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评论员:履职尽责创先进立足岗位争优秀
——广泛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系列评论之四
胡锦涛总书记强调,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要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作贡献。
各级党委要把创先争优作为推动中心工作的动力和保证。
创先争优和中心工作融为一体才有生命力,活动和工作才不会“两张皮”。
创先争优不是离开中心工作另搞一套,而是要求党组织和党员履职尽责、立足岗位,把中心任务、本职工作完成得更好。
党组织创先进,要围绕中心任务开展。
各级党组织要履职尽责,推动科学发展,落实好学习实践活动中提出的要求;促进社会和谐,积极化解社会矛盾,维护基层稳定;解决群众关心的问题,为群众办实事,让群众得实惠。
农村、企业、社区等各条战线,都要围绕各自中心工作,争做先进单位,争创先进业绩。
党员争优秀,要立足本职岗位,争当业务尖兵。
创先争优,可以调动干事热情,激发创业激情,营造“人人都可成才”的环境。
创先争优,是推动工作的抓手,也是个人进步的“催化剂”。
广大党员要立足本职岗位学科学、学技术,帮群众、做好事,争优秀、作表率。
让我们开动脑筋,发动机器,围绕中心工作,立足本职岗位,创造一流业绩,无愧于党的嘱托,无愧于人民的信任。
重在解决实际问题重在取得实际效果
——广泛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系列评论之七
创先争优活动要围绕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加强基层组织这个总目标,出实招、谋发展、办实事,重在解决实际问题。
这是创先争优取得实际效果的关键。
重在解决实际问题,首先要落实好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提出的整改任务,特别是对群众作出承诺但还没完成的事,在创先争优中要抓紧落实,已整改的要巩固提高,新出现的问题要及时解决,以实际行动取信于民。
要抓住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在转变发展方式、创新体制机制等方面加大力度。
重在解决实际问题,要促和谐、惠民生,用创先争优推动解决本单位的突出问题,尤其要解决党员、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把就业、就医、上学、住房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难事实事扎扎实实办好,特别是做好对困难群众的帮扶。
重在解决实际问题,要树立好作风,让大家想干事、干好事、会干事、干成事,坚持不懈干事。
要祛除少数干部身上的官气和虚浮作风。
用真情真心为民办事,换来百姓的真感情、真信任。
只有在干事中体现出先进性,才能真正得到群众认可。
只有重在解决实际问题,才能取得实际效果,把创先争优活动办成人民群众满意工程。
服务人民群众促进社会和谐
——广泛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系列评论之二十五
到群众需要的地方去访贫问苦,到群众困难的地方去排忧解难,到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去理顺情绪,到工作推不开的地方去打开局面……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广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顺民心、解民忧、惠民生,为人民安居乐业创造和谐稳定的环境。
服务人民群众不是老生常谈。
现在基层出现的问题,很多都是因为没有重视群众工作,没有做好群众工作,不会做群众工作,甚至不去做群众工作而造成的。
这就是为什么胡锦涛总书记特别强调创先争优要服务人民群众,促进社会和谐。
群众在我们心中的分量有多重,我们在群众心中的分量就有多重。
雷锋、焦裕禄、沈浩、郭明义、杨善洲……这些共产党员之所以名垂青史、誉满天下,就因为他们始终把老百姓的事看成头等大事,始终把老百姓的冷暖疾苦挂在心头,始终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群众路线。
只有让群众受益,群众才满意。
创先争优要认真解决教育、医疗、就业等群众反映强烈的民生问题,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
把党的群众工作体现在为群众办好事实事的具体行动中,让群众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把党的群众工作覆盖到下岗职工、失地农民、流动人口等困难群体,让困难群众都感受到党组织的关怀、祖国大家庭的温暖。
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党员干部要眼睛向下、重心下移,提高了解社情民意的能力、协调不同群体利益关系的能力、做思想政治工作的能力、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服务人民群众,创新社会管理,从源头上化解矛盾、维护稳定、促进和谐。
让为民服务的窗口常亮常新
——广泛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系列评论之二十七
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天天面向群众,直接服务群众,是为民服务的第一线,其工作作风和服务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党和政府的形象。
在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是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的体现,是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七一”讲话精神的重要举措。
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公安、工商、信访、交通、卫生、旅游等部门深入开展“窗口月”、“便民工程”、“服务竞赛”等活动,赢得群众交口称赞。
尽管服务比原来有很大提高,但与人民群众的期望和要求还有差距,需要通过继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擦亮为民服务的窗口。
擦亮窗口要增强服务意识。
牢固树立民生为重、服务为先的导向,把群众放心上,把群众当亲人,以群众满意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亮标准、亮身份、亮承诺,切实改善工作作风,激发为民服务的内生动力。
擦亮窗口要提高服务水平。
自觉把创先争优活动作为全面提升能力素质的机会,立足岗位争一流、争先进、争优秀,比作风、比素质、比奉献,不断增强业务能力,创优质服务品牌。
擦亮窗口要注重服务成效。
从群众最不满意的地方改起,从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做起,落实惠民政策,办好利民实事,让群众看到创先争优带来的变化,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
在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开展“为民服务创先争优”行动,是今后一个时期创先争优活动的重点工作。
各地区各部门要切实加强领导,及时总结基层创造的成功经验,建立长效工作机制,让为民服务的窗口常亮常新。
争改善民生之先创服务人民之优
——广泛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系列评论之二十八
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集中开展“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是以实际行动贯彻胡锦涛总书记“七一”讲话精神的重要举措,也是下半年创先争优活动的一个突出重点。
“脸好看、话好听、门好进、事好办”……创先争优活动中,一些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率先垂范,公开承诺,争做服务人民群众的先锋和模范。
公安系统“创人民满意警队,做群众喜爱警察”,交通系统“学先进、树新风、建体系、创一流”,质检系统“质量提升、服务先行”,中国银行“创一流服务、做首选
银行”,这些新举措赢得群众好评。
可是,也有不少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脸难看、话难听、门难进、事难办”,群众很有意见。
“为民服务创先争优”,要一心一意、全心全意,不能三心二意、半心半意,更不能无心无意。
胡锦涛总书记强调,“只有我们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把我们放在心上”。
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要把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渗透到各项业务工作中,寓管理于服务、以服务促管理,争创群众满意窗口、争创优质服务品牌、争创优秀服务标兵。
“为民服务创先争优”,不能喊在嘴上、挂到墙上,不能搞“虚功”,要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迫切的民生问题入手。
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联系民生最紧密、服务群众最直接。
要认真倾听群众意见,积极回应群众呼声,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满足群众合理需求,维护群众基本权益。
善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
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要把劲头聚焦在“干”字上,把功夫下在行动上,让群众切身感受到创先争优带来的新变化、新气象。
“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搞得好不好,关键看群众有没有得实惠,关键看群众是否满意。
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要认真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工作一流,群众满意”的明确要求,以群众满意为价值取向,以群众满意为第一标准。
“为民服务创先争优”,要有“问题意识”。
目前,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仍是群众意见比较集中的地方。
提升群众的信任度、认可度和满意度,首先要听取群众意见,找出群众最不满意的地方,找准本部门本行业的“短板”。
听真话、找问题,需要勇气、魄力和胸怀。
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要建立健全听取群众意见的机制,下基层、接地气、察民情,不能对群众呼声置若罔闻、对群众意见熟视无睹。
“为民服务创先争优”,贵在解决实际问题。
群众最不满意的地方,是最薄弱的环节、最明显的漏洞,只有立即想办法弥补,才能避免更大的失误。
各单位各部门要根据群众提出的意见,找准创先争优的着力点,从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做起,从群众最不满意的地方改起,争取解决一两件群众反映强烈的“老大难”问题。
创先争优要弘扬先进、褒奖优秀,更要督促后进、整改问题。
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要改进服务态度和作风,提高服务质量和效能,切实解决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问题,坚决杜绝“吃拿卡要”不正之风,以优质便捷高效的服务,赢得群众的信任和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