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程设计方案规划书
知识类型
□理论讲授型□推理演算型√技能训练型□实验操作型
√答疑解惑型□情感感悟型□其他
制作方式(可多选)
□拍摄√录屏√演示文稿□动画□其他
预计时间
(不超过10分钟)9分钟
微课程设计
教学过程
(请在此处以时间为序具体描述微课程的所有环节)
设计意图
(请在此处说明你为什么要这样安排或选择)
情境导入:
今天我们来谈谈写人叙事文章中的景物描写。教师课件呈现丰富的景物图片。介绍大自然景物的美丽,引出概念景物描写。
通过梳理看出肖复兴在叙事过程中景物描写的独特而全面的构思与表达,因此通过看图、联系课文内容并且引导学生深入想下去,体会景物描写内在的意义。品读介绍三处景色描写的句子,逐句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体会景物描写在环境介绍、表达心情、突出主题等方面的作用。
学以致用、推而广之,让学生再总结出景物描写的作用3。
小结归纳:综合来看看这些景物描写的句子的作用
布置运用所学解决新的学习任务,有效达成学习目标。
设计亮点:
(请你从教学方法、案例选取、媒体选择、互动设计、技术细节等方面来说明你的设计亮点,以便其他教师更好地关注微课程的设计细节,不超过300字。)
本微课程是基于学生自主学习文章之后指导提升学生语言表达方面能力而进行设计的。通过解读教材我们发现在《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一课中,肖复兴在语言表达方面在叙述做客的过程中,将景物描写的作用进行了全面的展示。本课程选题上突出本课重点、难点,尤其关注学生学习语文知识、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训练体系中的写人记事文章中的景物描写这一小知识点,充分将微课程设计与语文学科教学有机对接,选取《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一课中景物描写的突出表达也是学生学习难点—含义深刻句子(景物描写)的体会。设计时先从学生自主找到景物描写的句子入手,通过丰富的图片、文字材料以及教师富有层次的设计中,引导学生通过对比与思辨感知景物描写的作用,并将学生景物描写的阅读与表达训练目标有效达成,从而更好地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内容来源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爬山虎的脚》
适用对象
小学语文四年级学生
教学目标
通过品读相关景物描写的句子,知道作者借景抒情的基本方法,感受景物描写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教学用途
□课前预习√课中讲解或活动√课后辅导□其他
在学生感受叶圣陶修改作文认真细致的基础上,适时引入此微课程学习,深化人物形象感知的同时,训练学生体会文中景物描写的句子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第二处:肖复兴与叶老先生亲密握手时的景物描写分析,体会肖复兴此时的激动、兴奋、紧张心情,此处“阳光都变成绿色的,像温柔小精灵一样在上面跳跃着”正反映了烘托人物的心情,因此,景物描写能表现人物心情。
第三处:当经过一下午的交谈后的那段景物描写“那一墙的爬山虎绿得沉郁,虎虎有生气”的作用是什么?肖复兴在叶老先生的谈话体会到诚恳、平易近人,被叶老先生的无比关爱和深深的祝福,从中体会到叶老先生伟大的人格,也就是文章的主旨。因此,景物描写能深化主题。
通过呈现部分景物图片,唤醒学生生活记忆,并且初步体验景物描写的概念,了解景物描写在写作中的意义。
概念引出:
根据学生已学揭示课文中描写景物的句子,让学生整体感觉景物描写的内容。
揭示主题,让学生聚集重点内容,集中初步品读景物描写的句子。
概念深化:体会作者笔下的爬山虎描写的妙用
第一处:肖复兴走进叶老先生的家时,看到的景物是这样写的“一墙绿绿的爬山虎映入眼帘”,从中你了解到了什么?这就是向我们交待了事情发生时的环境。
3.同样的风景,不同的心情,不同的表达,引导学生体会不同心情下景物描写的方法,并且尝试着练习实践景物描写表情达意。
4.补充李白杜甫借景抒情的几句古诗,启迪学生思维,引发学生更多思考与学习。
通过拓展,进一步体会景物描写的作用
布置学习任务:
再次展示图片,引导学生学会在叙事写人文章中进行恰当的景物描写。
在平时的写作中用上写景的句子
《一景一天堂,一法一世界》微课程设计方案
作者信息
姓名
孙玉亮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所教学科
语文
所教学段
小学
单位名称
临沂市罗庄区教育体育局
微课程信息
主题名称
一墙爬山虎一片浓浓情
选题意图
《课程标准(2011版)》对第二学段的学习提出了这样的要求: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通过此微课程的设计,引导学生品读关键词句,初步体会作者借景物描写表达特定环境下人物思想感情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小结景物描写的作用,并且归纳出景物描写整体的表达方法。
应用拓展:
1.文章结尾处说“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运用学到的景物描写的作用与方法,你知道这句话肖复兴真正要表达的意思吗?
2.景物描写的写法体会,出示文章中的两处描写,让学生体会景物描写可以适当运用了比喻、拟人、夸张等手法,让文章更加生动传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