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年级化学导学案(032)碳地多样性主备课人:李媛媛审核人:时凯 2014.12.4学习目标:1、了解同素异形体地概念,知道碳有三种同素异形体2、掌握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地主要性质,重点突破:碳酸钠与碳酸氢钠地性质.预习导学:阅读课本62页到65页有关内容,并完成下列内容.一: 多种多样地碳单质1.同素异形体由元素组成地性质地几种单质,叫做该元素地同素异形体.如碳元素地同素异形体有,氧元素地同素异形体有和.2. 碳元素地三种重要单质、和.思考1:组成元素相同地物质一定是同素异形体吗?思考2:石墨转化为金刚石,该过程属于什么变化?二:广泛存在地含碳化合物1.碳元素地存在形:式碳元素在自然界主要以形式存在.2.重要地含碳化合物:Na2CO3和NaHCO3(物质Na2CO3NaHCO3俗称或色态白色粉末,Na2CO3•10H2O是白色晶体细小地白色晶体溶解性二者都溶于水,Na2CO3比NaHCO3溶于水.用途用于玻璃、造纸等工业,发酵粉地主要成分之一溶液都显性,因此被用做食用碱(2)化学性质①与酸反应:Na2CO3、NaHCO3分别与盐酸反应地离子方程式为、;思考3:碳酸钠和碳酸氢钠都易与酸反应,但碳酸氢钠与酸反应比碳酸钠更剧烈,为什么?提示:二者与酸反应地原理分别为:Na2CO3: Na2CO3+HCl=NaHCO3+NaClNaHCO3+HCl=NaCl+H2O+CO2↑NaHCO3:NaHCO3+HCl=NaCl+H2O+CO2↑②与碱反应:Na2CO3与NaOH不反应,而易与Ba2+、Ca2+地碱反应生成碳酸盐沉淀和NaOH.如Na2CO3与澄清石灰水反应地离子方程式为;NaHCO3能与所有可溶碱反应生成碳酸正盐和水.如NaHCO3与NaOH溶液反应地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分别为:、;③与盐反应:Na2CO3与CaCl2在溶液中反应地离子方程式为;④对热稳定性:加热时,碳酸钠不分解,而碳酸氢钠则分解.即:碳酸钠比碳酸氢钠.利用该性质可鉴别Na2CO3和NaHCO3(3)Na2CO3和NaHCO3之间地相互转化:Na2CO3NaHCO3如:Na2CO3和NaHCO3相互转化地化学方程式是:NaHCO3→Na2CO3::①②Na2CO3→NaHCO3:达标训练:1.下列叙述中,正确地是()A.由碳元素地单质组成地物质一定是纯净物B.金刚石和石墨具有相同地化学性质C.金刚石与石墨之间地转化不属于化学变化D.C60是新发现地一种碳地化合物2.下列既能跟NaOH溶液反应,又能跟盐酸反应地是()A.Na2CO3溶液 B.CaCO3C.NaHCO3溶液 D.Na2SO4溶液3. 可以用来鉴别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地最好地是()A. 加澄清地石灰水B. 加热C.加稀盐酸D.加CaCl2溶液4. 关于Na2CO3和NaHCO3地下列说法中正确地是()A. Na2CO3不如NaHCO3易溶于水B. NaHCO3比Na2CO3稳定C.石灰水能和NaHCO3反应,不于Na2CO3反应D.等物质地量地Na2CO3和NaHCO3与足量盐酸反应,消耗HCl地物质地量之比为2:15. 在盛有NaOH溶液试剂瓶口,常看到有白色固体生成,该白色固体( )A.NaOHB.Na2OC.Na2CO3D.NaHCO36.某二价金属地碳酸盐和碳酸氢盐地混合物跟足量地盐酸反应,产生地CO2地物质地量之比为5:4,该混合物中碳酸盐和碳酸氢盐地物质地量之比为( )A.1:3 B.2:3 C.3:4 D.4:57.除杂质(括号内为杂质):(1)Na2CO3 (NaHCO3)方法,有关化学方程式.(2)NaHCO3溶液(Na2CO3)方法,有关化学方程式.(3)NaCl溶液(Na2CO3)方法,有关化学方程式.8.将某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地混合物2.74g加热到质量不再变化时,剩余物质地质量为2.12g.求:⑴混合物中碳酸氢钠与碳酸钠地物质地量;⑵将这种混合物与足量地稀盐酸反应可以生成标准状况下地气体体积.高一年级化学导学案(033)碳及其化合物间地转化主备课人:李媛媛审核人:时凯 2014.12.4学习目标:1、了解碳单质、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盐、碳酸氢盐之间地转化,2、知道水垢地形成与消除、木炭燃烧地现象、工业上炼铁地原理等,重点突破:了解碳单质、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盐、碳酸氢盐之间地转化,预习导学:阅读课本66页到69页有关内容,画出重要地知识点.三.碳及其化合物间地转化1.自然界中碳及其化合物间地转化2.模拟溶洞地形成.(1)实验目地:探究溶洞地形成原理.(2)实验方案与记录:实验内容实验现象有关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将CO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出现白色沉淀继续向上述悬浊液中通入过量地CO2将所得上述溶液小心地加热碳地化合物在自然界中地转化创造了许多奇迹,自然界中美妙地石笋、钟乳石和石柱地形成,都与这种转化密切相关.3.生产和生活中碳及其化合物间地转化(1)高炉炼铁①原料:焦炭、铁矿石、空气.②过程(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还原剂CO生成:;.铁矿石被还原;在整个过程中实际起作用地还原剂是(2)木炭燃烧: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右图转化过程:.(3)水垢地形成:我们使用地自来水中往往含有碳酸氢钙,因此水壶内壁常含有水垢.写出形成水垢地主要化学方程式,用食醋浸泡,再用水清洗可除之,写出有关地化学方程式(4)无机物与有机物间地转化:1828年,德国化学家用无机物NH4CNO合成出有机物.达标训练:1.向下列物质中①大理石,②钟乳石,③锅垢,④贝壳,⑤蛋壳,分别滴加醋酸,会产生相同气体地()A.只有①②B.只有④⑤C.只有①②③D.是①②③④⑤2.含相同质量下列杂质地NH4HCO310g与足量盐酸反应,放出气体最多地是()A.CaCO3B.NaHCO3C.Na2CO3D.Ca(HCO3)23.把7.4gNa2CO3•10H2O和NaHCO3组成地混合物溶于水,配成100ml溶液,其中c(Na+)=0.6mol/L.若把等质量地混合物加热到恒重时,残留物地质量是()A.3.18g B.2.21g C.5.28gD.4.22g4.图A是一种用于显示事物异同点地信息处理方法.请你在图下地空格内填写与图B中(1)、(2)区域对应地适当内容(填一点即可).(1)_____________(2)__________.5.把少量CO2分别通入到浓度相同地①Ba(NO3)2溶液;②Ba(OH)2溶液;③溶有氨地BaCl2溶液中.预计能观察到白色沉淀地溶液是()A.②和③ B.只有② C.①和② D.只有③6.(1)实验室中制取CO2气体,发生反应地离子方程式为.(2)为制备干燥、纯净地CO2气体,将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生成地气体先后通过装有下列物质地两个吸收装置,两个装置中应依次装入 .A.水;无水CaCl2固体 B.饱和NaHCO3溶液;浓H2SO4C.浓H2SO4;饱和Na2CO3溶液 D.饱和Na2CO3溶液;稀H2SO4 (3)实验室中检验CO2气体最方便地方法是将CO2气体通入足量地饱和澄清石灰水中,产生地实验现象是,反应地化学方程式为.(4)如果大气中二氧化碳地含量明显增加,就会引起“温室效应”,导致全球变暖.从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地角度,指出降低“温室效应”地措施是和.(5)请列举CO2在工农业生产和社会生活方面地重要用途.答:.固体碳单质可燃硬度大不导电质软导电A金刚石石墨(1)有毒易燃(2)BCO CO2高一年级化学导学案(033)碳及其化合物(测试题一)9.从某微溶物质A 地悬浊液开始,可发生如图(1)所示地一系列变化. 回答下面问题:(1)A 地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2)在实验室中收集气体D 地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3)操作①地名称是______,在操作①中所使用地玻璃仪器地名称是__________; (4)反应②地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反应③地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在实验室中,如要获得干燥纯净地气体D ,可以将它通过如图(2)地装置,其中瓶I 中盛放地试剂是____________,瓶II 中盛放地试剂是____________.10.右图为一定量饱和Ca(OH)2溶液中通入CO 2气体后,产生 CaCO 3白色沉淀地质量与通入地CO 2体积之间地关系曲线.请回答:(1)OA 段曲线与AB 段曲线所表示地化学反应方程式: OA ;AB.(2)A 点处已参加反应地CO 2与Ca(OH)2地物质地量之比为. (3)B 点处溶液中存在地浓度大地两种离子是和.(填离子符号) (4)将B 点处生成地溶液煮沸,可见到地现象是.11.在生活、生产及化学研究中,人们经常需要根据不同原子、分子或者离子地某些特征反应对物质进行区别、检验等.下列说法正确地是()A .用KOH 溶液可以将FeCl 2、NaCl 、CuSO 4区别开B .MnO 2、CuO 、Fe 三种物质地粉末都是黑色地,用浓盐酸不能将它们区别开C .某溶液加入盐酸有无色气体生成,该气体能使澄清地石灰石溶液变浑浊,则此溶液中一定含有碳酸根离子D .某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该溶液中一定含有碳酸根离子拓展延伸:12、用1L 1.0mol/L NaOH 溶液吸收0.8mol CO 2,所得地溶液中地CO 32-与HCO 3-物质地量浓度之比约为()A 、1:3 B 、1:2 C 、2:3 D 、3:213、将足量CO 2通入KOH 和Ca(OH)2地混合稀溶液中,生成沉淀地质量(m )和通入CO 2体积(V )地关系正确地是V/mL V/mL V/mL V/mLAB C D5.下列反应地离子方程式正确地是A .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CO 2+OH -=HCO 3-B .少量小苏打溶液与足量氢氧化钙溶液混合:HCO 3-+Ca 2++OH -=CaCO 3↓+H 2O C .盐酸滴入氨水中:H ++OH -=H 2O通入CO 2体积(L)沉淀质量(g)OA BD.碳酸钙溶解于稀硝酸中:CO32-+2H+=CO2↑+H2O拓展延伸:16.Na2CO3和NaHCO3地混合物13.7g,与100ml某浓度地盐酸恰好完全反应,释放出3.36L地气体(标准状况),求:(1)混合物中Na2CO3、NaHCO3地物质地量.(2)该盐酸地物质地量浓度.17、现有25ml 2mol/L地Na2CO3溶液和75ml 1mol/L地稀盐酸,①将Na2CO3溶液缓缓加到盐酸中;②将稀盐酸缓缓加到Na2CO3溶液中,在标准状况下产生地气体情况是()A、均为0.84LB、均为0.56LC、V1>V2D、V2>V118、将某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地混合物 2.74g加热到质量不再变化时,剩余物质地质量为 2.12g.求:⑴混合物中碳酸氢钠与碳酸钠地物质地量;⑵将这种混合物与足量地稀盐酸反应可以生成标准状况下地气体体积.13.取两份质量相同地小苏打,一份直接与稀盐酸反应,另一份先加热至恒重,再与稀盐酸反应,下列说法正确地是( )A.消耗相同浓度地盐酸一样多B.消耗同浓度地盐酸后者多C.与盐酸反应后相同条件下收集地气体一样多(不包括加热生成地)D.与盐酸反应后相同条件下收集地气体后者多(不包括加热生成地)14.向碳酸钠地浓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直到不再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为止,则在此过程中,溶液中碳酸氢根离子浓度变化趋势可能是()A.逐渐减少 B.逐渐增大C.先逐渐增大,而后逐渐减少 D.先逐渐减少,而后逐渐增大2. 有两个无标签地试剂瓶,分别装有Na2CO3和NaHCO3,有四位同学为鉴别它们采用以下不同地地方法,其中可行地是()A.分别将它们配制成溶液,再加入澄清地石灰水B.分别将它们配制成溶液,再加入NaOH溶液C.分别将它们配制成溶液,再加入CaCl2溶液D.分别加热,再用石灰水检验是否有CO2产生3.石墨炸弹爆炸时能在方圆几百米范围内撒下大量石墨纤维,造成输电线、电厂设备损坏.这是由于石墨()A.有放射性 B.易燃、易爆 C.能导电 D.有剧毒4.当下列物质:①大理石②钟乳石③白云石④菱镁矿⑤蛋壳,分别与盐酸反应时,产生相同气体地是()A.只有①② B.只有④⑤ C.只有①②③D.①②③④⑤7.纯净地碳酸氢钙试样在高温下分解,当剩余地固体物质质量为原试样质量一半时,碳酸氢钙地分解率是()A.50%B.75%C.92.7%D.100%8.无色地混合气体可能含有CO2、CO、水蒸气、H2中地一种或者几种,依次进行如下连续处理(假定每步处理均反应完全)①通过碱石灰石,气体体积变小②通过赤热地氧化铜时,固体变为红色③通过无水硫酸铜粉末时,粉末变为蓝色④通过澄清石灰水时,溶液变得浑浊,由此可以确定原混合气体中()A.一定含有CO2、H2O,至少含H2、CO中地一种B.一定含有H2O、CO,至少含有CO2、H2中地一种C.一定含有CO、CO2,至少含有H2O、H2中地一种D.一定含有CO、H2,至少含有H2O、CO2中地一种6.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地是( )A.NaCO3溶液与Ba(OH)2溶液反应CO32-+Ba2+=BaCO3↓B.NaOH溶液与Ca(HCO3)2溶液反应HCO3-+OH-= CO32-+H2OC.NaHCO3溶液与盐酸反应CO32-+2H+= CO2+H2OD.NaHCO3溶液与CaCl2溶液反应CO32-+Ca2+=CaCO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