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报告1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报告1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报告1姓名学号教师时间地点机位
实验名称:数据传送实验
一、实验目的
1. 理解自然语言形式命令的人工译码过程。

2. 学习系统部件和数据总线间传送数据的操作。

二、实验原理
寄存器的作用是用于保存数据的。

CP226实验仪用74HC574(8D型上升沿触发器)构成各种寄存器。

寄存器A 的原理图
A 6 V A 4 .12 A 1
C K
u 卜;、
寄存器组(R0-R3的原理图 SR
SA
谨掙
G 0 U0 4 1
R] 1 V
R2 1 1
RJ
三、实验内容
1、将57H写入A寄存器。

2、将68H写入W寄存器。

3、将12H写入R0寄存器。

四、实验步骤
1、将57H写入A寄存器。

(电平为:低咼低咼低咼咼咼)
置控制信号为选通寄存器A,置K0 (AEN)为0。

②关闭机箱电源,用导线把K0和AEN连接。

③检查连线和电键位置,确信无误。

④开启机箱电源,按下RST键复位,再按小键盘TV/ME键3次显示屏进入Hand••手动状态。

按下小键盘STEP脉冲键,CK由高变低,观察现象;放开小键盘STEP键,CK脉冲由低变高,产生一个上升沿,数据57H打入选通的寄存器A,观察现象。

2、将68H写入W寄存器。

(电平为:低咼咼低咼低低低)
置控制信号为选通寄存器W,置K1 (WEN)为0, K0 (AEN)为1。

②用导线把K1和WEN连接。

③检查连线和电键位置,确信无误。

④按下小键盘STEP脉冲键,CK由高变低,观察现象;放开小键盘STEP键,CK脉冲由低变高,产生一个上升沿,数据68H打入选通的寄存器W,观察现象。

3、将12H写入R0寄存器。

(电平为:低低低高低低高低)
②用不同颜色的导线把K5和RRD连接,K4和RWR连接,K3和SB连接,K2和SA连接。

③检查连线和电键位置,确信无误。

④按下小键盘STEP脉冲键,CK由高变低,观察现象;放开小键盘STEP键,CK脉冲由低变高,产生一个上升沿,数据12H打入选通的寄存器R0,观察现象。

⑤关闭电源。

五、实验现象
1 、将57H 写入A 寄存器。

当按下小键盘STEP键,CK信号呈亮到灭,这时寄存器A的黄灯选择指示灯亮,表明选择 A 寄存器。

当放开小键盘STEP®,CK信号呈灭到亮,产生上升沿,数据57H打入选通的寄存器A, A 显示屏上显示数字:57。

2、将68H 写入W 寄存器。

当按下小键盘S TEP®, CK信号呈亮到灭,这时寄存器W的黄灯选择指示灯亮,表明选择W寄存器。

当放开小键盘STEP®, CK信号呈灭到亮,产生上升沿,数据68H打入选通的寄
存器W,W 显示屏上显示数字:68。

3、将12H写入R0寄存器。

当按下小键盘STEP®, CK信号呈亮到灭,这时寄存器R0的黄灯选择指示灯亮,表明选择R0寄存器。

当放开小键盘S TEP®, CK信号呈灭到亮,产生上升沿,数据12H打入选通的
寄存器R0, R0 显示屏上显示数字:12。

六、分析与处理
3 项实验结果都和预期的一致。

七、实验结论
1 )实现实验目的第1、第2、第3项,分别正确地将57H、68H、12H写入A、W、R0寄存器。

2)实验结果见上文“实验现象” 。

八、建议

九、体会
通过此次学习、操作数据传送实验, 我了解了实验仪器数据总线的控制方式和数据传送的基本原理,并初步掌握了寄存器的用法。

3 个实验都比较顺利,需注意连线准确,且当
AEN和WEN低电平时,累加器A和暂存器W有效,数据总线的数据才被写入寄存器,每个
实验过后,要将AEN和WEN至于高电平,才能使数据不变。

十、思考题数据送入寄存器和寄存器输出到数据总线的控制信号有何不同?答:寄存器的读操作由RRD产生,低电平有效时,被选中的寄存器的数据输出到数据总线。

寄存器的写操作由RWR 产生,低电平有效时,配合时钟CK 的上升沿跳变,数据总线的数据写入被选中的寄存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