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届高三一轮复习课件:中国近现代史专题复习(36张)

2019届高三一轮复习课件:中国近现代史专题复习(36张)

• 1966-1976年, “文化大革命”是建国以 来最严重的失误和损失;
• 1978年,中共召开 十一届三中全会 ____,完 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 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史进入 ;
社会主义市场经 • 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 济体制 ;
②应切实保护人民利益,充分调动人民的劳动积极性。
附:世界史上不同国家不同时期的土地政策:
俄国1861年改革:农奴在获得“解放”时, 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必须出钱赎买这块份 地;
日本明治维新:规定允许土地买卖
中国辛亥革命:平均地权(民生)
22.近现代的四次思想解放潮流:
(1)近代前期: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虎门销烟 收复新疆
; ;
2、太平天国运动(抗击洋枪队) ; 4、甲午中日战争的黄海海战 ;
5、
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6、五四爱国运动;7、抗日战争 。
二、反对清王朝的斗争:
1、
太平天国运动

2、
辛亥革命

三、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
1、
新文化运动
; 2、
五四运动

3、
北伐战争

四、反对南京国民政府的斗争:
1.中国近代史分期:
起止时间:1840—1949年 起止事件: 鸦片战争------新中国的成立 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919年
1840年
近代前期 (旧民主主义革命)
五四运动 近代后期
1949年
(新民主主义革命)
两个革命任务:反侵略,反封建 重要统治政权(全国范围) 晚清政府→ 中华民国(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中华民国(北洋军阀政府)→ 中华民国(南京国民政府) 2.近代史发展的三条主线: 侵略史、反抗史、探索史
19.近、现代的重要会议: 1921年 中共一大(开天辟地,焕然一新) 1935年 1945年 1949年 1954年 1978年 1992年 1997年 2001年 遵义会议(生死攸关) 中共七大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 中共十四大 中共十五大 上海APEC会议(规模最大、规格最高)
侵 略


侵占新疆
日本 局部侵华战争 侵华 战争 全面侵华战争
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 全民族抗日战争
(2)中国近代的侵略与反抗(外来侵略)
侵 略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阿古柏侵占新疆 甲午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日本 局部侵华战争 侵华 战争 全面侵华战争


(2)中国近代的侵略与反抗(外来侵略)
“黄金时代”
民族工业再度受挫
帝国主义势力卷土重来,特别 是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
抗战胜 利后
民族工业没有得到 很好的恢复
由于国民党发动内战和官僚资 本主义的压迫。
(2)发展特点:
①夹缝中求生存,图发展,总的来说 比较落后 ; 原因:近代民族工业受到 帝国主义 、封建主义和
官僚资本主义 _________________ 三座大山的压迫;
发动 派别
洋务派
代表人物
中央:奕 地方:曾国藩 、 李鸿章、左 宗棠、张之洞
康有为 梁启超 孙中山
学习西方内容 (主张、口号)
器物(技术) 师夷长技 自强、求富
制度:君主立宪制 维新变法, 发展资本主义
维新派
革命派
制度:民主共和制 三民主义 思想文化: 民主、科学
激进的民 陈独秀、李大钊 主主义者 胡适、鲁迅
中国近代史上建立的政权:
• • • 清政府 太平天国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中 • 北洋军阀政府 华 民 • 广东国民政府 国 • 武汉国民政府
• • 南京国民政府 中华人民共和国
反动政权: 清政府
北洋军阀
南京国民政府
2.中国近代列强发动的五次侵华战争:
近代五次侵华战争 背 景 链 接
1840年前后,英国最早完成工业革命, 急需打开国外市场,开辟原料产地; 继英国之后,法、美等国也完成了工 业革命。 明治维新后,日本走上了对外扩张的 军国主义道路。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加剧了对外侵略。
11.近代前期的三次思想解放潮流: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变法图强、君主立宪制
三民主义
民主、科学
新文化运动
(2)近代后期(1919-1949年)即新民主主 义革命的探索: 1927年秋收起义后,毛泽东带领队伍向 农村进军,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由 此开创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即: 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夺取政权) 的革命道路。
铁人——王进喜; 两弹元勋——邓稼先;
党的好干部——焦裕禄;党的好战士——雷锋
三、1966-1976年
“文化大革命”时期:
1、林彪反革命集团被粉碎的标志:
1971年 九一三事件
2、“文革”结束的标志: 1976年 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
四、1978-今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1、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 (第二次鸦片战争)
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37年7月,日军攻占北京 (日本全面侵华战争)
6、近代中国都城的三次沦陷:
(时间、军队、战争)
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 (第二次鸦片战争)
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占南京(日本全面侵华战争)
阶 段
1949-1956年 1956-1966年 1966-1976年 1978-今


人民政权的建立、巩固和社会 主义制度确立时期 全面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文化大革命”的十年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开始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一、1949-1956年 人民政权的建立、巩 固和社会主义制度确立时期: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为了对付经济危机,日本走上了法西斯 日本全面侵华战争 道路,通过发动侵略战争转移国内矛盾。
4.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三 个阶段: • 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
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 民地化程度; •《辛丑条约》的签订,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 地半封建社会。
12.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
时期
洋务运 动到清 朝末年 第一次 世界大 战期间 一战以 后
发展状况
出现一些民族工业萌芽 ,但是,难以生存和发 展。 各种实业团体纷纷出现 ,中国民族工业得到一 个发展机会,进入了
主要原因
这些民族工业受到封建制度的 阻碍
辛亥革命的成功,冲击了封建制度,使民 族资产阶级一度受到鼓舞。海外华侨投资 国内近代工业。(内部原因)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帝国主义国家忙于 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的掠夺。( 外部原因,也是主要原因)
20.建国后,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变革和 调整。(建国后党在不同时期的农村政策) 地主土地所有制——农民土地所有制 土地改革 农民土地所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 农业合作化 要提前实现共产主义 人民公社化运动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土地国家所有,分田到户、自
负盈亏
据此,你认为在制定经济政策时应遵循什么原则(启 示): ①制定经济政策应实事求是,尊重国情,遵循经济规 律;
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对内改革: 3、改革开放:
农放: 城市——沿海经济开放 区——内地
4、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 阶段
近代探索:救国
15.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现代探索:建国 三大改造 • 1956年底_______________的完成标志着我 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 社会主义初级 阶段。 此后,我国开始了 入______________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 • 1956-1966年,是我国全面探索社会主义建 设的十年,有成就也有失误。失误表现 为: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
• 1997年,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 确立为 党的指导思想。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 思想
16.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生的三次巨变 和巨变中产生的三位伟人:
1、辛亥革命(1911年) 2、新中国的成立(1949年)和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1956年) 毛泽东 3、改革开放(1978年) 邓小平 孙中山
注:变化的具体表现就是答三个事件的意义。
17.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形成的 两大理论成果:
(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毛泽东思想
(2)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邓小平理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18.中共历史上的几次“左”倾错误: (1)博古等人执行王明“左”倾方针,造成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进行长征; (纠正:遵义会议) (2)20世纪50年代后期,”大跃进”和人民公 社化运动; (3)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 (纠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改革开放 新时期
《乔的笑》
尼克松访华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天京即南京)
1912年
1927年
中华民国定都南京
蒋介石建立南京国民政府
1937年12月13日 南京沦陷,随后日军在南 京进行了长达六周的大屠杀 1949年4月23日 南京解放,标志着统治中国
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
14.中国现代史的分期: 1949年——今
1949年——1956年,新民主主义社会 1956年——今,社会主义社会
7. 民族危机最严重的两个时期:
1、19世纪末: 甲午中日战争 后,帝国主 义国家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面临瓜 分豆剖的危机;为了应付: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 2、1931-1945年: 日本 为摆脱经济危 机,发动大规模侵华战争,中国陷入了亡 国灭种的境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