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连7.16事故

大连7.16事故


一、事故单位基本情况
国际储运公司是中国石油大连中石油国际事业公司 (80%股份)与大连港股份公司(20%股份)的合资企业, 成立于2005年9月,注册资金1亿元人民币。国际储运公司
原油罐区的日常运营和检维修工作由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
有限公司大连石化分公司负责。国际储运公司原油罐区内 建有20个储罐,库存能力185万立方米;周边还有其他单位
21
安监总局7月23日“大型原油储罐安全运行研讨会”有关内容
参会代表,广开言路,提出有关建议措施如下:
●各类化学品的采购,必须提供MSDS; ●加剂操作:必须对“剂”本身、剂对油品质量影响、运行安全等
进行安全评价,对加剂流程、加剂方案进行审查,要有完善的计量、 联锁措施; ●储罐根部阀门的定期开关,以保证灵活好用; ●消防泵:国外一般是一电一柴,双电源并不可靠,建议采用:电 动泵作为主泵,柴油泵作为备用; ●消防水量应考虑加大(此次事故消防水用量达7万立),沿海地 管目标 区应考虑海水作为消防应急水源; ●相邻油库的消防水管网联网,有利于事故状态时的消防水互供; ●海上溢油回收船的配备; ●关键阀门配备贮气罐; ●依地形采用“下沉式罐组”,防止事故扩大;

中油燃料油股份有限公司委托天津辉盛达石化技术有
限公司(以下简称辉盛达公司)负责加入原油脱硫剂作业。 辉盛达公司安排上海祥诚商品检验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管目标 大连分公司(以下简称祥诚公司)在国际储运公司原油罐
区输油管道上进行现场作业。所添加的原油脱硫剂由辉盛 达公司生产。
13
安监总局、公安部关于“7·16”输油管道爆炸火灾事故情况的通报
管目标
8
7月17日,火势已基本扑灭。当日10时,大连市政府召开新闻 发布会,宣布大连新港输油管道爆炸现场储油罐的所有阀门全 部关闭,火势基本扑灭,事故未造成人员伤亡。
管目标
9
管目标
大连新港输油管道爆炸后海面上大片的油污(7月17日摄)
10
管目标
2010年7月17日,海上清污作业。
11
安监总局、公安部关于“7·16”输油管道爆炸火灾事故情况的通报
管目标
23
事故启示及引发的思考
●目前最大的隐患是什么? ●消防装备(企业自有、联防单位、园区协作单位)是否满足灭火需要? ●消防水池容量是否满足,如何考虑应急水源?
●能否确保事故状态时,污染水不流出库区?
●应急物资是否满足需要?
应急预案是否完善? 应急指挥是否畅通? 员工 紧急情况时,外部供电中断,现场电动阀门能 所有制度是否得到落实?
企业消防现状
●国储:消防泵3台、泡沫消防泵3台,均为电动泵;无自备发
电机,库区所有电缆埋地敷设。消防管网与兴中联网。 曾考虑增加事故发电机。 ●兴中:6台电动消防泵,管网与国储连通。有事故发电机。5# 泊位有取海水泵,但仅作为码头前沿水幕用。 ●格力:南迳湾:3台柴油消防泵 铁炉湾:消防泵1电2柴,泡沫消防泵1电1柴; 目前正在考虑与华联公司消防水管网联网。 管目标 ●东方:6台柴油消防泵,独立消防水管网。 ●南通:4台柴油消防泵,消防管网与江海油库连通。 ●扬州:消防水泵2电2柴,泡沫消防泵2电2柴。 ●天津:6台消防泵,3电3柴。
管目标 大量原油罐区、成品油罐区和液体化工产品罐区,储存原
油、成品油、苯、甲苯等危险化学品。
12
安监总局、公安部关于“7·16”输油管道爆炸火灾事故情况的通报
二、事故简要经过
事故当天,新加坡太平洋石油公司所属30万吨“宇宙
宝石”油轮在向国际储运公司原油罐区卸送最终属于中油
燃料油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控股的下属子公司)的原 油。
19
安监总局7月23日“大型原油储罐安全运行研讨会”有关内容
国家安监总局于7月23日,召集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中化及有 关规划、设计、研究单位,召开了“大型原油储罐安全运行研讨会”,会 议听取中石油对“7.16”事故有关情况的汇报,分析事故暴露的主要问题, 研讨大型原油储罐安全规划、设计、运行和管理的措施。 事故有关信息: ● 脱硫剂为80%双氧水(北京化工大学某老师的配方,因不成熟,已停止 研究); ● 出于保密原因,之前不知道脱硫剂的成分; ● DN900闸阀,齿轮传动机构,手动关闭需4-5人,8000转,约100分钟; ● 其中一罐不具备手动关闭功能; ● 脱硫剂注入点后DN900管道损毁(现场已看不到); 管目标 ● 国家电网事故发电机协助,关闭阀门;海上取水船协助消防供水; ● 17日7:30关闭全部阀门; ● 本次事故消防用水量达7万立。 ● 库区总排污口设臵了闸阀,受流淌火影响无法关闭,导致泄漏油品流入 海域造成污染
17
安监总局、公安部关于“7·16”输油管道爆炸火灾事故情况的通报
(二)持续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加强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运输、 使用等各个环节安全管理与监督,进一步建立健全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事故 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持续深入地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严格做到治理责任、措施、资金、期限和应急预案“五落实”。对重大 隐患要实行挂牌督办,跟踪落实。 当前,正值高温雷雨季节,容易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各地要加强危险 化学品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督促有关企业进一步加强对危险化学品生产、储 存设施的安全监控, 特别是加强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管理,切实落实责任,强化措 施,保证安全生产。 (三)深刻吸取事故教训,合理规划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布局。各地、 管目标 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深刻吸取此次事故教训,认真做好大型危险化学品储存 基地和化工园区(集中区)的安全发展规划,合理规划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 布局,严格审查涉及易燃易爆、剧毒等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建设项目。同时, 要组织开展已建成基地和园区(集中区)的区域安全论证和风险评估工作, 预防和控制潜在的生产安全事故,确保危险化学品生产和储存安全。
18
安监总局、公安部关于“7·16”输油管道爆炸火灾事故情况的通报
(四)切实做好应急管理各项工作,提高重特大事故的应对与处臵能力。 要加强对危险化学品生产厂区和储罐区消防设施的检查,进一步改进管道、 储罐等设施的阀门系统,确保事故发生后能够有效关闭;进一步加强应急管 理,加强专兼职救援队伍建设,组织开展专项训练,健全完善应急预案,定 期开展应急演练;加强政府、部门与企业间的应急协调联动机制建设,确保 预案衔接、队伍联动、资源共享;加大投入,加强应急装备建设,提高应对 重特大、复杂事故的能力。 各类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要认真研究分析本单位重大危险源情况,建立 健全重大危险源档案,加强监控和管理,建立科学有效的监控系统,确保一 管目标 旦发生险情,能够迅速响应、快速处臵。与此同时,要加强应急值守,完善 应急物资储备,扎扎实实做好应急管理各项基础工作,切实提高应急管理水 平。
15
安监总局、公安部关于“7·16”输油管道爆炸火灾事故情况的通报
五、事故暴露出以下主要问题:
一是事故单位对所加入原油脱硫剂的安全可靠性没有进行科学 论证。 二是原油脱硫剂的加入方法没有正规设计,没有对加注作业进 行风险辨识,没有制定安全作业规程。 三是原油接卸过程中安全管理存在漏洞。指挥协调不力,管理 混乱,信息不畅,有关部门接到暂停卸油作业的信息后,没有及时 通知停止加剂作业,事故单位对承包商现场作业疏于管理,现场监 护不力。 管目标 四是事故造成电力系统损坏,应急和消防设施失效,罐区阀门 无法关闭。 另外,港区内原油等危险化学品大型储罐集中布臵,也是造成 事故险象环生的重要因素。
4
7月17日,消防队员在现场查看火势。
管目标
5
7月17日,消防队员在火灾现场扑救。
管目标
6
7月17日,消防队员在火灾现场查看火势。
管目标
7
7月17日,消防队员在火灾现场扑火。当日10时,大连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 会,宣布大连新港输油管道爆炸现场储油罐的所有阀门全部关闭,火势基本 扑灭,事故未造成人员伤亡。
22
安监总局7月23日“大型原油储罐安全运行研讨会”有关内容
●消防道路规范要求不小于6m,考虑高喷消防车的站位,建议
加宽至9m,以不影响其他车辆通行;
●库区越做越大,建议按罐组设紧急切断阀,减少事故损失; ●单独设泡沫站,设泡沫分侧阀,可缩短泡沫到达储罐时间; ●管廊带设遥控泡沫炮; ●消防泵房安全距离问题,规范对其与管廊的距离没有规定; ●电缆埋地问题,目前规范没有要求;
大连“7.16”爆炸着火事故
安全健康环保部 2010年7月26日
1
管目标
7月16日晚18时许,大连市大连新港附近中石油的一条输油管道发 生爆炸起火。到当晚23时30分记者发稿时,火势得到初步控制。
2
管目标
7月17日凌晨,大连市新港附近输油管道爆炸引发的另一条700毫米管道发 生大火。
3
管目标
消防队员在灭火现场
14
安监总局、公安部关于“7·16”输油管道爆炸火灾事故情况的通报
四、事故原因初步分析:
经初步分析,此次事故原因是: 在“宇宙宝石”油轮已暂停卸油作业的情况下,辉盛 达公司和祥诚公司继续向输油管道中注入含有强氧化剂的 原油脱硫剂,造成输油管道内发生化学爆炸。事故具体原 因正在进一步调查分析中。 这起事故虽未造成人员伤亡,但大火持续燃烧15个小 管目标 时,事故现场设备管道损毁严重,周边海域受到污染,社 会影响重大,教训极为深刻。
应急能能力是否适应?
●供电系统是否稳定可靠?
否紧急关闭,消防系统电动阀门能否远程打开?
●是否所有操作均已制订操作规程?
管目标 ●关键设备、阀门的维护保养是否到位?
●承包商管理是否存在漏洞?
●变更管理是否得到有效控制? ●有无海上溢油的应对能力,现有围油栏能否适用,所在港区有无溢油回
收装备及能力?
24
三、事故简要经过:
7月15日15时30分左右,“宇宙宝石”油轮开始向国际储运公司原 油罐区卸油,卸油作业在两条输油管道同时进行。 20时左右,祥诚公司和辉盛达公司作业人员开始通过原油罐区内一 条输油管道(内径0.9米)上的排空阀,向输油管道中注入脱硫剂。 7月16日13时左右,油轮暂停卸油作业,但注入脱硫剂的作业没有 停止。 18时左右,在注入了88立方米脱硫剂后,现场作业人员加水对脱硫 剂管路和泵进行冲洗。 18时8分左右,靠近脱硫剂注入部位的输油管道突然发生爆炸,引 管目标 发火灾,造成部分输油管道、附近储罐阀门、输油泵房和电力系统损坏 和大量原油泄漏。事故导致储罐阀门无法及时关闭,火灾不断扩大。原 油顺地下管沟流淌,形成地面流淌火,火势蔓延。 事故造成103号罐和周边泵房及港区主要输油管道严重损坏,部分 原油流入附近海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