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低频功率放大器电路设计

低频功率放大器电路设计

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的同学们加
油了!
低频功率放大器设计与总结报告
作者:王汉光
一、任务
设计并制作一个低频功率放大器,要求末级功放管采用分立的大功率MOS 晶体管。

二、要求
1.基本要求
(1)当输入正弦信号电压有效值为5mV时,在8Ω电阻负载(一端接地)上,输出功率≥5W,输出波形无明显失真。

(2)通频带为20Hz~20kHz。

(3)输入电阻为600Ω。

(4)输出噪声电压有效值V0N≤5mV。

(5)尽可能提高功率放大器的整机效率。

(6)具有测量并显示低频功率放大器输出功率(正弦信号输入时)、直流电源的供给功率和整机效率的功能,测量精度优于5%。

2. 发挥部分
(1)低频功率放大器通频带扩展为10Hz~50kHz。

(2)在通频带内低频功率放大器失真度小于1%。

(3)在满足输出功率≥5W、通频带为20Hz~20kHz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输入信号幅度。

(4)设计一个带阻滤波器,阻带频率范围为40~60Hz。

在50Hz频率点输出功率衰减≥6dB。

(5)其他。

摘要:
本系统采用了NE5534p作为前级的电压放大电路来给低通功率放大电路提供输入电压,通过低通功率放大电路将功率放大,由双踪示波器对整个系统的输入输出端进行监测,调节可变电阻,使输出波形无明显失真,从而使输出功率达到指定的输出功率要求。

输入的频率范围为20Hz~20kHz。

一.概述:
本系统通过信号发生器输入电压为5mV,频率在20Hz~20kHz范围内的信号,对信号进行功率放大,低通功率放大器模块由+/-15V的直流电源提供,通过前级放大电路将输入电压放大,再由低通功率放大电路进行功率放大。

在此期间,用示波器监测低通功率放大模块的输入输出端,观察波形是否失真,以及测量最大最小不失真频率。

二.系统工作原理及分析:
此系统由三部分组成,分别为电源模块、前级放大模块、低频功率放大模块。

如图所示:
1.电源模块
其原理图如图所示:
2.前级放大模块:
其原理图如图所示:PCB图:
3.低通功率放大模块:
其原理图如图所示:
三.调试修改:
(一)调试方法和调试内容
接通电路,用双踪示波器来监测电路的输入输出,调节信号发生器的输入频率(范围为20Hz~20kHz),观察示波器的波形,调节低通功放模块中的可调电阻,使波形不失真。

(二)测量数据
(三)误差分析和改善措施
1、整个系统由手工焊接完成,布线无法避免线路之间以及外界的电磁
干扰,从而导致一定误差。

2、由于本设计中所用到的电阻多多少少会存在一些误差,这些误差影
响到通过它们的电压,所以在选电阻时,应尽量选择精度高的电阻。

四.结论:
本系统以低通功率放大器为核心,通过前级的电压放大,使低通功放输出功率达到制定的指标。

由于水平有限,我们认为这个系统还需要进一步的改进,例如:采用高精度的元器件,采用可变电阻来代替固定电阻等。

低频功率放大器设计
一、基本原理
低频功率放大器是一种能够为功率负载,如音响设备的
扬声器、电视机的扫描偏转线圈、电动机控制绕组等提供
输出功率的装置。

与电压放大器不同的是,功率放大器在
负载上要求获得一定程度的不失真输出功率,而电压放大
器在负载上要求获得一定程度的不失真电压。

一个实用的
低频放大器,通常由电压放大器和功率放大器等电路组
成,如一些集成功率放大器芯片,内部就集成有电压放大
器和功率放大器等电路。

Page 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