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国军事战略复习资料2013-11 2

大国军事战略复习资料2013-11 2

《大国军事战略透析》复习2013-11一、军事战略绪论1、军事战略下的定义是什么?1997年颁发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语》对军事战略下的定义是:筹划和指导战争全局的方略。

按作战类型和性质,分为进攻战略和防御战略。

2、军事战略的构成要素是什么?通常包括三个基本要素:军事战略目标、军事战略方针和军事实力。

3、国家战略对军事战略的制约作用主要表现在哪里?一是军事战略的性质必须符合国家战略和总政策的性质;二是军事战略目标要与国家战略目标相一致,切实贯彻国家的战略意图,适应国家的战略需要;三是军事战略与国力相适应;四是军事战略的重点、战略步骤也要与国家战略相协调。

4、军事战略的制约因素?包括战略环境、国家战略、政治因素、经济因素、科技水平、民族文化传统、军事力量、精神因素、地理因素等。

二、美国军事战略1、美国的战略层次包括:国家安全战略国防战略-国家军事战略-战区战略等组成。

2、军事战略的制定依据:依据国家安全战略的要求;依据对安全环境的分析;依据国家的物质基础。

3、冷战时代美国军事战略的发展演变大致分为五个时期:(1)“遏制战略”时期;(2)“大规模报复战略”时期;(3)“灵活反应战略”时期;(4)“现实威慑战略”时期;(5)“新的灵活反应战略”时期。

4、冷战后美国军事战略有:布什“地区防务战略”、克林顿“灵活与选择参与战略”、克林顿“营造—反应—准备战略”、小布什“先发制人”战略。

5、克林顿“灵活与选择参与”战略提出的“防务三原则”是什么?预防、威慑和击败。

6、克林顿“营造—反应—准备战略”针对的主要威胁是:地区性危险、非对称性挑战、跨国危险和“意外情况”7、小布什“先发制人”军事战略的战略指导是:保护、预防、战胜8、“先发制人”国防战略的特点是什么?“先发制人”国防战略,主要目的就是防患于未然,在觉察到对手对美国有威胁时,先于其行动之前将其击败。

即过去美国主要是通过威慑敌人来达到自身的安全,现在企图通过先发制人战略,迅速击败敌人,从战略上保卫美国及其盟友的安全。

9、2006年2月美国《四年防务评估报告》提出美国国防战略的重点是:摧毁恐怖组织;保卫美国本土;影响处于战略“十字路口”的国家的选择;防止敌对国家或非国家行为体获得或使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10、什么是“混合威胁”?2010年2月美国新版《四年防务评估报告》报告认为,未来的敌人可能是国家,采取的是持久战,可能利用代理人进行胁迫和恫吓;也可能是非国家行为体,采用的是传统上只有国家才能采用的作战理论和高端能力。

因此,未来战争的复杂性将进一步增强,参战的行为体多种多样,传统的冲突分类日趋模糊。

11、奥巴马政府对美国军事战略作了哪些调整?一是巩固成果采取“收缩战略”;二是从“先发制人”到“柔性战争”;三是重点发展信息作战武器;四是“拨乱反正”重整军事力量;五是实施海外力量调整,重心向亚太转移。

12、评奥巴马政府的“柔性战争”论“先发制人”战略本质上是共和党新保守派单边主义思想的产物。

然而伊战后,美国防务实践很快暴露出“先发制人”的自裂阵营、伤筋动骨、劳民伤财三大败笔。

奥巴马政府的军事纲领转向“软实力”论,把战争思想转移到打“柔性战争”上来。

“柔性战争”的基本精神是,要想维护美国在伊拉克的既得利益,需要改变传统战争进攻、占领、镇压的刚性逻辑,避免最后不体面撤出的历史悲剧。

提出美军要把高技术作战和经济发达的硬实力与美国的外交、文化软实力结合起来,加强对亲美势力的军事训练和武器援助,加强对敌人内部的军事渗透,让军队搞人道主义救援,搞宣传、分化,支持敌对国家反对派的街头暴乱等行动。

13、2011年2月美国《国家军事战略》报告提出美军的任务是什么?反暴力极端主义、阻止和挫败侵略、加强国际和区域安全、塑造未来部队。

三、日本军事战略1、日本的战略体系是如何划分的?第一级是国家级战略。

第二级是国家安全战略。

第三级即军事战略。

第四级是作战战略。

2、日本和平宪法对武装和战争权是怎么规定的?日本宪法第九条规定:“日本国民衷心谋求基于正义与秩序的国际和平,永远放弃以国家权利发动的战争、武力威胁或使用武力作为解决国际争端的手段。

为达到前项目的,不保持陆海空军及其他战争力量,不承认国家的交战权。

”3、冷战后日本“专守防卫”军事战略有哪些重要变化?日本的“专守防卫”战略至今在文字上没有任何变化,但是,经过冷战后的逐步调整,日本的军事战略方针已从最初强调的“行使武力于遭敌入侵之后”转变为强调“遏制敌人入侵企图”,突出了主动性;从原来所强调的“不对对方实施先发制人的攻击,只在受到武力攻击时才进行有限的武装自卫”的原则转变为日军能够在未来作战时进行“洋上防空”、“海上歼敌”、“前方处置”等采取将敌拦截在领土以外的、甚至先发制人的攻势战略;从防止侵略到预防发生周边事态;从保卫日本的“内向型”转变为干预别国内政的“外向型”;从对美国的依赖转变为同美国的联合,突出了进攻性。

概括地说,日本的“专守防卫”军事战略实际上已经蜕变为“主动先制”的战略。

4、1997年9月《日美防卫合作指导方针》规定的日美三大合作机制是什么?平时合作、日本有事时的合作、周边事态时的合作。

5、日本2010版《防卫白皮书》,强调要加强防卫的方向是:西南岛屿6、日本正式将防卫厅改为防卫省有什么影响?2007年1月9日,日本正式将防卫厅改为防卫省。

这标志着日本的安全政策已发生了质的变化,已由单纯的“专守防卫”战略转变为极具进攻性的“主动先制”战略。

7、日本“主动先制”战略的特点是什么?在安全环境的判断上,提出“新型威胁与多样化事态”,突出强调朝鲜、中国“威胁”,并确立了外向型防卫体制;在防卫方针上,日本已经抛弃“立足本土、专守防卫”,转向“立足亚太、攻防兼备”,并叫嚣必要时将“先发制人”;在防卫态势上,日本已从“接受保护型”转向“自主安保型”,由“国土防卫型”转向“地区干预型”,由“被动防守型”转向“主动攻防型”;在防卫职责上,日本已把向海外派兵作为自卫队的“基本任务”。

四、俄罗斯军事战略1、俄罗斯联邦时期的军事战略包括哪几个阶段?一是“纯防御”军事战略时期(1991年12月—1993年上半年);二是“积极防御”战略时期(1993年下半年—1995年上半年);三是“现实遏制”战略时期(1995年下半年开始)。

2、俄罗斯“现实遏制”战略将现代军事冲突分为4种类型:世界大战、地区战争、局部战争、武装冲突。

3、俄罗斯现行军事战略的首要目标是什么?制止对俄罗斯主权、领土完整的挑衅和蓄意侵略,遏制境外武装冲突向俄罗斯蔓延,确保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边境安全;力守周边势力范围,保持和维护大国地位,为国内经济建设和社会变革创造有利的和平环境。

4、俄罗斯现行军事战略关于“战略指导”的内容是什么?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根据变化了的国内外形势,重新确定了军事战略目标、主要作战对象和战略指导方针。

(一)以维护大国地位为总目标,力守周边“势力范围”,确保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边境安全。

(二)重新确定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为主要军事对手。

(三)奉行“威慑加实战”的战略指导方针,确保国家利益和战略目标的最终实现。

5、2010年2月《俄罗斯联邦军事学说》指出,俄罗斯面临的主要威胁有哪些?主要威胁是北约东扩、美国在东欧建立和部署导弹防御系统。

其他方面的外部军事威胁:①对俄罗斯及其盟国提出领土要求,干涉其内政;②大规模毁伤性武器、导弹和导弹技术的扩散,拥有核武器国家数量的增加;③部分国家破坏国际协议,以及不遵守以前达成的限制或削减武器的国际条约;④违反《联合国宪章》和其他公认的国际法准则,在俄罗斯邻近国家领土上使用武力;⑤其他国家或国家集团在俄罗斯邻国及其盟国或邻近俄罗斯水域部署军队和增加驻军数量。

6、俄罗斯安全战略进行了哪些调整?把恢复强国地位和传统势力范围,作为安全战略调整的长期目标。

强调国家利益至上,现实利益优先,把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促进俄罗斯经济复兴作为国家安全战略的首要目标。

根据俄罗斯面临的威胁、本国的能力、目标和任务,确定了更具主动性和震慑性的“现实遏制”战略。

7、俄罗斯是如何实施更趋积极的核遏制战略的?俄罗斯国防部在2004年5月公布了《俄联邦武装力量发展的迫切任务》,提出了核遏制下的机动作战战略,核心思想是先发制人。

为增强核遏制能力,力保核优势地位,俄罗斯着力开发以“白杨”系列导弹为主体的进攻性战略核武器,以突破美国的导弹防御系统。

为进一步明确战略核力量在维护21世纪国家安全中的突出地位,俄政府宣布将“保留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权利”,强调“先发制人”的核打击原则,即在俄及其盟国遭到常规武器进攻时,俄有权使用核武器实施打击。

五、印度军事战略1、印度制定和调整其军事战略的理论依据:“印度中心”论和“安全圈”构想2、印度的军事战略分为四个阶段:有限进攻阶段、两线扩张阶段、保陆制海阶段和地区威慑阶段3、印度现行军事战略的总体目标是什么?印度现行军事战略的总体目标归纳起来应是:以国家战略为指导,以军事实力为后盾,威慑巴基斯坦,遏阻中国,控制弱小邻国,拦阻区外大国,加强内卫治安,并通过发展海洋威慑和核威慑能力,争当世界军事强国。

4、印度把中国视为战略上的主要潜在对手,其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有哪些?一是中国在与印度争夺亚洲领导权;二是中国的强盛是对“印度安全的潜在威胁”;三是中国“孤立和包围了印度”。

5、印度目前的建军方针是什么?以现有的“足够”实力为基础,以提高部队战斗力为中心,相对稳定数量,重点提高质量,建立一支能够同其战略目标相适应、保持地区军事优势、具有攻防兼备能力并可满足国内安全作战需要的现代化合成武装力量。

6、印度对华战略企图是:总体为“北防”,具体为“保东、守中、夺西”。

7、印度军事战略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在目标定位上,由地区性军事大国向全球性军事大国迈进;在战略指导上,由被动防御型向主动进攻型转变;在作战对象上,由过去强调“中巴并重”调整为“淡巴重中;在战略部署上,稳定西线强化北线、由以陆地为重转向陆海并重;在力量建设上,打造一支能遂行境外作战任务的跨区作战力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