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模拟试卷一、单选题1. 如图所示,下雨天汽车后视镜就会沾满雨滴,严重影响安全驾驶。
小明家的新车后视镜有防雾功能,这种防雾镜,其实就是内部有电热丝加热,使镜面的温度升高,从而起到防雾效果。
从物态变化角度看此过程属于()A . 液化B . 汽化C . 熔化D . 凝固2. 下列光现象与其成因对应正确的是()A . 海市蜃楼﹣﹣光的色散B . 雨后彩虹﹣﹣光的反射C . 水中倒影﹣﹣光的折射D . 形影不离﹣﹣光的直线传播3. 如图,让一束太阳光照射三棱镜,射出的光射到竖直放置的白屏上。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 如果在白屏与棱镜之间竖直放一块红色玻璃,则白屏上其他颜色的光消失,只留下红色B . 如果在白屏与棱镜之间竖直放一块蓝色玻璃,则白屏上蓝色光消失,留下其他颜色的光C . 如果把一张红纸贴在白屏上,则在红纸上看到彩色光带D . 如果把一张绿纸贴在白屏上,则在绿纸上看到除绿光外的其他颜色的光4. 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相应目的的是()A .B .C .D .5. 下列有关物质燃烧现象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B .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大量的白雾C .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D . 硫粉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生成一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6. 下列示意图分别是实验室氧气制备、收集、验满、验证性质的操作,其中正确的是()A .B .C .D .7. 同学们参加科学期末考试,你会紧张吗?请不要紧张,可以深呼吸缓和一下紧张的考试情绪。
请问你呼出的这口气中,含量最高的是什么气体?()A . 氮气B . 氧气C . 稀有气体D . 二氧化碳8. 空气是生命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也是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 . 空气中分离出的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作食品保护气B . 空气主要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其中氧气的质量约占空气质量的1/5C . 空气中分离出的氧气可以用作燃料D . 空气中的稀有气体化学性质很稳定,所以常用于制造多种用途的电光源9. 如图所示的装置俗称“万能瓶”,有很多用途。
下列使用方法不能达到收集气体的是()A . 排水法收集氧气时,由a口进气B . 排空气法收集氢气时,由b口进气C . 排水法收集氢气时,由b口进气D . 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时,由a口进气10. 关于电解水的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 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B . 水电解产生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C . 水电解可以得到氢气和氧气,所以水中有氢气和氧气D . 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产生氢气,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内产生氧气11. 下列关于水和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 净化天然水常用的方法有:静置沉淀、过滤、吸附、消毒等B . 物质的溶解过程通常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C . 溶液由溶质和溶剂组成,所以溶液一定是混合物D . 配制溶液时,搅拌可以增大固体物质的溶解度12. 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 . 0℃时,甲物质小于乙物质的溶解度B . 30℃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一定小于60%C . 10℃时,甲、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D . 除去甲物质中少量乙物质可采取降温结晶的方法13. 如图实验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是()A . 有可燃物B . 有助燃剂C . 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D . 可燃物与火焰直接接触14. 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生活着狐、蛇、鹰等多种生物。
图1是该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图2中的甲、乙、丙各表示植物、草食性动物、肉食性动物三类生物中的一类。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 图1方框中的生物可能是老虎B . 图2中乙对应的生物类别是植物C . 若人类大量捕杀鹰,短时间内蛇会减少D . 植物属于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15. 在玉米种子纵切面上滴碘液后变成蓝色的物质及结构是①淀粉②蛋白质③脂肪④子叶⑤胚乳⑥胚芽A . ③④B . ①⑤C . ②⑤D . ②⑥16. 豌豆种子的萌发过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 豌豆种子由子房发育而来B . 种子萌发时的营养由土壤提供C . 豌豆种子的萌发需要完整的子叶D . 种子萌发时胚先长出根17. 如图表示大豆种子萌发长成植株的过程,有关大豆种子及其萌发过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 大豆种子由种皮和胚组成B . 萌发过程利用的营养物质来自于胚乳C . 大豆种子的营养物质主要贮存在子叶中D . 萌发过程需要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和适宜的温度18. 社会的发展,生活压力增大、环境恶化、肥胖人群的增加,不孕症患者也在大量的增加。
目前,试管婴儿技术被越来越多的不孕症患者所认可,下列关于试管婴儿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 从受精方式看,试管婴儿是体外受精B . 从生殖方式讲,试管婴儿属于无性生殖C . 从胚胎发育方式看,试管婴儿是体内发育D . 试管婴儿具有双亲的遗传特征19. 青春期生理和心理都会出现变化,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A . 遗精或者月经是正常的生理现象B . 大脑兴奋性增强,易接受新事物C . 男女开始呈现不同的第二性征D . 为防止早恋,杜绝异性交往20. 下列有关动植物生殖、发育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 蝗虫的发育包括受精卵、若虫和成虫三个阶段B . 青蛙、鸟类的生殖和发育都离不开水C . 哺乳动物生殖发育的最主要特点是胎生、哺乳D . 种子是由子房发育而来二、填空题21. 国外研制出一种衣料,其纤维中添加了微胶囊,这种胶囊中所含的物质在常温下呈液态,人们穿上用这种衣料做成的衣服,在气温降低该物质会由于________而________热,从而让人倍感温暖。
22. 李丽学习了水的沸腾知识后,按老师的要求课后做了“纸锅烧水”实验。
她将适当的水装入纸锅后,放到火上加热,一会儿水沸腾了,但纸锅并没有燃烧。
(1)水的沸腾是剧烈的________现象。
(2)纸锅没有燃烧,是因为水沸腾时要________,温度________,低于纸的着火点,所以纸锅没有燃烧。
23. 如图甲所示,冬冬在探究光的色散现象时,看到白光经三棱镜后,光屏上自上而下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
冬冬对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思考:这是由于不同的色光在通过三棱镜时发生光的________程度不同而造成的。
受此启发,在用“平行光聚焦法”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时,冬冬想:如果分别用红光和紫光平行于同一个凸透镜的主光轴入射,如图乙所示,红光、紫光对凸透镜的焦距肯定是不同的。
请你说出,凸透镜对________色光的焦距较大,你推断的理由是________。
24. 为了研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某兴趣小组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白磷的着火点为40 ℃,红磷的着火点为240 ℃。
(1)写出锥形瓶中发生的实验现象:________。
(2)结合本实验目的,写出烧杯中70 ℃热水的作用:________。
25. 如图所示是南极海洋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构成的食物网图。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该生态系统中所有的须鲸称为一个________。
(2)从生态系统的成分来看,海藻属于________。
(3)请写出该食物网中最短的一条食物链________。
26. 有些绿色开花植物的子房内只有一个胚珠,而有些植物的子房内有两个或多个胚珠。
下图为两种不同植物的子房剖面图,其柱头上各落有同种植物的4个花粉粒。
请分析回答:(1)无论是单胚珠植物还是多胚珠植物,它们的个体发育过程都是从________开始的。
(2)如果A、B柱头上的花粉粒都能萌发出花粉管并抵达子房内,则在图________所示的子房内,有些精子得不到与卵细胞结合的机会,图________所示的子房出现瘪粒的可能性较大。
为防止瘪粒现象,在农业生产上常采取的________办法,以提高结实率。
(3)番茄的每个果实里常见有多粒种子,说明番茄的子房类似图________。
(4)剖开成熟的西瓜,有时会看到几粒白子,这是因为________。
(5)塘栖枇杷名满天下,口味各具特色,其中有两个不同品种的枇杷:软条白沙和平头大红袍,现将软条白沙的花粉授到平头大红袍某朵花雌蕊的柱头上,受精作用完成后,由该花发育成的枇杷果肉性状应为________(填枇杷品种名称)品种的口味。
(6)若要让一棵枇杷树上既结出软条白沙品种的枇杷,又结出平头大红袍品种的枇杷,应该采用的繁殖方式是________。
27. 如图1为人类生殖发育过程示意图,图2为女性生殖系统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图1中,[A]是________,[B]________是女性主要的性器官,女性的性腺.(2)人胚胎发育的主要部位是图2中的________(填写器官名称).(3)如果某女性生了一男一女的双胞胎,其原因是.A . 一个卵细胞和两个精子受精B . 由一个受精卵分裂发育而成的C . 两个卵细胞个一个精子受精D . 两个卵细胞和两个精子受精三、实验探究题28. 同学们探究“冰的熔化特点”,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1)图乙中的温度计示数为________℃。
(2)小应绘制的温度一时间图像如图丙所示,由图丙可知:冰是________(晶体/非晶体),理由是________:0~2min 升温比5~10min快,原因是________:(3)小皓重新加冰,温水,也正确完成了该实验,绘制的温度一时间图像如图丁所示,丙、丁图像有差异是因为小皓在实验中________。
(回答一点即可)29. 已知CO2 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继续通CO2 气体由浑浊又变澄清,CaCO3+H2O+CO2=Ca2,由此某化学兴趣小组欲探究CO2 与NaOH 溶液反应后的溶质组成。
【提出问题】CO2 与NaOH 溶液反应后的溶质组成【查阅资料】①NaHCO3+NaOH═Na2CO3+H2O②盐酸滴入碳酸钠溶液中,实际反应分两步进行第一步反应:NaCO3+HCl=NaCl+NaHCO3第二步反应:NaHCO3+HCl=NaCl+H2O+CO2↑(1)【提出猜想】猜想1:溶质为Na2CO3猜想2:溶质为________(填化学式,以下同);猜想3:溶质为________;猜想4:溶质为________;(2)【实验方案】Ⅰ:甲组同学为确定CO2 与NaOH 溶液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组成,设计如下实验方案。
①向所得溶液中加入足量的CaCl2 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后向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无气泡产生,则溶质为________。
②向所得溶液中加入足量的CaCl2 溶液,若无白色沉淀生成,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溶质为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