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油脂ppt课件
量不饱和脂肪酸及维生素。亚油酸在红花籽油中含量可
达73%~85%,是已知植物油中含量最高的。
油脂的生理功用
1、储存能量、提供能量 2、生物体膜的重要组成成分 3、脂溶性维生素的载体 4、提供必需脂肪酸 5、防止机械损伤与热量散发等保护作用 6、作为细胞表面物质,与细胞识别和组织免疫也有 密切关系
烹饪中油脂的某些反应产物是有害物质,必须加以控制。
食品中的油脂
油脂是人类食品的主要营养成分之一,不仅是人体很好的热量来源 (每克油脂产生热量37.67kJ,高出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1倍左右),
大豆油的消费:直接供人们食用的占总产量的70%;作为涂料(油漆、
油墨等)使用的占5%;加工成为人造奶油和起酥油、蛋黄酱的占11%;其
它领域占l4%。
用途:人造奶油、蛋黄酱、代可可脂、“脂肪 乳剂”等方面。
在工业应用方面:制作油漆、油墨、油彩、肥 皂、香皂、塑料的可塑剂外、化妆品、内燃机 燃料等。
芥酸型:油菜籽油、芥子油 亚麻酸型:亚麻籽油、大豆油、荏胡麻油、麻仁油。 共轭酸型:桐油、奥蒂籽油 羟基酸型:蓖麻油。
(三)商品分类
天然油脂和加工油脂。
按用途分类
烹调油、色拉油、煎炸油、起酥油、人造 奶油、代可可脂
各类油脂及原料
一、天然油脂
(一)植物油 1.大豆油:大豆油为世界上消费最多的食用原料油,其中不饱和脂 肪酸占80%以上,必需脂肪酸含量高达53~56%。
磷脂类
鞘脂类 糖脂类 脂蛋白 固醇类 类胡萝卜素类 脂溶性维生素
复合脂:脂分子与磷脂、 生物体分子等形成的物质
衍生脂: 脂的前体及其衍生物
油脂(甘油酯 )
(一)来源 动物皮下――固体脂肪 植物种子――液体油 鱼油――液体 (二)在烹饪中的作用 1、烹饪原料: 2、烹饪加工介质: 3、赋予食品品质、质构:
食用油脂
油脂
植物油脂呈 液态,通常 称为油。
油
O R1- C - O - CH2 O R2- C - O - CH O R3- C - O - CH2
动物油脂呈 固态,通常 称为脂肪。
脂肪
一、脂类分类
甘油酯
按 照 化 学 复合脂 结 构 分 类
衍生脂
简单脂
蜡,如蜂蜡
简单脂:脂肪酸与醇脱水 缩合形成的化合物
半干性油主要有:棉籽油、菜籽油、大豆油、芥子油、
木棉籽油、芝麻油、玉米油、米糠油,这类油主要含
油酸、亚油酸和其他饱和脂肪酸,经冬化处理可制成 色拉油。
不干性油有:花生油、橄榄油、山茶油、茶油、蓖麻 油。不干性油的主要成分为油酸,一般作为食用油, 但是由于其不干性的特点,也是化妆品、润滑油和医 药的原料。
Ω3为两种重要的多烯不饱和脂肪酸)。
功能: (1)是人体重要的能量来源 (2)菜籽油是人体内脂肪酸的主要来源。 (3)可降低血液的胆固醇。
(4)悠久,且栽培地域广阔,几乎遍及
全国各地。
特性:红花籽含油率,一般在23%~46%,油中含有大
我国油脂的生产主要指植物油的生产。由于生活习惯
等原因,动物性油脂在流通中占的比例仅为食用油脂
总消费的2%以下。过去我国食用油基本属于紧缺物 品,人均消费量只有5g/d。直到1980年,人均占有 量增长到6.3g/d;1990年,人均占有量为13.2g/d; 1995年人均占有量为25.8g/d。
而且含有必需脂肪酸,如亚油酸、亚麻酸等。别外,油脂中还含有
磷脂、甾醇、生育酚等脂质伴随物,这些物质对人体的生长发育和 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有着密切的关系。
二、食用油脂的生产与消费
植物油的原料主要有大豆、花生、棉籽、油菜籽、向日葵、
干椰子肉、棕榈核、红花籽、芝麻、亚麻籽、玉米胚芽、
米糠等。我国是世界上主要油料生产国之一,主要生产油 菜籽、大豆、棉籽、花生、葵花籽、芝麻、亚麻等大宗油 料。其中油菜籽产量占世界油菜籽总产量的26.6%,花生 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35.3%,芝麻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 20%,亚麻占22.4%。
我国的棕榈油和椰子油生产很少,动物油脂原 料主要取自牛乳、猪、牛、羊肉的脂肪部分。 我国主要的食物油脂制品有:普通植物油、色 拉油、调味油、黄油、起酥油及精制猪油等。
干 性 油 植 物 油 油 海 产 动 物 油 动 物 油 油 脂 植 物 油 淡 水 动 物 油 陆 地 动 物 油 半 干 性 油 不 干 性 油
脂的分类
植物脂:椰子油、棕榈油、棕榈核油、可可脂、
树脂黄油、摩拉树脂和巴巴苏油。
动物脂:牛脂、猪脂、牛骨脂、羊脂、鲸油等。
乳脂。
(二)按脂肪酸组成分类
月桂酸型:椰子油、棕榈核油、巴巴苏油。
油酸、亚油酸型:棉籽油、花生油、橄榄油、棕榈油、
芝麻油、红花油、玉米油、米糠油。
棉籽油的饱和脂肪酸含量在25%左右,脂肪酸又以短碳链脂肪酸
为主,C20以上的脂肪酸仅占2%左右。
应用:色拉油、煎炸油、蛋黄酱、人造奶油、起酥油
4.菜籽油
特性:菜籽油的脂肪酸组成:饱和脂肪酸含量很低,单烯不饱和脂肪
酸(主要为油酸)含量较高,多烯不饱和脂肪酸(主要为亚油酸、亚麻酸) 含量中等,而且Ω6(或称n-6)和Ω3(或称n-3)的含量比例合理(Ω6和
食 用 油 脂 的 分 类
脂 动 物 油
乳 脂
体 脂 肪
食用油脂的分类
(一)按原料分类
植物油中,干性油、不干性油是按油在空气中表面形成干膜的难易区
别的。
油的分类:
干性油一般含亚油酸、亚麻酸(或其他共轭酸的甘油三酸酯较多),
主要包括亚麻仁油、荏(胡麻)油、桐油、麻籽油、红花油、榧子油、 核桃油、芥油、葵花油等。这类油脂除少数食用外,多用于快干性的 油漆、清漆、印刷墨油、油绘彩等。
2.玉米油 特性:从胚芽中提取。不饱和脂肪酸占85%, 其中亚油酸占41%~61%。含有较高的Vc。
3.棉籽油
我国是世界主要棉花生产国,每年皮棉产量在350万吨左右,而棉 籽的数量达500多万吨。
性质:棉籽含油18%左右。棉籽油的脂肪酸主要是棕榈酸(22%)、 油酸(18%)和亚油酸(56%),此外还含有少量的硬脂酸和亚麻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