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郁金香实用栽培技术

郁金香实用栽培技术

《天津农林科技》2007年4月第2期(总第196期)!!!!!!!!!!!!!!!!!!!!!!!!!!!!!!!!!!!!!!!!!"!!!!!!!!!"!!!!!!!!!!!!!!!!!!!!!!!!!!!!!!!!!!!!!!!!!"!!!!!!!!!"文章编号:1002-0659(2007)02-0017-03郁金香实用栽培技术张姿1,孟庆霞2,高晓明3,赵习姮1(1.天津大学农业与生物工程学院,天津300072;2.天津市农广校,天津300061;3.天津市蔬菜技术推广站,天津300201)摘要:本文从生物学特性、繁殖方法、栽培方法、切花采收和贮藏方法及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五方面,介绍了郁金香的实用栽培技术,以期能为郁金香种植者提供切实可行的指导,并推动我国郁金香产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郁金香;繁殖;栽培技术中图分类号:S682.2+63文献标识码:B农技推广收稿日期:2007-02-26主要作者简介:张姿(1979-),女,2002年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2002~2005年在天津市蔬菜技术推广站工作,现在天津大学就读硕士研究生,助理农艺师。

1郁金香以其独特的姿态和艳丽的色彩赢得了各国人民的喜爱,被誉为“花中皇后”,是当今风行全球的一代名花。

我国栽培郁金香历史较短,栽培品种和栽培管理方法与荷兰等花卉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而新品种培育和先进栽培管理技术的应用在花卉产业可持续发展中缺一不可。

目前,我国郁金香的品种选育工作已经迅猛发展,但生产经营还比较粗放,栽培技术也比较落后,即便有好品种也难以培育出符合国际市场标准的高质量产品。

因此,研究规范化、标准化、系列化的科学配套栽培技术,加强栽培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对我国郁金香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本文从郁金香的生物学特性、繁殖和栽培方法、切花采收和贮藏方法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进行了全面介绍,以期能为郁金香种植者提供切实可行的指导。

1生物学特性1.1植物学性状郁金香(TulipagesnerianaL.),百合科,郁金香属,多年生草本。

鳞茎扁圆锥形,具棕褐色皮膜。

叶3~5枚,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常为绿色。

花单生茎顶,大型直立,杯状,花色有白、黄、橙、红、紫及复色。

蒴果,每个蒴果内有200~300粒种子,种子扁平。

1.2生物学习性郁金香原产于伊朗、土耳其山区等高山地带。

直径3cm以上的小鳞茎秋季播种后,完成根系发育,冬季被迫休眠。

翌春(温度>5℃)茎叶开始生长,3~5月开花。

夏季,新子球形成并完成花芽分化后,进入休眠期。

萌发期适温为9~13℃,生长和开花期适温为15~20℃,新子球形成期适温为20℃左右,花芽分化期适温为20~30℃。

郁金香属日中性植物,对日照长短要求不严,喜光,不耐旱也不耐湿。

2繁殖方法2.1播种繁殖法郁金香杂交育种时多采用种子繁殖。

种子要用9℃以下的低温处理7~9周以打破休眠,否则播种后不出芽。

一般采用露地秋播法,3~5年后才能开花。

2.2分球繁殖法目前生产上采用的主要繁殖方法是子球繁殖法。

郁金香种球寿命为1年,在当年开花并分生子球后干枯消失,通常可产生2~6个子球。

直径不足3cm的子球,需继续培养1~2年后方可开花。

子球具有休眠习性,种植前需经9℃以下冷藏处理,并要经过严格的种球消毒(将种球浸入百菌清600倍液中20~30min,或者用高锰酸钾溶液浸泡15~20min)。

秋天种植,通常以当地气温降至5℃前一个月种植为佳。

172.3刻伤种球繁殖法在采后贮藏一个月的种球基部开孔或打十字形刀口,深至1~2cm。

在伤口涂上一层硫磺粉或木炭防腐,倒置在室内架上,至秋季可在伤口处生10~30个子球。

然后取下培养2~3年,可以开花成商品球。

2.4组织培养繁殖法郁金香组织培养目前尚未在生产上大量使用。

外植体大多选用鳞茎,将郁金香的鳞片与茎段分离,挑选无病斑的材料,用10ml/L洗洁精洗涤后用自来水反复清洗,并用流水冲洗2h,再用75%乙醇消毒30s,2%次氯酸钠溶液消毒10min,最后用无菌水冲洗3~4次。

将消毒好的鳞片横切成大小约为0.8cm2的方块,茎段切成长约1cm的小段,并可将0.8~1mm茎尖分离出,分别接种于培养基上。

培养基选用MS,再附加各种外源激素(包括6-BA、IAA、2,4-D、GA、KT等)。

灭菌前pH值为5.6~5.8,蔗糖浓度一般为30g/L,少数生根培养基中减至20g/L。

培养温度为25~26℃,光照强度2000lx,光照时间9~12h/d。

3栽培方法3.1常规露地栽培3.1.1土壤准备选择避风向阳、土质疏松和土壤肥沃的地块作为栽培床。

种植前深翻土壤35~40cm,同时用40%的甲醛溶液进行土壤消毒,并施入腐熟的有机肥3~5kg/m2。

土壤pH值应在6.0~7.5之间。

定值前浇一次水,以确保定植期间土壤湿润。

3.1.2定植北京地区定植时间一般在10月中下旬,东北和西北地区应适当提早定植。

定植时顶芽朝上摆正,深约10cm,覆土厚为种球直径的2~3倍。

3.1.3定植后的管理定植后和入冬前各浇一次水,冬季则不需浇水。

翌春,幼叶出土后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其余生长时期以土壤保持湿润为标准。

叶片生长期和显蕾初期,可各施一次稀薄的有机肥。

3.2温室促成栽培郁金香通常需要经过冬季的低温,在翌年春季茎得到充分生长后才能开花。

若在冬季之前,用低温预处理郁金香鳞茎可使其提前开花,这种技术称之为“促成栽培”。

3.2.1种球处理把5℃种球和9℃种球分别在5℃和9℃条件下进行8~12周的预冷处理。

栽植前,去除鳞茎的褐色外表皮并消毒(方法同2.2),去除外表皮可以减少鳞茎消毒液对根的伤害,促使根系均匀生长,还可缩短栽培周期。

3.2.2定植5℃球在10月中旬至2月初均可定植,9℃种球在室温9℃以下时方可定植。

定植深度以种球顶部微露为好,密度约为200球/m2。

3.2.3定植后的管理5℃种球定植后用稻草、秸秆等覆盖土壤表面,降温保湿。

定植后前两周,土壤温度应保持在9~12℃,超过12℃会引起盲花,两周后,室温逐渐升至15℃,3~4周后温度保持17℃左右,45~60d后便可开花。

9℃种球定植到温室后,继续用9℃冷处理6~8周后,才可加温使其迅速生长,升温25d左右便可开花。

定植后浇一次水,以后浇水以土壤湿润为标准,相对湿度最好低于80%。

郁金香通常不需施肥,若土壤肥力较差,在鳞茎生根完全后,可分3次施入硝酸钙20g/m2,每隔一周施一次。

3.3营养液栽培郁金香的营养液栽培是一种非常具有应用前景的栽培方法,它可以进行反季节栽培、控制花期、提高机械化程度和减少农药的使用。

3.3.1种球处理及定植选择直径4cm以上、表面无损害并经过预冷处理的5℃或9℃种球,去除外层鳞片和侧芽。

定植前的种球和种植盘都要进行严格消毒,并且要对周围的场地进行清理,以防病毒感染。

定植多采用针式水培盘,深度以盘针刺入种球1cm为宜,不可用力过猛以防插破花芽。

3.3.2冷库管理定植后将种植盘送入冷库,加入营养液A液(四水硝酸钙3.3mmol,硝酸钾3.4mmol,硝酸铵0.3mmol,磷酸二氢钾1.5mmol,七水硫酸镁0.8mmol)和B液(乙二胺四乙酸二钠铁51.3μmol,硫酸锰9.5μmol,硫酸锌0.8μmol,硫酸铜0.3μmol,硫酸铵0.02μmol),含量比例为90%比10%,EC值在1.5左右。

液面高度与种植盘溢水张姿等:郁金香实用栽培技术18《天津农林科技》2007年4月第2期(总第196期)桃树独枝栽培法这是日本设计出的一种桃树栽培新方法,即春季移栽1m高的桃树苗,上留1条粗直的枝条,次年春季选留第2条,第1条枝条待果实采收后切除,第3年可从第2条枝条上收获果实,如此反复。

此方法的优点是时间短,易于轮换,枝高比常规矮1m,便于收获和管理,产量高,果个大,品质好,商品价值高。

(131300吉林省大安市龙沼农科站农技组冯国明)!!!!!!!!!!!!!!!!!!!!!!!!!!!!!!!!!!!!!!!!!!!孔水平。

种球催根期间,5℃种球库温控制在6℃左右,9℃种球库温控制在3℃左右,不可高于8℃,并保持黑暗,相对湿度80%~90%。

定植2d后种球开始生根,每天检查营养液液位和种植盘摆放位置是否平整,当根长到2cm以上时,便可出冷库,移至温室管理。

3.3.3温室管理在温室中,温度通常控制在18~22℃光照6000~50000lx,相对湿度60%~70%。

每天检查营养液位置,营养A液与B液的含量比例,第1~10d为85%比15%,第11~20d为70%比30%,第21~30d为60%比40%。

EC值为1.5~2.0ms/cm。

种球在温室中生长约30d便可开花。

4切花采收和贮藏方法郁金香在花蕾充分着色还未展开时便可采收,这样有利于储藏和运输。

剪下花茎后,立即放入2~5℃的水中30~60min,然后分捆成束,捆扎的位置应在花茎下部1/3处。

按品质分级装箱,水平放置。

在运出前,放入1~4℃的冷库贮藏,相对湿度保持在80%,冷藏不宜超过3d。

若带鳞茎一起整株采收,贮藏期可延长至14d左右。

在生产上,还可以采用温室降温的方法延迟采收期,但要注意通风,减少病害发生。

5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①基腐病:多发生在根和球茎基部。

受害根部呈灰褐色,并散发出酸臭味,最后变干,其上着生白色或粉红色霉层。

感病球茎轻者长出红色叶片,重者不能抽芽,严重时,植株枯萎死亡。

发病后用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喷雾及浇灌有病鳞茎的根穴。

②病毒病:又称碎色病。

感病植株叶片上出现淡绿或灰白色条纹,严重时叶缘呈波纹状或扭曲。

花受害后出现浅黄色或白色条纹,尤其在红色系品种的花瓣上表现明显。

操作时尽量减少机械损伤,控制刺吸式口器害虫的发生,发现病株立即拔除销毁。

③软腐病:球茎贮藏时基部腐烂,呈乌白色,有白色粘液状物,生长季节,由茎长出的叶子先变淡红色,后整片叶变色枯死。

防治方法为用氯霉素和农用链霉菌浸球根,严格土壤消毒,销毁病株。

④盲花:花芽失水干缩,花瓣保持绿色,叶尖呈白色,雄蕊和雌蕊卷缩干枯,花朵不能完全开放。

只能预防,发病后无法挽回。

在鳞茎贮藏及栽培过程中杜绝不正确的栽培管理方式。

⑤蚜虫:可危害郁金香的茎、叶、花,使植株生长不良,扭曲变形。

蚜虫吸食病毒植株的汁液后再吸食健康植株的汁液,容易导致病毒病的传播。

温室内可周年发生。

防治方法:定期喷施马拉硫磷、丙烯除虫菊等杀虫剂,每隔10d喷1次,连喷2~3次,温室内也可用二嗪农进行熏蒸。

⑥刺足根螨:受害鳞茎的外表皮变硬并呈暗褐色,肉质鳞片干缩,破裂成似木栓化的碎片。

防治方法:合理轮作,选用无病虫害寄生的种球,定植前在土壤中施入呋喃丹有助于减少该病发生。

相关主题