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法定报告传染病基本信息一览表
法定报告传染病基本信息一览表
甲型
病毒性 肝炎
甲肝病毒
3~ 4周
15~ 50天
60天~ 160
消化道传 全身乏力,食欲不振,肝区痛 播。
全身乏力,食欲不振,肝区痛
乙肝
乙肝病毒
天
18天~ 205天 体液传播 。
6
脊髓 脊髓灰质炎 灰质炎
脊灰病毒
7— 14天
3—32天 消化道传播不对称生弛缓性麻痹
按呼吸道传染病分别隔离观察治疗,
无
并要达到( 1)体温正常 7天以上( 2) 呼吸系统症状明显改善( 3)X线胸片
就地隔离至症状痊愈后一月,或腺、 皮肤、败血性鼠疫痊愈后经菌检 3次 (每次间隔 3天)阴性后解除隔离。
就地单独隔离至症状痊愈后并经痰检 菌6次(每次间隔 3天)阴性后解除隔 离。
1~ 3天
数小时~ 6天
消化道传 播
无痛性腹泻、米泔样便
就地单独隔离至症状消失后,经过粪 检3次(每次间隔 1天)阴性或在症状 消失后 14天解除隔离。
炎 12 乙 登革热
类
流行性 乙型脑炎
登革热
13
炭疽
炭疽
乙脑病毒 登革热病毒
炭疽杆菌
14天
4~ 21天
发热,头痛,颈抗,喷射性呕 蚊_人
吐
5~ 8天 1- 3天
高热,鼻出血,眼球痛,皮 蚊_人 疹,淋巴结肿大
皮肤水肿、坏死,淋巴结肿大 12小时- 12天 接触传播 化脓。
消化道传
14
细菌性痢疾 志贺氏菌属
痢疾
1~3天 数小时~ 7天
播
里急后重的腹泻
阿米巴痢疾
阿米巴滋养 体
14天
2天~数月
消化道传 播
腹痛、腹泻,粘液浓血便。
15
肺结核 肺结核
结核杆菌
伤寒
16
伤寒和 副伤寒
伤寒杆菌 12~18天
5~ 39天
消化道传 播
持续高热,表情淡漠,相对缓 脉,皮肤玫瑰疹,肝脾肿大, 白细胞减少。
有 隔离至出疹后 5天 有 可以不隔离。 有 病程中应隔离
14天
2- 60天
接触传播
发热、多汗、肌肉关节酸痛, 睾丸肿大。
23
淋病
淋病
24
梅毒
梅毒
25
钩端螺 旋体病
钩端螺 旋体病
26 血吸虫病 血吸虫病
间日疟
27
疟疾
恶性疟
三日疟
28 流行性感冒 29 流行性腮腺炎
30
风疹
急性出
31
血性
急性出血性 结膜炎
结膜炎
32
麻风病 麻风病
淋球菌 梅毒螺旋体
钩体 血吸虫 疟原虫
8
麻疹
麻疹
麻疹病毒
10天
9 流行性出血流热行性出血热 出血热病毒
15天
7— 21天 7- 46天
呼吸道传播
发热,畏光,流泪,全身皮肤 红色斑丘疹
鼠-人
发热、头痛、眼眶痛、腰痛、 面、颈、上胸部潮红。
10
狂犬病 狂犬病
狂犬病毒 12-99天 12小时- 19年 狗-人 恐水、交感神经兴奋性亢进。
流行性 11 乙型脑
3
传染性 非典型
SARS
SARS 冠状病毒
3~ 5天
数小时~ 16天
起病急,发热,头痛,肌肉酸 呼吸道 痛,干咳,少痰,乏力腹泻,
肺炎
严重者气促或呼吸窘迫
发热、全身不适,淋巴结肿
4
艾滋病
艾滋病
艾滋病病毒 2—10年 数月— 19年 体液传播 大,肝脾肿大
4a HIV感染者 HIV感染者 艾滋病病毒
5
明显吸收 才能考虑出院
隔离自发病起不少于 30~40天,临床 有 痊愈及肝功能恢复后继续观察半年至
1年。 隔离自发病起不少于 30~40天,临床 有 痊愈及肝功能恢复后继续观察半年至 2年。
有
症状消失后解除隔离,从发病日起隔 离不少于 40天
人感
接触传播 呼吸道可
7
染高致
病性
人感染高致 病性禽流感
隔离于有防蚊设备室内,隔离至体温 有
正常为止。
隔离至症状消失后经 2次细菌检验
有 (间隔 3-5天)
阴性为止。
隔离志症状消失后观察 7天,或在大
便正常后连续培养 2~3次(隔日1 有 次)阴性时解除隔离,出院后医学观
察半年。
有
症状消失,大便连续 3次检查(每天1 次)阴性时解除隔离。
症状消失 5天后联系 2次(间隔 3~5 有 天)粪、尿培养阴性或症状消失 14天
病毒 麻风杆菌
3~ 5天
1~ 10天
14天
2- 20天
12~ 14天 10~ 12天 20~ 30天
6天~ 10个月 9天~ 16天 10天~ 45天
接触传播
男性:尿痛、尿道口红肿、溢 脓,可有尿急、尿频及伴有全 身不适;女性:白带增多、脓 性;有腰痛、下腹痛、子宫颈 红肿、宫颈口糜烂、有脓性分
鼠-人
疾病分 疾病 类编号 名称
疾病名称
1
鼠疫
甲 类
腺鼠疫 肺鼠疫
2
霍乱
霍乱
感染病原 鼠疫杆菌 鼠疫杆菌 霍乱弧菌
法定报告传染病基本信息一览表
潜伏期
一般
最短~最长
传播途径
特征性症状
疫苗 预防
病人隔离期
3~ 6天
1~ 12天
鼠-蚤- 严重急性淋巴结炎 人
1~ 3天
数小时~ 3天
人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人
寒战高热,咳嗽胸痛,咯泡沫 痰,呼吸急促。
20
新生儿 破伤风
新生儿 破伤风
破伤风杆菌
5~ 7天
伤口破损 出生后 3~7日出现哭闹不安,
接触传染
发热,下颌关节强直,面部肌 肉痉挛,角弓反张
有
21
猩红热 猩红热 溶血性链球菌 2~4天
1~ 12天
呼吸道 发热、咽峡炎,草莓舌,全身皮疹有
自发病日起隔离之 7天。
22 布鲁氏菌病布鲁氏菌病 布鲁氏菌
禽流感病毒
能 早期与其他流感相似, 发热 1~7天 数小时~ 21天 通过眼结 、鼻塞、咳嗽、咽痛、头痛、
膜或破损 全身不适
禽流感
皮肤也能 感染
1、13岁(含 13岁)以上人员,原则 上同时具备下列条件,并持续 7天以 上: a体温正常 b 临床症状消失 c 胸 部 X线影像检查显示病灶明显吸收。 无 2、12岁(含 12岁)以下儿童,应同 时具备上述条件,并持续 7天以上。 如自发病至出院不足 21天的,应住院 满 21天后方可出院。
有 临床症状消失后 3天解除隔离或从发病之
18
百日咳
百日咳
百日咳嗜血 杆菌
9天
2~ 23天
呼吸道 阵发性痉挛性咳嗽
有
自发病日起隔离 30天 或隔离至痉挛后 21天。
隔离至症状消失后咽培养 2次(间隔2
19
白喉
白喉
白喉杆菌
5天
1~ 7天
呼吸道 咽部灰白色假膜
有 天)阴性时或症状消失后 14天解除隔 离
发热、腓肠肌痛、结膜明显充 血但不痛。
接触传播
有 可以不隔离。 无 可以不隔离。 有 可以不隔离。
解除隔离,出院后医学观察 1年。
16
伤寒和
副伤寒
副伤寒
副伤寒杆菌
6~ 8天
2~ 15天
消化道传 播
持续高热,表情淡漠,相对缓 脉,皮肤玫瑰疹,肝脾肿大,
白细胞减少。
有 同伤寒
17
流行性 脑脊髓
膜炎
流行性 脑脊髓
膜炎
脑膜炎奈瑟 氏菌
2-3天 数小时- 7天
高热、昏迷、头昏、 呼吸道
头痛、皮肤瘀点,淤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