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性及提高自我职业的修养教师本人是学校里最重要的师表,是直观的最有教益的模范,是学生活生生的榜样。
”因此,教师作为育人的主体,首先要具有完善的人格,要在思想境界、道德情操上堪为师表,以良好的师德风范去影响学生。
正如大教育家孔子所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的教化作用,人民教师一定要不断提高人格修养,努力完善自我,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楷模.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更多需要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发展。
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应适当创设情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实践能力。
作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肩负的是培养祖国未来的建设者的神圣使命,我们必须树立伟大而高尚的理想,努力做到“热爱教育、献身教育”,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奉献终生,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培养更多的“四有”人才而不懈奋斗。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要不断探索适应新时期教学工作的、切实有效的教学方法,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充实自己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修养:
一、创新的能力和资源的利用。
作为新时期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要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更上一层楼,取得更好的成效,就必须要具有科研创新能力。
我们不能墨守成规,需要大胆创新,探索适应新时期教育改革的举措,向科研创新要质量。
在网络化信息时代,教师应懂得如何获取、选择、加工和利用网上的信息资源已经成为体现个人能力的重要标志。
这种能力,是新一代文明人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
二、要学会关爱学生。
教师对学生的爱,在教育过程中发挥着其它教育因素和力量所不能发挥的作用,教师对学生的尊重,理解、鼓励和宽容,将使
课堂处处充满真诚的信任和友好的合作,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教育学生,感染学生,并得到学生的尊敬和信任。
三、要学会团结协作。
团结协作是调节教师与教师、教师与领导等教育主体之间相互关系的道德规范,是优化校内育人的关键因素。
培养人这一伟大而艰巨的教育工程,不是哪一位教师所能独立完成的,要办好一所学校,教好一个班级,开好一门课,培养好一个人,都不是哪一位教师单凭个人劳动所能奏效的,而必须由教师这个集体共同努力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