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灌肠法的比较
3.为肝昏迷病人灌肠时,禁用肥皂水,以减少氨的产生和吸收;充血性心衰和水钠潴留病人禁用%氯化钠溶液
4.掌握灌肠的温度、浓度、流速、压力和液量
5.灌肠时病人如有腹胀或便意,应嘱咐病人作深呼吸,以减轻不适
6.灌肠过程中注意观察病人反映,若出现面色苍白、出冷汗、剧烈腹痛、脉速、心慌、气急等,立即停止灌肠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
三种灌肠法的比较
项目
大量不保留灌肠
小量不保留灌肠
不保留灌肠
目的
1.软化和清除粪便,解除肠胀气
2.清洁肠道,为肠道手术、检查和分娩做准备
3.稀释并清除肠道内的有害物质,减轻中毒
4.为高热病人降温
1.软化粪便,解除便秘
2.排除肠道内气体,减轻腹胀
镇静、催眠及治疗肠道感染
灌肠溶液
%~%肥皂液
%氯化钠溶液
“1、2、3”溶液(50%硫酸镁30ml、甘油60ml、温开水90ml)
甘油50ml加等量温开水
各种植物油120~180ml
镇静、催眠用1生素溶液
溶液用量
成人:500~1000ml/次
小儿:200~500ml/次
小于200ml
溶液温度
一般:39~41℃
降温用:28~32℃
中暑用:4℃(氯化钠)
38℃
38℃
3.肛门、直肠、结肠手术及大便失禁病人,不宜进行保留灌肠
1.灌肠时插管深度为7~10cm,压力宜低,灌肠液注入速度不得过快
2.每次抽吸灌肠液时应反折肛管尾端,防止空气进入肠道,引起腹胀
1.操作前嘱病人排便,使肠道排空有利于药液吸收。对灌肠目的和病变部位应了解清楚,以确定病人的卧位和插管深度
2.选择较细的肛管且插入要深,液量不宜过多,压力要低,灌肠速度宜慢,以减少刺激,使灌入药液能保留较长时间,有利于肠粘膜吸收
插入深度
7~10cm
7~10cm
15~20cm
保留时间
5~10min
10~20min
60min以上
操作步骤
评估、准备——解释——摆体位——铺巾——配灌肠液——润滑、排气、插管——灌液、调速、观察——拔管——整理——嘱咐——洗手、记录
注意事项
1.:急腹症、消化道出血、妊娠、严重心血管疾病等不宜灌肠。
2.伤寒病人灌肠,溶液不得超过500ml,压力要低(液面距肛门不超过30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