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食用菌栽培技术》模拟练习题-通识2

《食用菌栽培技术》模拟练习题-通识2

浙江师范大学《食用菌栽培技术》模拟卷通识②(2011.03.25)一、名词解释(16分,8小题,每小题2分)1、食用菌:食用菌俗称菇或蕈,是一类可供食用的真菌的总称,如蘑菇、香菇、平菇、金针菇等。

2、组织分离法:指通过菇体组织分离纯种的方法。

具体步骤:选择种菇→表面消毒(75%酒精或0.1%升汞)→撕成两半→取菌柄菌盖交界处→小块菌肉→移入PDA→培养→观察→转管→纯种。

3、菌丝体:许多菌丝相互交错成的网状物。

4、巴氏消毒法:采用60~70℃的温度处理15~30min的消毒方法。

如双孢蘑菇培养料在后发酵期间,为进一步消灭病虫杂菌,就采用巴氏消毒法,一般是在60~62℃下,保持4~7h。

5、恒温结实型:结实温度保持恒定不变可以形成子实体。

如白蘑菇、黑木耳、草菇、猴头、灵芝等。

6、变温结实型:结实温度保持恒定不变,不能形成子实体,只有变温才能结实。

如香菇、平菇、金针菇等,一般用8~10℃温差的低温刺激。

7、母种(一级菌种):用孢子分离或组织分离等方法培育的菌丝体称为母种。

8、原种(二级菌种):把母种扩大到木屑、棉籽壳等为主的培养料上的菌种称为原种。

9、子实体分化时期:指食用菌由营养生长转为生殖生长这一时期,即原基形成时期。

10、消毒:是一种杀死或清除物体表面微生物的过程。

如进行食用菌组织分离时,子实体表面要用0.10 %升汞或75 %酒精进行消毒。

11、防腐:抑制M生长繁殖,以达到物质不腐败和霉变的过程(如:盐渍平菇)。

12、灭菌:即彻底灭菌,即用物理或化学等方法杀死物体中的所有微生物使物体完全无菌。

13、花菇:是生长在低温干燥环境中的香菇,菌盖上表皮裂开,露出白色的菌肉,状如花纹而得名。

花菇是香菇的珍品,在香菇的商品流通中,花菇质优价高,很受欢迎。

14、变态组织(菌组织):有些食用菌在一定生长阶段其菌丝体可形成一些具有特殊功能的特殊结构,称之为变态组织。

15、菌核:真菌在生活过程中由菌丝密集而形成的块状或颗粒状的休眠体。

其功能主要是:①抵抗不良环境;②贮存养分。

16、菌索:由菌丝密集而成的绳索状的结构。

其外貌与根相似,故又称根状菌索。

17、同宗配合:由一个担孢子萌发的两条单核菌丝能进行结合而生育后代者,称为同宗结合或自交亲和。

18、异宗配合:多数食用菌的单核菌丝有性别(“-”与“+”菌丝)之分,同性别的菌丝间永不亲和,只有经过异性菌丝结合才能生育后代者,称为异宗结合。

二、选择题(12分,单项或多项,12小题,每小题1分)1、属担子菌纲的食用菌有(A,D )。

A金针菇 B 羊肚菌 C 冬虫夏草 D 猴头2、有机锗含量特别丰富的食用菌有( B )。

A竹荪 B 灵芝 C 冬虫夏草 D 猴头3、可用于止血、消炎、止咳利咽、多用于口腔手术后止血的食用菌为(A)。

A马勃 B 羊肚菌 C 冬虫夏草 D 灵芝4、可用于预防和治疗消化道疾病的食用菌为( D )。

A灵芝 B 黑木耳 C 白木耳 D 猴头5、属高温型的食用菌有(C,D )。

A大肥菇 B 白木耳 C 草菇 D 灵芝6、属中温型的食用菌有( B C D )。

A灵芝 B 黑木耳 C 白木耳 D 大肥菇7、子实体可在完全黑暗环境下生长发育的食用菌有( C )。

A金针菇 B 猴头 C 蘑菇 D 黑木耳8、与香灰菌伴生的食用菌有(A)。

A银耳 B 木耳 C 蘑菇 D 金针菇9、平菇栽培中,出现不出菇和大脚菇可能的原因分别为(A,D )。

A C/N失调B 温度偏低C 温度过高D CO2浓度过高10、培养料中加石膏、CaCO3等的作用主要有(A,B )。

A提供Ca++ B 中和有机酸 C 补充碳源 D 提供能源11、蘑菇栽培管理特点是需要( B )。

A光照 B 覆土 C 低温 D 高湿12、培养料中麸皮、米糠的主要作用有(A,C )。

A补充维生素 B 提供碳源 C 提供氮源 D 提供矿质元素13、食用菌的孢子着生在(A)上。

A菌褶 B 菌盖 C 菌柄 D 菌环14、金针菇栽培中产生针尖菇的原因主要是( D )。

A营养不良 B 温度偏低 C C/N 失调 D CO2浓度过高15、珊瑚丛型猴头产生的原因主要有(A,D )。

A营养不良 B 温度偏低 C C/N 失调 D CO2浓度过高16、鹿角状灵芝产生的原因主要是( D )。

A营养不良 B 温度偏低 C C/N 失调 D CO2浓度过高17、绝大多数食用菌有菌柄,其着生位置有:1)中央生,2)侧生和3)偏生等。

蘑菇和平菇菌柄的着生位置分别为(A)。

A中央生和侧生 B 侧生和中央生 C 偏生和偏生 D 中央生和中央生18、生长最适pH为中性的食用菌有(A,D )。

A草菇 B 香菇 C 平菇 D 蘑菇19、菇体最小能促进儿童生长发育的食用菌为( B )。

A平菇 B 金针菇 C 蘑菇 D 灵芝20、用物理或化学等方法杀死物体中的所有微生物使物体完全无菌的方法( B )。

A消毒 B 灭菌 C 防腐 D 抑菌21、Fe含量较多,可用于治疗小儿贫血的理想辅助食品的食用菌为( D )。

A灵芝 B 猴头 C 白木耳 D 黑木耳22、食用菌在分类上属于( B )。

A细菌 B 真菌 C 植物 D 动物23、有独特浓郁香气,营养丰富,被称为“菜中之王”的食用菌(A)。

A香菇 B 草菇 C 平菇 D 蘑菇24、子实体有菌环的食用菌( D )。

A香菇 B 金针菇 C 平菇 D 蘑菇25、香菇段木栽培时段木内含水量控制在( C )左右。

A20~25% B 80~90% C 40~50% D 70~75%26、食用菌在生活过程中由菌丝密集形成的块状或颗粒状的称为菌核休眠体,其主要功能是(A,B )。

A抵抗不良环境 B 贮存养分 C 输送养料 D 繁殖三、填空题(37分,每空格1分)1、食用菌在分类上属( 1 )门的( 2 )纲和( 3 )纲。

大部分食用菌属( 4 )纲,如蘑菇、香菇、平菇、金针菇等;少部分属于( 5 )纲,如冬虫夏草、羊肚菌等。

营养体结构为分枝的丝状体( 6 ),能形成大型(7 );其菌体不含叶绿素,不能光合作用,以(8 )方式生活。

(1)真菌门,(2)、(3)子囊菌纲、担子菌纲,(4)担子菌纲,(5)子囊菌纲,(6)菌丝体,(7)子实体,(8)寄生或腐生2、我国食用菌生产的发展的四大趋势(9 )、(10 )、(11 )、(12 )。

(9)、(10)、(11)、(12)代料栽培代替段木栽培,室棚栽培转向田间立体栽培,栽培场所逐渐向地下开拓,产品正向深加工方向发展3、食用菌的形态分(13 )和(14 )两大部分。

前者主要功能是(7 );后者主要功能是产生孢子,繁殖后代,可供人们食用的部分。

(13)菌丝体,(14)子实体,(15)分解基质,吸收营养和水分4、担子菌纲的食用菌菌丝可分为(16 )菌丝和(17 )菌丝二种,其伞菌子实体的基本结构一般包括(18 )、(19 )、(20 )、(21 )、(22 )五个部分。

(16)、(17)单核菌丝、双核菌丝,(18)、(19)、(20)、(21)、(22)菌柄,菌盖,菌褶,菌环,菌托5、常见的变态组织有:(23 )、(24)、(25 )。

(23)、(24)、(25)菌核、菌索、子座6、培养基灭菌后,pH会(26 ),在培养过程中,pH会因新陈代谢而改变,如食用菌利用糖类会产生有机酸或分解蛋白质产生NH3。

为了稳定环境pH可在培养基中加入(27 )等缓冲剂。

若产酸过多,还可加入少量(28 );霉菌生长的最适pH(29 )食用菌生长的最适pH。

(26)降低,(27)KH2PO4和K2HPO4,(28)CaCO3,(29)小于7、母种分离方法主要有:(30 )、(31 )和(32 )三种。

(30)、(31)、(32)孢子分离、组织分离、基质分离8、人工培育的食用菌菌种有(33 )、(34 )和(35 )之分。

(33)、(34)、(35)母种、原种、栽培种9、栽培食用菌菌丝体生长阶段要求培养料含水量常为(35 ),空气相对湿度(RH)为(36 ),子实体生长阶段RH常为(37 )。

食用菌生长的最适pH常为(38 )。

平菇分泌纤维素酶、蛋白酶等酶的能力(39 ),而蘑菇通常只能利用纤维素、木质素、蛋白质等的(40),因此培养料必须经过(41 )。

(35)65%,(36)60-70%,(37)85-90%,(38)5-6,(39)强,(40)分解产物,(41)堆制发酵10、食用菌对碳和氮的需要有一个比例,简称碳氮比(C/N)。

菌丝体生长阶段C/N一般为(42 ),子实体形成阶段C/N一般为(43 )。

(42)20∶1,(43)30-40∶111、蘑菇、平菇、香菇、金针菇、黑木耳、白木耳、大肥菇、草菇、灵芝等食用菌中,属低温型的食用菌有(44 );属中温型的有(45 );属高温型的有(46 );属变温结实型的有(47 )。

(各选2种)。

(44)蘑菇、平菇、香菇,(45)黑木耳、白木耳、大肥菇,(46)草菇、灵芝(47)香菇、金针菇、平菇12、菌种袋内出现了绿色、黑色、黄色、红色等颜色,原因是(48 ),若此现象同时发生在菌种袋的上、中、下部位,其原因可能是(49 )。

防止此现象发生通常可用(50 )、(51 )等处理。

(48)杂菌污染,(49)培养料灭菌不彻底,(50)、(51 )15%石灰水,0.3%多菌灵13、根据平菇子实体分化时形态变化可分为四个时期依次为:(52 )、(53 )、(54 )和(55 )。

(52)、(53)、(54)、(55)桑椹期、珊瑚期、成长期、成熟期14、原种、栽培种培养料灭菌时一般高压蒸汽灭菌压力为(56 )、时间为(57 )。

(56)1.4—1.5kg/cm2, (57)1.5—2小时15、紫外线是非电离辐射,波长2000~3000A的紫外线具有杀菌作用,而以(58 )杀菌力最强。

(58)2600A16、菌种保藏常用的方法有:(59)斜面低温保藏法,(60)石蜡封藏法,(61)担子孢子保藏法,冷冻、真空、干燥保藏法等。

17、写出下列食用菌所属的目、科、属。

平菇:(62 )目、(63 )科、(64 )属;(62)伞菌、(63)口蘑、(64)侧耳蘑菇:(65 )目、(66 )科、(67 )属(65)伞菌、(66)伞菌、(67)蘑菇金针菇:(68 )目、(69 )科、(70 )属(68)伞菌、(69)口蘑、(70)金钱菌属18、一般利用高热空气进行干热灭菌温度为(71 ),时间(72 );试管内母种培养基灭菌采用(73 )压力,温度(74 )℃,灭菌30 min。

(71)160~170℃,(72)1~2h(1.5h),(73)1.0kg/cm2压力,(74)121℃19、食用菌菌丝生长较耐(75 ),低温只抑制菌丝的生长而无杀伤作用,因此常用(76)方法来保存菌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