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某高速公路工程隧道施工总结

某高速公路工程隧道施工总结

某高速公路工程隧道施工总结南平联络线高速公路工程隧道施工总结2017年11月30日目录一、工程概况 (3)二、实施日期 (3)三、施工组织 (3)(一)资源配置及辅助设施 (3)(二)超前地质预测预报 (7)(三)洞身掘进施工 (7)(四)隧道施工支护 (14)(五)防水施工 (20)(六)排水施工 (23)(七)二衬砼施工 (23)(八)仰拱、路面施工 (25)四、质量保证措施 (26)五、安全保证措施 (27)XXX隧道施工技术总结一、工程概况本隧道起止桩号YK30+896~YK32+760,长1864m,其中右洞Ⅴ级围岩占本合同段隧道5.6%、Ⅳ级围岩占7.5%、Ⅲ级围岩占62.8%、Ⅱ级围岩占24.1%;左洞Ⅴ级围岩占本合同隧道6.5%、Ⅳ级围岩占7.5%、Ⅲ级围岩占59.3%、Ⅱ级围岩占26.7%。

洞口Ⅴ级围岩采用CD法开挖,锚网喷初期支护,拱墙设置钢拱架及超前φ50小导管加强支护,Ⅳ级围岩采用台阶法开挖,锚网喷初期支护,拱墙设置钢格栅钢架加强支护,Ⅲ级围岩采用全断面开挖,锚网喷初期支护,Ⅱ级围岩采用全断面开挖,锚网喷初期支护;隧道均采用复合式全断面衬砌;衬砌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间设防水板及无纺布,衬砌背后一般地段每5-15m环向设一道φ50透水盲沟并引至路缘排水沟,有水地段加密布设,施工缝间设橡胶止水带;隧道内路面采用沥青混凝土上面层及水泥混凝土下面板的复合路面;隧道弃碴全部弃至隧道进口左侧碎石加工场进行加工。

二、实施日期XXX隧道为双洞分离式特长隧道,全长为4062m,其中本合同段长1864m。

2013年12月5日正式开工,2015年11月10日全部完工,历时23个月。

具体各阶段工期:洞口开挖与防护2013年12月5日~2014年1月10日;洞身开挖与支护2014年1月11日~2015年8月25日;二次衬砌2014年2月5日~2015年10月3日;路面2015年9月1日~2015年11月10日。

该隧道以Ⅱ、Ⅲ级围岩为主,开挖时平均每两天5个循环,平均每天掘进约6.5米,每月约200米。

二衬单洞平均每三天浇筑两模,每月完成20模。

三、施工组织3.1.资源配置及辅助设施3.1.1 施工机械配置3.1.2作业队伍及人员布置表隧道洞口一般布置要求见下表:3.1.3隧道施工辅助设施1) 施工通风在隧道外侧距洞口10米处各安置一台2*110kw轴流风机,管径为1.5m风管。

在隧道施工长度超过1KM时,在洞内再设置一台55KW轴流风机保证洞内空气流通。

风机位置设围挡防护。

2) 风水电作业(1) 施工供风空压机房设置在洞口左侧空地上,配置10台活塞式空压机规格为110kw机进行供风,送风管采用φ150钢管,随着施工进展逐根采用法兰盘联接。

冷却水以及洞内施工共用水池一个,规格为5*3*2m(长*宽*高),空压机房备用一台250KW柴油发电机组。

(2) 施工供水在隧道进口上方附近高地设20m3蓄水池1座,水池高程高于洞口约20m。

架设φ100mm的钢管作为供水管。

(3) 施工供电洞内供电按常规布置,由洞口配电室按“三相五线”380V动力,220V(36V)照明、监控供电;在隧道洞口各设一台 1800KVA型变压器。

洞内设单侧照明系统,使用绝缘导线沿左侧洞壁铁支架敷设,距地平面2.5m,间距20m左右悬挂防水照明灯具。

高压电缆沿洞壁用φ12圆钢弯钩按间距3~4m悬挂,高度距地面2.5~3m,电力线、高压电缆不与风水管路同侧。

3) 施工排水本隧道纵坡为上坡,一般排水采用顺坡排水施工较经济合理,洞内设双侧水沟顺坡排水,如水量较大时,设置水泵或接力泵的方法加强排水,已保证开挖面及施工地段保持干燥不积水。

4) 三管两线布置软质通风管悬挂于右侧边墙上,动力、照明线安装在左侧边墙顶部边缘上。

高压风水管安装在通风管同侧右侧位置沟槽内。

3.3 洞口施工1) 洞口边仰坡施工人工开挖并施作截水天沟,按设计开挖边仰坡,并及时进行喷射混凝土、锚杆防护,以防围岩风化及雨水渗透而造成边坡破坏。

2) 套拱修筑套拱必须安排在旱季施工。

套拱砼施工时搭设钢支架架,组合木模板支模。

砼由拌和站拌制,砼运输车运至工作面,吊车配合料斗入模。

待套拱施强度满足要求,及时施做大管棚。

3) 明洞施工自上而下分层开挖,开挖时注意对两侧边坡加以防护,采用挖掘机与自卸汽车配合装运施工。

施工时遇到石质采用人工打眼浅孔微振爆破,每次开挖后及时进行边仰坡临时支护。

明洞衬砌用全断面衬砌台车接长衬砌,衬砌完成后立即进行回填,沿隧道轴向自下而上分层对称回填,回填前做好明洞衬砌防水层施工。

3.2 超前地质预测预报本项目由总包部专门成立“超前地质预报组”,超前地质预测预报能及时实施并把预报情况提供给施工单位。

3.3 洞身掘进施工1)Ⅴ级围岩施工采用CD2)Ⅳ级围岩施工(1) 施工顺序Ⅳ级围岩采用短台阶法开挖,一般循环进尺约1.3~1.5m,台阶长度8~10m施工顺序如下。

说明:一、本图尺寸以cm计,比例示意。

二、施工步骤:Ⅰ、左侧洞分部开挖:1、2施工左侧洞一次支护和临时支护。

Ⅱ、右侧洞分部开挖:3、施工右侧洞一次支护。

4、浇注仰拱砼。

分段拆除2。

5、施作仰拱回填砼。

6、铺设防水层、浇筑衬砌、施作电缆沟和排水沟、铺底工程。

三、采用控制(预裂爆破)施工。

CD法施工示意图(2)爆破施工上下台阶钻孔采用载钻孔台车上风钻钻眼,装药台车装药。

光面爆破,塑料导爆管微差毫秒雷管起爆。

上台阶采用挖掘机翻碴,下台阶采用挖掘机配合自卸汽车出碴。

Ⅳ级围岩爆破设计如下。

A、装药结构。

周边眼、底板眼采用φ25mm药卷间隔装药结构,如下图所示。

其余炮眼采用φ32mm药卷连续装药结构,如下图所示。

连续装药结构图B、爆破参数及炮眼布置①爆破参数Ⅳ级围岩钻爆参数表序号炮眼名称眼深(m )眼数(个)装药结构装药量起爆雷管段别每孔药量(kg) 小计(kg)上上台阶1 空眼 2.4 42 掏槽眼 2.4 5 连续 1.650 8.25 1、23 掘进眼 2.2 9 连续 1.238 11.14 3、5、74 周边眼 2.2 15 间隔 1.238 18.57 95 底板眼 2.2 10 间隔 1.238 12.38 11合计76 76.02下下台阶1 周边眼 2.2 10 间隔 1.238 12.38 132 掘进眼 2.2 14 连续 1.238 17.331、3、5、7、9、11、3 底板眼 2.2 11 间隔 1.238 13.62 15合计98 43.33共计174 119.35开挖面积90.95m2炮眼密度 1.91个/m2单位用药量0.73kg/m3炮眼利用率90%② 炮眼布置开挖方式:围岩条件较差,采用上下台阶开挖,间距8~10m 。

上台阶采用手风钻钻孔爆破,循环进尺1.5m ~2m 。

下台阶与上台阶同步跟进。

围岩条件较好时,采用全断面爆破开挖,爆破循环进尺2~2.5m ,周边眼采用光面爆破。

开挖断面根据实际量测结果,预留沉降量按7cm 考虑。

掏槽方式:掏槽采用掏槽爆破时振动较小且比较方便于手风钻操作控制的的楔形掏槽方式。

周边眼爆破:全断面或上台阶周边眼采用光面爆破,炮眼间距0.45~0.6m ;下台阶周边眼采用预裂爆破,炮眼间距0.35~0.45m 。

起爆方式:采用非电导爆管雷管毫秒微差起爆,掏槽眼与扩槽眼的起爆时差不小于100ms ,周边眼同段起爆,底板眼最后起爆。

3) Ⅱ、Ⅲ级围岩施工 (1) 施工顺序Ⅳ级围岩台阶法爆破图1Ⅱ、Ⅲ级围岩采用全断面开挖,施工顺序如下:II纵断面示意图全断面开挖法施工示意图注:1、采用在凿岩台车风钻钻孔,四中空眼掏槽,设计开挖进尺3.2m。

2、初期支护根据具体情况及时施作。

3、采用自卸汽车配合轮装出碴。

光面爆破全断面法掘进,硬岩按每循环进尺3.2m控制,坚硬岩石施工采取加强掏槽爆破,严格控制周边光爆孔,确保无超欠挖。

爆破器材选用2#岩石硝铵炸药,塑料导爆管非电起爆系统毫秒微差有序起爆。

采用在凿岩台车用手风钻进行钻眼,验收后装药。

光面爆破,塑料导爆管微差毫秒雷管起爆。

挖掘机配合自卸汽车出碴。

Ⅲ级围岩爆破设计如下(Ⅱ级围岩参照进行):A 、 装药结构(同Ⅳ级围岩)。

B 、 爆破参数及炮眼布置 ① 爆破参数光面爆破参数见下表② 炮眼布置钻爆施工严格遵循“短开挖、弱爆破、先护顶、强支护、早封闭”的原则进行循环施工。

在钻爆时及时根据现场收集整理资料,随时调整爆破参数。

本隧道根据设计的爆破参数,爆破效果大体能达到要求,爆破面光滑顺畅,个别超挖处采用喷射砼找平,局部欠挖处采用风镐或者二次爆破的方法作为整改措施。

3.4 隧道施工支护1) 套拱、φ108大管棚施工洞口端用2m 长套拱作为大管棚导向墙。

套拱施工采用先墙后拱法,在2m套拱内架立四榀钢拱架,工字钢分为3段,段与段之间采用螺栓连接,工字钢与工字钢间纵向采用Φ25钢筋焊接成一个整体,环向间距1m,整个工字钢采用双面焊接,焊缝厚度不小于4cm。

在钢支撑上安装导向管沿拱圈环向布设,间距中对中50cm。

孔口管采用Φ25钢筋焊接在工字钢上,方向与管棚位置方向一致,外插角按15度设置,Φ25钢筋与工字钢、孔口管相接处采用双面焊接。

然后浇注C25砼包裹钢支撑和导向管。

混凝土浇筑采用水泥罐车运输,吊车吊运方法施工。

施工时注意对混凝土进行捣固,注意捣固力度不可过大,防止暴模现象出现.管棚施工前距导向墙5m时预留核心土开挖,为管棚提供良好工作平台。

钻机就位后,根据事先测量放样好的点位钻孔位置;施钻时,顶紧掌子面,提高施钻精度;钻机开孔时钻速宜低,钻深至20cm 以后转入正常钻速;钻进过程中不断调整钻机钻进方向。

钻完孔后,然后利用钻机的冲击和推力,将安有工作管头的管棚沿引导孔钻进,接长棚管,直至孔底。

注浆浆液按试验室配比配置,注浆压力达到设计要求,并持压5min以上,可停止注浆,并及时封堵注浆口,防止空气进入管内。

2) 超前小导管施工采用现场加工小钢管,喷射砼封闭岩面,用水平钻机钻孔,钻孔直径比钢管直径大3~5mm,然后将钢管穿过钢架,用钻机将钢管顶入岩层,顶入长度不小于钢管长度的90%,并用高压风将钢管内砂石吹出。

小导管安设后,用塑胶泥封堵孔口及周围裂隙,必要时在小导管附近及工作面喷砼,以防工作面坍塌。

隧道开挖长度小于小导管的注浆长度,预留部分作为下一次循环止浆墙。

注浆施工前应进行注浆试验,以确定合适的注浆参数值。

注浆量达到设计注浆量和注浆压力达到设计终压时可结束注浆。

3)φ25中空注浆锚杆施工⑴施工顺序:①初喷→②造孔→③清孔→④安装锚杆→⑤连接注浆管→⑥注浆→⑦安设垫板。

⑵施工方法①放线:开挖断面检查合格后,按设计要求在岩面上画出本次锚杆孔位。

②钻孔:采用人工手持风钻造孔。

钻孔技术要求:孔径为φ46mm;开口偏差小于5cm;方向偏差小于2%;孔深比锚杆插入部分长3~5cm。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