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正畸 口腔诊疗技术规范和质量控制标准

正畸 口腔诊疗技术规范和质量控制标准

控制
标准
1.有效矫治牙齿颊舌向、唇舌向、垂直向错位,扭转;
2.病历记录规范;
3.矫治过程愉快。
口腔诊疗技术规范和质量控制标准
科室:口腔正畸科
诊疗技
术名称
整平牙列(摇椅形唇弓整平)
技术描述
一般的深覆合患者,下颌平面角正常。后牙槽高度过低,下颌平面角偏小的前牙深覆合患者
治疗流程
弯制配戴摇椅弓→整平牙列。
1.记录患者的姓名、性别、出生年月等内容。
2.询问患者前来就诊的目的,最关注和希望解决的问题。
3.询问既往病史,包括全身急、慢性疾患、鼻咽扁桃体疾患、药物史和过敏史,以及以往口腔患病史、治疗史。
4.了解有无家族史。
5.初步评估患者的全身生长发育状况,了解其发育程度和生长潜力。可以通过记录身高、体重,观察男女第二性征发育状况和询问女孩月经初潮时间等进行初步判断。
诊疗常规
(1)正畸前准备工作
①问诊包括主诉及家族史、临床检查、取记存模型,摄头颅侧位片和曲面体层片。
②矫治设计:通过X线片和模型对病人做出针对性的设计,使病人通过矫治治疗达到尽可能良好的咬合关系、面型、功能并使之长期稳定。所以掌握治疗时机很关键。牙性错牙合的最佳矫治时机是恒牙牙合初期,乳牙期对有口腔不良习惯的人用活动矫治器加以治疗。替牙期骨性错牙合用功能矫治器对颌骨实施生长改良治疗。
诊疗常规
1.应用不锈钢圆丝,上颌用加大的Spee曲线唇弓,下颌用反spee曲线唇弓。必要时弓丝的末端应回弯,或进行末端结扎。
2.应用不锈钢方丝制作摇椅形唇弓时应注意弓丝前后牙区域转矩的控制。弓丝后牙区应消除由摇椅弯曲造成的冠颊向转矩。下颌弓丝前牙区域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加冠舌向转矩。
注意事项:
下颌平面角较大的前牙深覆合患者应慎用。
③恒牙牙合病人全部采用固定矫治技术。矫治设计包括拔牙与否、矫治技术、支持类型、治疗结束后磨牙关系及中线(涉及不对称拔牙或原中线就偏斜,对伴有骨性错牙合和遗传史的病人应向其交代远期疗效。
④在患者及其家属充分了解的情况下签署知情同意书。
(2)正畸矫治过程
①分牙(需要拔牙的病人应先拔牙,后再安排分牙),用分牙橡皮圈或分牙簧分牙,分压时间为5~7天。
6.如有必要,可询问造成错合畸形产生的先天和后天因素,后者包括口腔不良习惯、乳恒牙替换异常等。
7.检查合型(乳牙合、替牙合、恒牙合)及牙列中牙齿的数目、形态和发育有无异常。
8.检查第一恒磨牙的合关系。
9.检查前牙的覆合、覆盖关系。
10.检查上、下牙弓宽度的协调性,协调或对刃合、反合、锁抬及偏合。
11.检查上、下牙列的中线,医师从患者正前方观察,比较其上、下牙列中线与面部中线是否一致。若不一致,应记录患者牙列中线偏斜的情况。
4.检查过程愉快;
5.病历记录完整。
口腔诊疗技术规范和质量控制标准
科室:口腔正畸科
诊疗技
术名称
口腔正畸记存模型
技术描述
所有接受正畸治疗的错牿畸形患者,在正畸治疗前和治疗后均需要取记存模型,如有必要在正畸治疗中也要取记存模型。
治疗流程
告知患者→选择托盘→调整体位→调拌印模材料→取模(记录合关系)→模型灌注→打磨→标记
诊疗常规
1.在0.56mm(0.022英寸)托槽上使用0.46mm×0.64mm(0.018英寸×0.025英寸)的不锈钢方丝或0.46mm(0.018英寸)不锈钢圆丝。
2.注意隔湿;
3.粘接位置准确;
4.粘接过程舒适。
口腔诊疗技术规范和质量控制标准
科室:口腔正畸科
诊疗技
术名称
排齐牙列(以方丝弓矫治器为例)
技术描述
固定矫治的第一阶段,牙齿错位不齐。
治疗流程
先细后粗→先圆后方
诊疗常规
1.当牙齿错位程度较严重时,使用较细的镍钛圆丝,利用其较为柔和、持续的回弹力排齐牙齿。如果使用不锈钢圆丝,则应在其上做各类弹簧曲来矫治牙列不齐。
科室:口腔正畸科
诊疗技
术名称
口腔正畸分牙
技术描述
采用固定矫治器治疗错合畸形,需要在某些牙齿上放置带环,准备放置带环的牙齿与邻牙接触紧密。
治疗流程
放置分牙附件→2~7d复查
诊疗常规
1.铜丝分牙法:
(1)将直径o.6~O.7mm铜丝的一端弯成弧形,用持针器将铜丝自牙齿颊侧邻接点下楔状隙插入,至舌侧到合面外展隙,围绕邻接点一圈。
钩入舌侧邻间隙,利用弹簧的弹力进行分牙。
(2)分牙时间通常为2~7d,在放置带环前拆除分牙弹簧。
3.橡皮圈分牙法:
(1)用分牙钳子将分牙用橡皮圈撑开拉大呈扁圆形,将圈的下方从牙齿的邻接点压人邻问隙内,随即松开钳子,使橡皮圈围绕邻接点,利用弹力分开牙齿。
(2)分牙时间通常为2~7d,在放置带环前拆除分牙橡皮圈。
1.初始弓丝一般选用直径为0.35mm或0.40mm较细的镍钛圆丝,以后逐渐加粗矫治弓丝的直径。最后换用0.40mm或0.45mm的不锈钢丝。
2.为了更早地获得对切牙倾斜度的控制,也可选用方形多股麻花丝或方形镍钛挫作为初始弓丝。
3.对于拔牙病例,排齐牙列时,可以在弓丝末端紧靠颊面管末端处回弯,或在弓丝上弯制“Ω”曲与颊面管间结扎,尽量减少前牙的唇向移动。
(2)将穿过牙齿邻接点的一端与铜丝的另一端交叉后扭转结扎,直至紧密固定为止,于丝扭端3~4mm处剪断,将断端向牙齿楔状隙内压入。
(3)分牙时间通常为2~7d,在放置带环前拆除分牙铜丝。
2.分牙弹簧分牙法:
(1)用直径0.45~O.5mm的不锈钢丝弯制分牙弹簧。分牙弹簧的下部直线
部分由牙齿颊侧邻接点下楔状隙穿向舌侧,分牙弹簧的上部通过秸面后使小弯部
③嘱患者使用注意事项:a.保持器必须24小时使用。
b.不能用热水浸泡,防止变形。
c.吃饭和刷牙时需取下保持器并放置于冷水中。
d.保持保持器的清洁卫生。
质量控
制要点
见《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口腔医学分册》p267-288#
质量
控制
标准
1.适应症选择恰当;
2.治疗前准备充分(口腔检查、x线片/全景片/CBCT、血常规、、签署知情同意书);
四川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正畸科
口腔诊疗技术规范和质量控制标准
2015年6月3日
口腔诊疗技术规范和质量控制标准
科室:口腔正畸科
诊疗技
术名称
固定矫治技术(以方丝弓矫治器为例)
技术描述
错牙合畸形患者采用固定矫治器进行的矫治
治疗流程
颌面口内检查→取记存模型→摄X线片→设计→拔牙(非拔牙病人无此项治疗)→分牙→戴矫治器→复诊加力→取工作模型→戴保持器
质量控
制要点
见《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口腔医学分册》p273-274#
质量
控制
标准
1.咬合打开;
2.矫治过程愉快。
口腔诊疗技术规范和质量控制标准
科室:口腔正畸科
诊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技
术名称
整平牙列(多用途弓整平)
技术描述
下颌平面角较大的前牙深覆合患者;需要通过压低前牙来整平牙列。
治疗流程
弯制配戴多用途弓整平→整平牙列。
5.如果使用光固化型釉质粘接剂,先将少量渗透液均匀涂布在酸蚀的牙面上,然后光照l0s。将光固化釉质粘接剂放置在托槽背板上。托槽粘接位置的调整同上。然后清理托槽周围被挤出的釉质粘接剂。在托槽周围分别光照10~20s。
质量控
制要点
见《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口腔医学分册》p272#
质量
控制
标准
1.酸蚀程度合适;
2.对于拥挤严重、牙齿重叠甚至不能粘接托槽的病例,可以在较粗的不锈钢丝上先往后拉尖牙,或用较粗的不锈钢丝在拥挤处放置螺旋推簧展开间隙,待间隙早馋后再行排齐。
3.对于扭转牙齿,轻微者可以直接将镍钛丝结扎入槽,较严重的可以用弹性装置结扎在托槽和弓丝之间,或在扭转牙齿舌侧粘舌侧扣,与邻牙交互牵引来扭正。
注意事项:
④向患者交待注意事项: a.不能吃硬、黏性、大块的食物。
b.如发现带环、弓丝折断等情况应及时与医生联系。
c.注意口腔卫生。
(3)正畸复诊加力:每隔4~6周后根据治疗不同阶段更换不同的弓丝,再用结扎丝结扎固定。
(4)正畸治疗结束:
①为患者取工作模型,制作保持器。
②拆除固定矫治器,试戴并调试保持器。保持具体时间因错牙合程度、治疗方法、生长发育状况等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部分治疗患者需永久性保持。
诊疗常规
1.根据患者上、下牙弓的形态大小,选择合适的托盘,使其能包括牙弓内的全部牙齿,托盘的边缘应有足够的高度以获得基骨和系带的正确形态。
2.患者取坐位,取上颌模型时,医师取右后位;取下颌模型时,医师取右前位。
3.取印模时,印模材最好调和得稍稠些,再放入托盘内。托盘放入口内时,应使托盘柄中线与牙弓中线基本一致,托盘前部先行压人,然后压入后部并固定,等待印模材凝固。
3.矫治方案;
4.矫治过程愉快;
5.牙列整齐、面型改善;
6.病历书写完整。
口腔诊疗技术规范和质量控制标准
科室:口腔正畸科
诊疗技
术名称
口腔正畸一般临床检查
技术描述
接受正畸治疗的错合畸形患者均需要进行临床检查。
治疗流程
记录一般情况→询问主诉、病史→评估生长发育情况→口腔颌面部检查→TMJ检查→口内检查
诊疗常规
质量
控制
标准
1.托盘选择匹配;
2.印模材料调拌合适;
3.体位正确;
4.模型完整,清晰,无气泡;
5.取模过程愉快。
口腔诊疗技术规范和质量控制标准
科室:口腔正畸科
诊疗技
术名称
口腔正畸x线头影测量
技术描述
为明确错合畸形的发病机制和儿童颌面部生长发育状况等,可进行头影测量。
治疗流程
描图→定点→测量→分析错合机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