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工程项目******2012年5月目录第1章概述 (4)1.1项目名称 (4)1.2项目性质 (4)1.3项目承担单位及负责人 (4)1.4项目建设方案编制依据 (4)1.5目建设目标、周期 (5)1.6项目建设内容 (5)第2章现状、必要性和需求分析 (6)2.1现状分析 (6)2.1.1建设单位简介 (6)2.1.2与本项目相关的业务部门职能用途 (6)2.1.3计算机网络建设现状 (6)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7)2.2.1网络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7)2.2.2综合布线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7)2.3需求分析 (7)2.3.1网络设备建设需求 (8)2.3.2综合布线工程建设需求 (9)第3章项目本期的网络系统平台设计 (10)3.1网络建设总体框架 (10)3.1.1网络拓扑结构图 (10)3.1.2网络设备的选项原则 (10)3.1.3网络设备性能估算 (11)3.1.4设备改造清单 (12)3.2综合布线工程 (13)3.2.1总体结构 (13)第4章项目本期的投资概算 (30)4.1投资概算的有关说明 (30)4.2投资概算汇总表 (31)4.3网络设备概算 (31)4.4宿舍综合布线 (31)第1章概述1.1项目名称项目名称:********建设项目1.2项目性质项目性质:改造/新建1.3项目承担单位及负责人项目承建单位:项目负责人:1.4项目建设方案编制依据近年来,教育信息化在学校的工作中发挥的作业越来越大,也日益成为学校提升教学、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
信息化建设对于提升我校未来的整体核心竞争力,为加速我校推进高水平有特色地方综合性大学的进程具有重要的意义。
为此,学校领导和有关部门多次赴省内和省外一些信息化建设水平较高的学校调研学习,以期为我校的数字校园建设提供一个较好的认识基础和参照,并借鉴其成功的经验。
另外,《广州大学信息化校园建设规划方案(2009-2013)》明确指出,“重视信息资源的建设,逐步建成一个信息完备的综合信息系统,加大有线与无线相结合的校园网络核心层和主干节点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扩大校园网的覆盖面;加快全校网络管理应用系统建设,建设完善的移动办公和学习网络平台,创建校内教学、科研等管理基础应用系统;开发、完善远程教育信息管理、网络教育资源库等多项网络应用系统”,这些都为我们方案的制定提供了支持和依据。
1.5目建设目标、周期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教育管理理念,构建先进、开放的数字化校园支撑平台。
建设一个高速、安全、可靠、可扩充的网络系统,实现校内信息的高度共享、传递,教学及管理信息化,校领导能及时、全面、准确地掌握全校的教学、科研、生产、管理、财务、人事等各方面情况。
改善学校网络水平,提高网络运行的稳定性,保障师生正常的上网需求;提高学校治安管理水平,保障师生人身及财产安全,建设和谐、平安校园,本项目的整体实施可以在有效保护原有投资的基础上,保证整个视频监控系统持续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从技防层面保障学校的正常运行和师生的人身安全;对UPS室进行设备改造,为机房核心设备提供可靠的电源保护。
本期建设周期为2013年。
1.6项目建设内容第2章现状、必要性和需求分析2.1现状分析2.1.1 建设单位简介2.1.2 与本项目相关的业务部门职能用途2.1.3 计算机网络建设现状一、网络拓扑结构现有的网络拓扑结构图:图表2- 1*****网络拓扑结构*****建设单位现有的网络设备都已经购买了多年(大部分购买于03年,有部分购买于01年和02的网络设备仍然在使用),用户及业务部门对网络的需求日益增多,服务要求质量也不断提高。
由于计算机在用户群体的迅速普及,网络承受了约来越大的压力,导致用户反映上不了网、上网不稳定和上网速度慢,造成这个结果有多种原因,其中网络设备老化是主要原因之一。
目前,网络设备有*****品牌48口接入交换机*****台,24口接入交换机*****台;48口汇聚交换机*****台,24口汇聚交换机*****台,12口汇聚交换机*****台。
这网络设备使用了*****年,有些一期采购的设备已经进入了报废老化阶段,引起了设备性能的不稳定,平均每个月的报修率高达10%,严重影响到网络的运行和维护,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分析2.2.1 网络工程建设的必要性目前,建设单位很大一部分的网络设备都已经购买了多年(大部分购买于2003年,有部分购买于2001年和2002年的网络设备仍然在使用),性能及稳定性已经不能满足用户及应用增长对于网络性能的要求。
网络交换设备配置低,导致了业务响应效率低,故障多(特别是交换机端口损坏,会不断发送错误数据包,对网络的正常运行造成严重的影响,据统计约每月*****台的交换机发生故障),难以统一管理,资源严重浪费,已不能满足建设单位信息化发展的需求,硬件和软件的发展不平衡,维护和扩展存在困难等等,这些问题已经严重阻碍了日常业务工作的展开,影响了工作效率的提高和管理质量的提升。
由于建设单位网络规划、设备选型以及设备的老化、故障的增多和运维难度的加大等方面的问题,必须对网络设备进行逐步更换,提高网络的稳定性,保障各项基于网络的应用顺利开展,使得网络能够更好地为公司业务与管理工作服务。
2.2.2 综合布线工程建设的必要性2.3需求分析近年来,*****工作正在向实现信息处理计算机化、信息交流网络化、信息管理数据库化、信息服务电子化的方向发展。
因此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进行*****管理、开展*****已是势在必行。
计算机网络建设是*****重要的、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是*****所必备的环境。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不断提高网络的整体性能以及扩大网络的覆盖面,增强了信息网络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实现了*****网络化办公和信息化管理,增强了网络应用服务项目,为*****奠定了信息化基础。
本项目的建设,充分考虑*****的应用发展所需要的系统伸缩性和扩展性要求,最大限度地保护既有的投资,减少对系统的维护和未来开发的成本,保证系统在技术上、经济上的可持续性发展。
2.3.1 网络设备建设需求*****很大一部分的网络设备都已经购买了多年(大部分购买于03年,有部分购买于01年和02的网络设备仍然在使用),性能及稳定性已经不能满足用户及应用增长对于网络性能的要求。
由于网络规划、设备选型以及设备的老化、故障的增多和运维难度的加大等方面的问题,必须对网络设备进行逐步更换,提高网络的稳定性,保障各项基于网络应用的顺利开展,使得*****能够更好地为*****服务。
本项目将更换24口接入交换机*****台,还需更换48口接入交换机*****台。
具体更换设备列表:2.3.2 综合布线工程建设需求第3章项目本期的网络系统平台设计3.1网络建设总体框架3.1.1 网络拓扑结构图3.1.2 网络设备的选项原则本次网络改造主要内容是*****。
3.1.2.1核心交换层核心交换层是整个网络系统的核心枢纽,以大容量,高性能的核心交换机构成高速、稳定的网络主干,实现高性能的交换和传输。
因此,核心交换层设备应该是高性能的交换设备,可实现线速的交换传输;而且核心交换层设备必须非常可靠,提供不间断服务;核心交换层设备还用于连接服务器等核心用户设备,通过高带宽、高可靠性,保证整个网络系统的正常运行。
目前,核心交换层能够稳定运行,本期不对核心交换层进行设备更换与改造。
3.1.2.2网络汇聚层网络汇聚层用于接入******各应用服务器、管理终端和用户终端设备,如应用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安全设备、PC机、部门或工作组服务器等。
网络汇聚层设备要求高端口密度,高包转发处理性能,可连接大量用户设备,支持10/100/1000M自适应以太网。
3.1.2.3网络接入层接入层主要提供******用户的接入,要求使用快速以太网接入。
****** 3.1.3 网络设备性能估算3.1.3.1汇聚层设备基于可靠性要求,同时兼顾性价比,******网络系统建议配置高性价比的的三层交换机,配置冗余电源、冗余风扇,减低因单点故障而引起业务停顿风险。
根据******的实际应用需求,汇聚交换机技术参数计算如下:1)每台端口数最低需求:上联口2个,1个用于目前连接,1个用于备份或以后扩展,根据实际需要采用10/100/1000M BASE-TX接口;接入端口,考虑宿舍接入的实际需求建议配置24个,接口要求采用百兆/千兆以太网电接;接入层交换机接入端口。
2)线速的背板带宽:考察交换机上所有端口能提供的总带宽。
计算公式为端口数*相应端口速率*2(全双工模式),如果总带宽≤标称背板带宽,那么在背板带宽上是线速的。
网络系统汇聚交换机背板带宽需求=(24+2)×1G×2=52G,建议核心交换机负载不要超过最大设计量的60-70%,同时鉴于目前主流厂商核心交换机背板带宽设计大额化的实际情况,考虑到1-5年扩展需要,建议背板带宽要求不低于86G。
3)包转发线速:第二层包转发率=千兆端口数量×1.488Mpps+百兆端口数量*0.1488Mpps+其余类型端口数*相应计算方法,如果这个速率能≤标称二层包转发速率,那么交换机在做第二层交换的时候可以做到线速。
网络系统汇聚交换机第二层包转发率最低需求≥(24+2)×1.488Mpps =36.688 Mpps。
4)扩展槽需求:汇聚交换机扩展性除体现在背板带宽、转发率等参数上以外,扩展槽是最基础、最直观的因素,配置核心交换机时扩展槽数量必须根据目前实际需要以及1-5年内扩展性需求确定。
网络系统扩展槽实际需求:引擎插槽2个,I/O插槽实际需求2-3个,建议I/O插槽5个以上。
6)协议支持:支持组播协议(IGMP、IGMP SNOOPING,PIM-SM、PIM-DM和MSDP/MBGP等);支持IPv6;QoS;VLAN支持;支持STP/RSTP/MSTP协议和HSRP/VRRP协议,支持RIP1,RIP2,OSPF、BGP 等主流路由协议。
3.1.3.2接入层设备目前主流PC机网卡速率已基本向10/100/1000M过渡,每台交换机端口数要求:24个10/100TX。
背板带宽最低需求=24×2×1G=48G;包转发率最低需求=12Mpps;3.1.4 设备改造清单3.2综合布线工程3.2.1 总体结构3.2.1.1设计思路综合布线系统是建筑物或建筑群之间的一个模块化、标准化的信息传输通道,它既能使语音、数据、图像设备和交换设备与其它信息管理系统彼此相连,也能使这些设备与外部通信网络进行连接。
根据本次综合布线系统需求及我公司多年来的丰富经验,我们将按照系统集成的思想和方法、统一规划、统一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