顺序:近端结肠→远端结肠
3.吊挂集水袋(集水袋下端高于造口 40~60cm左右),将灌肠器管内的空 气排除尽,润滑灌肠管头,涂上液
❖ 2.双腔造口者:手术或肠镜和钡灌肠检查时同时需要检查远端 结肠者,最好在开始灌洗时先灌近端结肠,然后再灌远端结肠
❖ 3.临时性襻式造口患者远端肠道的清洁灌肠宜选用从远端造 口进行,避免从肛门进行,以免引起吻合的穿孔
❖ 4.注意观察灌洗过程病人的情况,是否出现面色苍白、冷汗、 腹痛等
39
面60cm左右。 2、导管侧孔被肠壁或粪块堵塞,可轻捻导管或让病人
更换体位,一般均可凑效。 3、粪便过稠。
引流不畅,可能原因为: 1、冲洗液入量不足,肠腔压力减小,可增加滴注量。 2、管腔被粪便堵塞,及时疏通。 3、负压过大,肠壁被吸附在导管侧孔上。 4、粪便过稠。
最佳手术时间
经日本专家及国内各知名医院的统计,大多数医生认为 置管后5~7日是最佳手术时机。1~3日为肠道准备,4~7日 使肠道水肿扩张消退,便于手术进行吻合。
1%新霉素或其它抗生素
目的
• 剂量及温度: 38℃ 、 <200ml
• 镇静、催眠
• 治疗肠道感染
9
实施
❖ 协助病人排便、排尿 ❖ 根据病情安置不同卧位
➢慢性细菌性痢疾:病变部位多在直肠或乙状 结肠 左侧卧位
➢阿米巴痢疾:病变多在回盲部 抬高臀部10cm
右侧卧位,
❖ 用小垫枕将臀部抬高10cm ❖ 肛管宜细、插入直肠15 ~ 20cm,注入药液 ❖ 灌肠后尽量药液在1小时以上,使药物充分吸收
7~10
保留 时间 (min)
5~10
不保留E 清洁
先左 后仰 再右
小量
左侧卧
7~10
7~10
5~10
10~
保留E
菌:左 阿:右
15~20
60 以上
各类灌肠方法比较表
种 类
大量
清洁
小量
保留灌肠
1.保护自尊,防着凉。
注意 事项
2.降温应保留30min后再排 出,排出后30min再测体温, 并记录。
禁忌症
妊娠、急腹症、消化道出血、严重心血管 疾病、等
4
(一)大量不保留灌肠
灌肠溶液
类型:0.9%氯化钠溶液,0.1% ~ 0.2%肥皂液 量及温度: 成人每次用量500 ~1000ml,小儿200 ~500ml 一般为39 ~41℃,降温时温度为28 ~32℃,中暑
病人可用4℃的0.9%的NaCl溶液
10
注意事项
保留灌肠以晚上睡眠前为宜 灌肠前了解灌肠目的和病变部位,以便选择 适当卧位和肛管插入深度 提高疗效,掌握“细、深、少、慢、温、静” 的操作原则
11
各类灌肠方法比较表
种类
大量
不保留E 清洁
小量
保留E
镇静、催
1.解除便秘
直 肠 、 软 化 粪 便 、 解 除 眠、
目的
2. 手 术 、 分娩准备
灌肠方法
➢采用3L袋0.9%氯化钠溶液间断匀速滴注,夹闭Y腔 接头的引流端,将输液器连接Y腔接头的进口端,开 始滴注,滴速10-15ml/min,5min左右夹闭。
➢当肠内容物流速减慢或停止后,夹闭引流端,开放 进口端重新滴注。如此循环反复以达到结肠冲洗目的。
➢开始时滴速可<10ml/min,逐渐过渡至20ml/min, 滴注量每次<400ml,视病人主诉和腹部情况酌情调 节滴速。也可采用大号注射器直接灌注。
体石蜡后顺着肠腔走向,缓慢插入 管头7~10 cm后
4.灌洗头插入造口,按医嘱500~1000ml 的温水灌入造口,灌水速度以每分钟 /100ml为准。
5. 灌洗完毕关闭调节器开关。
6.迅速用夹子将造口袋的剪切口夹紧。 粪便排出后再重复灌洗至排出液澄清
7.重新粘贴造口护理用品,整理用物、床 单位,观察及记录灌肠后效果
(二)小量不保留灌肠
常用溶液
“1、2、3”溶液 油剂
• 50%硫酸镁30ml • 甘油60ml • 温开水90ml
甘油50ml + 等量温开水
8
(三)保留灌肠
定义
灌肠溶液:
将药液灌入到直肠或结肠内,通过肠黏膜吸
收达到治疗和治疗疾病• 肠的镇道目静感催的染眠。——21%0%小水檗合碱氯、醛0.5%~
安全护理注意事项
②注意:定期交换气囊内的蒸馏水:插入肠阻导管后, 请定期(一周一次左右)定量交换气囊内的灭菌蒸馏水, 交换时,将气囊内的灭菌蒸馏水全部抽 出, 按指定量再次 注入以扩张气囊。且置过程中注意管理气囊的状态。 ③注意:根据每日出入水量补足液体,维护水电解质平 衡。
导管堵塞?
打开冲洗液水止但冲洗液不滴,可能原因: 1、冲洗液面过低,调节输液架高度,一般液面高于床
检
查
、
结肠X片
3.降温 4.减轻中毒
手术准 备
便秘、排除肠道 积气、减轻腹胀 适用于腹部或盆 腔术后、年老体 弱、小儿、孕妇
治疗肠道 感染、肠 梗阻、盆 腔炎
溶液 0.1%~0.2% 肥
种类 皂 水 、 生 理 盐 水
同前
“1、2、3”溶液
(50%硫酸镁30ml+甘油 60ml+温开水90ml)
10%水合氯 醛、抗生
28
襻式造口
➢ 多为暂时性造口,外观比较大 ➢ 近端开口排出稀便,远端开口仅排出少量黏液,起分流、
减压作用,当下段肠道疾病愈合后,可回纳 ➢ 最常见的襻式造口是横结肠造口,回肠襻式造口比较少
见。
评估
➢ 1.核对医嘱和患者
➢ 2.病人的病情、造口情况、体质情况
➢ 3.病人的意识状态、心理反应和合作程度
6. 灌肠过程中,病人有病情变化,应停止灌肠,并通知医生, 及时处理
7. 降温灌肠时,应保留30min后再排出,排便后隔30min后再测 量体温
6
(二)小量不保留灌肠
适应症
腹部或盆腔手术后,及孕妇(尤其保胎)危 重病人、病儿及年老体弱患者
目的
软化粪便, 解除便泌
排除肠道 积气,减 轻腹胀
7
5
注意事项
1. 妊娠、急腹症、严重心血管疾病等患者禁止灌肠
2. 伤寒病人灌肠时溶液量少于500ml,液面距肛门不超过30cm 3. 肝昏迷病人禁用肥皂液灌肠,充血性心力衰竭和水钠潴留
病人禁用 0.9%氯化钠溶液 4. 准确掌握溶液的温度、浓度、流速、压力和量
5. 操作过程中注意保暖及保护患者隐私,减少肢体暴露并防止 着凉
➢冲洗量:置管成功后采取间断温盐水冲洗(100ml- 400ml/次,Q3h),根据腹部症状和引流量逐渐增加冲洗量, 总量一般不超过3500ml/d。每次冲洗完成后夹闭引流管 15min后敞开引流。
➢ 冲洗开始后随时观察病人腹部情况,询问病人自我感觉, 有无腹痛,进行性腹胀,观察引流物性状,有无血性液。记录 冲洗量和吸引量,计算引流量。判断引流管是否堵管,及时 疏通。滴注与吸引交替进行,滴注量每次100~400ml,每天 2000~3000ml。
➢ 4.灌洗目的(手术、钡灌肠检查、肠镜检查),告知患者/家属 清洁灌肠的原因、目的及操作过程,指导患者/家属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