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巴蜀小学校国家、地方、学校
三级课程校本化实施规划
(2012年修订)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创造性地落实《国家教育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深入推进小学素质教育,严格落实渝教基〔2012〕21号文(《重庆市义务教育课程安排表》)精神。
以重庆“二期课改”、“卓越课堂”行动为契机,持续深化“巴蜀律动课堂”研究,以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的“校本化”实施为抓手,进一步突显巴蜀律动课程的综合化、巴蜀律动课堂的生本化,践行“与学生脉搏一起律动”办学理念,让每一个学生在律动课堂里自由生长。
特制定三级课程校本化实施规划,指导学校未来的课程建设,让课程奠基学生一生的可持续发展。
一. 目标愿景
办学理念:与学生脉搏一起律动,为学生而办学校。
学校魅力:走进巴蜀园,走进快乐园;走进巴蜀园,走进创造园;走进巴蜀园,走进成功园。
育人目标:头脑科学、身手劳工、自信、豁达、优雅的合格公民。
二. 课程的整体规划
(一) 律动课程管理的体系构建。
1333律动课程体系:1条主线——学生发展。
3维目标——身手劳工、头脑科学、情趣高雅。
3类课程——学科课程:以夯实基础为重点,以律动课堂为突破,以能力为导向。
活动课程:以立德树人为重点,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的身心,自省、自律的习惯,关心同情他人的情感与品德,乐观进取的态度,以及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培养学生自主学
习,自己发现问题的态度和能力。
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和思考问题的方法,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发展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
主要包括品德、综合实践课程之非指定领域(如校队队会两操传统主题活动、放学午餐8分钟等)、综合实践课程指定领域(信息技术、劳动与生活技能、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与社区服务等)。
特色课程:以个性成长为重点,以生为本创新课程,自主选择满足个性,即通常说的课程辅助活动。
最后一个3,则有示3大律动教育要素:尊重、激发、共生。
(二)律动课程实施的整合路径。
1.三类课程整合。
为清晰课程育人功能,我们把课程分为了学科课程、特色课程、活动课程三大类,三类课程相对独立而又相互联系,既有
目标、学习方式的共同点,各自又有不同的侧重点。
但在具体的课程实施过程中这三类课程往往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推进,都由
小学校具体实施和推进。
但在研究过程中常常把学科课程和特色课程整合成一大类由学科大组负责系统规划,强化学科课程特
色和提升学科课程的整体育人功能。
活动课程是指以经验性、体验性课程为主的课程,我们统一整合以实施活动课为主要的形学科课程1.语文;
学;3.英语
术;5.体育
学
式进行实施。
2.学科整合
学科整合,首先是不同学科的共性要求即“巴蜀儿童礼”,以此共育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奠基学生一生可持续发展,要求师生入脑入心人人过关,进教室进课堂课课过关。
其次,学科间的整合实施,如读书节以语文、英语学科协作推进;艺术节则音乐、美术学科协作推进;大单元综合实践活动则由综合实践活动学科、品德学科和物业组协作推进。
科技节则由科学、数学组协做推进;体育节由体育学科、班主任学科协作推进。
3.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整合实施
对国家和地方课程中没有具体课程标准的活动课程进行了有机整合,系统规划,减少课程的随意性,提高课程的整体育人功能,无课标无教材的实践活动课程,我们研发了则要有实施体系和实施大纲,如《活动课实施指南》(原生活课程实施指南)、《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指南》、《我们的节日序列化课程》、《我们社会实践》、《我们的校会》等。
○指定领域课程实施指南
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定性四个领域(信息技术、劳动与技能、社区服务与社会实
4.时空整合
(1)时间统整留足空间。
合理规划学生的在校时间、大型活动时间、课堂时间,给学生自由生长留足时间。
如大型活动活动规划,
(2)空间统整立体实施。
根据课程特点实施长短课结合,室内外结合,校内外结合进行实施,特别针对一些难点课程的实施,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英语课和写字课的实施建议。
本部和书院的英语采用长短课结合的方法进行实施,确保英语天天见。
一二年级每周只有两节英语课,为保证其效果,利用每周只有26节课规定课时,比高年级少四课时,把这4课时统一安排在每天的第4节课进行,保证英语和写字天天练。
即每天第4节课的前面15分钟是英语诵读或者国学经典诵读,后面15分钟自己习字,统一由语文老师负责,进行课堂管理。
英语教师负责英语诵读质量。
也就是1、2年级每周3次英语诵读、1次国学经典诵读,时间均为15分钟(没有英语课的3天均为英语诵读,保证英语天天见。
余下的1次为国学经典诵读)。
写字课15分钟,一周4次。
(英语诵读和国学经典诵读、写字课等可以考虑由英语学科、语文学科统一由学校专业水平很高的老师拍摄教学内容,做成视频资料,在电脑里进行播放,进行统一教学。
这样具有系列化和阶段化的学习,教师易于操作,也避免执教教师的随意性,保证每天诵读和写字的质量。
如容闳学校就是这样,可以借鉴模仿学习。
(课表安排详见附件一)体育活动课程的实施建议。
体育学科组和各小学校进行统筹,一定明确各种体育活动课程的明确定位和价
值。
大课间以班级为单位的丰富多彩的自主活动,场地要统一规划。
体育课主要完成国家规定的教学计划和课程标准。
运动会则以展示学习成果为主;体育课程辅助活动则以项目式学习为主。
自主八分钟的实施建议。
每周一学校评比流动红旗,听广播学校进行统一的值周小结;每周五班级评比巴蜀榜样,或者生活实践课程的内容及要求等。
小学在进行每天自主活动八分钟课程内容时,注意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机结合。
每周二、三、四均有各班级设置,要求在开学有自主八分钟课程表,张贴在教室外墙上。
附件一、作息时间及课表安排
(3)校际整合。
①三园课程设置。
巴蜀园课程设置:结合园区传统优势和场地特点,在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同时,侧重体育和创造特色。
在课程设置上严格执行市教委规定,先规范后示范,每期专设一个“创造”综合实践活动周。
重庆市小学课程安排表(巴蜀园)
鲁能巴蜀小学课程设置:结合书院园区特色和传统优势,鲁能巴蜀小学侧重传统文化和选修课程建设,强化学生选修课程,专设“传统文化”综合实践活动周。
重庆市小学课程安排表(鲁能巴蜀小学)
蓝湖郡巴蜀小学课程设置:结合国际园区和传统优势,侧重体育、英语学科建设。
在课程安排上,上午文化课为主,下午活动课为主。
固化每周分享成长活动,同时专设每期一次的“跨文化”综合实践活动周。
重庆市小学课程安排表(国际)
②课程辅助活动课程。
实行必选和自选相结合的思路,突显课程的针对性。
必修课和选修课相结合,以“学分制”确保全面素质的均衡发展。
课程辅导活动分为人文类、科技类、体育类、艺术类四大类几十个小类,每类都有相应学分,以两年为一个周期,学生必须要获得这四个大类160学分后,方可升级,否则补考后才能升级。
课程辅助活动要求每位教师每期开学前,都将在人文、科技、体育、艺术等四类中自选一类开设某一门或几门课程辅助活动。
巴蜀园的课程辅助活动实施建议。
每期开学时,由学生都将根据小学校教师开设的课程辅助课程录目,进行自主选课。
原则上每40个人一个班,并以一学月为一个周期。
选课后每天下午的最后一节课上课,连续上四周,经考核过关后,再选择第二学月课程,以此类推……,每位同学每期必须完成4个大门类(每大类中一门即可)的选课学习,每门课程经考核过关后,可修得学分10分,每期修满40分方能过关。
渝北区鲁能巴蜀小学的课程辅助活动实施建议,实行整班选课和学生自主选课相结合的思路。
其中,每周周一至周五每天下午的第二节课实行整班选课。
另外,周二和周四下午放学后,还将组织学生进行自主选课,课程辅助活动的提高学习。
蓝湖郡巴蜀小学的课程辅助活动,更应突显课程综合化和国际化特色,建议语、数、英及托管统一在上午进行,下午则把课程辅导活动与其它课程整合进行,并以长课、大课为主,突显每一个学科专业特色,并让每一位国际学生都能学有所长。
5.人员整合
倡导教师一专多能,跨学科教学,每一位教师在上好自己的专业课以外,至少还能开设一门课程辅导活动,并鼓励教师多兼课,成为全面发展的全能性教师,以身示范,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三)课程评价。
⊕评价四原则:过程性原则、多元性原则、整体性原则、综合性原则
⊕课堂评价:教师要灵活采取多种方式,建立起关注学生发展的激励性评价。
⊕学分评价:建立学生电子版的学生选课系统和学生评价系统。
三、管理实施
1.课程部统整,学科推进教研组实施。
为保证律动课堂的研究力度,我们以“理性规划、整体推进”为思路,初步形成了学科负责人牵头,大组长和备课组长带领学科教师开展日常教科研工作,且以教科研合一的方式提升研究力度,促进理念自然有效地转化为师生的自觉行动。
2.研究推进时间表。
3.实施效果评价。
评价主体:学生、家长、主管部门。
评价内容:学生行为习惯、学生学业水平、服务对象满意度、学科课程建设重点难点工作的突破情况。
评价形式:每年都以学术年会的形式,对规划实施情况和效果进行总结反馈,同时对下一年规划提出适时修正,保证规划的可操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