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
逻辑框架是用于项目各组成部分之间逻辑分析的一个重要工 具。利用逻辑框架法(Logical Framework Approach, 简称 LFA)对关键因素和问题进行系统地合乎逻辑的分析。 其 基本模式如下: 目标层次 宏观目标 具体目标 产出 投入 客观验证指标 衡量宏观目标 的指标 评价具体目标 的指标 产出物及定量 指标 投入方式及定 量指标 客观验证方法 重要假设及外 部条件 评价及监测手 实现目标的主 段和方法 要条件 评价及监测手 实现目的的主 段和方法 要条件 评价及监测手 实现产出的主 段和方法 要条件 投入成本等。 落实投入的主 要条件
第二部分
对政府关注的公共利益核准咨 询评估的要求
一、战略规划及项目目标评估
企业投资项目的核准咨询评估,首先应根 据项目的行业背景、投资主体、项目性质 等特点,从项目所处的区域及行业发展战 略背景及相关规划的角度,评估项目建设 的目标及功能定位,论证项目投资计划与 战略规划目标的一致性。 评估论证项目的实施是否符合相关的行业 规划、专题规划、重点专项规划、城镇体 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 环境保护规划等专项规划的要求。
合营合 同、章 程签字
正式成立 项目法人 办理公司 设立登记
二、总体影响
1、强调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工程咨询评估工作 投资体制改革方案,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 《决定》在投资体制改革领域的具体体现。 《决定》的重要思想之一就是要求树立科学 发展观。投资体制改革方案的很多内容,都 体现了树立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如强调要从 维护经济安全、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保护生 态环境、优化重大布局、保障公共利益、防 止出现垄断等方面对企业投资项目进行核准 等等。
传统的工程规划设计单位在承担核准 咨询评估业务方面不具备优势,工程 咨询机构必须转变观念,重新构造核 心竞争力; 今后是工程咨询机构咨询业务战略性 调整的关键时期,但转型能否成功, 有赖于整个行业、包括主管部门的思 维模式、管理方式的转型。
三、共性要求
1、重视规划研究在项目前期研究中的重要性 抛弃就项目论项目的传统做法,强调国民经济和 社会发展长远规划、中期计划、国家重大及专 项研究规划、地区发展规划、行业发展规划等 战略规划研究在项目前期研究中的重要性,强 调从整体战略的角度来论证项目。对于企业集 团投资建设的项目,应强调集团公司整体发展 战略的研究,以及单个项目与集团公司整体发 展战略的拟合程度。
在项目的前期论证中,与“可行性”对应 的概念,就是“不可行”,“不可行”就 意味着有风险。因此,从这种意义上讲, 可行性研究就是通过不断地识别项目可能 存在的各种风险,导找规避风险的项目方 案,从而确保项目具有可行性的过程。不 重视风险分析,就是不重视项目“真正的” 可行性论证。风险分析应贯穿于项目前期 可行性论证的各个环节和整个过程。
1、对于政府投资项目,将重点从政府资金介入的 必要性,政府资金公共理财,社会公共利益等角度 进行评估论证; 2、对于政府核准的企业投资项目,应重点论述政 府关注的项目外部性、公共性有关的问题; 3、对于一般的企业投资项目,应重点从企业理财、 发展战略等角度进行评估论证; 4、对于外商投资项目,还应该从是否满足产业指 导目录、外汇资本账户管理等角度进行评估论证; 5、对于利用国际金融组织贷款的项目,除政府关 注的公共性、外部性等方面进行评估论证之外,还 应该从国际金融组织贷款政策等的角度进行评估论 证,以便分析这些项目获得国际金融组织支持的可 能性。
中国投资项目前期工作简图
国家计划 行业规划 区域规划 企业战略
机 会 研 究 项目 建议书 审批 可行性 研究报 告审批 初 步 设 计 审 批 开 工 报 告 审 批
初步 可行性 研究
可行性 研究
工程咨 询评估
初 步 设 计
施 工 准 备
寻找合作 伙伴与选 定的伙伴 签意向书
合营合 同、章 程谈判
5、重视方案比选和优化在可行性研 究中的重要性
投资项目的方案比选和优化是可行性研究 的关键。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的过程,就 是通过不断进行各种局部方案和整体方案 的比选,淘汰不可行方案,最终选择确定 最优方案的过程。因此,没有多方案的比 较和优化,就没有真正的可行性研究。
6、强调投资项目风险分析的重要性
《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 对项目申请报告进行核准的要求
维护经济安全; 合理开发利用资源; 保护生态环境; 优化重大布局; 保障公众利益; 防止出现垄断。
《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办法》 对核准的要求
符合国家法律法规; 符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行业规划、 产业政策、行业准入标准和土地利用总体 规划; 符合国家宏观调控政策; 地区布局合理;
•对一般企业前期咨询的影响
•产业安全咨询评估 •经济分析咨询评估
第一部分
对前期咨询评估工作的一般要求
一、前期咨询工作概述 欧洲联盟对项目周期的划分
规划 后评价
实施
识别
评估 融资
世界银行的项目周期
筛选
评估
准备
执行 & 监督
评定
谈判 & 申报理事会
中国投资项目周期的划分
1、投资意向的提出
2、市场研究与投资机会识别 3、项目建议书 4、初步可行性研究 5、可行性研究
3、强调不同类型项目前期论证应各有侧重
强调应根据政府职能转变的要求来调整前期咨 询评估的内容。过去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包罗 万象,内容十分繁杂。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 政府作为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者在履行公共 管理职能时,对项目的审批,核准和备案的 内容,与项目业主、投资者、贷款银行对项 目关注的重点将会明显不同,从而对工程咨 询评估的内容及侧重点提出不同的要求。
深化投资体制改革的目标就是要改革政府对企业 投资的管理制度,按照“谁投资、谁决策、谁收 益、谁承担风险”的原则,落实企业投资自主权。 鉴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所有投资项目都存在一定 的风险,在项目前期可行性研究阶段,预测、预 报、预警项目的潜在风险尤为重要。在各部分进 行局部风险分析的基础上,还专设投资风险分析 部分,以提示可行性研究人员和项目投资决策人 员提高风险意识,建立和健全风险决策机制,并 为项目全过程风险管理奠定基础。
主要改革举措包括:
进一步完善和坚持科学的决策规则和程序, 提高政府投资项目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 平; 政府投资项目要经过符合资质要求的咨询中 介机构的评估论证,工程咨询评估应引入竞 争机制,并制定合理的竞争规则; 特别重大的项目应实行专家评议制度; 逐步实行政府投资项目公示制度,广泛听取 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China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Consulting Corporation
投资体制改革对投资项目前期
咨询研究工作的新要求
李开孟
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政策研究部 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与评价中心
2
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
目录
•对前期咨询评估工作的一般要求 •对涉及公共利益事项的核准咨询评估要求 •对基础设施市场化融资项目评估的要求
11、特殊技术方案设计
12、施工图设计 13、施工组织设计 14、施工准备 15、施工过程
6、工程咨询评估
7、投资决策 8、初步设计 9、招标投标 10、投资准备
16、生产准备
17、中间评价 18、竣工验收 19、投产运营与投资回收 20、项目后评估
பைடு நூலகம்
中国投资项目前期工作的种类
一、投资机会的识别
二、初步可行性研究 三、可行性研究 四、工程咨询评估 五、初步设计 六、施工准备
对于非经营性项目,则将强调需求评估的 重要性。非经营性项目一般为公益性项目, 项目的建设与社会公众的利益密切相关。 因此,项目建成后能否真正满足社会公众 的实际需要,成为对这类项目进行评估论 证的重点。评估方法不同于一般经营性项 目的市场调查研究,往往需要对项目的利 益相关者进行调查、访谈,收集相关资料, 了解社会需求,进行分析评估,以便论证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3、工程咨询的方法将发生重大创新
投资体制改革方案的出台,为工程咨询评估 方法的改革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例如, 如何从维护经济安全、合理开发利用资源、 保护生态环境、优化重大布局、保障公共 利益、防止出现垄断等的角度对企业投资 项目进行核准,如何评价投资项目的产业 安全及国家经济安全,政府投资项目与企 业投资项目的评估重点有何不同等,都需 要认真系统地研究。
4、重视市场分析与需求评估的重要性
深化投资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就是要按照完善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在国家宏观调控 下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确立企 业在投资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规范政府投资行为, 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营造有利于各类投资主 体公平、有序竞争的市场环境,促进生产要素的 合理流动和有效配置,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 效益,推动经济协调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这就 要求要关注国际、国内市场的融合和相互影响, 加强市场需求预测、价格走势的分析、产品市场 竞争能力分析以及市场风险分析。
2、强调以市场经济的理念开展工程 咨询活动
以市场经济的理念开展工程咨询,是贯彻党的 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完善工程咨询服务市 场运行机制的重要举措,是工程咨询业改革 的必然方向。这就要求今后工程咨询业的发 展,必须转变观念,走专业化、市场化的发 展道路,不应再停留在作为政府的附属机构、 靠政府关系招揽业务的传统运营模式。这不 仅对工程咨询业务发展模式、运营机制产生 重大影响,而且还会对工程咨询的理论、方 法、执业理念都将产生重大影响。
主要产品未对国内市场形成垄断; 未影响国家经济安全; 合理开发并有效利用了资源; 生态环境和自然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 未对公众利益,特别是项目建设地的公众 利益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如何看待政府对企业投资项目的核准? 1. 2. 3. 审批和核准; 不同类型项目的核准: 国内企业投资项目; 境外投资项目; 外商投资项目。 未来发展趋势:理论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