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药处方点评资料

中药处方点评资料


2020/5/20
贵州省荔波县中医院 16
展望
处方点评制度
——是医院持续医疗质量改进和药品临床应用 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提高临床药物治疗学水平的重要手段;
将进一步促进医院药学管理水平和药物治疗水 平的提高
2020/5/20
贵州省荔波县中医院 17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处方质量改进的几点建议
希望各科医生与药房加强 配合提高对处方正确书写 的重视程度,提高我院处
(四)医师签名和/或加盖专用签章、处方日期。 (五)药品金额,审核、调配、核对、发药药师签名 和/或加盖专用签章。
贵州省荔波县中医院
中药饮片处方书写要求
中药饮片处方的书写,应当遵循以下要求:
(一)应当体现“君、臣、佐、使”的特点要求 (二)名称应当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准确使用,《中 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没有规定的,应当按照本省(区、市)或本单 位中药饮片处方用名与调剂给付的规定书写 (三)剂量使用法定剂量单位,用阿拉伯数字书写,原则上应当 以克(g)为单位,“g”(单位名称)紧随数值后 (四)调剂、煎煮的特殊要求注明在药品右上方,并加括号,如 打碎、先煎、后下等; (五)对饮片的产地、炮制有特殊要求的,应当在药品名称之前 写明;
方质量。
建议信息科设置程序 使填写不完整的处方 无法通过,从系统上 消除项目填写不全的 错误。
望各位医生积极配合医院制度实施, 提高我院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 保障医疗安全,减少不合格处方的出现。
2020/5/20
贵州省荔波县中医院 18
贵州省荔波县中医院
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 明辨是非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培养文学情趣; 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 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 鼓舞我们前进。
贵州省荔波县中医院
1 实施处方点评后的处方质量变化
2 处方点评中的一些常见问题
3
处方质量改进的思考
贵州省荔波县中医院
处方点评中常见的问题
我院自实施处方点评制度以来,处方质 量不断上升,从近几个月处方点评的结果 来看,每月处方合格率为93%,以上,不 合格处方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处方不完整(手写处方) 第二、格式不规范(电子处方)
2020/5/20
贵州省荔波县中医院 12
不规范处方点评
2020/5/20
贵州省荔波县中医1院3
2020/5/20
贵州省荔波县中医14院
不规范处方点评
2020/5/20
贵州省荔波县中医15院
小结
中医治病,必须辩证明确,用药要准确,如果, 虚症用泻药,实证反而用补药,寒症反而用清 法,热症反而用温法,虚虚实实损不足以奉有 余。
贵州省荔波县中医院
中药饮片处方书写要求
(五)对饮片的产地、炮制有特殊要求的,应当在药品名称之前写明; (六)根据整张处方中药味多少选择每行排列的药味数,并原则上要求 横排及上下排列整齐; (七)中药饮片用法用量应当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无配 伍禁忌,有配伍禁忌和超剂量使用时,应当在药品上方再次签名; (八)中药饮片剂数应当以“剂”为单位; (九)处方用法用量紧随剂数之后,包括每日剂量、采用剂型(水煎煮、 酒泡、打粉、制丸、装胶囊等)、每剂分几次服用、用药方法(内服、外 用等)、服用要求(温服、凉服、顿服、慢服、饭前服、饭后服、空腹服 等)等内容,例如:“每日1剂,水煎400ml,分早晚两次空腹温服”; (十)按毒麻药品管理的中药饮片的使用应当严格遵守有关法律、法规 和规章的规定
中药处方点评
主讲人:黄伟 2016.12
贵州省荔波县中医院
前言
为规范我院处方点评工作,提高处方质量,促 进合理用药,保障医疗安全,根据《国家中医药 局中药处方格式及书写规范》我院药剂科对每个 月的中药处方随机抽取100份门诊处方,按照相 关制度进行实施点评。旨在规范处方管理,促进 合理用药,提高我院临床药物治疗水平。
第三、证型不符
贵州省荔波县中医院
不规范处方点评
点评: 项目不全(年龄、科别)、无诊断
2020/5/20
贵州省荔波县中医院 8
不规范处方点评
2020/5/20
贵州省荔波县中医院9
不规范处方点评
2020/5/20
贵州省荔波县中医院 10
不规范处方点评
2020/5/20
贵州省荔波县中医院11
不规范处方点评
贵州省荔波县中医院
中药处方书写格式
中药处方应当包含以下内容: (一)一般项目,包括医疗机构名称、费别、患者姓
名、性别、年龄、门诊或住院病历号、科别或病区和床 位号等。可添列特殊要求的项目。
(二)中医诊断,包括病名和证型(病名不明确的可 不写病名),应填写清晰、完整,并与病历记载相一致。
(三)药品名称、数量、用量、用法,中成药还应当 标明剂型、规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