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广东省六校高三文综(历史部分)下学期第三次联考试题

广东省六校高三文综(历史部分)下学期第三次联考试题

广东省六校2018届高三文综(历史部分)下学期第三次联考试题24.《左传》记载,公元前516年,齐景公问政于晏婴。

晏婴献策回答:“唯礼可以已之”,若行礼制则“民不迁,农不移,工贾不变,士不滥,官不滔,大夫不收公利”。

这表明先秦的“礼”是A. 治国安邦的重要措施B. 以人为本的民本思想C. 维护宗法分封的工具D. 强化等级秩序的手段25. 下表反映了秦汉两朝不同时期对地方监察官的设立情况据此能够认定的历史事实是A. 秦汉时丞相负有地方监察职责B. 西汉时地方监察官的职权广泛C. 秦汉时对地方官吏的管理加强D. 秦汉时监察官官职高于地方官26. 唐宋很多皇帝各种宗教都提倡。

如唐玄宗亲自对《孝经》、《金刚经》和《道德经》三部书进行注释,并将注本颁行天下;南宋孝宗的《三教论》说:“以佛修心,以道养生,以儒治世”。

上述现象说明A.儒学已经丧失其正统地位B.理学的社会基础薄弱C.三教合一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D.统治者注重宗教的实用功能27. 宋代城市出现许多店铺。

如《清明上河图》中可看到“刘家上色沉檀楝香”、“王家罗锦匹帛铺”、“孙家正店”、“赵太丞家药肆”等;《东京梦华录》也有“张家酒店”“东鸡儿巷郭厨”“郑皇后宅后宋厨”“王道人蜜煎”等记载。

这说明宋代A. 工商业首创商标制度B. 工商业大多集中在居民区C. 城市坊市制度被打破D. 工商业经营已有品牌意识28.下图列出了1645年、1725年、1843年、1865年四个年份上海道台职能的变化情况。

此图主要反映了上海道台A.渐变为近代化的行政官员B.职务管辖范围越来越大C.在时代驱动下的被动转型D.逐渐具备近代洋务思想29.金冲及在《转折年代》中以近乎白描的手法再现了1947年的中国社会面貌:有一份杂志刊载了一幅中美贸易的漫画,画的是长嘴鹤在一只长颈瓶里喝水,对蹲在旁边的猫说:我们是平等的,都可以自由地在这瓶里喝水。

材料表明A.中国获得了与美国平等的贸易地位B.美国以其经济优势获得隐性的贸易特权C.近代以来的不平等条约影响依然存在D.中国在中美贸易中处于不利的逆差地位30. 1947年苏联向中共提供了价值1.51亿卢布的各种武器、设备和战略材料;1948年苏援增至3.35亿卢布,1949年进一步增至4.206亿卢布。

与此同时,美国也向国民政府提供了大量援助。

这反映了A.中苏两国关系走向破裂B.冷战从欧洲蔓延至中国C.世界局势影响解放战争D.美苏两国主导国共内战31. 改革开放初期,深圳的干部人人会背一段列宁援引的恩格斯语录,“消灭土地私有制并不要求消灭地租。

”若有人前来质问土地出租,他们就流利地背诵给那些人听。

这主要反映了改革开放A.深受意识形态的干扰B.以新经济政策为模板C.考验领导人的政治智慧D.遭到大多数国人反对32. 柏拉图曾说:“父母不能随意令子女去还是不去国家指定的老师家读书,因为儿童与其说属于父母,不如说属于城邦。

”这主要反映了古代雅典A.公民教育受到全社会普遍重视B.公民的城邦属性高于个人自由C.民主制度不断优化达到了顶峰D.父母对子女的监护权受到限制33. 1841年,德国思想家弗里德里希•李斯特提出了一个“抽梯子”的观点。

他说:“任何国家,如果依靠保护关税与海运限制政策,在工业与海运事业上达到了这样的高度发展,因此在自由竞争下已经再没有别的国家同它相抗,当这个时候,代它设想,最聪明的办法莫过于把它爬上高枝时所用的梯子扔掉。

”李斯特旨在A. 批评英国的《航海条例》,实行关税保护和海运限制B.呼吁德国要尽快实现统一,发展本国工业和海运事业C.揭露英国的贸易自由政策,侵犯后发工业国家的利益D.讽刺德国不择手段的方式,和英国争夺殖民霸主地位34. 1928年,斯大林提出:“我们推翻了资本主义,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正在加速发展我们的社会主义工业,并使农民经济和我们的社会主义工业结合起来。

但是,我们还没有挖掉资本主义的老根。

这些老根藏在什么地方呢?它们藏在商品生产里,藏在城市小生产者特别是农村小生产里。

”据此可知,斯大林要求A.在农村实行粮食收购制B.对农业实行社会主义的改造C.集中力量进行农村建设D.发展工业促进农业的现代化35.下表是1975~2011年德国、法国财政赤字率(财政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变化表,该表格可以说明A.德法两国财政赤字逐年增加B.欧洲一体化缩小了德法经济差距C.福利制度使德法陷入债务危机D.两国政府都加大了对经济干预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5分)材料一北京城市总人口,明代中后期约68万人,乾隆末年约74万人,清末约76万人。

针对京师人口压力和住房困难的问题,清政府一方面为八旗子弟建房,另一方面迁徙京师旗人于各地。

此外,清初至乾隆中,清政府严禁流民占籍京师,对京师无业游民采取逮回原籍的政策。

同时,清政府还实行限制解任官员及胥吏寄籍京城的政策。

——摘编自尹钧科等《古代北京城市管理》材料二从16世纪中叶到1750年,伦敦人口由13万发展到将近70万,约占全国人口的12%。

1801年,伦敦人口为110万,1841年达200万,到19世纪末超过500万。

随着大量的农村和小镇人口移居城市,曾是富裕的商人和专业人士居住的市中心,成了最贫困的地区,工人们不分男女老幼地挤在一起。

疾病的流行夺去了许多城市人的生命,终于引起了政府的关注。

伯明翰市长张伯伦提出“每一个工人都有自己的家”的口号,1875年到1876年,伯明翰市通过立法向市民征收特别税,大量兴建住房,清除贫民窟,市政府成为大房产主。

——摘编自陆伟芳《19世纪英国城市对工人住宅问题的干预》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北京人口发展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8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政府和英国政府城市人口管理的相同之处,并说明不同之处及其产生的原因。

(17分)4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分)材料西方与中国和中国文化的第一次接触是十六世纪的事,但是真正对照和冲突的时代到十九世纪才开始。

我们是让一切观念、信仰、制度很自由地与西方文化慢慢接触,慢慢接受感染,接受影响,于是有时起了一步步渐进的改革,也有时起了相当迅速或激烈的变动。

那种种自动的革除淘汰,那种种数不清的采纳吸收,都不会破坏这个站在受方的文化的性格与价值。

——摘编自胡适《中国的传统与将来》结合材料与所学中国近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中国传统文化的“变革与坚守”,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史论结合)。

5.【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材料曹魏后期,屯田制逐渐被破坏。

原来的屯田客或投依豪门,或游食商贩,加上服役为兵者,有一半人不从事农业生产。

因此,农业荒废,国库空虚,百姓穷困。

针对这种情况,西晋武帝宣布罢州郡兵以归农,实行占田制。

根据规定,普通百姓的男子一人有权占土地七十亩,女子三十亩——这是应种土地的限额,不是实际授与的地数额。

在占田之中,丁男有五十亩、次丁男有二十五亩、丁女有二十亩要课税,这叫课田,每亩课田谷八升,不管田地是否占足,均按此定额征收。

此外,凡是丁男立户的,每年交纳户调绢三匹,绵三斤;丁女及次丁男立户的,纳半数。

占田制还规定了士族地主占田、荫客和荫亲属等特权,其中一品官有权占田五十顷,以下每品递减五顷,至九品占田十顷。

贵族官僚还可以荫亲属,多者九族,少者三族。

从一品官到九品官还可以荫佃客十五户到一户,荫衣食客三人到一人。

——《西晋的占田制》(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实施占田制的背景。

(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实施占田制的影响。

(9分)46.【历史——选修3战争与和平】(15分)材料2003年3月20日,美国以伊拉克藏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并暗中支持恐怖分子为由,绕开联合国安理会,单方面对伊拉克实施军事打击。

实质上美国的战略意图是通过攻打伊拉克,推翻中东地区的反美领头羊——萨达姆政权,让中东国家知道,如果持续挑战美国的霸权,将会落得怎样的下场。

在战争的过程中,美军之所以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迅速征集动员庞大的民间后备支援力量投入到战争中来,与其科学合理的后勤动员体制密不可分的。

为避免资源浪费,美军提出精确后勤思想,在准确的时间、地点为作战提供准确、适量的物质保障,最大限度地节约后勤资源。

美军认为,许多后勤动员工作完全可以由当地市场以及国际资源承担起来。

在美英联军后勤基地中,几乎所有领域都有私营公司所承包的项目,如营房维修、军人服务社、伙食供应、语言交流、娱乐项目、环境清扫、物流等大都是外包给地方服务公司,美军主要用合同方式规范其行为。

美军对单兵后勤装备的设计,无不反映出人性化思想,如士兵背囊的顶端,设计了靠枕。

美军单兵的供应标准,也是非常周到。

如肥皂、洗手液、剃须刀、剃须膏、香烟,事无巨细。

这一后勤动员保障思想,对于提高美军士兵在战斗中的士气,起到了其他方面难以堪比的激励作用。

——摘编自李超《美军在伊拉克战争中的后勤动员及其启示》(1)根据材料,概括美军在伊拉克战争中后勤动员的主要特点。

(9分)(2)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简析伊拉克战争爆发的背景。

(6分)47.【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材料石介(1005-1045)字守道,一字公操。

兖州奉符(今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徂徕镇桥沟村)人。

北宋初学者、思想家,曾创建泰山书院、徂徕书院,以《易》、《春秋》教授诸生,“重义理,不由注疏之说”,开宋明理学之先声。

世称徂徕先生,是“泰山学派”的创始人。

他关于“理”、“气”、“道统”、“文道”等论对“二程”、朱熹等的影响甚大。

曾任国子监直讲,“从之者甚众,太学之盛,自先生始。

”和孙复、胡瑗提倡“以仁义礼乐为学”,并称“宋初三先生”,强调“民为天下国家之根本”,主张“息民之困”。

从儒家立场反对佛教、道教,为宋初加强中央集权提供论据。

主张文章必须为儒家的道统服务,曾作《怪说》等文,抨击宋初浮华文风,著有《徂徕集》二十卷。

——据《宋史•石介传》编(1)根据材料,概括石介生平主要活动。

(9分)(2)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宋代理学兴起的背景。

(6分)文综历史试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12题,每题4分,共48分)41. (25分)(1)特点:数量有限,在全国总人口中所占比重较低;增长缓慢。

(4分)原因:政府严格控制北京人口;北京是全国政治中心;自给自足小农经济的制约。

(4分)(2)相同:国家干预,建设保障性住房。

(2分)不同:清政府用行政手段,严控人口数量,保障八旗子弟住房;英国用立法手段,保障和改善弱势群体居住条件。

(4分)原因:清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强化;北京城市承载力有限,住房紧缺;清朝是满族人建立的王朝。

(5分)英国代议制民主的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思潮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影响;工业革命和生产力发展提供了物质保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