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三生教育”教案课题:生命宝贵一、目标要求(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神奇的生命世界,欣赏生命的奥妙,感受生命之美;认识世界万物是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学会尊重生命,珍惜生命、善待生命;懂得珍惜自己的生命,对自己的生命健康负责,尊重他人的生命和健康。
(二)知识与能力:1.能力:认识世界万物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学会尊重生命,珍惜生命,善待生命;培养爱护自然、鉴赏自然、保护环境的能力。
2.知识:了解生命世界的美丽与神奇,欣赏生命的奥妙,感受生命之美;懂得珍惜自己的生命,对自己的生命健康负责,敢于直面困难、挫折,做一个有责任心的公民。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珍爱生命、善待生命。
2.难点: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密切联系,树立环保意识。
三、教学方法:启发式、讨论式教学。
四、课时安排:3课时:第一课时——生命的思考第二课时——热爱生命善待生命五、教学对象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对生命世界以及大自然的生物并不陌生,从小学的相关科目如自然课,到中学的生物等科目的学习中,他们对自然以及生命世界都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
一方面,他们意识到生命的存在,但另一方面,他们又比较缺乏对生命领域的探索和思考。
世界上,人的生命只是生命世界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已,还有其他的动物、植物,它们都有生命,它们的生命也是十分重要的。
甚至可以说,如果没有它们的生命,就没有我们人类的生命!因此,要通过思想品德课的学习,让学生懂得珍爱自然界的一切生命,培养和树立人与自然界的所有生命相互依存、和谐共处的生态道德观。
第一课时(一)教学重点、难点1.感受生命世界的多彩神奇,认识生命世界的独特性和各种生命价值的平等性。
2.了解环境恶化的现实,懂得保护环境需要每个人从自己做起,珍爱自然生命,保护自然环境,学会和自然和睦相处。
教学方法(二)体验、感受、小组研讨、讲解。
教学设计思路和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1.指导学生收集有关动植物的图片或样本。
2.检查督促学生完成主题调查;3.收集当地环境方面的资料,准备“社会环境综合分析”系列组图和环保方面的新闻消息实例。
(二)导入多彩的动植物图片展示,説一説你对生命的理解。
(导入)一、生命世界美丽神奇(归纳)1、世界因的存在而精彩,我们应热爱生命,关爱生命。
2、人类与其他生物共同构成生命世界。
师:自然界里生命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它们从几亿年前开始发源,从细小的单细胞动物发展到庞大的肉食动物,从低等动物到高等动物,从爬行类动物到哺乳类动物,从单一的为数不多的物种发展到今天的成千上万种多姿多彩的神奇的生命世界。
那么这个世界上,是否人类生命的价值高于其他生命呢?观察与思考:人类的生命价值是否高于其他生命价值?(导入)辩题:“人类生命的价值是否高于其他生命?”活动目的:加深对生命独特性的理解,懂得每种生命都有其存在的价值,要尊重地球上的一切生命;懂得各种生命都有平等的生存权利,各种生命息息相关,相互联系;引入对人和其他生命价值的思考,懂得善待其他生命,为下一节课《生命需要彼此尊重》做好铺垫。
活动准备:全班同学分为2个大组,一组为正方:人类生命的价值高于其他生命;另一组为反方:人类生命的价值与其他生命是平等的。
(教学提示:学生的观点总的来说可能会出现这样几类:1.人类生命的价值肯定高于其他生命;2.人类生命的价值不一定高于其他生命;3.人类生命的价值与其他生命是平等的;4.人类生命的价值与其他生命的价值一样等几种结论。
从而得出“生命的存在是大自然的奇迹,人类只是其中的一种”,“人类无权剥夺其他生命的生存权利”,“生命间是息息相关的,需要彼此尊重”的结论,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铺垫。
)二、生命需要彼此尊重活动目的:通过观察生命世界里的动植物标本或图片,描述自己的想法,感受生命的独特性与多彩、神奇,逐步树立起生态德育观。
活动准备:1.教科书探究园——精彩的生命。
(五幅图和课件图片展示)2.学生课前收集的有关动植物的图片或样本。
3.学生以4-5人为兴趣活动小组。
师:同学们请拿出你们收集的动植物的图片或样本,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收集成果;讨论它们有什么样的特征,自己为什么要收集这些图片或样本,你是否喜欢这些动植物,并阐述理由。
学生讨论并交流自己的感受。
(略)师:看来同学们对生命世界里的动植物了解还真不少!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教科书第2-3页的“观察与感受”中的五张照片。
首先请大家仔细观察每张照片,认真思考照片所反映的是什么自然景象或生命现象?学生回答:1.沙漠中的植物。
2.孕育中的婴孩。
3.显微镜下的细胞组织。
4.草原上的雄狮。
5.大海中的鱼类。
师:你能从这五张照片中找到生命的迹象吗?……哦,原来树、婴孩、细胞组织、狮子、鱼类都是生命的表现。
那么他们的生命表现有什么不同?每张照片中的生命都有什么样的特征呢?请大家在小组内讨论后,回答老师的问题。
学生回答:1.沙漠中植物——代表着顽强的生命。
2.孕育中的婴孩——代表着需要特别呵护的生命。
3.显微镜下的细胞组织——代表着细小而古老的生命。
4.草原上的雄狮——代表着凶猛、强悍的生命。
5.大海中的鱼类——代表着水下多彩、美丽的生命。
……师:因此,我们要敬畏、感激大自然。
你知道哪些破坏大自然的行为?学生回答:(省略)。
某些人类将为他的行为付出惨重的代价图片展示。
讨论:我们人类怎样和其他生命相处?(教师归纳)1、人类来自于大自然,是大自然进化的结果,人的生命孕育自然,又依赖于自然。
因此,我们应该对大自然抱又敬畏之心,感激之情。
2、其他一切生命和人都有同等的生存权利,生命需要彼此尊重。
3、人类必须尊重自然规律,善待大自然,与大自然共生共存、和谐相处,建设一个生态环境良好的世界。
2012年七年级“三生教育”教案课题:热爱生命善待生命晋宁四中张文宝一、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珍爱生命,永不放弃生的希望。
难点:认识生命在于关爱,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关心,互相帮助。
二、教学方法:新闻调查、小组研讨。
三、教学设计思路和教学过程情景研讨师:请大家翻到教科书第3页情景体验“生命需要坚强勇敢”,快速阅读,然后回答下面问题:1.为什么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放弃自己的生命?①生命世界美丽神奇;②生命是自然界最珍贵的财富,世界因生命的存在而精彩动人;③我们和自然界中的其他生命一样,以自己独特的方式生活着,以自己独特的价值存在着、发展着,共同构成了这个美丽而神奇的生命世界;④生命是宝贵的,生命属于一个人只有一次。
2、我们怎样珍爱生命、善待生命?(1)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
(2)珍爱自己的生命,对自己的身心健康负责。
(3)善待其他生命。
3.阅读了这篇文章后你获得了什么样的启示?学生回答:(略)。
①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健全我们的体魄;②注意安全问题,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③定期进行体格检查;等等。
另一份“辛德勒名单”这是一份动物的死亡档案。
有些动物我们永远没机会再见到了。
1914年旅鸽灭绝 1917年佛罗里达狼灭绝1918年卡莱罗纳鹦鹉灭绝1925年高加索野牛灭绝1937年巴厘虎灭绝 1942年红鸭灭绝1948年袋狼灭绝 1964年冠麻鸭灭绝……这些动物正在死亡边缘挣扎华南虎:仅余50只在动物园中白鳍豚:不超过1000只扬子鳄:不超过1500只大熊猫:野外生存仅有1000只左右绒毛朱猴:仅余100只左右白眉长臂猿:中国野生量仅有50—70只……中国濒危珍稀动物图片展示思考与分享时下,一些野味馆随处可见,据透露:仅广州市一天的蛇肉交易量就高达10吨。
一段时间,广东盛行吃禾花雀,竟然在湖南、广西、云南等省掀起了捕杀热潮,害得这种专吃田间害虫的小家伙差点被灭绝。
据《中国环境报》记者暗防查实,在广西南宁的饭馆里到处可能看见“孔雀全宴”“天鹅全宴”“纸包鸵鸟肉”“干埚大雁”“红扣穿山甲”“红烧巨蜥”等,可以说,除了老虎、大熊猫之外,其他的野生动物在这里都能吃到。
据野生专家们估计,广西每年吃掉穿山甲约100吨,大约2万至万只。
看了这些材料后,你对如何保护野生动物,你有什么好的主意(或建议)?基本结论(板书)三、珍爱生命、善待生命1.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2.珍爱自己的生命,对自己的身心健康负责;3.善待其他生命。
爱心行动课件图片展示:《哭泣的野生动物》、《被虐待的小动物》图片展示生命需要关爱每种生命都有其存在的意义与价值,各种生命都息息相关,需要相互尊重、相互关爱。
如果随意践踏地球的生命,就是在破坏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最终受伤害的还是人类自己。
北京市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2003年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每年至少有25万人死于自杀,有200万人自杀未遂,即平均每两分钟就有一人死于自杀,8人自杀未遂。
自杀已经成为中国死亡原因中排序第五位的原因。
在15—34岁年龄段的青壮年中,自杀是首位的死因。
自杀轻生会给自己、家庭、亲友和社会带来什么危害?珍爱生命行动方案提纲制定。
P7页作业:省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